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氢能重卡
icon
搜索文档
山西鹏飞集团以氢能编织零碳生活网
新华财经· 2025-08-01 22:14
氢能产业转型 - 公司从传统煤焦化向氢能产业转型,初期面临"无技术、无市场、无资金、无人才"的困境 [2] - 通过自主攻关核心技术,逐步搭建起"制-储-运-加-用-研"全产业链体系 [2] - 焦炉尾气中占比60%的氢气被分离提纯,纯度达99.999%以上 [2] 氢能应用场景 - 氢能重卡加氢15分钟可续航600公里,零下30℃正常启动 [3] - 氢能城际公交投入运营,加氢站建在焦化厂旁边 [3] - 氢能无人机翼展1.6米,作业半径30公里,续航2.5小时,零下40℃稳定运行 [5] - 无人机最大载荷能力5公斤,适用于抢险救灾、基础设施巡检等领域 [5][6] 氢能生活化应用 - 富氢水用于蔬菜灌溉,增强植物抗逆性,实现无农药化肥种植 [5] - 富氢豆腐采用氢技术改良生产工艺,质地细腻嫩滑 [5] - 氢能通勤车为员工提供日常出行服务 [3] 环保效益 - 焦炉尾气从直接排放转变为氢能原料,实现从"高碳"到"零碳"的转变 [3] - 氢气燃烧仅生成水,彻底消除二氧化碳排放 [3] - 传统工业废气转化为驱动城市的绿色能量 [1][2]
上半年保定市经济运行平稳增长总体向好
搜狐财经· 2025-07-29 08:13
经济表现 - 上半年保定生产总值2169.7亿元 同比增长5.8% 高于全国全省增速0.5和0.4个百分点 连续5个季度居全省前3 [2] - 一产同比增长3.3% 二产同比增长5.7% 三产同比增长6.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 出口总值同比增长7.1% [2]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5月)同比增长16.6%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1% [2] 产业结构 -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0.8% 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全部出口比重72.8% 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83.8% [2] - 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 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3.6%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8.2% [2]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 高于全国全省增速3.3和2.3个百分点 [4] 新兴产业发展 - 数据服务产业案例入选全国数据标注优秀案例 数量全省最多 [3] - 氢能产业交付406台氢能环卫车 全国首个"百台级"氢能环卫车示范应用场景落户保定 [4] - 低空经济产值实现31.75亿元 营收34.81亿元 均居全省第2 [4] 科技创新 - 长城汽车新车型"首台"下线 中国乐凯膜材料"首试"交付 同光半导体8英寸碳化硅单晶"首炉"出炉 [6] - "揭榜挂帅"累积发布11批次295个榜单 财政支持资金3850万元 撬动企业研发投入4.67亿元 [6] - 新增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室)23家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95家 [6] 消费投资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 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45.8% 33.7% [7] - 累计接待国内游客7002.9万人次 旅游总花费715.5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8.9% 8.6% [7] - 高技术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9.1% 全省第3 [7] 对外开放 - 累计承接京津疏解项目456个 同比增长9.6% 总投资2869.5亿元 同比增长6.1% [9] - 对外直接投资额3.45亿美元 金额全省第2 进出口总值完成416.3亿元 同比增长6.5% 增速全省第2 [10] - 实际使用外资8302万美元 完成全年计划的90.2% 完成率全省第2 [10]
