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织物触觉传感器

搜索文档
上海19家企业完成新一轮融资 | 融资周报(2025年第21期)
搜狐财经· 2025-06-22 13:33
一周融资概述 - 上海共发生19起融资事件 其中9起披露金额 合计9.76亿元 [4] - 浦东新区融资事件数量最多 达8起 [4] - 天使轮和A轮融资各8起 占比最高 [7] - 先进制造行业融资数量最多 共4起 [10] 热门融资案例 - **恩井智控**完成数亿元战略融资 由国投招商领投 小米科技跟投 2025年Q1销售额同比增长67% 专注汽车智能进出系统研发 [11][12] - **熠知电子**获2.5亿元战略投资 禾盛新材独家投资 其TF7000系列ARM服务器芯片覆盖AI/云计算/边缘计算场景 [13][14] - **VAST**完成数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 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领投 其Tripo 3D大模型已服务全球200万+创作者 生成模型超3000万个 [15][17] - **制势能量**获5000万天使轮融资 专注科技与传统中医药融合的精力管理解决方案 [18][19] - **奕检健康**完成4000万元A轮融资 零度资本领投 构建基因检测全流程服务平台 [20][21] - **DsLink**获3000万天使轮融资 British Capital投资 开发企业级生成式AI模型 [22][23] - **尧乐科技**完成数千万元战略融资 小米产投独家投资 柔性织物触觉传感器已通过豪华车企车规测试 [24][25] - **可派机器人**获数千万天使轮融资 三晖电气投资 研发人格化主播机器人P1 [26][27] - **UPDF**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安亭实业领投 开发AI PDF编辑软件 [28][29] 行业动态 - 上海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工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 装备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 连续三年全国第一 [31] - 上海推进"20035"工程 实施智能工厂领航行动 重点包括"一业一策"谋划等五大措施 [31] - 工信部审议《两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 要求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 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 [32] - 上交会首次设立智能海洋工程与装备展区 展示大型智能海洋工程装备 [3][31]
26.46亿元资金流向:科技与制造领域持续升温,红杉中国领投亿格云|21私募投融资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7 15:52
科技与制造领域投融资概况 - 科技与制造赛道为市场关注重点,半导体、人工智能、机器人及先进制造是四大亮点方向,分别完成6笔、6笔、5笔、5笔融资,披露金额分别为超5亿元、8.46亿元、2.5亿元、5.5亿元人民币[1][4][5] - 上海哇嘶嗒科技(VAST)获数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专注于通用3D大模型研发[42] - 龙兴航电完成亿元A++轮融资,资金用于核心航电产品研发及市场拓展[28] 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概况 - 医疗器械赛道完成3笔融资,医疗技术赛道2笔,生物医药和创新药各1笔[7] - 苏州美创医疗获亿元级B轮融资,实现医用植入级ePTFE材料国产化量产[22] - 广州深度医疗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聚焦显微外科手术机器人[14][15] 消费服务领域投融资概况 - 餐饮服务赛道完成2笔融资,青岛飞熊领鲜获近亿元C轮融资,专注进口冻品产业互联网平台[7][14] - 沈阳小拌同学餐饮获1000万元A轮融资,拓展朝鲜族特色餐饮市场[10] - 广东杰森娱乐获战略融资,横店资本投资布局IP衍生品生态[13] 地域分布与机构活跃度 - 融资集中在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分别完成7笔、7笔、6笔、6笔融资[6][8] - 小米产投和红杉中国本周最活跃,分别完成3笔和2笔投资,聚焦科技与制造领域[9][10] 重点融资案例技术方向 - 硅基流动获数亿元A轮融资,阿里云领投,深耕AI基础设施技术[27] - 智联安完成数亿元D+轮融资,研发卫星通信与蜂窝通信芯片[29] - 翌曦科技获天使++轮融资,鼎晖百孚投资高温超导技术[33] 新兴技术领域融资动态 - 光素科技连续完成天使轮及Pre-A轮融资,累计数千万元,研发钙钛矿叠层电池喷墨打印工艺[25][26] - 英汉思动力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红杉中国领投,聚焦机器人动力算法及硬件方案[54] - 偲百创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丰年资本投资5G射频前端滤波器解决方案[57]
VC/PE周报 | 千亿半导体龙头做LP;阿里投了家清华系AI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20:19
