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盐储热

搜索文档
蓝皮书 | 启动《2025势银长时储能产业发展蓝皮书》调研撰写
势银能链· 2025-06-03 12:13
研究背景与目的 - 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3.46万亿kWh,占全部发电量的35%,但新型储能项目平均储能时长仅为2.3小时,4小时及以上装机占比仅15.4% [2] - 长时储能可跨天、跨月甚至跨季节存储电能,平抑新能源发电波动,成为能源转型关键环节 [2] 国家政策推动 - 2021年国家发改委要求新增可再生能源项目配建4小时以上调峰能力,激发长时储能需求 [3] - 2023年长时储能技术被纳入"十四五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及装备"发展范畴 [3] - 2024年新型储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国家能源局再次强调长时储能技术攻关 [3] 技术路线发展 - 抽水蓄能受地理限制,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氢储能等新型技术快速发展 [4]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液流电池装机达1.8GWh,远期规划超15GWh [4] - 山东肥城建成国际首套30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项目 [4] 行业挑战 - 氢储能等关键技术待突破,成本居高不下 [5] - 项目建设经验不足,系统集成与工程规范不完善 [5] - 电力市场交易规则与收益模式不清晰,产业链配套不成熟 [5] 蓝皮书框架 - 第一篇: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与长时储能技术定义 [7] - 第二篇:产业规模、技术发展时间轴及分类 [7] - 第三篇: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氢储能等主流技术现状 [10] - 第四篇:产业规划、新能源配储、补贴及电价政策 [8][10] - 第五篇: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氢储能产业链及典型案例 [9][10] 发布计划 - 2025年5月启动调研,6月撰写审稿,7月在银川长时储能产业大会发布 [10]
推动新能源规模化利用过程中,山东这样定位和发挥煤电作用
齐鲁晚报· 2025-05-15 11:48
山东煤电行业转型升级 - 煤电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方面发挥"压舱石"作用 是促进新能源消纳的重要调节性电源 [1] - "十四五"期间出台煤电行业转型升级 煤电机组"三改联动" 亚临界机组改造退出等行动实施方案 [1] - 统筹大型煤电机组建设和存量煤电机组升级改造 持续提升煤电机组调峰能力 [1] 清洁高效煤电机组建设 - 提高新上大型清洁高效煤电机组灵活性调节标准 新建纯凝和抽凝煤电机组最小技术出力分别不高于20%和30%额定负荷 [3] - 推动建成临沂恒新 华汪热力等一批大型超超临界煤电机组 新增并网规模872万千瓦 [3] 存量煤电机组升级改造 - 累计完成灵活性改造66台次 3189.5万千瓦 新增调节能力700万千瓦以上 [4] - 预计今年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2000万千瓦左右 [4] - 建成济宁华源 大唐临清电厂等一批热电解耦技术改造试点工程 [4] 未来煤电发展方向 - 以"深调峰 快调节 强支撑 宽负荷 高韧性 低排放"为主线 全面评估"三改联动"机组实施成效 [5] - 全面推广热电解耦改造技术 实现电锅炉 熔盐储热 飞轮储能 热电协同等多场景应用 [5] - 未来新上机组从严把控准入条件 一律按照新一代煤电标准规划建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