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钢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南京:西班牙代表团提前一天半抵达,密集对接12家宁企
南京日报· 2025-11-24 12:00
瞄准"智造"合作 "故友新朋"相聚南京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甜甜 "我们应该面对面,多走动!"西班牙巴斯克产业发展署(SPRI)产业集群发展主任大卫·费尔南德斯的这句话,道出了双方共同的心声。 提前一天半抵达,在短短两天内精准对接12家智能制造领域重点企业——11月19日,由市投促局、江宁开发区、南京西班牙海外协同创新中心(智欧研究 院)组织的西班牙机床与先进制造技术协会(AFM)代表团合作交流活动在南京举行,代表团一行甫抵南京,便开启了一场争分夺秒、务求实效的合作洽 谈。此次访问,距离西班牙研究与创新院与SPRI代表团7月到访仅相隔数月。频繁的互动背后,是两地产业界基于共同发展需求的"双向奔赴"。作为代表西 班牙800余家先进制造企业、营业额约占行业92%的权威组织,AFM此行目标明确:深化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务实合作。 迈新步,交流互访升温 人流中有信息流,"你来我往"为民心相通注入新动力,让世界认识南京、更了解南京。 西班牙代表团提前一天半抵达,密集对接12家宁企 埃斯顿从南京走向世界的成功实践,成为南京产业环境与开放活力的生动印证。座谈会上,市投促局与江宁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也借此向西班牙嘉宾系统 ...
本钢板材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型
证券日报· 2025-11-06 23:45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以反内卷为契机,精准聚焦高成长赛道,推进产线提质增效及绿色低碳改造,通过资产优化配置实现降本增效,提高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型 [1] - 公司持续推动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采取差异化产品提高售价与毛利率、降低采购成本、探索区域合作减少运输成本、推进智能化改造提升产能利用率等有效减亏举措 [2] - 公司拥有生态电炉和4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有望在碳交易市场、绿色产品认证及智能制造方面获得优势,进一步深化智能化应用,建设极具国际竞争力的以汽车板为引领的精品板材基地 [4] 公司财务与经营表现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2.01亿元,同比下降12.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16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单季亏损超8亿元 [2]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亏30.60%,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同比减亏超50%,显示从生产型向经营型的转型初显成效 [3] - 公司已形成生铁1050万吨、粗钢1335万吨、热轧材1607万吨、冷轧材701万吨、特钢材120万吨的产能,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产品占比超八成 [2][3] 行业运行状况 - 钢铁行业整体呈现高产量、高成本、高库存、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运行局面 [2] - 公司受东北地域限制,购销两端物流成本高于行业水平,在市场周期下行情况下抗风险能力低于行业水平 [2] 公司竞争优势与产能 - 公司拥有东北最大容积4747立方米高炉、世界最宽幅2300热连轧机组、世界最先进冷轧生产线等先进技术装备 [3] - 公司基本建成以汽车钢为引领的精品钢材基地,形成60多个品种、7500多个规格的产品系列 [3] - 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转型升级符合行业趋势和国家政策导向,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 [4]
首钢股份(000959) - 2025年10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03 16:48
碳排放管理与绿色转型 - 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将分阶段推进:2025-2026年为过渡期(强度控制),2027年进入机制深化期(配额收紧),长期将促进行业绿色转型[3] - 碳市场将推高高碳排放企业成本,加速劣势产能出清,并推动企业从被动减排转向主动创新[3] - 公司通过新建电炉产线(迁钢基地,预计2026年投产)实现降碳70%以上,年均减碳约143万吨[4][6] - 公司开展前沿降碳技术研究(高炉富氢/生物质喷吹、钢渣固碳)并推动产业链降碳(10个产品完成EPD发布)[4] - 公司建设智慧碳管理平台,实现碳履约、CBAM核算、全产品碳足迹等数字化管理[5] 电工钢产品创新与应用 - 公司全球首发专为人形机器人关节驱动系统打造的超高磁感软磁材料,磁感应强度达1.75T[7] - 该材料较常规产品扭矩提升1.6%,铁耗降低27%,已通过多家领军企业验证并获国际头部企业批量采购[7] 汽车钢业务竞争力提升 - 公司针对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加强高强/超高强产品研发,并完善汽车外板解决方案以应对漆面质量要求提升[7]
