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中兴通讯屠嘉顺:通用人工智能要超越人类,还比较遥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19:09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公司新愿景是成为网络连接和智能算力的领导者,让沟通与信任无处不在[7] - 公司定位从5G先锋调整为一家AI公司,内部研发、运营、管理全环节全面围绕超级AI工具与AI能力[20] - 公司致力于为全社会提供领先的智能数字基础设施,包括连接能力和智能算力,以助力社会智能化演进[20] AI与通信技术融合 - 6G的核心概念是AI原生,即6G网络不再是单纯提供哑管道式连接服务,而是要成为具备思考能力的智能基础设施[3][14] - 公司在2025年推出AI Reshape系列网络方案,核心是用AI重构现有5G-A网络,使其具备向6G平滑演进的能力[3] - 当前5G-A方案中的核心网、无线大数据、网管等产品已全面融入大模型和Agent数字人,在提升资源使用效率、节约能源、减少运维人力投入等方面实现显著提升[3][14] AI技术发展方向 - AI在通信行业应用主要有两大方向:AI for Network借助AI实现网络智能化,以及Network for AI即网络为AI训练与推理提供高性能支撑[4][17] - 推理的算力需求通常是训练的10倍,且推理场景多分布在企业私域、用户边缘节点等各类场景中[4][17] - 未来的大模型必然是多模态,同时需具备多样的参数规模以适配手机终端、PC、边缘节点等不同载体[5][18] 技术创新与突破 - 公司电信大模型NTele-R1-32B-V1实现小样本高效训练,独创三阶数据管理流程使训练效率提升40%[8] - Co-Sight超级智能体采用主管智能体+执行智能体架构,并开源业界首个三层智能体交互协议Co-TAP[10] - 在条件良好的应用场景中,智能体可节省80%-90%的人力成本,例如运维团队中仅需1-2人负责解决新故障[12] 差异化竞争优势 - 公司拥有从芯片、整机研发到设备生产,再到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物流、售前、售后等全链条体系[7] - 与互联网企业相比,公司聚焦于智能数字基础设施领域,核心涵盖连接与算力两大板块,并能提供交钥匙式一站式服务[7][16] - 公司构建完全开放的AI生态以应对客户差异化需求,实现按需扩展、按用付费的模式[15]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AI技术浪潮的影响堪比100年前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电气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革[20] - 未来的人类社会将是一个数字化、智能化的社会,依托人类文明实现碳硅融合,需要无处不在、相互连接且具备海量计算能力的基础设施[20] - 公司星云数字大模型由公司从零开始训练,依托私域数据与电信行业专业数据构建,并已开发部分3B、7B参数规模的小模型可部署在手机、PC或边缘数据中心[14][18]
21对话|中兴通讯屠嘉顺:通用人工智能要超越人类,还比较遥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19:00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公司新愿景是成为网络连接和智能算力的领导者,让沟通与信任无处不在 [8] - 公司发展战略为“连接+算力”双轮驱动,旨在把握AI发展浪潮并发挥40年网络连接领域优势 [8] - 公司定位从5G先锋调整为AI公司,内部研发、运营、管理全环节全面围绕超级AI工具与AI能力 [20] 技术演进与行业趋势 - 电信行业每10年完成一G升级,行业趋势从“连接”向“智能连接”演进,引入AI成为必然选择 [2][3] - 6G核心是AI原生,网络将不再是“哑管道”而是具备思考能力的智能基础设施 [4][14] - AI在通信行业应用有两大方向:AI for Network实现网络智能化,Network for AI为大规模AI训练推理提供高性能网络支撑 [4][18] AI技术突破与应用 - 公司电信大模型NTele-R1-32B-V1采用独创三阶数据管理流程,仅用800个精选样本实现高效训练,训练效率提升40% [9] - Co-Sight超级智能体采用“主管智能体+执行智能体”架构,并开源三层智能体交互协议Co-TAP,在GAIA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 [10] - 在条件良好场景中,智能体可节省80%-90%的人力成本,例如运维团队中仅需1-2人负责新故障 [12] 产品与解决方案 - 推出“AI Reshape”系列网络方案,用AI重构5G-A网络,使其具备向6G平滑演进的能力 [4] - 5G-A方案中的核心网、无线大数据、网管等产品已全面融入大模型和Agent数字人,显著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和节约能源 [4][14] - 星云数字大模型为公司自研,已开发3B、7B参数规模小模型可部署于手机、PC或边缘数据中心,支持多模态输入 [19] 竞争优势与市场定位 - 与互联网企业相比,公司拥有从芯片、整机研发到设备生产,再到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链条体系,可提供“交钥匙”一站式服务 [8] - 公司专注于智能数字基础设施领域,与互联网企业在上层应用开发方面形成合作关系 [8] - 通过深入客户所在行业提供“集成化服务”,精准分析需求后定制专属方案,交付“交钥匙工程” [16] 未来展望与发展机遇 - 未来大模型必然是多模态且具备多样参数规模,以适配手机终端、PC、边缘节点等不同载体 [5][19] - 推理算力需求通常是训练的10倍,需构建强大边缘计算网络让AI推理能力无处不在 [5][18] - AI技术浪潮影响堪比工业革命,将让每个人触及人类社会几乎所有知识,极大提升社会进步速度 [20]
中国移动“亲戚圈机器人”参展规模成历届之最 奔赴碳硅共生新时代
第一财经· 2025-10-12 15:38
大会核心观点 - 中国移动董事长提出“碳基生命和硅基生命加速融合”正推动文明范式革新重塑,AI的技术能力和经济效益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 [1] - 硅基生命将以物理硬件为躯体,以计算、感知、认知、运动智能为神经中枢,迎来群体性涌现,推动碳硅融合共生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趋势 [1] 机器人产品与应用展示 - 大会机器人参展规模创历届之最,展区入口设有无人餐厅,包含跑堂、倒茶、取物、蒸包子等多种功能机器人,并通过数字面板实现整体调度和自主协作 [2] - 智元机器人展示了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远征A2、具备高难度跑酷和舞蹈能力的灵犀X2、工业智造与物流分拣能手精灵G1以及四足机器狗D1 Ultra等多款产品 [4] - 机器人正从工具向伙伴演变,从展区走向千行百业,在部分省公司营业厅已替代员工进行服务展示和产品介绍,后续将加速推动人工智能在家庭业务演进升级 [4] - 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移动智企展区搭建了无人药店、无人值守小店等实景化平台,体现“碳硅共生”理念,业内正努力实现成本下降和机器人更丝滑地切入工作流程 [4] 产业生态与合作模式 - 中国移动依托智慧家庭运营中心成立“中国移动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正式进军具身智能新蓝海 [5] - 中国移动的机器人采购以2025年为主,杭州研发中心最多,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总预算超过1.2亿元的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 [5] - 公司与钛虎机器人等零部件厂商合作,在联合实验室内研究面向家庭场景的轮臂机器人解决方案,并联合拓展定制化人形机器人集成与技术服务项目 [6] - 戴盟机器人展示了穿戴式遥操作数据采集系统及视触觉灵巧手,其产品已获国际认可并出口欧美,实现千片级规模的稳定量产 [6] - 他山科技展示了自研的高精度三维力实时感知触觉传感器,中国移动采用其数模混合AI触感芯片及算法以解决触觉多维感知信号解析难题 [8] 未来趋势展望 - 硅基生命群体性涌现将导致AI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广泛普及,硅基个体规模将远超人类,形成新的“人才红利”和“360行” [9] - 脑机接口、生物智能等技术突破将推动碳基与硅基生命在生理、认知层面融合,催生外骨骼、赛博格、数字生命等新形态,实现人类体力和脑力的双重跃升 [9]
中国移动“亲戚圈机器人”参展规模成历届之最,奔赴碳硅共生新时代
第一财经· 2025-10-12 15:35
大会核心主题 - 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主论坛在广州举行,核心展示碳基与硅基生命融合趋势下的多场景机器人实践及生态构建[1][2] - 公司董事长提出碳基生命和硅基生命加速融合推动文明范式革新,AI的技术能力和经济效益将产生规模效应,深度融入经济社会[2] - 硅基生命以物理硬件为躯体,以各类智能为神经中枢将迎来群体性涌现,最终催生碳硅融合的生命新形态,实现人类体力与脑力的双重跃升[2][11] 机器人应用展示与规模 - 大会机器人参展规模创历届之最,展示了从工具到伙伴的具象化实践[3][5] - 无人餐厅场景实现整体调度,多个工种机器人自主协作,工作进度和订单完成情况在数字面板上清晰可见[3] - 智元机器人展出全尺寸人形机器人A2、具备高难度运动能力的X2、工业物流能手G1及四足机器狗D1 Ultra等多款产品,其中G1机器人出货量较大[5] - 机器狗D1 Ultra内嵌强化学习运动算法,可广泛应用于安防巡逻、科研教育等场景[5] - 在面向中小企业的移动智企展区,搭建了无人药店、无人值守小店等实景化平台[5] 生态合作与产业联动 - 公司采购集中在2025年,以杭州研发中心最多,总预算超过1.2亿元的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引发业内关注[7] - 