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细胞治疗
icon
搜索文档
恒瑞医药跌2.00%,成交额17.9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1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1-04 13:50
恒瑞医药今年以来股价涨35.95%,近5个交易日跌2.34%,近20日跌10.22%,近60日涨0.21%。 11月4日,恒瑞医药盘中下跌2.00%,截至13:22,报62.13元/股,成交17.93亿元,换手率0.45%,总市值 4123.69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2.10亿元,特大单买入1.03亿元,占比5.76%,卖出2.72亿元,占比 15.17%;大单买入4.49亿元,占比25.03%,卖出4.90亿元,占比27.32%。 资料显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连云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昆仑山路7号,中国香港铜锣湾 希慎道33号利园1期19楼1920室,成立日期1997年4月28日,上市日期2000年10月18日,公司主营业务涉 及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中国公司。该公司专注于肿瘤 领域,覆盖激酶抑制剂、抗体偶联药物(ADC)、肿瘤免疫、激素受体调控、脱氧核糖核酸(DNA) 修复及表观遗传、支持治疗等研究领域。该公司的产品包括抗肿瘤、镇痛麻醉和造影剂,应用于自身免 疫疾病、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感染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血液疾病、疼痛管理、神经系统 ...
和元生物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1.8亿元远低于行业均值,净利润亏损排名垫底
新浪财经· 2025-10-31 18:36
和元生物成立于2013年3月5日,于2022年3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位于上 海市。该公司是国内基因治疗CRO/CDMO服务领域的领先企业,具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为基因治疗行业 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和元生物主营业务为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提供基因治疗载体研制、基因功能研究等CRO服务,以及为基因 药物的研发提供IND - CMC药学研究、临床样品GMP生产等CDMO服务。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 - 医疗 服务 - 医疗研发外包,所属概念板块包括细胞治疗、CRO概念、小盘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28,净利润第29 2025年三季度,和元生物营业收入为1.8亿元,在行业29家公司中排名第28,远低于行业第一名药明康德的 328.57亿元和第二名康龙化成的100.86亿元,也低于行业平均数25.47亿元和中位数6.07亿元。净利润为 - 1.62亿元,排名行业第29,而行业第一名药明康德净利润达122.06亿元,第二名泰格医药为10.92亿元,行 业平均数为5.85亿元,中位数为8070.6万元。 资产负债率高于同业平均,毛利率低于同业平均 偿债能力方面,2025年三季 ...
药明康德的前世今生:2025年Q3营收328.57亿居首,净利润122.06亿远超同行
新浪财经· 2025-10-31 14:07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医药研发服务平台,拥有全产业链技术平台和独特的CRDMO业务模式 [1] - 主营业务为小分子化学药的发现、研发及生产全方位、一体化平台服务 [1] - 公司于2018年5月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达328.57亿元,在行业29家公司中排名第一,远超第二名康龙化成的100.86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122.06亿元,位居行业第一,第二名泰格医药净利润为10.92亿元 [2]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328.57亿元,归母净利润120.76亿元 [6] - 利润增长得益于聚焦CRDMO业务、优化生产工艺和经营效率及出售联营企业股票收益 [6]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24.45%,低于行业平均的22.79%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46.62%,高于行业平均的37.70% [3] 业务细分与展望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在手订单598.8亿元,同比增长41.2% [6] - 化学业务前三季度收入259.78亿元,同比增长29.28% [6] - TIDES业务前三季度收入78.4亿元,同比增长121.1% [6] - 券商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收入分别为441.39亿元、492.19亿元、568.18亿元 [6] - 券商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7.73亿元、179.97亿元、190.35亿元 [6]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27.41万,较上期增加16.39%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9024.76股,较上期减少14.49%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49亿股,相比上期减少5260.71万股 [5] - 华夏上证5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数量相比上期分别减少121.71万股和188.65万股 [5]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5] 管理层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刘晓钟、张朝晖、李革 [4] - 董事长李革2024年薪酬为4180万元,较2023年减少16.86万元 [4]
昭衍新药的前世今生:冯宇霞掌舵二十余年,药物非临床研究服务营收占比超95%,深耕CRO领域持续扩张
新浪证券· 2025-10-30 21:49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昭衍新药成立于1998年2月25日,于2017年8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涉及北 京市,办公地址还包括香港。公司是国内非临床安评行业的领先龙头,以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服务为 主,具备稀缺的技术壁垒和全产业链优势。 公司主营业务为以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服务为主的药物临床前研究服务和实验动物及附属产品的销售业 务,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 - 医疗服务 - 医疗研发外包,所属概念板块有创新药、CRO概念、细胞治疗 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九,净利润第十五 2025年三季度,昭衍新药营业收入为9.85亿元,行业排名9/29,行业第一名药明康德达328.57亿元,第二名 康龙化成100.86亿元,行业平均数为25.47亿元,中位数为6.07亿元。主营业务构成中,药物非临床研究服 务6.39亿元占比95.59%,临床服务2901.83万元占比4.34%,实验模型供应47.97万元占比0.07%。当期净利 润8070.6万元,行业排名15/29,行业第一名药明康德122.06亿元,第二名泰格医药10.92亿元,行业平均数 为5 ...