鞍钢股份(00347.HK)前三季度营收730.92亿元 同比降7.78%
格隆汇· 2025-10-30 23:09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730.92亿元,同比下降7.78%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0.4亿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18元人民币 [1] 市场与产品进展 - 高端产品占比较目标提升2.29个百分点 [1] - 高强集装箱具备全规格系列供货能力 [1] - 热轧电池壳用钢首次进入电池壳行业 [1] - 新能源汽车硅钢、取向硅钢0.23系列、汽车钢等产品销量大幅提升 [1] - 成功出口60米长定尺钢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1] 客户服务与运营 - 客户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1] - 全生命周期合同执行率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 [1]
坚定“优质精品钢+系列稀土钢”战略方向 包钢股份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29%
证券日报网· 2025-10-29 15:26
公司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0.8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3亿元,同比增加7.49亿元 [1] -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达167.51亿元,同比增长14.29%,呈现逐季回升态势 [1] 公司经营战略与执行 - 公司深入贯彻国家"双碳"战略、制造强国及区域协调发展部署,紧扣"调结构、拓市场、提效率、降事故、强绩效、降成本、优投资、稳质量"经营方针 [1] - 公司加速由钢铁产品制造商向钢铁新材料服务商转变,切实服务国家战略与产业升级需求 [1] - 公司始终坚持'优质精品钢+系列稀土钢'战略,作为在行业调整期实现突围的核心路径 [1] - 公司将"极致降本"作为核心经营主线,通过全链条管控实现质效双升,构建全链条的成本管控能力 [2] - 公司通过深化对标行业一流专项行动,强化深化业财融合与全流程成本管控,推进经营质效改革 [2] - 公司锚定"优质精品钢+系列稀土钢"战略方向,深化产品结构调整,加快产品高质化转型,依托技术攻关强化新质生产力动能 [5] 产品结构与市场表现 - 产品结构升级是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品种钢完成711.14万吨,同比提升18.1% [1] - 稀土钢新材料产量同比提升8.28%,创同期新高 [1] - 细分产品中,取向硅钢销量同比激增375.27%,重轨、风电板、汽车钢销量分别同比提升23.59%、38.12%和20.1%,高端产品集群放量态势明显 [1] - 公司锚定高端材料自主供给,实施"重点产线产品结构升级"行动,积极拓展高端用钢产品集群 [2] - 公司首发出口美标、欧标高级别铁路钢轨,联合知名车企开发了6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稀土高端汽车板产品 [2] - 公司研发20个主流规格的日标和国标海洋工程用H型钢并实现供货,应用于多个国家重点海洋工程项目 [2] 成本控制成效 - 前三季度公司吨钢制造成本在上年降低2.8%的基础上再降2.45%,持续的成本优化为盈利改善提供了关键支撑 [2] - 公司以"极致降本"为主线,深化业财融合推进采购降本、销售增效,聚焦铁水等核心工序对标优化指标 [5] 产能升级与技术创新 - 公司布局高端化产线改造,实施炼钢厂新建150tRH精炼炉工程、焦副产品技术升级改造项目等25项提质增效工程 [4] - 公司通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三级、"两化融合"3A级认证,率先获评内蒙古自治区"先进级"智能工厂,以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升级 [5] - 公司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协同发展,以创新驱动筑牢根基,为"十五五"发展积蓄动能 [5] 行业政策与宏观环境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年至2026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 [3] - 政策推动行业向绿色化发展、高端化升级、智能化演进,共同推动行业走向集约化和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3] - 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加上高端化布局,"三化"协同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3]