陕西氢能全产业链加速崛起
科技日报· 2025-07-28 16:01
氢能产业赛事与技术转化 - 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西安站赛事汇聚"政产学研用金"资源,设立双赛道加速技术转化与产业升级,10支科研团队入围十强 [1] - 赛事依托陕西氢能产业崛起背景,全省已集聚超百家氢能企业,覆盖全产业链,2024年产值预计突破40亿元 [1] 核心技术突破 - 西北首条全自动氢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投产,氢燃料电池电堆实现材料、研发到生产自主可控,打破国外垄断 [2] - 旭氢时代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发布陕西首台氢燃料电池电堆,2025年攻关150千瓦大功率技术,预计年产2000台(套)供应1000辆氢能重卡 [2] - 有机液态储氢技术将成本从23.3元/公斤降至11元内,工厂已投产助力绿氢普及 [3] 示范应用进展 - 陕西省规划推动氢能重卡在短倒运输、城际物流等场景规模化示范,并拓展至公交、市政等领域 [4] - 韩城—西安氢能走廊实现200公里运输,蒲城县开通陕西首条氢能源公交线路,百公里耗氢4.5公斤 [5] - 茯茶镇景区推出氢能助力车,换氢瓶仅需10秒,续航超80公里 [6] 政策与标准支持 - 陕西省出台《"十四五"氢能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成立省市级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动产学研合作与场景落地 [6] 产业生态布局 - 陕西氢能公司在榆林建设全国首个省级氢能全产业链项目,涵盖制氢、储运、应用等环节 [7] - 氢能国际联合实验室启动,聚焦储氢材料、AI辅助制备等国际合作 [7] - 全省构建"一核引领(西咸新区)、两轴联通(榆林-西安等)、三心支撑(西安/榆林/渭南)"发展格局 [8][9] 产业集群规模 - 西咸新区聚集87家氢能企业(占全省半数),涵盖上中下游全链条,包括42家制储加氢企业、18家燃料电池企业 [10] - 2025年目标:高纯氢产能5万吨/年、200家以上氢能企业、核心零部件产值达10亿元 [11] - 2030年规划形成绿氢制备及供应体系,支撑碳达峰目标 [11]
从“黑”到“绿” 山西鹏飞集团以氢能驱动能源革命
新华财经· 2025-07-25 11:50
公司转型战略 - 公司从1993年单一煤焦企业转型为拥有氢能全产业链的中国500强企业,完成"黑色能源"到"绿色动能"跨越式转型[1] - 2019年基于资源禀赋优势率先布局氢能改革,定位为未来能源革命核心方向[2] - 提出"国家战略就是最大战略"的发展理念,将企业转型与国家能源革命战略深度绑定[1] 氢能产能与技术 - 鹏湾氢港产业园实现每天1.3万立方米焦炉尾气100%资源利用,氢气转化率达120%超预期,产出纯度99.999%[2] - 一期2万吨/年焦炉煤气制高纯氢项目2022年投产,2023年投运干熄焦余热发电制绿氢示范项目[2] - 研发全国首套250KW单堆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填补国内技术空白[3] 研发与标准建设 - 与清华、北大等顶尖院校及中科院合作,在氢能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等领域取得突破[3] - 牵头制定5项行业团体标准,参与工业氢/高纯氢等国家标准制定,推动产业链规范化[3] - 联合中国移动建立AI工业智能实验室,打造全国首个氢能全产业链本质安全标杆[3] 应用场景拓展 - 2023年起投运氢能共享单车/公交/重卡等交通工具,车辆具备空气污染物吸附功能[4] - 构建零碳智慧物流平台,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实现从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转型[4] - 2024年开通晋津氢能重卡700公里零碳通廊,累计行驶4300万公里减碳2.7万吨[5] 行业地位 - 公司制氢能力处于全国前列,获批山西省氢能成果转化基地和关键技术中试基地[3] - 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从行业"跟跑"到"领跑"的跨越,驱动山西向氢能产业高地转型[3] - 氢能重卡运输网络覆盖山西、陕西、河北等多地,形成规模化碳中和应用场景[5]
吕梁:“氢”装上阵逐绿新赛道
搜狐财经· 2025-07-20 11:18
