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氢氧化钴
icon
搜索文档
鹏欣资源:氢氧化钴是提升锂电池能量密度的核心成分,钴业务营收激增897.59%
全景网· 2025-10-31 09:02
公司钴业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氢氧化钴销售收入达2.45亿元,同比激增897.59% [1] - 氢氧化钴销量同比增长199%,叠加钴价上涨共同支撑营收增长 [1] - 库存减值冲回2.25亿元,成为公司扭亏为盈的关键推手 [1] 公司资源储备与产能 - 公司全球布局掌控超20万吨钴资源,包括刚果(金)1078地块潜在储量10万吨及参股澳洲Clean TeQ项目获10.6万吨权益储量 [1] - 刚果(金)基地氢氧化钴生产线设计产能3000吨/年,二期规划扩产至7000吨/年 [1] - 澳洲Clean TeQ项目2025年投产后将为公司新增2000吨/年钴产能 [2] 公司成本优势与竞争壁垒 - 依托高品位资源与一体化技术,公司钴产品完全成本约3200美元/吨,低于全球成本曲线15分位 [2] - 公司钴产品成本较华友钴业等同行低约20% [2] - 与当地政府合建钴矿石交易中心,预计2025年获得15%-20%的出口配额,在刚果(金)配额制下占据先机 [2] 行业背景与需求驱动 - 钴是制备钴酸锂的核心原料,钴酸锂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对提升智能手机、电动汽车电池能量密度至关重要 [1] - 2025年新能源需求回暖带动钴价反弹,直接激活了钴业务的业绩弹性 [1] - 新能源产业链需求持续扩张,钴业务有望进一步释放业绩潜力 [2]
洛阳钼业涨4.78%,成交额49.11亿元,人气排名47位!后市是否有机会?附走势预测
新浪财经· 2025-10-29 15:28
股价表现与市场数据 - 10月29日公司股价上涨4.78%,成交额49.11亿元,换手率1.63%,总市值3754.70亿元 [1] - 公司在新浪财经客户端A股市场人气排名第47名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48亿元 [4]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为全球第二大钴生产商,钴产品为氢氧化钴,于国际市场销售 [2] - 公司是全球前五大钼生产商及最大钨生产商、全球第二大钴、铌生产商和全球领先的铜生产商,同时也是巴西境内第二大磷肥生产商 [2]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钼、钨及黄金等稀贵金属的开采、选冶、深加工等,拥有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条 [2][7] 近期运营与投资活动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全资子公司以1,125.87美元对价受让沃源控股100%股份,从而间接取得华越镍钴21%股份,后通过增资将持股比例提升至30%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成功完成厄瓜多尔奥丁矿业(凯歌豪斯金矿)收购,计划2029年前投产 [3] - 公司位于澳洲的NPM铜金矿生产黄金,公司拥有80%权益,2023年黄金权益产量指引为2.5至2.7万盎司,较2022年的1.6万盎司增长56%至69% [3] 财务状况与业绩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4.85亿元,同比减少5.99% [8] - 2025年1-9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42.80亿元,同比增长72.61% [8]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215.6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05.76亿元 [9] 主营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精炼金属产品贸易48.56%,精矿产品贸易38.31%,铜27.14%,钴6.04%,钼3.12%,磷2.23%,铌1.88%,钨1.17%,其他0.11% [8] 股东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0.42万,较上期增加28.08% [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6.95亿股,较上期增加4747.20万股 [9] - 华夏上证5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等主要ETF产品位列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 [9] 技术面与资金流向 - 公司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1.82元 [6]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7.77亿元,但近20日净流出8.57亿元 [5] - 主力成交额21.15亿元,占总成交额的9.98% [5]
港股异动 | 中国有色矿业(01258)涨超3% 预估前三季度公司拥有人分占利润同比增长约13%
智通财经网· 2025-10-27 10:56
