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熟食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圣农发展(002299) - 002299圣农发展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19
2025-08-19 17:42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88.6亿元,同比基本持平略增 [1] - 归母净利润大幅跃升至9.1亿元,同比增长791.93% [1] - 扣非规模净利润达3.76亿元,同比增速超300% [1] - 经营性净现金流表现强劲,达14.3亿元,同比增长约38% [1] - 整体毛利率提升2个百分点以上 [1] 业务发展 - 安徽太阳谷在5月21日完成100%并表,上半年贡献利润约0.85亿元 [3] - 完全并表后太阳谷每年贡献6000多万羽的养殖产能以及8万多吨的熟食产能 [3] - 种鸡在国内市场份额约20% [4] - 种鸡外销量及销售价格均有所增长 [4] - 深加工产品收入同比高增长,占比突破40% [1] 渠道表现 - C端收入增速超30%,占比提升至15% [1][5] - 线下渠道如KA系统表现亮眼 [1] - B端餐饮延续高增长,增速约30% [1] - 出口业务增速超20%,熟食产品进入香港市场 [1][5] - 大B渠道收入稳健增长,占比略有提升 [5] - 零售C端渠道增长超30%,占比约15% [5] 成本管控 - 造肉成本降幅超10% [1] - 种鸡性能提升及管理优化带来成本下降 [6] - 通过各基地数据横向对比实现管理降本 [6] 战略调整 - 减少流通渠道占比,转向C端、餐饮等高价值渠道 [5] - 持续优化融资结构,减少银行贷款数量 [8] - 减少重资产投入,专注于技改与渠道优化 [8] - 在内容电商、会员店、零食店等赛道全布局 [7]
晓鸣股份(300967) - 300967晓鸣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8
2025-05-28 18:29
行业与市场情况 - 我国蛋鸡产业呈“小规模、大群体”特点,供应分散,价格控制能力低,利润波动大;居民消费品质化倾向明显,品牌化产品获市场认可,规模化、品牌化蛋鸡企业凸显 [2][3][20] - 2025 年预计在产祖代蛋鸡存栏低位回升,进口品种在产父母代存栏量趋增;家庭消费仍占主流但占比或微降,餐饮/食品厂采购是消费增长点,鲜鸡蛋销量平稳且季节性波动 [21][22] - 蛋鸡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加速,产能南移趋势明显,打破“北蛋南运”格局,智能化设备克服南方养殖制约,降低物流成本和运输损耗 [22] - 产业链数智化发展加速,需复合型人才;加工行业空间广阔,新型蛋制品迎来发展契机;蛋品消费需求升级,品质与品牌并重,非笼养鸡蛋市场增长空间大 [21][22][23] 公司经营与发展战略 - 公司积极推动产业链协作,倡导“标准成本、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生态发展逻辑,从关注价格转向价值,建立共创和共享共担机制 [3] - 未来秉承整体发展战略,致力于打造生物安全第一品牌,实施“四轮创新驱动战略”,做强主业,完善生物安全体系,实施绿色低碳养殖,强化 ESG 管理 [7] - 保持营业收入、产品销售数量、市场占有率适度增长,关注盈利能力建设,强化生物安全、企业治理、资本市场管理和种鸡体系质量 [11] 公司业务与产品情况 - 公司市场占有率超 20%,规模和品牌溢价优势显著;目前订单充裕,产能利用率维持较高水平 [5][18] - 投资设立子公司拓展食品及农副产品业务;预混料、食品业务处于尝试推广阶段,暂未遇障碍,消费者认可待验证 [3][10] - 主营业务及产品结构未明显变化,研发团队以应用型技术研发为主,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遵循“研发 - 中试 - 市场”闭环体系 [20][6] 公司管理与运营体系 - 建立完整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经历四个阶段升级,未来构建生物安全 5.0 体系,保障安全生产 [4][5] - 拥有 ISO 22000、HACCP 等食品安全质量体系认证,以生物安全、动物福利为产品特色,提升消费者信任度 [7] - 制定完善采购制度和内控体系,通过信息化平台采购,饲料原料关注行情,药品疫苗集中采购,玉米本地采购 [23] - 销售实行事业部管控,分直销和经销商模式,2024 年直销占比 73.61%,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仅 10.36%,客户群体未集中 [29] 公司技术与创新情况 - 截止 2024 年末拥有有效专利 37 项,科技成果登记 7 项,多数已转化应用,坚持“研发 - 中试 - 市场”体系缩短转化周期 [6] - 生产引入智能设备实现精准调控和劳动力替代,强化设备管理,故障率不影响生产稳定性 [20] 公司人才与培训情况 - 通过人才培养和引进策略使员工技能结构匹配技术升级需求,2024 年开展内部培训 1731 场、2591 课时、涉及 33571 人次,外派培训 13 场、涉及 43 人次,关键岗位人员稳定 [27] 公司面临的风险与应对 - 动物疫病防控纳入日常运营核心,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并不断升级,应对疫病风险 [4][5][13] - 气候异常影响养殖周期和出栏率,应纳入风险评估,公司加大设施投入保障鸡群生存和生产环境 [17] - 地方养殖标准差异未构成实质性壁垒,公司推进标准化管理体系落地 [16] 公司未来投入与目标 - 未来投入聚焦强化生物安全、企业治理、资本市场管理和种鸡体系质量,通过“四轮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11] - 加速低碳技术产业化应用,实施养殖场节能改造,力争实现单位产值碳排放强度降低 0.5%的减排目标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