上海细胞治疗集团获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质量管理匠心企业”奖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30 14:43
核心观点 - 上海细胞治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荣获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颁发的“2024年度质量管理匠心企业”称号,彰显了公司在细胞治疗领域的质量管理实力和行业标杆地位 [1][4] 获奖情况与行业认可 - 奖项评选由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主办,聚焦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品牌实力、综合绩效四大核心维度,经过多轮专家独立评审、社会公示等严格审核环节 [1] - 获奖体现了公司在细胞存储药物原材料及细胞药物全链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的扎实积累与创新突破 [1] 核心技术平台与质量体系 - 公司围绕自主研发“闪CAR-T”制造平台,构建了全球创新的从年轻细胞保存到快速制备的全流程质量体系 [4] - 公司建立细胞储存体系全面执行药品级质量控制标准,持续打造“存以药用”的“细胞芯片”战略 [5] - 根据在Nature子刊上发表的研究成果,公司在制作CAR-T细胞药物方面,冻存的免疫细胞存活率可高达98%以上 [4] 产品工艺优势与成本效益 - “闪CAR-T”细胞药物当日制备的创新工艺,将患者药物制备周期缩短至6小时 [6] - 该工艺将CAR-T药物成本降低至原来的1/10-1/30,同时显著提升药物体内活性质量至十万级效增,并保持更低的副反应 [6] 未来战略与发展方向 - 公司致力于开发“疗效为核、百姓可及”的颠覆性细胞治疗产品,以产品质量作为客户价值创造的核心 [4] - 公司计划通过“细胞芯片”战略链接全球知名药企、医疗机构,为药企研发与临床治疗提供高标准、可追溯的细胞资源 [5] - 公司表示将持续坚持科技创新与质量管理双轮驱动,引领细胞治疗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8]
复星医药20251029
2025-10-30 09:56
公司概况与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为复星医药,核心业务包括制药、医学诊断与医疗器械、医疗健康服务[1]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3.93亿元,同比略有下降,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5%至25.23亿元[2][3]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5.73亿元,同比下降14.32%,但降幅较上半年收窄9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实现同比增长5.2%,环比增长11.28%,呈现逐季改善趋势[2][3] * 创新药许可(如XH004和FXS6,837项目)贡献了利润和现金流,是业绩改善的关键因素之一[2][3] 现金流与资产结构优化 * 公司高度重视现金流质量,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33.82亿元,同比增长13.23%[2][5] * 通过退出非战略、非核心资产,回笼资金近23亿元,提升了资产流动性[2][5] * 成功发行总规模10亿人民币、为期两年的全国首单医药行业中长期科技创新债券[8] 研发投入与创新进展 * 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合计39.98亿元,同比增长2.12%,其中研发费用为27.3亿元,同比增长3.08%[2][6] * 第三季度研发费用显著增长,达10.13亿元,同比增长28.81%,其中创新药的研发费用增长超过30%[2][6] * 研发取得多项进展:汉素壮在胃癌新辅助治疗中期数据良好[14] 斯鲁利单抗胃癌围手术期适应症已达主要临床终点,若获突破性治疗认定最快有望2026年七八月获批[24] 核药平台在成都布局,管线梯度推进,包括双靶点Pizem等产品[27][28][29] * 未来半年到一年的潜在业务发展品种包括三个处于临床一期的小分子药(靶点T1、P2K1、ARA、BDK)和22号产品,三季度确认对外许可收入超5亿元[18] 各业务板块表现 * **制药板块**: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208亿元,同比略有下降,主要受成熟药品集采影响,但影响正逐步减弱 创新药品收入超过67亿元,同比增长18.09%,收入占比提升至32.3%[3][7] 汉立康、奥康泽、沛津、怡心坦、倍稳等创新药品增长良好,其中部分产品1-9月增速超50%[7][10] 生物类似药汉曲优和斯鲁利单抗在国际市场注册取得进展,国内形成产品集群应对集采[12] * **医学诊断及医疗器械板块**:前三季度收入30.33亿元,同比略有减少 Breas呼吸机及直观复兴的装机量和手术例数保持增长,其中手术例数增速超20%[7][21] 达芬奇机器人2024年国内装机58台,2025年预计超此数,累计手术量已超80万例,国产化提升带动成本优势[21][22][23] * **医疗健康服务板块**:前三季度销售收入约55亿元,同比略有下降(主要因并表口径变化),剥离部分企业后,医疗服务及康复板块均实现增长,其中康复板块同比增长约36%[7][8][31] 第三季度盈利明显改善,归属复星利润减亏约40%[31] * **疫苗板块**:计划分拆控股子公司复星安特金至香港联交所上市 2025年预计全年收入规模超5亿元,已上市狂犬疫苗和流感疫苗,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等处于研发阶段[15] 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 * 整体毛利率维持在48.2%,随着创新药收入占比提升,毛利率呈积极向好趋势[2][8] * 