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创新药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再获国际奖项 全栈AI技术实现锂电池制造产能提升80%,每GWh节能超百万元
深圳商报· 2025-06-03 06:36
核心技术突破 - 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梦溪"新能源电池AI分容系统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攻克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容量预测难题[1] - 全栈AI技术体系相较于传统机器学习与大语言模型具备更高精度、稳定性和可解释性,有效减少幻觉风险[1] - 钓鱼城数据分析系统在国际上尚无对标产品,实现了从0到1的技术突破,打通了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的闭环路径[2] 应用场景与效益 - "梦溪"系统将锂电池分容时间从20多小时压缩至4小时,产能提升80%,每GWh节能超百万元[2] - 系统作为锂电池制造"最后一道质量闸门",解决了占产线45%能耗的关键环节[2] - "去病"生物创新药AI系统将新药研发周期缩短30%,重塑药物发现路径[3] 行业影响与认可 - 全栈AI技术连续在VLDB 2024和ICDE 2025两大顶会获得最高系统奖项,印证技术方案的原创性和先进性[3] - 钓鱼城平台已在智能制造、生命健康、金融风控等关键行业落地,衍生出十余个行业级AI系统[2] - 技术体系已具备全球影响力与广泛可推广性,为工业智能化转型提供可控、高效、可信的解决路径[1][3]
联康生物科技集团盘中最高价触及0.085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5-27 16:47
股价表现 - 5月27日收盘价报0.080港元,较上个交易日下跌3.61% [1] - 当日盘中最高价触及0.085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53.26万港元(流入15.648万港元,流出668.904万港元) [1] 公司概况 - 成立于2001年,香港交易所上市代码0690 [2] - 业务聚焦生物创新药、高值仿制药、医美新原料及CMO四大战略领域 [2] - 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中国领先生物制药医疗保健公司 [2] 战略与竞争优势 - 拥有数十年国际医药行业经验的管理团队及中国医药行业专业知识 [2] - 通过战略合作及协议授权模式扩大产品组合,例如与中国民营50强企业香江集团达成战略联盟 [2] - 生产设施全部配备先进设备并通过cGMP认证,确保高质量药品供应 [2] 市场机遇与布局 - 中国老龄化、人口增长及慢性疾病压力推动医疗需求增长 [2] - 成立医学部及市场准入部门,增加市场活动频率以提高份额 [2] - 目标成为慢病管理领域领导者,提供创新健康产品和治疗方案 [2] 商业模式与社会责任 - 创新商业模式保持竞争活力,开发世界一流治疗方案 [2] - 恪守道德及责任经营准则,成为大健康领域知名合作伙伴 [2] - 贯彻中国政府供应链安全政策,持续投入供应链建设 [2]
热景生物收盘下跌5.39%,最新市净率3.21,总市值95.71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12 19:49
公司表现 - 5月12日收盘价为103.5元,下跌5.39%,市净率3.21,总市值95.71亿元 [1] - 2025年一季报显示营业收入9324.16万元,同比下滑19.71%,净利润亏损2400.82万元,同比下滑574.96%,销售毛利率47.27% [1] - 共有55家机构持仓,其中基金52家,其他3家,合计持股2869.52万股,持股市值27.41亿元 [1] 行业对比 - 公司PE(TTM)为-43.49,静态PE为-50.11,低于行业平均PE(TTM)49.84和静态PE45.68 [2] - 公司市净率3.21,低于行业平均4.61,但高于行业中值2.43 [2] - 总市值95.71亿元,接近行业平均105.51亿元,远高于行业中值46.93亿元 [2] 同行数据 - 天益医疗PE(TTM)-1742.06,市净率1.86,总市值22.20亿元 [2] - 澳华内镜PE(TTM)-602.36,市净率4.83,总市值63.48亿元 [2] - 诺唯赞PE(TTM)-409.62,市净率2.25,总市值87.66亿元 [2] - 华大智造PE(TTM)-59.73,市净率4.11,总市值318.43亿元 [2]
迈威生物与深势科技合作,推动生物药研发模式转型升级
生物药研发模式变革 - 生物药研发正从传统"实验驱动"模式向"计算驱动"模式转变 这种变革有望解决研发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等痛点 [1] - 迈威生物与深势科技的战略合作标志着行业研发范式创新 通过AI与生物技术融合推动源头创新 [1][3] 合作双方核心优势 - 迈威生物具备全产业链布局优势 在ADC技术平台、单/双抗分子发现领域有突出能力 已打通ADC药物从研发到生产的全流程 IDDC平台与Mtoxin毒素技术获多项目验证 [2] - 深势科技拥有Uni-Smart科学文献大模型、Uni-Mol分子构象大模型、Uni-Fold蛋白折叠大模型等AI技术 构建了完整的微观世界认知与计算体系 [2] 合作具体方向 - 知识引擎构建:基于Uni-SMART大模型打造生物创新药研发知识引擎 实现科学文献智能筛选与多模态元素提取 构建靶点数据库提升研究效率 [2] - 创新靶点探索:结合RiDYMO平台使分子模拟采样效率提升近百倍 融合迈威ADC技术加速药物分子从0到1发现 突破难成药靶点机制研究 [2] 行业影响 - 此次合作代表生物制药技术与AI大模型的深度创新融合 为行业提供全新技术解决方案 [3] - 通过核心技术优势互补 将显著提升靶点发现效率和药物研发成功率 推动生物药研发进入智能化新阶段 [1][2][3]
东北制药总经理蔡永刚: 仿制药与创新药双轮齐动
中国证券报· 2025-04-29 06:40
公司战略与优势 - "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奠定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基础,增强应对医药市场竞争能力 [1] - 混改经验和体制机制新优势推动创新研发与运营管理升级,实现仿制药与创新药双轮驱动 [1] - 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合作、引进创新等模式整合资源,加速研发成果落地转化 [3]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7.55%,启动大规模硕士、博士研发人才招聘行动 [2] - 沈阳、北京、上海三地联动研发布局提升效率,2024年获批5个仿制药,6个创新药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2] - 收购鼎成肽源70%股权快速进入生物创新药前沿领域,布局细胞治疗市场 [2][3] 生物创新药布局 - 鼎成肽源拥有TCR-T、CAR-T细胞治疗核心技术平台,开发10余款针对胰腺癌等适应症的产品 [7] - TCR-T细胞产品DCTY1102注射液2024年获临床试验默示许可,计划加快研发项目里程碑进展 [7] - 通过细胞免疫治疗业务建立竞争新优势,打造生物药领域成长曲线 [7] AI与数字化管理 - 成立DeepSeek技术攻关小组,AI技术优化原料药生产线6项点位,单生产线每月减少能源费用3万元 [4] - 智能算法优化排产,数据分析系统提升销售终端响应速度与决策效率 [4] - AI驱动精细化运营,降低生产能耗,提高管理效能和运营效率 [4][5] 混改成效与运营优化 - 混改七年通过市场化激励机制提升全员积极性,营业总成本显著降低,利润稳健增长 [5] - 2024年优势产品竞争力增强,管理效能提升巩固企业发展根基 [5] - 计划持续在生产组织、技术攻关、降本增效等方面发力,扩大混改成果 [5] 产品结构与市场布局 - 产品涵盖维生素、抗感染、神经系统等十大系列精品,营销体系加大终端开发与空白市场拓展 [6] - 发展从"储备期"进入"收获期",生物药赛道布局力求突破 [6] - 巩固优势品种竞争力,推动生物创新药管线落地,培育业绩增长点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