吕梁氢能产业发展战略 - 吕梁市将氢能产业列为"985"重点产业链 出台15条支持措施并设立每年至少1亿元专项资金 [2] - 制定《吕梁市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2-2035)》 目标2030年制氢能力50万吨以上 氢能汽车保有量3万辆 产业链总产值超1000亿元 [2] - 氢能产业实现从"破题开局"到"全面开花"的转变 为能源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 吕梁氢能产业资源优势 - 拥有1.6亿吨煤炭 3800万吨焦化 35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产能 283兆瓦新能源装机 具备四种制氢方式资源优势 [3] - 每公斤高纯氢成本仅8-10元 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 - 鹏飞集团已投运300辆氢能重卡 总行驶里程4000万公里 累计减碳2.6万吨 [3] 氢能应用场景拓展 - 市区首条氢能公交示范线投用 5辆公交车加氢10分钟续航300公里 全程无碳排放 [4] - 孝义市投放500辆氢能共享单车 采用雅迪车身和氢航燃料电池系统 续航50公里以上 [4] - 获批加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广东城市群 是山西唯一入选城市 [4] 氢能产业基础设施 - 已形成7.6万吨制氢产能 11座加氢站建成投用 [5] - 正在推进年产30万辆氢燃料电池车辆及配套核心零部件生产线 1万台电堆及配套膜电极项目 [5] - 作为广东城市群新成员 为全国产业链协同提供新借鉴 [5]
六地发布氢能政策:覆盖氢车应用/高速让利/氨醇特色产品
势银能链· 2025-07-18 13:18
氢能产业政策动态 - 浙江嘉兴年内将全面示范氢能重卡、公交、无人机三大场景,开放不少于10个示范场景,突破5项关键技术并认定5款明星产品 [4][5] - 重庆对氢燃料电池汽车全新车型开发给予最高600万元奖励,氢燃料电池货车不受限行限制 [6] - 内蒙古在呼包鄂乌四盟市重点布局氢能装备制造业,分别发展研发、固态储氢、电解水制氢和工业副产氢提纯等细分领域 [7] - 海南提出发展绿氢氨醇特色产品链,打造"风光氢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 [8] - 青岛推动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拓展交通和工业应用场景,建设氢能港口 [9][10] - 六盘水对氢能车辆高速公路通行费用按发票面额10%补助,单车每年不超过0.5万元 [11] 行业活动与服务 - 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将于8月27-28日在江苏无锡举办 [2] - 势银提供产业研究、数据产品、咨询顾问等服务,是中国领先的产业研究与数据公司 [1][17] 企业动态 - 鲲华科技、中鼎恒盛等企业有视频版内容 [13] - 枡水科技、中汽创智、亿纬氢能等企业有图文版内容 [13]
济南起步区目前已建在建绿色建筑约1400万平方米
齐鲁晚报网· 2025-07-12 10:10
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成效 - 济南起步区入选国家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 经过一年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1] - 建材行业企业组团清洁生产审核实现年氮氧化物减排15.8% 温室气体减排18.6% [3] - 济南达利食品35蒸吨燃气锅炉实现绿色蒸汽全替代 济南光大能源开展垃圾焚烧炉减污降碳深度治理试点 济南比亚迪全链条深度减排达环保绩效A级标准 [3] 能源体系低碳转型 - 全区光伏装机容量37.1MW 年减排温室气体3.5万吨 [5] - 投入40辆氢能重卡和16辆氢能环卫车 年减排温室气体2600吨 [5] - 浅层地热能冷热联供项目年减排温室气体3800吨 建成国内首座全要素绿色低碳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 [5] 绿色建筑发展 - 新建建筑要求达到绿建二星以上标准 已建在建绿色建筑1400万平方米 其中高星级占比78%(1090万平方米) [5] - 超低能耗建筑22万平方米 国际标准地招商产业园零碳智慧运营中心获全球奖项 年发电量95万度 [5] 绿色低碳产业布局 - 爱旭10GW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投产 山东能源建成全省首条百兆瓦钙钛矿光伏电池中试线 [7] - 济南绿动氢能公司"氢腾"燃料电池应用于南极秦岭站 推动氢能技术国际化 [7]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7月7日)
