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汇添富创新医药
icon
搜索文档
基金业绩回暖!超90%主动权益基金正收益,翻倍产品涌现
证券时报· 2025-08-04 18:27
公募基金业绩回暖 - 2025年主动权益基金迎来业绩翻身,超九成产品实现正收益,平均收益率超过13%,业绩翻倍产品达17只,最高收益超140% [1][2] - 超800只主动权益基金复权单位净值近一个月创历史新高,部分基金经理取得近5年最好业绩 [3] - 医药等前期表现不佳的基金经理今年业绩逆袭,有产品斩获超70%正收益,但2020-2022年高位买入的持有人仍亏损 [4] 基金经理策略调整 - 全市场近2500只基金在二季度同时提高股票仓位与持股集中度,部分基金仓位提升幅度达5-8个百分点,聚焦科技成长方向 [5] - 嘉实红利精选A股票仓位从15.82%大幅提升至92.8%,持股集中度从9.88%升至43.58%;中信保诚至瑞A仓位从9.19%提升至81.06%,集中度从2.98%升至41.7% [6] - 基金经理转向"强者恒强"策略,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从50%提升至60%,重点配置商业模式清晰、估值调整充分的科技和高端制造龙头 [5][7] 基金发行市场动态 - 7月以来116只权益基金提前结募,大成洞察优势8天募集24.61亿元,创今年主动权益基金首发规模之最 [9][10] - 6月新成立基金155只(仅次于2023年3月),7月成立135只,149只新基金启动发行 [9][11] - 特色行业基金(如机器人、医药、军工)及红利、科创等主题产品规模增长显著,科创综指增强产品销量达目标额130% [9] 市场资金与投资者行为 - 居民储蓄高增长叠加"资产荒",场外资金配置需求强劲,市场或进入资金流入与行情正向循环 [4] - 业绩靠前基金获净申购但未爆发,存量基金中表现不佳产品规模持续缩水,"回本即赎"现象强化 [11] - 被动投资产品热度高于主动权益基金,高弹性产品更受青睐,券商营业部权益基金销售完成率分化(30%-75%) [11] 相关ETF表现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涨0.54%,主力资金净流入2.1亿元,市盈率43.19倍 [14]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涨2.22%,市盈率114.70倍,估值分位达91.20% [15] - 食品饮料ETF(515170)份额增加3450万份但主力净流出257.5万元,市盈率19.87倍 [14]
基金渐入夏,超90%主动权益基金收益,翻倍产品涌现
证券时报· 2025-08-04 16:23
核心观点 - 公募基金行业在2025年迎来显著复苏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大幅改善 超九成产品实现正收益 业绩翻倍产品批量涌现 基金经理风险偏好提升 股票仓位和持股集中度明显提高 基金发行市场回暖 新产品发行节奏加快 但投资者信心仍需进一步修复 "回本即赎"现象仍存 [1][3][7][12][14]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表现 - 主动权益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超过13% 超九成产品实现正收益 [3] - 业绩翻倍产品批量涌现 7月29日年内翻倍产品总数达17只 业绩最佳基金收益率超140% [3] - 超800只主动权益基金复权单位净值在近一个月创出历史新高 [3] - 部分曾连续亏损的基金经理今年业绩惊艳 例如一位曾连续亏损4年的医药基金经理产品一度斩获超70%正收益 [4] 基金经理策略调整 - 全市场近2500只基金在二季度同时提高股票仓位与持股集中度 [1][8] - 上海某新锐基金经理近期仓位提升5到8个百分点 主要加仓科技成长方向 [8] - 另一位上海基金经理将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从50%提升至接近60% [8] - 嘉实红利精选A股票仓位从15.82%大幅提升至92.8% 持股集中度从9.88%提升至43.58% [9] - 中信保诚至瑞A股票仓位从9.19%大幅提升至81.06% 持股集中度从2.98%提升至41.7% 持仓从传统消费转向成长性更高股票 [9] 基金发行市场情况 - 7月以来有116只权益基金提前结束募集 [1][13] - 6月共有155只新基金成立 为近年之最 仅次于2023年3月的156只 [13] - 7月有135只基金募集成立 数量与3月份并列第二 [13] - 7月共有149只新基金启动发行 数量与2022年11月持平 [13] - 大成洞察优势基金仅募集8天就提前结束募集 募集24.61亿元 