本钢板材(000761) - 2025年9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
2025-09-17 16:56
汽车钢业务优势 - 突破超宽幅与高强钢核心技术瓶颈 提供2050毫米以上宽幅冷轧汽车钢产品集群 [1] - "本钢宽幅"品牌实现对多家汽车厂商独家供货 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及高端车型制造 [1] - 通过低碳冶金工艺与绿色产品设计降低产品碳足迹 [1] 销售网络布局 - 国内布局东北/华北/中西部/华东/华南五大区域公司及沈阳/大连/本溪/天津加工配送中心 [1][2] - 未来与鞍钢协同发展汽车钢/能源用钢/高端特钢三大战略产品及家电用钢/集装箱用钢/高强钢等重点产品 [1][2] 同业竞争解决方案 - 鞍钢集团承诺5年内通过资产重组/业务调整/委托管理等方式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2] - 当前重大资产置换是解决同业竞争的第一步举措 [2] 资产重组进展 - 2023年6月披露重大资产置换预案 可能导致关联销售比例大幅增加 [2] - 正在对交易方案可行性进行审慎论证 将再次召开董事会审议 [2]
降本增效双轮驱动 包钢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3.27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16:44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313.2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39.99% [1] - 2024年度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红利9057.72万元,占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的34.23% [5] - 2025年3月注销回购股份1.16亿股,2025年4月发布1亿元-2亿元股份回购方案,截至2025年7月31日已回购金额2049.98万元 [5] 生产运营 - 上半年产铁703.03万吨、产钢749.47万吨、生产商品坯材694.17万吨 [1] - 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原燃料结构等措施实现同比降本8.22亿元 [2] - 构建精细化成本管理体系,同步推进经营质效改革提升专项行动 [2] 产品战略 - 坚定推进"优质精品钢+系列稀土钢"战略,品种钢完成订货542.53万吨,同比提升12.61% [1] - 稀土钢新材料产量达101.71万吨,创历年上半年同期新高 [1] - 已推出铁路用钢、能源用钢、汽车用钢等8大领域系列稀土钢新材料 [3] 市场拓展 - 取向硅钢、重轨、汽车钢、风电钢等高效产品实现增产增效 [2] - 重轨中标川渝中线铁路重点示范项目,高级别桥梁板拿下6项特大桥梁项目订单 [2] - 在重庆、长春、西安等地设立剪配加工中心,为汽车主机厂及配套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2] 技术研发与应用 - 500兆帕风电钢顺利应用,高级别水电钢斩获西北地区水电项目订单 [3] - 管线钢中标国内首条纯氢管线项目,新型高强度容器钢服务内蒙古首批电网侧独立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 [3] - 6个稀土汽车钢产品成功配套国内头部企业新能源汽车 [3] 资源优势 - 控股股东拥有的白云鄂博矿为世界级多金属共伴生矿床,实行排他性供应 [4] - 依托"铁与稀土共生"特性研发的稀土钢在强度、韧性及综合性能上实现跨越式提升 [4] - 具备高档汽车钢、高档家电钢、高钢级管线钢、高强结构钢等高端钢材生产能力 [4] 战略转型 - 推动从传统钢铁产品制造商向钢铁新材料服务商的转型跨越 [2] - 聚焦风电、水电、氢能领域,以高质量产品赋能绿色能源发展 [3] - 优化产能利用率,发挥板管轨线特色优势,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5]
本钢板材:轻量化汽车钢打头阵 高端品种与市场优势夯实发展基础
中证网· 2025-08-28 19:04
公司战略与产品定位 - 公司加快打造轻量化、高强度、低成本汽车钢 形成销研产一体化高效运营链条 以汽车板为引领打造精品板材基地和国内一流优特钢基地 [1] - 公司瞄准汽车钢新赛道 专注打造汽车钢品牌 构建以科技价值创造为核心的研发体系 持续开展汽车高强钢材料革新及强度升级 [2] - 公司首创废钢+电炉+铁水+转炉低碳冶金工艺 使汽车钢产品综合降碳达30%以上 [3] 技术研发与突破 - 公司创新采用单机架设备生产薄规格980MPa级超高强钢产品 打破极限规格生产制约 产品已通过主机厂认证 [2] - 公司自主创新形成热冲压钢最高强度、最宽幅和最厚规格等个性化系列产品 以及低成本镀锌双相钢衍生产品系列 [2] - 公司低碳排放钢生产种类覆盖冷轧板、热镀锌板、热轧酸洗板、电镀锌板四大类汽车钢产品 并通过莱茵公司碳足迹认证和美国SCS回收成分认证 [3] 市场拓展与客户服务 - 公司上半年汽车钢销量同比增长5.69% 与多家主机厂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4] - 公司按品种+行业策略实施差异化技术服务 为客户构建仓储、运输、加工、供应链金融等全链条钢铁服务生态圈 [3] - 公司搭建大数据商情分析平台 开展在线共享服务 加大对汽车重点客户走访力度 提供差异化服务策略和个性化营销活动 [3] 生产与运营体系 - 公司2280mm冷轧生产线全速运转 超宽幅冷轧汽车板为拳头产品 供应国内外传统车企及造车新势力 [1] - 公司提高产销研运全链条运转效率 委派专业技术服务人员驻厂跟踪新车型试模 随时解决现场问题 [3][4] - 公司经过12次工业化实验 成功通过电炉+转炉路径生产汽车钢 [3]