乘联分会· 2025-07-07 16:36
国内新闻 - 工信部就《汽车、摩托车用车速表》等三项国标公开征求意见,修改内容包括电子数字式车速表分度值与指针式一致,适用于M、N、L类机动车[2][3] - 2026年起实施新乘用车制动系统国标,强制安装ABS,禁止新能源车默认单踏板刹停模式,能量回收减速度大于1.3米/秒²时需点亮制动灯[4][5] - 前5月陕西新能源汽车出口15.5万辆(全国第三),增速173%,产量56.1万辆(占全省汽车71.1%),西安比亚迪产量51.5万辆(同比+39.5%)[6][7] - 宁德时代与吉利汽车签署战略协议,深化动力电池技术协同与供应链体系建设[8] - 长安汽车挪威旗舰店开业,推出深蓝S07(售价28.4万元),配备脉冲加热与金钟罩电池技术,计划2026-2027年推出新SUV车型[9] - 比亚迪储能与国网湖南综能合作,共同探索新型电力储能发展[10][11] - 小马智行与迪拜RTA合作启动自动驾驶测试,计划2026年实现全无人商业化运营[12] - 佛吉亚中国与广汽华望成立合资公司,整合资源研发新技术应对市场竞争[13] 国外新闻 - 6月英国新车注册量同比+6.8%至19.1万辆,纯电动车增长39.1%至4.7万辆[13] - 捷克成为欧洲第二个允许L3自动驾驶上路国家,明年1月生效,适用高速公路低速场景[14] - 现代汽车在蔚山建设氢燃料电池工厂(占地4.3万㎡),计划2028年投产[15] - 特斯拉FSD欧洲测试扩至西班牙,已向欧盟提交正式推出申请[16] 商用车 - 四川出台方案重点研发氢燃料电池、氢能重卡等产品,推动氢能商业化应用[17] - 首批东风多利卡康陆威轻卡交付物流企业[18] - 比亚迪鲨鱼皮卡成澳洲最畅销国产皮卡,6月注册量8156辆(同比+368%)[18] - 广州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公司揭牌,推动华南公共领域用车新能源化[19][20]
四川:推动氢能“制储运用”一体化发展 加快商业化应用进程
快讯· 2025-07-04 10:38
氢能产业发展规划 - 四川省计划推动氢能"制储运用"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和装备制造优势 [1] - 开展电解水制氢、光解水制氢、工业副产氢等成套设备研制,鼓励加大研发投入以降低制氢成本 [1] - 开展固态、深冷高压、有机液体等储运装备研制,构建高可靠、低成本储运体系 [1] - 推动氢燃料电池、氢能重卡、氢能轨道交通等产品研发,加快商业化应用进程 [1]
预计今年产值将达四十亿元 陕西锻造氢能全产业链
人民日报· 2025-07-02 05:54
氢能产业发展现状 - 陕西氢产能超过200万吨/年,是全国重要煤化工基地[1] - 2025年底前陕西省高纯氢产能将达到5万吨/年,氢能企业将达200家以上[7] - 2025年全年全产业链产值预计达40亿元,燃料电池系统/电堆等核心零部件产值达10亿元左右[7] 技术创新突破 - 西安交通大学陶文铨院士团队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堆设计分析平台,打破国外垄断[1] - 陕西旭氢时代科技年产2000台(套)氢燃料电池堆,产值约3亿元[1] - 陕西同尘和光低温科技攻克氢液化技术,完成国内首个液氢驱动吨级飞行器试飞[2] - 陕西省和西安市分别于2023年和2024年成立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 产业链建设 - 榆林零碳产业园氢能示范项目一期投资4.1亿元,投产后年产绿氢约3000吨,年减排二氧化碳6万吨[4] - 绿氢加注成本从45元/千克降至25元/千克[4] - 陕西氢易能源科技有机液态储氢技术使运输成本降至7.75元/千克,综合成本10-11元/千克[4] - 西咸新区已引入及培育78家氢能企业,涵盖全产业链[4] 应用场景拓展 - "西安-渭南-韩城"城际氢能走廊上氢能重卡日夜穿行[1] - 韩城市依托焦化产业副产氢资源,制氢成本低至10-13元/千克,产能超1.8万吨/年[6] - 陕西旭强瑞清洁能源投用12辆氢能重卡用于短途运输,实现运营成本盈亏平衡[6] - 渭南蒲城县开通陕西省首条氢能源公交线路,15分钟可充满20公斤氢气[6] - 质子汽车科技首批氢能重卡出口澳大利亚[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