创今年主动权益基金首发规模之最 [12] - 汇添富创新医药、华夏军工安全、中欧红利优享等产品二季度规模增长居前 [12] 市场资金流向特征 - 业绩靠前的基金产品多有净申购 但净申购规模尚未爆发 [13] - 主动权益基金份额并未因业绩回暖出现较大幅度净申购 [14] - 回本即赎回现象在基金投资者中有所强化 [14] - 被动投资产品受青睐程度大于主动权益基金 业绩弹性高产品热度高于稳健型产品 [14] 投资机会领域 - A股在人形机器人、北交所、AI硬件、创新药等领域不断涌现结构性机会 [3] - 新经济领域展现出显著产业竞争优势 长期投资价值不断凸显 [4] - 科技和高端制造领域估值调整充分 业绩有望率先复苏 [10] - 特色基金产品较受资金青睐 多聚焦机器人、医药、军工等特定行业及红利、科创、小微盘等主题 [12]
公募收获“盛夏的果实” 基民“信任裂缝”待修复
证券时报· 2025-08-04 03:47
公募基金市场回暖 - 2025年公募基金热度攀升,主动权益基金年内超九成实现正收益,业绩翻倍产品达17只,最牛基金收益率超140% [1][2] - 主动权益基金平均收益率超13%,超800只基金复权单位净值近一月创历史新高 [2] - 二季度近2500只基金同时提高股票仓位与持股集中度,7月以来上百只权益基金提前结募加速入场 [1][6] 基金经理操作策略 - 基金经理风险偏好提升,上海新锐基金经理近期仓位提升5-8个百分点,主要加仓科技成长方向 [5] - 组合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从50%提升至60%,基于深度研究强化对盈利确定性和成长韧性的把握 [6] - 嘉实红利精选A二季度股票仓位从15.82%大幅提升至92.8%,持股集中度从9.88%提升至43.58% [6] - 中信保诚至瑞A股票仓位从9.20%提升至83.94%,重仓股从消费切换至高成长股票 [7] 基金发行市场动态 - 6月新成立基金155只创近年之最,7月135只基金募集成立 [9] - 大成洞察优势基金8天募集24.61亿元,创今年主动权益基金首发规模纪录 [8] - 二季度汇添富创新医药、华夏军工安全等特色行业基金规模增长居前 [8] - 7月149只新基金启动发行,116只权益基金结束募集 [9] 市场结构与投资者行为 - 新经济领域展现产业竞争优势,成为资产配置关键选项 [3] - 基金投顾组合业绩回升明显,大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3] - 部分营业部权益基金销售完成率超75%,但整体销售差异较大 [10] - 被动投资产品受青睐程度大于主动权益基金,高弹性产品热度高于稳健型产品 [10]
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仅两成获净申购 汇添富创新医药居榜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15:45
主动权益基金二季度表现 - 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净值上涨但基民加速赎回,呈现矛盾态势 [1] - 八成主动权益基金遭净赎回,仅两成获净申购 [1][3] - 风格鲜明、定位清晰的行业主题基金(如医药、军工、红利等)成为"吸金王" [1][6] 赎回情况分析 - 普通股票型基金净赎回4.75%,偏股混合型3.22%,平衡混合型6.31%,灵活配置型3.27% [2] - 赎回速度较2025年一季度加速(一季度赎回率0.80%-2.62%),但较2024年四季度(6.20%-10.63%)大幅降速 [2] - 4535只主动权益基金中78.68%被净赎回,19.14%获净申购 [3] 资金流向特征 - 规模增长前十基金:汇添富创新医药(+43.57亿元)、华夏军工安全(+35.26亿元)、中欧红利优享(+24.31亿元)等 [5] - 份额增长前三:汇添富创新医药(+19.82亿份)、华夏军工安全(+18.53亿份)、永赢先进制造智选(+15.21亿份) [5] - 特色行业主题产品(医药、军工、红利、科创等)持续受资金青睐 [6] 赎回重灾区 - 份额缩水前三:长信金利趋势(-27.31亿份)、易方达医药生物(-16.89亿份)、景顺长城价值边际(-15.68亿份) [7] - 规模下降前十基金:易方达蓝筹精选(-39.65亿元)、景顺长城价值边际(-26.17亿元)、易方达消费行业(-20.89亿元)等 [9] - 被赎回的明星基金中部分业绩优异,如汇添富医疗服务(21.65%)、易方达医药生物(15.18%)、中欧医疗健康(5.80%) [8] 市场行为特征 - 基民呈现"回本杀"和"保本出"情绪,导致绩优基金也被大量赎回 [8][9] - 市场尚未形成"基金好业绩吸引增量资金"的正向循环 [2] - 明星基金经理(张坤、刘彦春、朱少醒等)管理产品遭遇巨额赎回 [9]
