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导盲犬
搜索文档
21社论丨十五运会展现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活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8 09:11
十五运会作为科技应用平台 - 十五运会不仅是体育盛事 更是展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窗口 成为观察区域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关键契机 [1] - 大湾区是唯一同时具备机电技术与人工智能完整生态的区域 在发展具身智能 AI终端等产业方面具备独特优势 [1] - 与欧美偏重通用人工智能研究不同 大湾区AI产业生态更强调"重应用 重制造" 注重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1] 火炬传递与场馆运营的智能化 - 火炬传递中创新引入无人驾驶车辆与人形机器人 其中乐聚机器人"夸父"完成了全球首次由人形机器人独立执行的火炬传递 [2] - 赛事场馆中 无人清洁与物资配送机器人承担主要作业 智能机器狗负责自主巡逻与安防管控 融合AI识别与具身智能等技术 [2] - 构建了由AI数字人志愿者 智能咖啡机器人等组成的立体服务网络 并借助"元宇宙云上全运村"打造沉浸式虚拟赛事空间 [2] 人工智能在残特奥会的人文与交通应用 - 残特奥会部署无障碍导航手语机器人 六足导盲机器人等智能设备 提供AI实时语音转文字与手语翻译服务 彰显科技人文关怀 [3] - 交通服务方面 亿航智能EH216-S无人驾驶航空器将首次投入实景运营 构建赛事"空中交通走廊" [3] - 小马智行 广汽如祺等企业提供了数百辆无人驾驶汽车 并配备大型停车场柔性智能充电系统以保障运营 [3] AI技术在竞技体育中的赋能 - AI技术成为提升运动表现的"智慧教练" 通过高精度技术诊断系统 光学观测与技战术分析系统等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3] - 在射击 射箭 帆船等需精准观测的项目中 AI技术成为制胜的关键支持 [3] - 运动员生理状态无感监测与智能预警系统有助于提升竞技水平并保障运动员健康 [3]
广东体育产业领跑全国,凭什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6 10:19
行业规模与地位 - 广东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000亿元,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4] - 产业基础雄厚,拥有众多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的“广东造”体育用品品牌 [4][5][6] 制造业基础与优势 - “广东造”体育用品覆盖乒乓球、篮球鞋、羽毛球拍、网球拍等,并已进入奥运赛场和NBA等国际赛事 [5] - 传统“老牌”产品凭借过硬的质量在全球体育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6] 科技创新与智能化 - 全省已有30家体育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8] - 科技创新涵盖运动相机研发、智能穿戴设备、场馆建设及器材创新等多个领域 [9] - 全运会应用多项黑科技,包括打破欧美垄断的6级照明系统、智能降温衣及电子导盲犬等 [11][12][13] 全民健身与基础设施 - 截至2024年底,广东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38.3% [15] - 全省体育场地总数达35.3万个,总面积3.72亿平方米,相当于1.8个深圳的大小 [15] - 高密度的运动场地为全民健身提供了坚实基础 [16] 产业融合与新消费 - “体育+文旅”催生消费新热潮,佛山“西甲”赛事吸引超180万观众现场观赛,周边夜市消费超5000万元 [18] - 广州华南最大滑雪场2024年超100万人次打卡,成为东南亚游客冰雪旅游热门地 [18] 金融支持与服务 - 中国银行助力广东省政府在澳门成功发行25亿元离岸人民币债券,其中10亿元专项用于十五运会建设 [20] - 广东中行为超400家体育产业企业提供授信支持,覆盖制造、赛事服务等多个领域 [21] - 围绕赛事消费场景投入专项资金超百万元,推出多种快捷支付渠道消费立减活动 [22]
【晶采观察·解码“十四五”】科技助残 “点亮”他们的新生活
央广网· 2025-07-24 22:30
科技助残行业发展 - 电子导盲犬、脑机接口等科技产品正在显著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帮助解决出行、阅读等日常难题[2] - 智能手机语音转换、人机智能对话等技术使视障者能够进行网上阅读、学习及使用短视频平台[2] - 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康复领域应用广泛,已实现残疾人完成弹钢琴、攀岩等高精度动作[2] 政策与市场需求 - "十四五"期间社会包容理念普及推动残疾人参与旅游、观演等活动,刺激无障碍科技应用加速发展[2] - 中国残联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将视障人群、残疾青少年需求纳入专项,覆盖10多个省市40多个地区[3] - 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群体,科技在功能改善领域具备巨大应用潜力,被视为"科技创新重要牵引"[3] 技术应用与未来方向 - 康复辅助器具评估与适配体系研究成果已实现规模化落地应用[3] - "十五五"时期需聚焦残疾人需求与创新科技结合,推动无障碍技术高质量发展[3]
