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类电子
icon
搜索文档
大地熊:谭新博辞去公司董事、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委员、副总经理职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16:17
公司人事变动 - 谭新博辞去公司董事、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委员及副总经理职务 因个人原因[1] 公司财务与业务构成 - 2024年1至12月营业收入构成中 工业电机占比37.31% 汽车工业占比24.78% 消费类电子占比16.54% 其他业务占比11.26% 其他占比10.1%[1] - 公司当前市值40亿元[2]
奋达科技:公司尚未回购股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19:32
公司股份回购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尚未回购股份 [1] 财务表现 - 2025年1至6月营业收入构成中消费类电子占比60.25% [1] - 健康电器业务占比31.58% [1] - 其他行业收入占比8.17% [1] 市值情况 - 当前市值为145亿元 [2]
东睦股份: 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审阅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00:59
重大资产重组方案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上海富驰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4.75%股权,交易对方包括远致星火、钟伟等5名主体 [3] - 交易标的上海富驰公司100%股权评估值为193,800.00万元,对应34.75%股权交易价格为73,462.54万元 [3] - 支付方式包括现金对价18,680.21万元及股份对价,同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54,782.33万元 [3] 交易标的业务概况 - 上海富驰公司属金属制品业,主营高密度、高精度粉末冶金零件及新型复合材料的设计、开发与制造 [3] - 核心产品为消费类电子、医疗器械、汽车、工锁具等领域的金属注射成形产品(MIM) [3] - 公司前身为1999年11月成立的富驰有限公司,2017年6月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8,797.63万元 [3] 备考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财务报表基于假设重组于2024年1月1日完成后的架构编制,涵盖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数据 [4] - 购买成本按重组方案确定的对价734,625,399.40元计量,与可辨认净资产份额差额476,631,007.90元调整资本公积 [4] - 未包含因重组产生的费用、税收影响及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 [4] 会计政策与税项 - 公司采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报表,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境外子公司香港富驰公司使用当地货币 [5][9] - 多项子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企业所得税按15%计缴,包括上海富驰公司、广东东睦公司等 [49] - 先进制造业企业按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政策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 [49] 货币资金与金融资产 - 期末货币资金余额396,598,589.46元,其中银行存款380,087,997.77元,境外存放款项总额2,409,095.32元 [49] - 应收商业承兑汇票8,265,000.00元,较上年年末9,239,877.87元有所下降 [49] - 金融资产按摊余成本、公允价值计量等分类,预期信用损失采用账龄组合与特定方法计提 [17]
奋达科技股价下跌1.91% 控股股东质押比例超八成
金融界· 2025-08-08 22:23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8日收盘 奋达科技股价报6 68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 91% [1] - 当日成交量为587579手 成交金额达3 94亿元 [1] 主营业务 - 奋达科技主营业务涵盖消费类电子和健康电器两大领域 [1] - 消费类电子业务占比达66 27% [1] - 公司属于消费电子 机器人概念等板块 [1] 股东情况 - 公司控股股东肖奋累计质押股份2 01亿股 占其所持股份的83 11%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 60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 公司归母净利润4045万元 [1]
奋达科技:肖奋累计质押股数约为2.01亿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17:22
股权质押情况 - 公司控股股东肖奋累计质押股份数量约为2.01亿股 占其个人持股比例83.11% [2] - 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股份数量达7403万股 占其持股比例68.92% [2] 营业收入结构 - 消费类电子业务收入占比最高 达66.27% [2] - 健康电器业务收入占比26.59% [2]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6.08% [2] - 其他行业收入占比1.06% [2]
深交所向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当事人发出监管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9 11:09
公司违规行为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肖奋在2023年11月至2025年3月期间累计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955.98万元,截至2025年3月已全部归还本金及利息 [1] - 公司对回购股份费用的财务核算不规范,导致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 [1] - 公司行为违反了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第1.4条、第2.1.1条、第4.1.1条和第4.1.3条的规定 [1] 公司管理层责任 - 公司控股股东、董事长肖奋、总经理谢玉平、财务总监肖晓、董事会秘书周桂清未能履行勤勉尽责义务 [1] - 管理层行为违反了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第1.4条、第2.1.2条、第4.1.3条、第4.3.1条第一款和第4.3.5条的规定 [1] 公司业务构成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为:消费类电子占比66.27%,健康电器占比26.59%,其他业务占比6.08%,其他行业占比1.06% [2]
中国式出海:一部说走就走的史诗
虎嗅· 2025-05-18 13:36
中国企业出海核心观点 - 中国企业出海呈现几何级数增长,券商研究报告从2022年不到20篇激增至2024年超过600篇 [1] - 本轮出海潮呈现两大新特征:国际化速度迅猛且行业广泛(A股上市公司海外收入3年增长55.8%),以及对外直接投资(FDI)逐渐取代传统贸易成为全球化主题 [2] - 企业出海动机可分为市场导向型(寻求新市场)和资源导向型(获取新资源/能力),具体契机可分为压力推动型(国内收益预期下降/成本上升)和机会拉动型(海外需求更优/成本更低) [4] 出海企业类型分析 - 市场导向-压力推动型:以工程机械行业为代表,三一重工海外营收4年增长3倍,国内外收入比从1:6变为3:2;徐工机械和中联重科海外销售占比从2020年8%/6%增至2024年44%/49% [8] - 市场导向-机会拉动型:泡泡玛特海外收入2020-2023年增长15倍,2024年前三季度同比再增2.6倍;春风动力全地形车全球市占率从2020年5.8%跃升至2023年15.3% [9][10] - 资源导向-压力推动型:电子供应链企业如立讯精密在越南投资,销售额从2020年925亿元增至2023年2319亿元;光伏企业在东南亚/中东/墨西哥布局产能 [12] - 资源导向-机会拉动型:赣锋锂业投资阿根廷盐湖锂项目确保原料供应;玖龙纸业在马来西亚投资原纸厂优化供应链 [13][14] 出海速度与管理模式 - 速度标杆:蜜雪冰城4年在印尼开出2600家店;库迪咖啡2年海外门店超2500家;三一重工30年实现海外营收占比2/3 [16][17] - 管理模式:特海国际在越南4年开16家店且本地化率达99%;雅迪在越南设立研究院并计划将本地零部件比例提至90% [23][28] - 速度与绩效关系:奇瑞汽车2020-2024年出口量从11万台增至100万台,海外销售占比超50% [22] 出海竞争策略 - 成本领先战略:光伏企业通威集团硅晶电池生产效率提升30倍;希音工厂工人收入700-1000美元仍低于Zara代工厂 [31] - 最佳价值战略:中国家电业2021年专利申请达4.45万项,是美国的26倍;海尔在意大利多门冰箱市场占有率第一 [33] - 差异化战略:大疆创新主导消费级无人机市场;韶音科技拥有骨传导耳机90%专利;泡泡玛特和米哈游以文化创意取胜 [36] 行业典型案例 - 工程机械: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联重科海外销售占比快速提升 [8] - 新能源:便携式太阳能市场达20亿美元,华宝/正浩/安克等中国品牌主导 [11] - 家电:美的在越南同时生产高端东芝和本地品牌空调 [33] - 餐饮:2023年成为对外直接投资增长最快行业(增长95倍)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