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清洁氢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业务知识笔记系列:清洁氢能共享基础设施
世界银行· 2025-09-17 15: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2] 报告核心观点 - 清洁氢能发展需重点关注共享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 包括储存、运输、港口设施等 [2][7] - 到2050年全球氢能基础设施相关投资总额可能在1.5万亿至5万亿美元之间 [2] - 氢能枢纽通过共享基础设施可降低成本、提高资产利用率、吸引投资并推动产业规模化 [45][48][51] 氢能基础设施投资规模 - 全球氢能基础设施投资到2050年预计在1.5万亿至5万亿美元之间 [2] - 投资规模高度不确定 取决于电解槽、光伏、风电、储能及运输设施的单位成本下降、全球生产和需求增长等因素 [3] 氢能生产与运输配置 - 可再生氢和氨生产需考虑多种配置方案 包括电解装置位于港口或可再生能源附近 并通过电力传输或氢气管道连接 [7][8] - 光伏和风电项目的额定容量通常为电解装置容量的1.2到2.0倍 以提高电解装置容量因子并降低氢气交付成本 [14] - 液氨出口终端需设计15至30天的储存量 例如年出口120万吨液氨的终端需约80,000立方米储罐 [14] 氢能枢纽案例研究 巴西PECEM氢能枢纽 - 工业区面积达190平方公里 由巴西塞阿拉州和鹿特丹港合资拥有 [18] - 优势包括深水航道、现有港口基础设施、扩建空间、铁路连接及本地工业基础 [18] - 计划建设新氨出口泊位和进口项目设备设施 共享基础设施包括氢储存、装卸设施、管道及500千伏变电站 [18][19] 南非萨尔达纳氢能枢纽 - 位于天然深水港 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 拥有海水淡化厂(日处理25,000公吨)和本地市场需求 [21] - 潜在下游用户包括钢铁、公交、港口设备等 可行性研究聚焦共享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21] 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SCZONE) - 包含四个工业园区和六个海港 规划共享设施包括苦咸水淡化厂、电解槽公共区域、液氨码头等 [21][22][28] 毛里塔尼亚氢能枢纽 - 四个开发项目需近10吉瓦电解槽容量 年产量达近600万吨氨 [25] - 需升级港口、公路、铁路、电网及建设海水淡化厂 共享基础设施是关键 [26][27] 智利氢能枢纽 - 北部安托法加斯塔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 南部麦哲伦地区风能潜力显著 [30] - 国家战略目标到2030年部署250吉瓦电解槽容量 梅希洛内斯港被确定为潜在枢纽 [30][34] - 南部项目包括Total Eren的H2 Magallanes(10吉瓦风能、8吉瓦电解槽)和HNH能源(1.4吉瓦风能) [38][40] 共享基础设施的优势与模式 - 共享存储、运输和港口设施可通过提高资产利用率降低成本 规模经济使资本支出随规模迅速下降 [45][48] - 半整合模型允许电力、氢气生产、运输、氨生产及港口设施的所有权以多种方式划分 包括过路费协议 [50] - 共享基础设施减少环境足迹 并可实现跨领域共享(如电力传输供应商的光纤网络过剩容量) [45] 氢能枢纽关键特征 - 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土地可用性、靠近多功能港口、淡水或海水淡化能力 [51] - 需本地市场需求、基础设施资源共享、公共私营部门合作及电网接入 [51][52][53] - 其他因素包括利用现有基础设施、获取专业技能、政府支持及季节性氢存储可用性 [55] 基础设施规划建议 - 决策需优化所有资产以实现最低氢气平准化成本 并考虑未来需求增长和产能扩张 [56] - 需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替代发展路径和模式 包括所有权和业务模型替代方案 [55] - 政府支持包括经济特区、流线型许可、统一标准、试点项目补贴及详细基础设施研究 [55]
印日共推清洁氢/氨发展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11:08
中化新网讯 近日,印度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部与日本经济产业省共同发布《联合意向声明》,表示两 国将携手在本国及其他国家推动低碳与可再生氢/氨生态系统建设。 日本经济产业省在声明中表示:"通过这份声明,相信印度和日本两国将整合各自优势,在两国及第三 方国家推动清洁氢与氨生态系统的发展。" 声明指出,两国以"低碳发展"为共同目标,承诺将在清洁氢 (含绿氢)与氨技术的研发及应用领域深化合作。 印度可通过多种举措对接日本的氢/氨需求,其中包括其"国家绿氢任务",该任务设定目标,到2030 年,可再生氢年产量达到500万吨,同时在全球氢贸易中占据10%的份额。 根据《联合意向声明》,印日计划在"日印能源对话"框架下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工作组"内,设 立"氢/氨专项工作组"。声明强调:"联合声明的推进进展需通过'日印能源对话'每年向两国部长汇报,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工作组将负责具体落实工作。" 该联合意向声明的核心目标包括:推动氢与氨相关的研发、投资及项目落地,涵盖氢与氨的运输及特定 领域应用,并将支持两国在氢/氨技术领域的合作升级。同时,双方部长均认可,此次合作需以2022年 两国领导人达成的"日印清洁能源伙伴关系"为 ...