公司与钛虎机器人成立联合实验室,研究面向家庭场景的轮臂机器人解决方案及文旅场景的人形机器人项目[8] - 公司合作方戴盟机器人的视触觉传感器及灵巧手获国际认可并有海外订单,产品已出口欧美,实现千片级规模的稳定量产[8] - 公司采用他山科技的触觉传感器和数模混合AI触感芯片,以解决触觉多维感知信号解析的难题[10] 商业化进展与场景落地 - 公司已在部分省公司的营业厅部署机器人替代员工进行服务展示和产品介绍[7] - 合作伙伴银河通用机器人表示,行业正努力实现“可交付”,需要成本下降和机器人更丝滑地切入工作流程,公司与移动的合作能带来更多真实场景应用[5] - 公司依托智慧家庭运营中心成立“中国移动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正式进军具身智能领域[7]
杨杰详解“三个加速融合”趋势 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锚定数智未来
环球网· 2025-10-12 14:09
公司发展成果 - 信息通信业已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的网络覆盖成果 [3] - 建成“双千兆”网络,打造超过5万个5G行业应用 [3] - 在AI领域成功打造数万卡智算集群、数万亿Tokens高质量数据集和万亿参数AI大模型 [3] - 通过“十百千万”合作伙伴计划,引领产业链融通发展,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3] 行业趋势判断 - 数智技术和实体经济加速融合,5G-A、6G等网络技术与AI、大数据深度融合,形成通智一体、通感一体、天地一体的融合技术体系 [4] - 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加速融合,未来将形成与物理世界精确镜像、实时交互的数字世界,发展边界从“有限物理世界”向“无限数字时空”延伸 [4] - 碳基生命和硅基生命加速融合,AI智能终端、智能机器人等广泛普及,脑机接口、生物智能技术将推动碳硅生命在生理、认知层面融合 [4] 公司战略布局 - 全面升级“AI+”行动计划、“BASIC6”科创计划、“两个新型”计划,以“AI+”为战略着力点 [4] - 在数智设施升级上,推进5G-A与6G技术演进,探索十万卡级智算中心建设,推动云计算向“云智算”升级 [4] - 在数智技术升级上,攻坚智能体、具身智能等关键领域,建设AI For Science基础科研平台 [5] - 在数智应用升级上,推广智能体、行业大模型,落地超3000个AI+DICT项目,打造“灵犀”智能服务入口 [6] - 在数智安全升级上,依托AI安全治理研究中心增强防护能力,构建“安全+伦理”双维治理架构 [6] - 在数智合作升级上,实施“联创+”计划,设立联合基金,运营AI开源开放社区,建设十大AI大模型产创基地 [6] 公司具体目标 - “AI+”行动计划明确到2028年底总体投入翻一番,建成国内规模领先的智算基础设施 [7] - 全国产智能算力突破100 EFLOPS,九天大模型跻身国际一流阵营 [7] - 开放百大战略性高价值场景,推动灵犀智能体用户规模突破2亿 [7] 公司国际布局 - 发布全新国际品牌CMobile,诠释Customer、Cooperation、Creation、Connection的4C内涵 [9] - 在全球设立40个业务点,拥有310T国际传输资源、360个境外POP点,数据中心覆盖284个城市 [9] 公司民生服务 - “移动爱购”数智生活商城上线试运营,以“连接+应用+权益+硬件”为核心,汇聚中粮、阿里等优质资源 [11] - 通过“AI豆”回馈体系构建价值闭环,深度集成灵犀智能体,为超10亿用户打造智慧生活入口 [11]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碳硅共生,合创AI+时代
经济网· 2025-10-11 16:19
公司战略与定位 - 中国移动定位为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并明确在“十五五”期间将“AI+”作为战略着力点 [5] - 公司致力于当好人工智能的“供给者、汇聚者、运营者”,以推动“AI+”创造更大经济和社会价值 [5] - 公司已成长为在网络规模、客户规模、收入规模上实现“三个全球第一”,在创新能力、品牌价值、公司市值、盈利水平上实现“四个全球领先”的通信运营企业 [5] 战略行动计划 - 公司全面升级“AI+”行动计划、“BASIC6”科创计划、“两个新型”计划 [5] - 推动数智设施升级以强化AI+能力供给 [7] - 推动数智技术升级以锻造AI+创新引擎 [7] - 推动数智应用升级以释放AI+规模效应 [7] - 推动数智安全升级以促进AI+向善发展 [7] - 推动数智合作升级以构筑AI+开放生态 [7]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呈现出“三个加速融合”特征:数智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加速融合、碳基生命与硅基生命加速融合 [1][3] - 数智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体现为技术突破提速、产业转型提档、场景渗透提质扩围 [3] - 