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仅两成获净申购,汇添富创新医药居榜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20:30
2025年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整体表现 - 主动权益基金呈现矛盾局面,基金净值上涨但基民加速赎回 [1] - 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赎回速度较2025年一季度加速,但较2024年四季度大幅降速 [3][4][7] - 在4535只主动权益基金中,1714只规模增长(占比37.79%),2821只规模下降(占比62.21%) [7] - 从份额看,868只基金被净申购(占比19.14%),3568只被净赎回(占比78.68%) [7] 各类型基金赎回情况 - 普通股票型基金二季度净赎回4.75%,一季度为-0.80%,2024年四季度为-6.20% [3][5] - 偏股混合型基金二季度净赎回3.22%,一季度为-2.07%,2024年四季度为-5.76% [3][5] - 平衡混合型基金二季度净赎回6.31%,一季度为-2.20%,2024年四季度为-10.63% [3][5] - 灵活配置型基金二季度净赎回3.27%,一季度为-2.62%,2024年四季度为-8.00% [3][5] 资金流入的“吸金”基金 - 规模增长前十的主动权益基金包括汇添富创新医药(+43.57亿元)、华夏军工安全(+35.26亿元)、中欧红利优享(+24.31亿元)等 [9] - 份额增长最多的基金为汇添富创新医药(+19.82亿份),其次为华夏军工安全(+18.53亿份)和永赢先进制造智选(+15.21亿份) [9] - 受青睐产品普遍具备风格鲜明、定位清晰的特点,聚焦特定行业(如机器人、医药、军工)或主题(如红利、科创、小微盘) [1][9] 遭遇显著赎回的基金 - 近八成主动权益基金遭遇净赎回,明星基金成为重灾区 [7][11][13] - 份额缩水最多的基金是长信金利趋势(-27.31亿份),易方达医药生物(-16.89亿份),景顺长城价值边际(-15.68亿份) [11] - 规模下降前十的基金包括易方达蓝筹精选(-39.65亿元)、景顺长城价值边际(-26.17亿元)、易方达消费行业(-20.89亿元)等,多由明星基金经理管理 [13] - 部分被大量赎回的基金业绩优秀,如汇添富医疗服务二季度收益21.65%,易方达医药生物收益15.18%,但仍遭遇“回本杀” [12]
百亿权益基金经理五年业绩盘点:葛兰近五年回报跌25.95%垫底,汇添富基金经理倒数前十占据四席
新浪基金· 2025-04-27 18:18
市场概况 - A股市场近年来经历剧烈波动,指数大幅涨跌、行业板块轮动频繁,市场环境复杂多变 [1] - 全市场任职十年及五年以上的百亿规模偏股型基金经理共47位 [1] 基金经理规模排名 - 偏股管理规模前十位基金经理:葛兰(304.47亿)、胡昕炜(301.30亿)、刘旭(257.34亿)、李晓星(242.05亿)、乔迁(230.82亿)、李耀柱(203.23亿)、张萍(197.30亿)、谭丽(193.79亿)、归凯(192.47亿)、朱璘(184.30亿) [3] 长期业绩表现 - 闫思倩(五年回报257.32%)、韩创(五年回报154.39%)通过"高收益+适度规模"策略表现突出 [4] - 刘旭管理257.34亿规模仍实现五年98.49%回报,证明规模与收益可并行 [4] - 葛兰近五年总回报-25.95%排名垫底,医药板块重仓拖累业绩(任职年化回报6.85%) [4] - 汇添富基金杨瑨(-20.38%)、郑磊(-16.16%)、劳杰男(-12.52%)、胡昕炜(-5.68%)占据五年表现最差前十名中四席 [4] - 睿远基金朱璘(-13.35%)、嘉实基金归凯(-11.78%)五年回报跌幅超10% [6] 风险收益特征 - 葛兰区间收益-25.95%但Alpha值-3.53%,显示超额收益能力不足 [7][8] - 朱璘区间收益-13.35%但Alpha值-2.40%,部分收益依赖市场整体表现 [7][8] - 董理、胡昕炜和陈璇淼Alpha值和信息比率均为负,显示策略适应性不足 [8] 代表基金对比 - 葛兰管理中欧医疗健康A规模311.79亿,近一年回报-66.03%,三年最大回撤26.70% [9][10] - 郑磊管理汇添富创新医药规模49.19亿,近一年回报45.38%,但长期年化回报仅5.72% [9][10] - 朱璘管理睿远成长价值A规模184.30亿,近一年回报15.07%,三年最大回撤21.53% [9][10] 投资策略启示 - 市场环境动态变化要求基金经理持续调整策略,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 [11] - 投资者需结合基金经理投资理念、管理风格等综合因素决策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