股价表现 - 中国有色矿业股价上涨3.12%,报14.53港元,成交额1.36亿港元 [1] 财务业绩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分占利润约3.5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3% [1] - 利润增长主要受国际铜价上涨及阴极铜产销量增加影响 [1] 主要产品产量 - 累计生产阴极铜约10.77万吨,同比增长约12%,完成年度产量指引约77% [1] - 自有矿山产阴极铜约6.39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1] - 累计生产粗铜和阳极铜约30.76万吨,同比增长约7%,完成年度产量指引约77% [1] - 自有矿山产粗铜和阳极铜约5.42万吨,同比减少约6% [1] - 累计生产硫酸约78.83万吨,同比增长约2%,完成年度产量指引约79% [1] - 累计生产氢氧化钴含钴约676吨,同比减少约12%,完成年度产量指引约75% [1] - 累计生产液态二氧化硫约1442吨,同比减少约90%,完成年度产量指引约14% [1]
中国有色矿业(01258.HK):10月24日南向资金增持331.5万股
搜狐财经· 2025-10-25 06:53
南向资金持股动态 - 10月24日南向资金增持中国有色矿业331.5万股,持股总数达5.94亿股,占公司已发行普通股的15.2% [1] - 近5个交易日中有3天遭遇南向资金减持,累计净减持1187.6万股 [1] - 近20个交易日中有10天获得南向资金增持,累计净增持108.58万股 [1] 近期持股变动详情 - 10月23日持股增加371.10万股,变动幅度为0.63% [2] - 10月22日持股减少784.20万股,变动幅度为-1.32% [2] - 10月21日持股减少630.30万股,变动幅度为-1.05% [2] - 10月20日持股减少475.70万股,变动幅度为-0.79% [2]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铜钴金属的勘探、采矿、选矿、湿法冶炼和火法冶炼 [2] - 湿法分部生产销售阴极铜、氢氧化钴及硫磺制酸,采用溶剂萃取及电积法技术 [2] - 冶炼分部生产销售粗铜、阳极铜、硫酸及液态二氧化硫,采用ISA熔炼技术 [2]
中国有色矿业(01258.HK)预估前三季度公司拥有人分占利润约3.56亿美元 同比增长约13%
格隆汇· 2025-10-24 21:51
生产经营总体表现 - 2025年首三季度累计生产阴极铜约107,663吨,同比增长12% [1] - 粗铜和阳极铜产量约307,573吨,同比增长7% [1] - 阴极铜产量完成年度产量指引约77% [1] - 预估实现公司拥有人分占利润约3.56亿美元,同比增长13%,主要受益于国际铜价上涨及阴极铜产销量增加 [1] 各子公司运营亮点 - 中色华鑫马本德阴极铜产量同比增长74%至24,222吨,主要受益于发电机与光伏系统投入使用 [1] - 卢阿拉巴铜冶炼粗铜产量同比增长28%至112,994吨,因生产系统达到满负荷运转 [1] 各子公司运营挑战 - 谦比希湿法阴极铜产量同比下降82%至755吨,因尾矿库事故暂时停产 [1] - 刚波夫矿业氢氧化钴含钴产量同比减少39%至390吨,受刚果(金)限制钴产品出口影响 [1]
中国有色矿业(01258)预估前三季度公司拥有人分占利润约3.5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3%
智通财经网· 2025-10-24 21:48
财务业绩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分占利润预估约为3.5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3% [1] - 利润增长主要受国际铜价上涨及阴极铜产销量同比增加影响 [1] 主要产品产量 - 累计生产阴极铜(含代加工)约10.77万吨,同比增长约12%,完成年度产量指引约77% [1] - 自有矿山产阴极铜约6.39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1] - 累计生产粗铜和阳极铜(含代加工)约30.76万吨,同比增长约7%,完成年度产量指引约77% [1] - 自有矿山产粗铜和阳极铜约5.42万吨,同比减少约6% [1] - 累计生产硫酸约78.83万吨,同比增长约2%,完成年度产量指引约79% [1] 其他产品产量 - 累计生产氢氧化钴含钴约676吨,同比减少约12%,完成年度产量指引约75% [1] - 累计生产液态二氧化硫约1442吨,同比减少约90%,完成年度产量指引约14% [1]
中国有色矿业预估前三季度公司拥有人分占利润约3.5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3%
智通财经· 2025-10-24 21:43
核心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分占利润预估约为3.5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3% [1] - 利润增长主要受国际铜价上涨及阴极铜产销量同比增加影响 [1] 主要产品产量与完成情况 - 累计生产阴极铜(含代加工)约10.77万吨,同比增长约12%,完成年度产量指引约77% [1] - 自有矿山产阴极铜约6.39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1] - 累计生产粗铜和阳极铜(含代加工)约30.76万吨,同比增长约7%,完成年度产量指引约77% [1] - 自有矿山产粗铜和阳极铜约5.42万吨,同比减少约6% [1] - 累计生产硫酸约78.83万吨,同比增长约2%,完成年度产量指引约79% [1] - 累计生产氢氧化钴含钴约676吨,同比减少约12%,完成年度产量指引约75% [1] - 累计生产液态二氧化硫约1442吨,同比减少约90%,完成年度产量指引约14% [1]
洛阳钼业涨0.58%,成交额30.79亿元,人气排名45位!后市是否有机会?附走势预测
新浪财经· 2025-10-22 15:18