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融合体现为数字世界加速构建、物理世界深度改造、数实空间无缝衔接 [3] - 碳基与硅基融合体现为硅基生命群体性涌现、硅碳形态深层次融合、硅碳价值一体化共创 [3] 技术应用与展示 - 公司展示AI赋能生活、生产、治理等领域的解决方案,包括无人餐厅内多个机器人自主协作 [7] - 展示四足机器狗“灵犀”在陪聊陪玩及露营、跑步等智慧家庭场景中的陪伴功能 [7] - 通过VR头显提供从2025年广州到初唐长安的沉浸式体验,并展示AI+咪咕未来空间将2D内容实时转换为3D的沉浸式观赛技术 [7] - 在新型工业化领域展示AI+柔性制造实现“研产供销服”全流程数字化转型,灵活响应多样化生产需求 [9] 基础设施与服务 - 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被视为AI应用蓬勃发展的核心根基 [9] - 公司围绕“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为AI+时代筑牢数字底座 [9] - 面向中小企业,公司通过“移动智企”商客品牌打造一站式AI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智能化升级 [11]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人类正面向AI+新时代碳硅生命在加速融合
新浪财经· 2025-10-11 12:39
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成为影响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 [1][3] - 以AI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 [3] - AI持续释放技术能力和经济效益两个规模效应 [3] 数智时代融合特征 - 数智技术和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推动经济业态焕新升级 [3] - 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加速融合,推动社会形态演进变化 [3] - 碳基生命和硅基生命加速融合,推动文明范式革新重塑 [3] 公司战略方向 - 中国移动锚定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定位 [3] - 公司将全面升级AI+行动计划和BASIC6科创计划 [3] - 公司愿与全球合作伙伴打造要素高效汇聚、能力无缝协同的利益共同体 [1][3]
最大人形机器人订单被智元、宇树瓜分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7-14 18:15
中国移动人形机器人采购项目 - 中国移动旗下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过采购招标方式向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采购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 采购总预算为1.2405亿元含税 为国内已披露的最大人形机器人订单 [2][3] - 采购包1为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 预算7800万元含税 由智元机器人中标 采购包2为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算力背包和五指灵巧手 预算4605万元含税 由宇树科技中标 [3] - 中国移动旗下基金此前参与宇树科技C轮融资 且中国移动可能进一步入股智元机器人 显示中国移动从资本和应用场景端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 [3][4]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展 - 本次采购招标被视作国内人形机器人行业商业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事件 行业当前处于从0到1的关键阶段 [2] - 智元机器人已实现人形机器人规模化量产和商业化落地 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产品家族 覆盖交互服务、工业智造、商业物流及科研教育等多场景 其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于2025年1月量产下线 [6][7] - 宇树科技以四足机器人起家 2023年发布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H1 2024年人形机器人交付量突破1500台 [7] 企业其他订单与场景应用 - 2025年上半年宇树科技中标同济大学通用人形机器人训练平台项目 金额826万元 中标中国科学技术馆流动科普设施采购项目 金额627万元 [7] - 智元机器人2025年上半年中标珠海具身智能应用创新中心数采及展演机器人项目 