钢铁反内卷行情走到哪儿了
2025-08-05 11:20
钢铁行业电话会议纪要分析 行业概况 - 2025年上半年钢铁行业利润总额460亿元,虽较2024年的300亿元有所恢复,但仍处于历史低位[1][5] - 行业PB估值略高于1倍,部分优质企业如宝钢、首钢仍处于破净状态[1][10] - 2025年中报显示钢铁板块持仓比例进一步降低,市场关注度低,交易不拥挤[1][10] 核心观点与论据 供需关系 - 2025年上半年基建用钢量回升3%-4%,沥青产量增速达7%-8%[14] - 房建用钢量上半年9300万吨,下半年预计降至8500万吨,全年建筑用钢需求基本持平或略降[14] - 制造业用钢量上半年2.7亿吨,受国补和抢出口推动表现强劲[15] - 截至6月粗钢累计同比降幅1500万吨,若严格执行5000万吨减产目标,下半年产量需再降3500万吨[16] 政策影响 - 政府推行反内卷政策,短期压减产量,中期推动产能出清[5][7] - 唐山地区7月起已开始产量调控,8月将继续推进[16] - 未来几个月北方将采取差异化减产,南方更多采用"一刀切"方式[19] - 2025年产量压减政策推进缓慢,日均铁水产量仍维持在241万吨高位[18] 盈利与估值 - 7月吨钢利润修复至200元左右,考虑库存利润达300多元,接近2016或2022年水平[9] - 原料价格上涨但点对点利润未见收缩反而扩张[9] - 当前估值仍具吸引力,优质企业如华菱钢铁PB估值在同类中最低[4][10] 重点推荐标的 1. **华菱钢铁**:2024年盈利低谷,2025年不考虑行业修复自身就有显著起色,PB估值优质企业中最低[4] 2. **首钢股份**:年折旧成本80亿+财务费用15亿掩盖产品力提升,汽车钢和硅钢具优势[4] 3. **宝山股份**:破净状态但产品加服务模式龙头企业[4] 4. **方大特钢**:PB估值历史低位,地产周期影响大,若产量调控将显著受益[4] 其他重要信息 库存与价格 - 2025年库存同比下降约30%,低库存状态对价格和盈利具有积极影响[20] - 9月进入典型去库周期,可能引发阶段性补库行为进一步支撑价格[21] 原料供应 - 矿石供应增加显著,下半年发运量需比上半年增加约5000万吨才能完成全年目标[22] - 焦煤产量保持高位,价格不会对钢铁企业盈利修复构成重大障碍[23] 行业周期 - 自2024年9月触底反弹,2025年2月起涨幅近30%,参考过去供给侧改革时期龙头股价翻倍表现,仍有上涨空间[24] - 信贷脉冲上升但粗钢表观消费量相对较弱,因加杠杆主体变为政府而非居民和企业[12][13]
ESP技术有多牛?日钢0.6mm超薄带钢,多项指标破世界纪录
齐鲁晚报网· 2025-07-31 23:44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03年 从开工到投产用时仅181天 被誉为日钢速度 [1] - 2008年成为千万吨级钢铁企业 2013年独家引进世界最先进ESP技术装备 2019年产值突破千亿元 [1] 经营业绩与行业地位 - 自成立以来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1070亿元 上缴税收1075亿元 其中海关481亿元 捐款超10亿元 [2] - 连续9年位列全国钢铁企业第一梯队 荣获全国质量标杆 国家级绿色工厂 环保绩效A级企业 中国卓越钢铁企业品牌等荣誉 [2] - 集装箱用耐候钢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ESP特色产品占比50%以上 汽车钢总销量突破120万吨 [2] - 2024年出口303万吨居全国前三 [3] 技术创新与生产能力 - 建成行业内极具竞争力的3000立方米级高炉和300吨级转炉示范群 [2] - 是世界极具规模的高质量超薄带钢生产基地 全面掌握ESP关键技术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2] - ESP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多项指标刷新世界纪录 [2] - 以自主知识产权ESP技术为核心 实现超薄最薄0.6mm 高强度如800MPa级薄规格耐候钢产品的全球领先与首发能力 [3] - 在H型钢领域突破超宽超厚大规格限制 产品规格覆盖广 定制化能力强如21米超长型钢 [3] 智能化与质量控制 - 全流程智能工厂铁区集控 智能炼钢 智慧能源 低碳环保等已成功投用 荣获省级智能工厂称号 [2] - 数字钢卷系统实现矿石到产品的全流程实时跟踪 结合智能化工艺控制体系确保比人工更高效精准全面的质量控制 [3] 产品竞争优势 - 技术壁垒构筑独特性 技术护城河显著 [3] - 质量控制体系保障可靠性 赢得客户深度信任 [3] - 市场认可度彰显硬实力 全规格产品覆盖与优异性能如ESP的高强度高韧性 精准满足多样化需求 [3] - 绿色属性强化竞争力 ESP技术生产过程降碳节能节水效果显著 产品在高端建筑汽车制造等环保敏感领域更受青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