Workflow
智能整机
icon
搜索文档
1195元!A股史上最贵定增
深圳商报· 2025-10-20 23:20
寒武纪 表示,通过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公司在大模型领域的芯片和软件技术综合竞争 实力将得到显著提升,并形成面向大模型规模应用领域的算力软硬件技术能力矩阵,有利于根据不同客 户的需求快速构建不同芯片和软件组合的最佳解决方案。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将强化面向大模型市场的 技术竞争力,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巩固和提升市场地位。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的主营 业务和总体业务结构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资料显示,寒武纪的主营业务是应用于各类云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终端设备中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 研发、设计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云端智能芯片及板卡、智能整机、边缘智能芯片及板卡、终端智能处 理器IP以及与上述产品的配套基础系统软件。 近日,寒武纪 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当期业绩实现显著突破,同时单季度增速呈现放 缓态势。 国产AI芯片龙头寒武纪(688256.SH)抛出"A股史上最贵定增"落地公告。 10月20日晚间,寒武纪公告称,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发行数量为333.49万股,发行价格 为1195.02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39.85亿元,募集资金净额为39.53亿元。本次发行新增股 ...
AI应用与市场拓展双轮驱动 寒武纪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逾23倍
上海证券报· 2025-10-18 02:38
公司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46.07亿元,同比增长2386.38% [2]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2] - 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27亿元,连续三个季度营收规模超过10亿元 [2]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67亿元,连续四个季度实现盈利 [2] - 截至三季度末预付款项为6.90亿元,存货规模达37.29亿元,存货较二季度末增长38.62% [2] - 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合计7.15亿元,同比增长8.45%,研发投入强度超过15% [2] 公司股权与战略 - 董事长、总经理陈天石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8.57% [2] - 章建平为第五大股东,持股640.65万股,持股比例为1.53%,持股数量与比例均较半年报提高 [2] - 公司获得39.85亿元定增资金,用于硬件开发与软件生态建设 [5] 公司产品与技术 - 主营业务涵盖云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终端设备中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3] - 产品体系覆盖云端、边缘端的智能芯片及板卡、智能整机、处理器IP及软件 [3] - 新一代智能处理器微架构及指令集将重点优化大模型的训练推理场景 [5] - 在训练软件平台和推理软件平台均进行了优化迭代,并在开源生态建设取得成果 [5] 行业背景与市场 - AI-Capex推动算力需求持续上行,行业对国产算力解决方案需求迫切 [3] - 大模型已成为推动强人工智能时代的关键技术,导致高端算力硬件需求迫切 [3][4] - 北美四大云服务提供商预计2025年全年Capex有望达到3510亿美元至3570亿美元 [4] - 国内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云服务大厂也纷纷提升Capex用于算力基础建设 [4] -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算力市场规模约为190亿美元,2025年将达到259亿美元,同比增长36.32% [4] - 2028年中国人工智能算力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552亿美元 [4]
寒武纪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386.38%!章建平加仓
上海证券报· 2025-10-17 20:13