公司市场表现 - 10月22日公司股价上涨0.58%,成交额为30.79亿元,换手率为1.15%,总市值达3324.68亿元 [1] - 公司在新浪财经客户端A股市场人气排名第45位 [2]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342.62万元,占成交额0.02%,在行业中排名第48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 [5] 主营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全球第二大钴生产商、全球前五大钼生产商、最大钨生产商、第二大铌生产商和领先的铜生产商,也是巴西第二大磷肥生产商 [3] - 主营业务涉及钼、钨、钴、铌、磷、铜等金属的采选、冶炼、深加工,拥有完整一体化产业链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精炼金属产品贸易48.56%,精矿产品贸易38.31%,铜27.14%,钴6.04%,钼3.12%,磷2.23%,铌1.88%,钨1.17% [9] 近期运营与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7.73亿元,同比减少7.83%,归母净利润86.71亿元,同比增长60.07% [9]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15.6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05.76亿元 [1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23.75万,较上期减少15.95% [9] 战略投资与资源布局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通过子公司以1125.87万美元对价受让沃源控股100%股份,间接取得华越镍钴21%股份,后增持至30%并作为联营企业核算 [3] - 公司收购厄瓜多尔奥丁矿业(凯歌豪斯金矿),计划2029年前投产,以布局黄金资源 [4] - 公司拥有澳洲NPM铜金矿80%权益,2022年黄金权益产量1.6万盎司,2023年产量指引为2.5至2.7万盎司,同比增长56%至69% [4]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6.48亿股,较上期增加6940.89万股 [10] - 华夏上证50ETF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1.38亿股,较上期增加852.53万股;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为第七大股东,持股1.25亿股,较上期增加919.78万股 [10] - 易方达沪深300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10]
洛阳钼业涨2.25%,成交额33.50亿元,人气排名50位!后市是否有机会?附走势预测
新浪财经· 2025-10-21 15:20
股价表现与市场数据 - 10月21日公司股价上涨2.25%,成交额为33.50亿元,换手率为1.24%,总市值达3305.42亿元 [1] - 公司在新浪财经客户端A股市场人气排名第50位 [2]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67亿元,占成交额的0.06%,在所属行业中排名第1位(共61个行业) [5] 主营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全球第二大钴生产商,也是全球前五大钼生产商、最大钨生产商、第二大铌生产商和领先的铜生产商,同时是巴西境内第二大磷肥生产商 [3] - 主营业务涉及钼、钨、铜、钴、铌、磷等矿业的采选、冶炼、深加工,拥有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精炼金属产品贸易48.56%,精矿产品贸易38.31%,铜27.14%,钴6.04%,钼3.12%,磷2.23%,铌1.88%,钨1.17% [9]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有色金属-工业金属-铜,概念板块包括铌概念、有色铜、小金属、稀缺资源、钴镍等 [9] 近期运营与投资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7.73亿元,同比减少7.83%;归母净利润为86.71亿元,同比增长60.07% [9] - 公司全资子公司洛钼控股以1,125.87美元对价受让沃源控股100%股份,从而间接取得华越镍钴21%股份,后通过增资将持股比例增至30% [3] - 为布局黄金资源,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成功完成厄瓜多尔奥丁矿业(凯歌豪斯金矿)收购,计划2029年前投产 [4] - 公司位于澳洲的NPM铜金矿(公司拥有80%权益)2022年黄金权益产量为1.6万盎司,2023年产量指引为2.5至2.7万盎司,同比增长56%至69% [4] 股东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3.75万户,较上期减少15.95% [9]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6.48亿股,较上期增加6940.89万股;华夏上证50ETF持股1.38亿股,较上期增加852.53万股;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1.25亿股,较上期增加919.78万股 [10]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15.6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05.76亿元 [10]