销售费用率为21.3%,管理费用率为10.4%,处于合理水平,运营效率显著提高[8] * 1-9月生产成本下降约27%,订单回输及单采方面实现约40%的增长[13] * 通过提升集中能力和大规模生产生物类似药原液来降低成本并规模化生产[33] 市场拓展与国际化战略 * 公司对全年业绩展望充满信心,预计创新产品收入将保持良好势头以完成明年股权激励目标,2025年创新药品市场保持同比25%增速[4][9][10] *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布局北美、欧洲、日本、非洲、东南亚、南美等地区,增强全球临床、注册、商业化和制造能力[4][16][17] 例如斯鲁利单抗在北美完成桥接实验入组,欧洲4类单抗已获批,非洲青蒿琥酯系列覆盖40多国并计划在科特迪瓦建厂[17] * 国内集采应对:第十一批集采对公司仿制药板块整体利好,有七个产品参与[34] 对于生物类似药集采(预计可能推迟至2026年),公司对可能进入目录的四个产品持乐观态度,认为具有成本优势[36] 未来发展战略 * 发展战略包括坚持创新驱动与深度国际化,拥抱AI技术,聚焦治疗领域(如血液瘤、实体瘤等),并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引进许可等多种模式打造开放式创新[37][38] * 在平台建设上,布局小分子、抗体、ADC及细胞治疗等领域,并全面提升运营效率,进行精细化的资源投入产出管理[38]
华润三九2025年三季度业绩:降幅收窄背后的三重支撑
中证网· 2025-10-28 19:21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股医药工业类上市公司整体营收同比下降5.5%,扣非净利润下滑14.3%,行业处于调整期 [1] - 2025年1-5月全国药店零售市场规模约2152亿元,同比下滑1.3%,其中三分之一门店销售额跌幅超过15%,渠道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2] - 2025年下半年中医药板块渠道调整已接近尾声,旺季需求回暖信号渐显 [7] 公司业绩概览 - 公司前三季度营收219.86亿元,同比增长11.38%,主要依托天士力并表贡献 [1] - 公司归母净利润23.53亿元,同比降幅较二季度显著收窄,环比改善迹象明显 [1] - 公司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将超越行业平均增速,努力实现双位数增长,利润端保持稳健 [3] 渠道与品牌建设 - 公司持续推进全渠道生态搭建,线下覆盖全国超50万家药店,线上与京东大药房、阿里健康大药房等平台深化合作 [2] - “三九商道”体系已完成2.0版本迭代升级,构建了难以复制的渠道网络 [2] - “999”品牌系列持续发力,感冒灵上半年稳居药店中成药销售额榜首,999益气清肺颗粒正在积极准备国家医保谈判 [3] 并购整合与协同效应 - 公司并购天士力后完成“百日融合”,业务协同进入实质落地阶段,实现了“团队、业务、运营”三稳定 [4] - 天士力的生物创新药“普佑克”9月获批新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适应症,进一步完善心脑血管治疗管线 [4] - 昆药集团并表两年半,正深入推动渠道重构与品牌建设,销售费用率连续两年下降,2025年降幅达24.46% [4][6] 长期战略与创新布局 - 公司形成“消费健康-医疗健康-银发健康”协同生态,由华润三九、天士力、昆药集团分别主导,精准契合人口老龄化与中药现代化趋势 [4] - 在细胞治疗领域,公司与南京艾尔普再生医学合作的HiCM188项目是全球首个中美双获批临床的心衰再生治疗创新药,目前国内进入II期临床 [5] 成本控制与股东回报 - 公司总体费用率控制较好,从2020年的36.78%降至2025年三季度的27.87%,呈现长期优化趋势 [6] - 2024年公司合计分红16.95亿元,2025年上半年现金分红近7.5亿元,近一年总分红金额逼近25亿元 [6] - 自2000年上市以来,公司累计分红总金额超百亿元,为实际募资金额的6倍 [6] - “十四五”期间,公司分红总额达64亿元 [7]
“三甲”标准细胞治疗医院将落户大鹏
深圳商报· 2025-10-27 00:25
行业动态 - 细胞治疗作为引领生物医药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1] - 细胞治疗行业在2021年实现从0到1的突破国家药监局先后批准两款CAR-T产品上市行业进入创新产业化阶段[2] - 细胞治疗主要包括干细胞治疗与免疫细胞治疗两大方向CAR-T疗法是当前技术成熟度最高应用最广泛的代表[2] - 深圳已初步形成以细胞与基因治疗为代表的生物医学新技术产业集聚态势并提出将重点布局细胞技术基因治疗等领域加快建设细胞与基因产业先导区[1] 公司战略与合作 - 深圳泽医细胞治疗集团正式启动以三甲为目标的细胞治疗专科医院筹建工作医院拟落户大鹏新区设计床位200张致力于打造专业化诊疗前沿化研究规范化运营于一体的融合平台[1][2] - 公司启动了两款一类创新细胞药物的注册工作以夯实其研发转化能力[1][2] - 公司与博济医药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细胞药物注册路径设计与临床研究体系搭建并与赛隽生物围绕干细胞治疗的临床转化与药物注册开展深度合作[1] - 公司正与国内多家三甲医院联合推进多项创新细胞治疗项目逐步构建临床协同网络[1] 技术发展 - 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为慢性疾病乃至肿瘤治疗带来新希望例如间充质干细胞能作为抗肿瘤药物靶向递送载体并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抑制癌症进展[2]