AI拓展信息通信业新天地
经济日报· 2025-07-03 06:08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电信业务收入前5个月累计完成7488亿元,同比增长1.4%,5G和千兆光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持续推进[1] - 移动通信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拓展信息通信业边界并带来新增长[1] - 中国5G基站总数达448.6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35.3%,5G移动电话用户达10.98亿户,占比60.8%[7] 技术创新与产品展示 - 信息消费"新三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电脑、智能机器人)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中国移动展区展示AI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机器人三大板块[2] - 中国联通装备制造大模型实现故障案例召回显示和出处定位可视化,提升故障排查效率[2] - 联想AI PC具备AI操控、搜索、翻译等功能,AI卷轴屏电脑、裸眼3D笔记本等产品吸引观众体验[2] - 智元机器人展示远征A2(50个自由度)和灵犀X2(25个自由度),分别实现自主移动交互和拟人动作表演[5] - 中国移动电子导盲犬融合多传感器技术精准探测障碍,中国联通工业机械臂与人形机器人协同完成分拣运输[6] 人工智能发展与应用 - 中国企业已备案433款大模型,在开源和高效能方面提供全球新范式[3] - AI终端从APP为中心转向智能体为中心,物联网成为智能世界入口,网络智能化聚焦频谱/能耗/运维效率[3] - AI在语言理解、图像识别等领域达到或超越人类水平,初步显现类人属性[4] - 硅基生命(传感器/处理器等硬件+计算/感知智能)将与碳基生命融合,形成新劳动力资源和"人口红利"[6] 数字基建与通信技术 - 中国铁塔210万站址和470种AI算法支撑"位置+计算+电力+安全"的数字基建能力[7] - 中国300多个城市实现5G-A覆盖,用户超1000万,5G-A技术增强上行链路和降低时延,支持XR/工业自动化等场景[8] - 5G-A/6G与AI融合推动天地一体化、通感一体化和通智一体化网络发展[8] - 电信运营商需抓住智能网联汽车和FTTR等成长型需求驱动增长[8]
通讯|从中文秒译到眼控沟通——中国无障碍方案惊艳万国宫
新华网· 2025-06-19 14:46
中国无障碍技术展示 - 中国企业研发的人工智能眼镜可实现中文语音实时翻译为英文字幕,显著降低语言障碍 [1] - 展览展示近百件中国无障碍技术展品,分为信息无障碍、文化无障碍、建筑无障碍三大类 [1] - 智能辅助设备包括"电子导盲犬"和"视觉地图"设备,帮助视听障碍者感知周围环境 [2] 无障碍技术创新 - 一体化眼控沟通设备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帮助视力障碍者和行动受限人群改善沟通能力 [3] - 中国技术展示获得联合国机构高度评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认可科技在推动无障碍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2] - 中国提交的无障碍建设决议首次将"人人享有无障碍"写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 [3] 无障碍发展理念 - 中国代表强调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标志,促进全体人民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2] - 中国通过政策法规、基础设施、技术应用等多维度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 [2] - 联合国人权高专指出无障碍是一项基本人权,是实现社会平等的重要前提 [3]
既能陪伴也能引路 AI宠物成为中国消费新领域
搜狐财经· 2025-06-01 17:01
AI宠物行业概述 - AI宠物行业呈现细分趋势 包括陪伴型 导盲型等多种产品形态 [5][6] - 行业具有高黏性和可持续特点 最近七八年复合增长率超8% [4] - 中国AI宠物市场已形成完整产业链 依托强大供应链实现价格优势 [5] 萌友智能公司及ROPET产品 - 公司研发的AI萌宠ROPET具有仿生外观 能识别人类并做出互动反应 [3][4] - 产品定位25-40岁女性群体 海外众筹已售出9400台 明年将进入内地市场 [4] - ROPET采用本地数据存储 无需联网 解决用户隐私担忧 [5] BabyAlpha机器狗产品 - 陪伴型AI机器狗BabyAlpha面向0-12岁儿童群体 具备多模态交互能力 [5] - 产品响应速度<0.5秒 意图识别准确率97.8% 支持中英文对话 [5] - 定价与智能手机相当 在中国电商平台销量可观 [5] 电子导盲犬产品 - 沈阳理工大学研发的电子导盲犬基于宇树科技Go2硬件二次开发 [6] - 产品具备避障导航 衣物识别 语音对话等功能 服务视障人群 [6] - 中国视障人群达2000万 现有导盲犬仅400多只 市场缺口显著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