山西鹏飞集团欧洲行:氢能+文商旅“双轮”出海 中国能源企业转型担当获瞩目
搜狐财经· 2025-08-18 21:30
这是继2023年鹏飞集团赴法国推介后的第二次出海行动。鹏飞集团以开放之姿,凭借覆盖全链条的氢能产业布局,以及以山西湘峪古堡、孝义老城为核心 的优质文商旅资源得到了当地企业的热烈关注。这不仅是中国氢能技术走向世界的生动缩影,更彰显了中国传统能源企业在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中,融合文 化传承与民生服务、实现产业多元发展的坚定步伐与责任担当。 近日,山西鹏飞集团在爱尔兰、罗马尼亚开展了经贸交流推介活动。这家从山西孝义走出的能源企业,不仅带去了深耕8年的氢能全产业链技术与成果, 还同步推介了精心打造的文商旅特色项目,在欧洲市场实现了绿色能源与文化产业的"双轮"展示。 未来,鹏飞集团将进一步聚焦"传统产业新型化、传统产业现代化、传统产业绿色化"目标,持续夯实产业根基、优化产业结构,致力于打造具备核心竞争 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性能源集团。 全产业链布局破局:全球领先的氢能实践 不同于多数企业聚焦氢能产业链单一环节,鹏飞集团用8年时间打通了从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到氢能商用车制造的完整链条。 "每个环节都曾面临技术探索与产业实践的双重挑战,最终推动我们实现全链条自主突破。" 鹏飞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郑鹏介绍,目前鹏飞集团氢能 ...
“大而美”法案或重创美国氢能市场
中国化工报· 2025-07-08 10:36
税收政策变动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而美"法案 拟取消拜登时期《通胀削减法案》多项能源税收优惠 包括废除45V氢能生产税收抵免 [1] - 45V税收抵免原规定2033年前开工的合规制氢装置可享受10年最高每千克3美元补贴 新法案将提前7年于2025年12月31日终止该政策 [1] - 美国七大区域氢能中心联名呼吁保留45V税收抵免 称提前终止将危及1400亿美元预期经济效益和数十万就业岗位 [1] 行业影响 - 伍德赛德能源集团预计美国电解制氢产能增速将因政策变动放缓 [1] - 若取消45V税收抵免 美国清洁氢项目将仅依赖45Q税收抵免支持 后者为每吨封存二氧化碳提供最高85美元补贴 [2] - 标普全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球绿氢项目取消或搁置产能达1500万吨/年 继续推进项目产能不足1200万吨/年 [3] 企业动态 - 空气产品公司取消加州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纽约5亿美元绿氢设施及英国300兆瓦绿氢终端 [3] - 英国石油退出荷兰250兆瓦H2-Fifty项目并搁置印第安纳蓝氢项目 壳牌终止挪威Aukra低碳氢枢纽 [3] - 林德公司CEO表示绿氢形成规模经济仍需5-7年时间 [3] 全球氢能发展 - IEA预测2025年全球清洁氢供应投资约78亿美元 其中电解制氢占60亿美元 天然气+CCS制氢占18亿美元 [2] - 2024年全球氢能投资增长60% 若FID项目顺利推进 2035年清洁氢年产能或达750万吨 [4] - 氢能理事会预测美欧东亚2030年清洁氢需求或达800万吨/年 政策强化后潜在需求可再增2600万吨/年 [4] 国际政策对比 - 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Ⅲ》通过18个月后仍无成员国立法实施 要求2030年工业用氢中42%为可再生氢 [3] - 伍德赛德认为依托45Q政策的美国可能成为欧洲低碳氢/氨主要供应方 [3]
化工业净零排放发展有所滞后
中国化工报· 2025-05-26 10:21
全球碳减排与化工行业现状 - 2024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78亿吨 同比增长0.8% 低于全球经济增长超过3%的速度 [1] - 全球化工行业净零排放发展滞后 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需下降43%才能实现1.5摄氏度温控目标 [1] - 化工行业2024-2025年因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需求不足 已搁置清洁氨项目并退出清洁氢项目 [2] 化工行业减排进展与挑战 - 美国化学理事会成员2017-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降低14% 但未来减排趋势可能难以持续 [2] - 陶氏公司推迟90亿美元碳中和蒸汽裂解项目 化工行业普遍缩减资本支出以应对经济衰退 [2] - 化工公司认为净零项目成本过高 蓝氢可行性高于绿氢 客户对低排放产品溢价支付意愿有限 [2] 全球化工企业减排承诺 - 77%的数十亿美元俱乐部企业承诺2050年实现碳中和 90%设定了2030年中期减排目标 [3] - 欧洲中东非洲地区2050年净零承诺率达100% 亚太地区(不含中国)86% 美洲地区68% [3] - 化工行业75%排放属于范围3排放 其中50%来自上游价值链 26%来自下游价值链 [3] 政策监管对行业影响 -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未将范围3排放纳入新规 但化工公司年合规成本仍将增加75万美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