财务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营收为17.27亿元,同比增长1332.52%,归母净利润为5.67亿元 [2] -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为46.07亿元,同比增长2386.38%,累计净利润为16.05亿元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1.11亿元,同比增长4230.22%,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同比转正 [3] - 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38亿元,扣非净利润为9.13亿元,均实现扭亏为盈 [3] 业务与产品概况 - 公司是智能芯片领域全球知名的新兴公司,产品体系覆盖云端、边缘端的智能芯片及板卡、智能整机、处理器IP及软件 [2] - 产品可满足云、边、端不同规模的人工智能计算需求,并在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具有普适性 [2] - 公司产品在运营商、金融、互联网等多个重点行业实现规模化部署,通过了客户严苛环境验证,软硬件平台可靠性及易用性持续优化,在大规模商业场景下可长时间保持稳定性 [2] 战略合作与产业生态 - 公司与商汤科技签署面向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合作协议,重点推进软硬件的联合优化,并共同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 [5] - 合作内容包括积极推进最新型号的软硬件产品适配,联合打造面向算力市场的服务方案 [5] - 双方将聚焦企业服务等垂直行业场景,结合各自软硬件能力,打造面向垂直领域的一体机解决方案 [5] 重要股东变动 - 知名投资者章建平在第三季度继续增持公司股份,持股数量由608.63万股增至640.65万股,增持32.02万股 [4] - 章建平于2024年第四季度进入公司前十大股东,当时持股533.88万股,并在2025年第一季度增持74.75万股 [4] - 公司前两大股东为陈天石(持股28.57%)和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5.70%) [4]
寒武纪,营收大增!章建平,加仓
上海证券报· 2025-10-17 20:10
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营收为17.27亿元,同比增长1332.52%,归母净利润为5.67亿元 [1] -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为46.07亿元,同比增长2386.38%,净利润为16.05亿元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1.11亿元,同比增长4230.22%,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同比转正 [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38亿元,扣非净利润为9.13亿元,均实现扭亏为盈 [2] 业务与产品 - 公司是智能芯片领域全球知名的新兴公司,产品体系覆盖云端、边缘端的智能芯片及板卡、智能整机、处理器IP及软件 [1] - 产品在运营商、金融、互联网等多个重点行业规模化部署,通过了客户严苛环境验证,软硬件平台可靠性及易用性持续优化,在大规模商业场景下可长时间保持稳定性 [1] - 公司产品在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具有普适性,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1] 战略合作 - 公司与商汤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重点推进软硬件的联合优化,共同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 [4] - 双方将积极推进最新型号的软硬件产品适配,联合打造面向算力市场的服务方案 [4] - 双方将聚焦企业服务等垂直行业场景,结合各自软硬件能力,打造面向垂直领域的一体机解决方案 [4] 股东情况 - 创始人陈天石为第一大股东,持股119,530,650股,占比28.57% [3] - 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65,669,721股,占比15.70% [3] - 知名“牛散”章建平在三季度继续加仓,持股由608.63万股增至640.65万股,增持32.02万股 [3] - 章建平自2024年四季度进入前十大股东,当时持股533.88万股,并在2025年一季度增持74.75万股 [3]
寒武纪2025上半年业绩亮眼 多领域布局彰显技术实力
财富在线· 2025-09-01 11:1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8亿元 扣非净利润9.13亿元 均实现扭亏为盈 [1] 技术优势 - 人工智能芯片产品与基础系统软件平台取得长足进步 [1] - 产品通过运营商、金融、互联网等重点行业严苛环境验证 [1] - 软硬件平台可靠性及易用性持续优化 大规模商业场景部署下可保持长期稳定性 [1] - 产品体系覆盖云端、边缘端智能芯片及板卡、智能整机、处理器IP及软件 [3] - 智能芯片支持大模型训练推理、视觉处理、语音处理、自然语言处理及推荐系统等多样化人工智能任务 [3] 行业应用 - 运营商领域:提供深度优化的算力解决方案 保持业务场景领先性与稳定性 [2] - 金融领域:与银行、保险公司及基金公司共同推进大模型在典型业务中的适配优化与规模化落地 [2] - 互联网领域:产品在大模型、多模态等核心应用领域展开规模化应用 [2] - 智慧矿山与智慧能源领域:助力安全生产并打造智能工厂 推动传统行业设备装置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2] - 产品辐射云计算、能源、教育、金融、电信、医疗、互联网等行业智能化升级 [3] 发展战略 - 持续把握人工智能前沿发展路线 推动技术和产品迭代优化 [3] - 适应更多商业客户对智能计算的差异化需求 [3] - 抓住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各行业领域的战略机遇期 加大市场拓展力度 [3]
寒武纪紧急公告!