药明康德涨2.00%,成交额9.6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1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10:5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1日盘中股价上涨2.00%至100.87元/股,成交额9.65亿元,换手率0.39%,总市值3009.7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10亿元,特大单买入1.22亿元(占比12.60%),卖出7955.68万元(占比8.25%)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89.04%,近5个交易日上涨5.16%,近20日下跌5.42%,近60日上涨22.40%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0年12月1日,于2018年5月8日上市,主营业务为小分子化学药的发现、研发及生产一体化平台服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化学业务78.37%,测试业务12.93%,生物学业务6.02%,其他(补充)1.90%,其他业务0.79%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服务-医疗研发外包,概念板块包括CRO概念、细胞治疗、精准医疗等 [2]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1月至6月实现营业收入207.99亿元,同比增长20.64%,归母净利润85.61亿元,同比增长101.9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0.6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04.06亿元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8月30日股东户数为23.55万,较上期无变化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3.02亿股,较上期增加5602.39万股 [3] - 华夏上证50ETF(510050)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4899.78万股,较上期增加321.96万股 [3]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003095)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4602.91万股,较上期减少7.54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为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4456.80万股 [3] - 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512010)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4101.91万股,较上期减少328.93万股,华宝中证医疗ETF(512170)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昭衍新药跌2.02%,成交额1.3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823.9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10:25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21日盘中下跌2.02%,报32.53元/股,成交额1.35亿元,换手率0.65%,总市值243.8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823.96万元,特大单净流出580.96万元,大单净流出1242.99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95.96%,近5个交易日上涨1.72%,近20日下跌21.90%,近60日上涨24.30% [2] - 今年以来已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15日 [2]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全称为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2月25日,于2017年8月25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以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服务为主的药物临床前研究服务和实验动物及附属产品的销售业务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服务-医疗研发外包,概念板块包括CRO概念、专精特新、细胞治疗等 [2]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6.12万,较上期增加25.5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0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56亿元 [3] - 截至6月30日,十大流通股东中,华宝中证医疗ETF持股1465.31万股,较上期增加226.69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828.11万股,较上期减少943.87万股,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A为新进股东,持股676.43万股,易方达医疗保健行业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9亿元,同比减少21.28%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为6093.24万元,同比增长135.9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