政府投资基金政策调整 - 甘肃省推动政府投资基金整合优化,严控新设基金,强调统一管理,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设立基金 [2] - 同一政府原则上不在同一行业重复设立基金,鼓励对同领域基金集合发力、接续支持 [2] - 对缺乏产业基础或进展缓慢的基金推动优化投向或市场化退出 [2] - 政策反映地方政府从粗放资本招商转向注重基金效能和产业培育质量 [3] 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动态 - 高盛资管正募集新一期S基金,目标规模超142亿美元(约1019亿元人民币),为Vintage系列第十只基金 [4] - 私募股权二级市场交易量预计2025年达1850亿美元,黑石近期完成50亿美元S交易,凯雷计划年中完成新S基金募资 [4] - S基金市场热度攀升,LP流动性困境为折价收购优质资产提供窗口 [4] 创投机构融资创新 - 君联资本发行北京首单民营创投科技创新债券,注册规模5亿元,期限不超过5年 [5] - 中国人民银行支持头部创投机构发行长期限科技创新债券,重点投向硬科技领域 [5] - 东方富海获批发行银行间市场首单民营创投科创债,标志创投融资渠道拓宽 [5][6] 半导体产业投资 - 中微公司拟出资不超过7.35亿元参与设立15亿元私募基金,聚焦半导体及泛半导体领域 [7] - 基金80%以上资金将投向集成电路上中下游企业,强化产业链协同 [7] - 投资策略规避跨界风险,精准补链强链 [7] AI与生物医药融资 - 英矽智能完成1.23亿美元E轮融资,由惠理集团、浦东创投等领投,专注AI药物研发 [8] - 公司利用Pharma.AI平台加速纤维化、肿瘤学等领域创新药物开发 [8] - 融资反映资本市场对"AI+生物医药"赛道及中国AI制药竞争力的看好 [8] 智能制造领域布局 - 小米产投联合钟鼎资本投资丹尼克尔,刷新自动送料和智能拧紧领域单笔融资记录 [9] - 丹尼克尔产品应用于汽车制造、新能源三电及3C电子行业 [9] - 小米近期还独家投资柔性压力技术公司尧乐科技,强化智能制造纵深布局 [9] AI基础设施投资 - 阿里云领投硅基流动数亿元A轮融资,公司专注AGI基础设施,降低AI算力成本 [10][11] - 硅基流动创始人袁进辉为清华博士,曾任微软亚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员 [11] - 开源大模型崛起推动公司业务增长,技术成为产业巨头争夺的战略资源 [11]
柔性触觉感知公司获小米独家投资,已拿下头部主机厂、机器人企业订单|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6-10 08:32
公司融资与战略布局 - 上海织识智能科技(尧乐科技)完成数千万元融资,由小米独家投资,云道资本担任财务顾问,资金将用于具身智能领域研发投入及量产扩产 [4] - 公司长期专注柔性压力技术研发,核心产品为柔性织物触觉传感器,服务汽车、家具、医疗、运动等行业 [4] 技术优势与行业地位 - 尧乐科技是国内唯一通过严苛车规级测试的触觉传感器供应商,车规级产品导入周期超三年,需经历极端温度、振动等数百项测试 [5][6] - 2019年已通过一线豪华车企车规级测试,成为智能座舱压力感知核心供应商,并突破国际巨头垄断,服务保时捷、玛莎拉蒂等高端品牌 [6] - 自主研发"金属纱线+三明治矩阵"柔性织物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高柔韧性、可水洗特性,突破传统刚性传感器局限 [8] 商业化进展与客户合作 - 拿下国内头部主机厂月销万辆级车型定点量产订单,并与多家头部车企达成定点测试合作 [6] - 在汽车、两轮车、智能家居领域获稳定量产订单,与头部机器人企业、消费穿戴厂商合作 [13] - 智能床垫解决方案覆盖80%-90%主流功能(如智能分区支撑、健康监测),降低客户研发门槛 [10] 行业市场前景 - 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2023年达5142亿美元,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19%,柔性传感器因柔韧性、贴合性需求井喷 [7] - 具身智能领域应用:机器人灵巧手需集成800-1000个传感点以实现毫米级精细抓握,公司传感器可完成毫米级力度控制 [10][11] 团队与战略路径 - 创始人吕莉蕴曾任国际汽车电子巨头Harman首席架构工程师,团队来自中科院、密歇根大学等顶尖院校,具备跨领域技术整合能力 [6] - 采用"车规级技术复用"策略,将汽车产业链验证的技术迁移至智能家居、机器人等千亿级增量市场 [6][14]
柔性触觉感知公司获小米独家投资,已拿下头部主机厂、机器人企业订单|硬氪首发
36氪· 2025-06-09 09:33
融资与资金用途 - 公司完成数千万元融资 由小米独家投资 云道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1] - 资金将用于加大具身智能领域研发投入 加快量产节奏及服务扩产需求 [1] 公司背景与技术优势 - 公司长期专注柔性压力技术研发 以柔性织物触觉传感器为核心产品 [1] - 是国内唯一通过严苛车规级测试的触觉传感器供应商 [1] - 创始人兼CEO吕莉蕴拥有多年智驾传感器与机器人感知领域研发及产业化经验 曾任国际汽车电子巨头Harman首席架构工程师 [2] - 核心成员来自中科院、密歇根大学等顶尖院校 具备跨领域技术整合能力 [2] 产品与技术特点 - 自主研发"金属纱线+三明治矩阵"柔性织物传感器 具有高灵敏度、高柔韧性、可水洗等特点 [3][4] - 金属纱线导电性能可精准捕捉压力、位移、形变等物理信号 三明治矩阵结构实现信号多维采集与抗干扰过滤 [4] - 产品突破传统刚性传感器在形态、柔韧性、舒适性与环境适应性上的局限 [4] 市场应用与商业化进展 - 在车规级触觉传感器领域 已通过某一线豪华车企测试 成为其智能座舱压力感知方案核心供应商 [2] - 成为多家头部车企定点测试合作伙伴 拿下国内某头部主机厂月销万辆级车型定点量产订单 [2] - 深度服务保时捷、玛莎拉蒂等高端品牌 [2] - 在智能床垫场景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 覆盖80%-90%主流功能 降低客户研发门槛与改造成本 [6] - 在具身智能领域 柔性织物传感器被引入灵巧手解决方案 手掌或单手指区域需集成800-1000个传感点 [6] - 已在汽车及两轮车、智能家居领域拿下稳定量产订单 同头部机器人企业、消费穿戴厂商达成合作 [9] 行业前景 - 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2023年达5142亿美元 预计2024-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19% [3] - 柔性传感器在智能家居、汽车制造、医疗健康、消费电子等场景需求井喷式增长 [3] 投资方观点 - 投资方看好公司在柔性触觉感知领域的突破性成就与战略前景 [10] - 公司"车规级技术复用"战略将核心技术迁移至具身智能、健康医疗等增量市场 构建跨行业解决方案护城河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