中国经济网· 2025-08-29 08:52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至70亿元 [1]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4亿元 2025年预计营收同比增长325%至496% [6] - 28日公司股价收盘达1587.91元 全天涨幅15.73% 市值单日增加902.09亿元 [3] - 公司最新滚动市盈率为5117.75倍 市净率为113.98倍 [6] 公司经营与产品状况 - 公司采用Fabless经营模式 供应商包括IP授权厂商、服务器厂商、晶圆制造厂和封装测试厂 [3] - 公司及部分子公司被列入"实体清单" 对供应链稳定造成风险 [3] - 公司未有新产品发布计划 近期关于新产品信息均为不实信息 [3] - 公司产品体系覆盖云端、边缘端智能芯片及板卡、智能整机、处理器IP及软件 [6] 行业发展与政策环境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绘制人工智能与各行业深度融合顶层设计蓝图 [8] - 华龙证券认为"AI+"有望开启下一个黄金十年 算力基建、AI软件及智能终端将更紧密结合 [8] - 大厂资本开支上行和财政补贴力度加强预期下 算力基建建设节奏有望加快 [8] - 公司所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最新滚动市盈率为88.97倍 市净率为5.95倍 [6] 公司战略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持续增长 公司凭借人工智能芯片产品核心优势深化与大模型、互联网领域头部企业技术合作 [6] - 公司以技术合作促进应用落地 以应用落地拓展市场规模 营业收入实现显著增长 [6] - 公司股价28日盘中突破1500元 收盘价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新"股王" [3]
寒武纪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50亿元至70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8-28 21:26
股价表现与风险提示 - 8月28日收盘价较2025年7月28日上涨133.86% 股价涨幅显著高于同行业公司及科创综指、科创50、上证综指等指数 [1] - 公司提示股价存在脱离基本面的风险 投资者需注意交易风险 [1] - 8月28日收盘价1587.91元/股 当日涨幅15.73% 总市值约6643亿元 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新"股王" [2] 经营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加28.16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2] - 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8亿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9.13亿元 均实现扭亏为盈 [2]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1.74亿元 2025年预计营业收入50亿元至70亿元 同比增长325%至496% [1][2] 业务模式与供应链风险 - 公司采用Fabless经营模式 供应商包括IP授权厂商、服务器厂商、晶圆制造厂和封装测试厂 [1] - 公司及部分子公司被列入"实体清单" 可能对供应链稳定性造成风险 进而影响经营业绩 [1] - 公司产品体系覆盖云端、边缘端智能芯片及板卡、智能整机、处理器IP及软件 满足云边端人工智能计算需求 [2] 市场传闻与澄清 - 公司明确表示未有新产品发布计划 近期网上传播的新产品信息均为误导市场的不实信息 [1] - 2025年全年营收预测系管理层初步预测 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 [1]
10亿盈利 5700亿市值!寒武纪喜提A股“股王”体验卡
国际金融报· 2025-08-27 18:17
股价表现与市场地位 - 8月27日盘中股价大涨超8% 最高触及1462元/股 刷新历史纪录并一度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股价第一个股 [2] - 当日收盘报1372.18元 市值达5740亿元 与贵州茅台股价差距不足百元 [2] - 股价表现与前一日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密切相关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 较上年同期6476.53万元大幅增长4347.82%(约43.48倍)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38亿元 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上年同期净亏损5.30亿元 [2] - 扣非净利润9.13亿元 同样实现盈利逆转 系2020年上市以来首次半年度盈利 [2] 业务结构演变 - 2017-2018年以IP授权业务为主导 华为贡献97%以上收入 [3] - 2019-2023年转向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 依赖地方政府和国企订单 [3] - 2024年云端芯片产品线成为绝对主力 全年营收11.74亿元中云端智能芯片及板卡业务贡献11.66亿元 占比99.3% 较2023年13.5%实现质的飞跃 [3] - 2025年上半年云端产品线收入28.70亿元 占营业收入99.6% 较2024年全年99.3%占比继续提高 [3] 产品线构成与特征 - 云端产品线包括云端智能芯片及板卡、智能整机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8.70亿元 营业成本12.62亿元 [5] - 边缘产品线收入156.21万元 IP授权及软件收入13.63万元 其他业务收入924.24万元 [5] - 云端智能芯片及板卡是云服务器、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处理核心器件 提供高计算密度、高能效硬件计算资源 [5] 行业驱动因素 - AI算力需求爆发 尤其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场景对高性能芯片的迫切需求推动云端收入占比提升 [3] - 2024年美国收紧AI芯片对华出口管制 国内云厂商为降低供应链不确定性加速推进国产替代 [6] - 公司作为国内少数具备全栈自研能力的AI芯片企业成为替代首选 [6] 经营质量改善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11亿元 较去年同期-6.31亿元大幅好转 [6] - 销售回款大幅增加 收入来源从地方政府主导的智能计算集群项目转向互联网云厂商采购为核心的云端芯片业务(2023年智能计算集群占比超80%) [6] 机构观点与估值 - 高盛将未来12个月目标价从1223元上调50%至1835元 维持"买入"评级 潜在上行空间47.6% [6] - 看好中国云服务商资本开支增加、供应链多元化需求增强及公司研发投入加大的共同推动作用 [6] - 估值模型预测视野延伸至2030年 核心逻辑基于对中国AI供应链整体市场价值的重估 [6]