刚果(金)持续搅动全球钴矿江湖,中国何以制衡与破局|深度
24潮· 2025-10-20 07:06
全球钴市场格局与刚果(金)政策核心 - 全球钴资源争夺已从企业商业战升级为国家间战略资源较量,钴被多国列为关键矿产,其在三元电池中用量占比超过70% [2] - 刚果(金)作为全球最大钴供应国,产量占全球75.86%,其政策变动深度影响全球新能源产业格局 [2] - 因钴价跌至九年低点(跌破10美元/磅),刚果(金)政府于2025年2月首次实施出口禁令,此后两度延长至10月15日,旨在应对供应过剩危机 [2] 刚果(金)新政:从出口禁令到配额管理 - 自10月16日起,刚果(金)结束近8个月的出口禁令,转而实施年度出口配额管理制度 [3] - 2025年剩余时间(10月16日-12月31日)出口上限为18,125吨,按月分配;2026-2027年年度配额锁定96,600吨,其中87,000吨为基础配额,9,600吨为战略配额 [3] - 配额分配以企业历史出口量为基准,但监管机构保留动态调整权,并有权回购超配额库存 [4] - 新政核心目标是削减全球积压库存,将库存压缩至“相当于一个月需求量”的水平 [8] 主要矿企配额分配情况 - 洛阳钼业(KFM与TFM项目)、嘉能可(KCC与Mutanda)、欧亚资源(ERG)三家矿企获得主要出口配额,三者合计占比达62% [4][6] - 政府平台EGC、STL、ARECOMS合计获得17%的配额;其余配额分配给包括华友钴业、紫金矿业、五矿资源等在内的多家企业 [4][6][7] - 所有冶炼厂未获得初始配额,但可向监管机构提交申请文件以争取配额 [4] 政策对钴价的直接影响 - 受出口禁令及配额管制影响,钴价大幅上涨,截至10月9日,钴中间品、MB钴、金属钴价格较2月24日涨幅分别为185%、107%、123% [8] - 中国资本市场钴矿巨头股价显著上涨,自2月22日至10月9日,洛阳钼业、华友钴业等公司股价涨幅远超同期上证指数 [9] - 截至9月底,电解钴均价为310,000元/吨,年初至今上涨116.78%;硫酸钴均价为65,000元/吨,年初至今上涨138.10% [26] 钴价暴跌与新政的底层逻辑 - 新政出台背景是钴价暴跌至21年来低点(除2015年短暂跌破外),氢氧化钴价格跌破6美元/磅,严重损害矿产国收益 [10][16] - 刚果(金)财政收入的40%依赖钴、铜等矿产出口,钴价从2022年高点暴跌60%导致政府外汇收入骤减,国内舆论压力迫使政府采取激进措施 [16] - 2024年全球钴产量同比增长21.8%至29万吨,刚果(金)产量占75.9%,供应持续增长加剧了价格下行压力 [12] 供需基本面:供应过剩与需求放缓 - 钴供应对价格不敏感,大部分作为铜、镍副产品存在,全球铜钴伴生矿占比约41% [12] - 头部生产商洛阳钼业2024年产钴11.42万吨,同比增长106%,占全球产量39%,主产品铜价处于高位支撑了钴副产品的强劲供应 [13] - 需求端增速明显放缓,2024年全球钴消费量预计为22.2万吨,同比增长14%;中国钴消费同比仅增长5.6%,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同比下降5.3% [14] - 动力电池技术路线转变(磷酸铁锂电池份额提升至高工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69.2%)、高镍低钴技术发展以及全球电动汽车需求增长放缓共同导致钴需求增速放缓 [15] 政策对全球供应链与中国市场的影响 - 刚果(金)政策不稳定性增加全球钴价不确定性,历史上有多次因政策变动导致钴价持续增长的先例 [18] - 中国钴矿对外依存度高达98.41%,已探明可采储量全球占比仅1.69%,政策调控对中国钴产业链影响巨大 [20][23] - 海运周期导致中国进口量数据滞后,2025年6月中国钴原料进口约8,081金吨,同比下跌32.64%,环比下跌54.21%,表明在途库存已消耗殆尽 [23][24] - 机构估算当前产业链库存约4个月,配额政策执行后,预计2025年到达中国的刚果(金)原料数量将降至13万金吨,全年进口预期约16万金吨 [26] 中短期市场动态与价格展望 - 原料稀缺导致氢氧化钴折扣系数抬升至95-99%,市场呈现“面粉比面包贵”的状态,钴盐成本倒挂加剧 [31] - 部分冶炼企业因经济性不佳及原料短缺削减产量,但下游刚需坚挺,市场惜售看涨情绪浓厚,供需博弈下价格持续上涨 [35] - 华泰证券预测,2026-2027年钴价中枢有望站稳35万元/吨以上,中长期供需平衡可能拉回紧平衡甚至短缺 [36][37] 供应链多元化趋势:印尼崛起与回收产业 - 全球钴供应链启动结构性调整,政策风险倒逼企业寻求替代供应源,印尼钴产量从2020年不足千吨飙升至2024年的3.2万吨,成为重点补充 [38][41] - 中资企业(如华友钴业、力勤资源、格林美)在印尼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上大规模布局,推动印尼成为钴供应新极 [41][43][44][46] - 中国锂电池回收产业潜力巨大,2023年回收钴超2万金属吨,龙头企业格林美计划到2026年动力电池回收量达30万吨以上,与2023年全国退役总量相当 [54][55] - 车企与电池制造商(如宁德时代)积极布局回收,宁德时代现有27万吨处理能力,计划未来达到100万吨 [59] 未来格局与战略路径 - 钴资源行业集中度高,全球前10大矿山产量占78%,中国企业在全球前十大钴生产商中占据7席,控制力增强 [38] - 未来钴市格局将经历深度调整,中国企业需通过资源地缘多元化、技术升级替代、循环体系重构三大路径构建保障机制,以摆脱对单一产地的依赖 [60][61] - 尽管磷酸铁锂电池势头强劲,但三元电池与钴酸锂(2024年产量同比增13.95%)在消费电子等领域仍有稳定需求,钴的长期战略价值不改 [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