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服务消费券
icon
搜索文档
扩大服务消费若干政策措施出台在即 多手段激发增量
证券日报网· 2025-09-13 12:27
服务消费政策与趋势 - 商务部将于9月出台扩大服务消费政策措施 统筹利用财政和金融手段优化服务供给能力并激发新增量 [1] - 2020年至2024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 2023年1-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且占比持续提升 [1] - 消费形态转向商品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阶段 服务消费核心为满足人的需求 [1] 服务消费发展特点 - 规模持续扩大且增速高于商品消费 结构升级推动文化娱乐、旅游、体育和教育等改善型需求增长 [1] - 线上线下融合加速催生数字消费、智能体育和在线医疗等新业态 消费者对高品质及个性化体验需求增加 [1] -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会议强调需释放内需潜力 在扩大商品消费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1] 新增长点培育方向 - 扩大文化娱乐消费 through增加演出场次并提升网络文学与游戏质量 发展"音乐+旅游"等融合业态 [2] - 提升体育消费 via发展登山露营和自行车等兴趣消费 推动数字消费包括互联网医疗健康和在线教育 [2] - 拓展下沉市场休闲服务支出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收敛提供较大提升空间 [2] 供给侧优化措施 - 加大制度创新以降低服务业市场准入门槛 促进企业公平竞争并引导外资进入教育医疗等领域 [2] - 强化技术赋能 through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大数据应用 鼓励参与数字化平台建设 [2] - 打造服务品牌并完善监测体系 依据需求层次分类推进且通过多渠道宣传提升影响力 [2] 政策与要素保障 - 健全服务消费"1+N"政策体系 围绕家政、文旅、数字、健康和体育等领域出台组合措施 [3] - 发挥财政和金融手段支持服务消费场景创新 加强要素保障 [3] - 需求侧需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优化个税制度并结合实际发放服务消费券或补贴 [3] 休假制度与消费潜力 - 加快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 探索弹性和错峰休假政策以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3] - 让消费者拥有更多闲暇时间享受服务消费 [3]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互联网平台创新正当时
搜狐财经· 2025-08-06 01:01
[ 相比商品消费,服务消费不仅频次更高、增长潜力更大,而且带动就业能力更强,"培育服务消费新 增长点"被特别强调,释放出重要政策信号。服务消费线上化加速演进,成为扩容升级的关键方向,其 中创新生态发挥着结构性作用。 ] 精准滴灌:破解消费刺激困局 传统消费刺激常陷于两难:普惠投放易致财政资源耗散,精准施策难触动态长尾需求(那些数量庞大但 相对零散、个性化的需求,通常针对小众市场或细分用户群体)。数字平台通过三重机制破局: 其一,需求感知梢革命。基于实时动态市场信息构建微观需求图谱,智能算法实现补贴的"外科手术式 投放"。突破传统统计滞后性,精准捕捉碎片化、区域化消费意愿,使政策精度提升3倍以上,将财政资 源转化为"信息驱动的政策微积分"。 其二,乘数效应激活。实证研究揭示1:6.76的杠杆率背后,是服务消费的强外部性特质——单点补贴 激活链式消费反应。如清洁服务券衍生家居维修需求,亲子消费带动周边餐饮摄影,形成"核心消费— 关联场景—衍生需求"的正反馈循环。这种生态化扩散效应,使财政资金从"消耗品"升级为"催化剂"。 其三,民生痛点破解。响应"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的顶层设计,平台创新打通公共服务与市场供 ...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互联网平台创新正当时
第一财经· 2025-08-05 19:52
服务消费的政策信号与增长潜力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强调"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释放重要政策信号,服务消费相比商品消费频次更高、增长潜力更大、带动就业能力更强 [1] - 北大光华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服务消费券每1元补贴带动6.76元额外消费,预计撬动近7000亿元消费增量,线上线下联动模式放大政策效果 [1]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占比持续提升,服务消费线上化加速演进 [1] 数字平台破解消费刺激困局的机制 - 数字平台通过需求感知革命实现"外科手术式投放",政策精度提升3倍以上,突破传统统计滞后性 [2] - 实证研究揭示服务消费具有1:6.76的杠杆率,单点补贴激活链式消费反应,形成正反馈循环 [2] - 平台创新打通公共服务与市场供给断层,适老服务券推动银发群体消费渗透率提升47% [2] 服务消费的边际革命与市场重构 - 平台竞争催生全时响应网络,打破"物理时间牢笼",唤醒万亿级时空敏感型需求 [5] - 差异化竞争推动服务穿透县域壁垒,服务半径扩展4.3倍,县域消费增速反超城市 [5] - 竞争焦点转向文化赋值、情感场景和用户共创,传统技艺溢价超实物三倍 [5] 服务消费的经济地位与平台作用 - 2024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56.7%,贡献56.2%的经济增长,但较发达经济体仍有提升空间 [7] - 服务业每万元GDP创造就业岗位是制造业的1.8倍,7000亿元消费增量可带动920万个新增岗位 [7] - 智能调度使服务响应速度提升400%,资源错配率下降35%,破解传统服务业高成本低周转困局 [7] 服务消费的产业升级与内需激活 - 健康管理、智能家居等新兴业态增速是传统行业的3倍,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孵化温床 [7] - 服务消费增速连续三年高于商品消费增速,释放县域与银发群体消费潜能 [7] - 服务消费占比每提升1个百分点可缓冲投资波动0.8个百分点,具有弱周期特性 [8]
金融支持撬动服务消费潜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9 00:53
服务消费政策导向 -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定向政策性金融工具 旨在激活服务消费潜力 对冲外部经济冲击 增强内生动能 [1] - 政策核心是通过金融杠杆实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三重目标 需把握"精准滴灌"与"系统协同"原则 [3] 服务消费发展现状 - 2024年我国人均GDP达1.38万美元 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但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46.11%(2024全年)、43.39%(2025Q1)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2] - 服务消费呈现结构性分化:2024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较商品零售高3pct) 2025Q1增速5%(高0.4pct) 教育文化娱乐、文旅融合、低空经济等新业态成为增长亮点 [3] - 高端服务、养老托育等领域存在供给缺口 抑制消费潜能释放 [3] 金融工具实施路径 - 央行拟以1.75%利率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资金 叠加财政贴息后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可降至2%-3% 形成"低成本资金-供给扩容-需求释放"传导链 [4] - 重点投向养老社区、文旅设施、体育赛事等"两新"领域 与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领域协同 [4] 供给侧改革措施 - 简化文旅、医疗、民办养老等领域审批流程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 扩大健康养老托幼等民生供给 [4] - 推动5G/AI技术应用 培育银发旅游、AI护理、远程医疗、沉浸式文娱、冰雪旅游等新型消费场景 [4] 消费环境优化 - 建设便民生活圈 完善家政养老信用体系 取消汽车限购等不合理限制 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5] - 2024年已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需进一步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 重点城市发放服务消费券提振意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