10亿盈利,5700亿市值!寒武纪喜提A股“股王”体验卡
国际金融报· 2025-08-27 18:06
股价表现 - 8月27日盘中股价大涨超8% 最高触及1462元/股 刷新历史纪录并一度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股价第一的个股 [1] - 当日收盘报1372.18元/股 最新市值达5740亿元 与贵州茅台股价差距不足百元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 较上年同期6476.53万元大幅增长4347.82%(约43.48倍)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0.38亿元 同比实现扭亏为盈(上年同期净亏损5.30亿元) [1] - 扣非净利润9.13亿元 实现盈利逆转 系2020年上市以来首次半年度盈利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11亿元 较去年同期-6.31亿元大幅好转 [4] 业务结构演变 - 营收结构经历三阶段:2017-2018年以IP授权业务为主导(华为贡献97%以上收入) 2019-2023年转向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依赖政府及国企订单) 2024年起云端芯片成为绝对主力 [2] - 2024年云端智能芯片及板卡业务贡献11.66亿元 占全年营收11.74亿元的99.3% 较2023年13.5%占比实现质的飞跃 [2] - 2025年上半年云端产品线收入28.70亿元 占营业收入99.6%(较2024年99.3%继续提升) [2][3] - 云端产品线包括云端智能芯片及板卡(云服务器/数据中心核心器件)和智能整机(服务器整机产品) [3] 行业驱动因素 - AI算力需求爆发 尤其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场景对高性能芯片的迫切需求推动云端收入占比提升 [2] - 美国收紧AI芯片对华出口管制 国内云厂商为降低供应链不确定性加速推进国产替代 [4] - 公司作为国内少数具备全栈自研能力的AI芯片企业成为替代首选 [4] - 中国云服务商资本开支增加及供应链多元化需求增强共同推动长期增长前景 [4] 机构观点 - 高盛将未来12个月目标价从1223元上调50%至1835元 维持"买入"评级 潜在上行空间达47.6% [4] - 估值模型预测视野延伸至2030年 核心逻辑基于对中国AI供应链整体市场价值的重估 [4]
寒武纪扭亏:股价超茅台,市值飙至6000亿
观察者网· 2025-08-27 14:28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8亿元,上年同期为净亏损5.30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11亿元,上年同期为负6.31亿元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7.5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4.58% [2] - 总资产84.2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5.34% [2] 业务驱动因素 - 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持续增长推动公司营收显著增长 [1]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01%至4.56亿元,但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上年同期的690.92%大幅降至15.85% [3][4] - 公司拥有792人的研发团队,占员工总人数的77.95%,80.18%的研发人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4] 产品与市场定位 - 产品体系覆盖云端、边缘端的智能芯片及板卡、智能整机、处理器IP及软件 [4] - 智能芯片和处理器产品支持大模型训练及推理、视觉处理、语音处理、自然语言处理以及推荐系统等人工智能任务 [4] - 产品可辐射云计算、能源、教育、金融、电信、医疗、互联网等行业的智能化升级 [4]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突破1460元/股,盘中触及1464.98元/股,总市值突破6100亿元 [5] - 自7月初以来,股价从低点520.67元/股上涨至超1400元/股,累计涨幅高达169.1%,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超114% [7] - 公司成为A股市场仅有的两只千元股之一,另一只为贵州茅台 [7] 市场关注与风险提示 - 公司提醒股价累计涨幅超过大部分同行业公司股价涨幅且显著高于相关指数涨幅,积累了较多的获利调整风险 [8] - 网上传播的关于公司新产品规格、送样及潜在客户等信息均为误导市场的不实信息 [8] - 前五大客户贡献了公司85.31%的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2022年至2024年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84.94%、92.36%和94.63% [10] - 公司面临供应链稳定、毛利率波动、行业竞争等风险,全球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竞争激烈,英伟达等国际巨头仍占据主导地位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