金额1274万元 中标人形机器人有限公司数据采集平台项目 金额398万元 [7] - 目前人形机器人初步商业化主要集中于表演展示和数据采集领域 尚未大规模替代人类工作 [7] 中国移动的战略视角 -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提出"碳硅融合"概念 认为以硬件为躯体、智能为神经中枢的硅基生命将群体性涌现 并通过智能机器人等形态融入社会 [4] - 硅基生命具备快速部署、无限复制特性 未来数量将超过人类 成为社会劳动力和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 形成新的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 [4]
从概念验证迈向商业化落地 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中标大单
证券日报· 2025-07-13 23:51
中标信息 - 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中移(杭州)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 总预算1.2405亿元(含税) [1] - 采购包1(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预算7800万元 智元机器人中标 [1] - 采购包2(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算力背包+五指灵巧手)预算4605万元 宇树科技中标 [1] 行业前景 - 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380亿元 [2] - 中国人形机器人销量预计从2024年0.4万台增长至2030年27.1万台 [2] - 行业处于"从0到1"关键阶段 本次招标是商业化重要里程碑 [1] 公司动态 智元机器人 - 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产品线 覆盖交互服务/工业智造/商业物流/科研教育等场景 [3] - 2025年预计出货量达数千台 [3] - 已完成全球首次通用具身机器人工业现场常态化作业直播 [3] - 拓展灵犀X2在康养陪伴场景应用 [5] 宇树科技 - 以四足机器人起家 2023年推出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H1 [3] - 发布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G1 [3] - 产品已在中国移动电力/矿业客户中试水 如电力巡检场景 [4] - 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火爆 已产生商业价值 [5] 技术发展 - 具身智能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产线 迈向商业化落地 [3] - 中国移动提出"碳硅融合"概念 推动AI技术实现人机深度融合 [3] - 美团/银河通用推出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慧药房方案 [5] - 越疆科技与药师帮合作推动人形机器人接管药房全流程 [5] 应用场景 - 工业场景: 目前距离大规模应用尚有距离 但已展现常态化作业能力 [3][4] - 商业引流/娱乐/科研教育: 已展现应用潜力 [4] - 表演/格斗比赛: 产生部分商业价值 [5] - 家用服务: 未来可完成端茶倒水/洗衣做饭等任务 [5]
AI拓展信息通信业新天地
经济日报· 2025-07-03 06:08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电信业务收入前5个月累计完成7488亿元,同比增长1.4%,5G和千兆光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持续推进[1] - 移动通信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拓展信息通信业边界并带来新增长[1] - 中国5G基站总数达448.6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35.3%,5G移动电话用户达10.98亿户,占比60.8%[7] 技术创新与产品展示 - 信息消费"新三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电脑、智能机器人)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中国移动展区展示AI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机器人三大板块[2] - 中国联通装备制造大模型实现故障案例召回显示和出处定位可视化,提升故障排查效率[2] - 联想AI PC具备AI操控、搜索、翻译等功能,AI卷轴屏电脑、裸眼3D笔记本等产品吸引观众体验[2] - 智元机器人展示远征A2(50个自由度)和灵犀X2(25个自由度),分别实现自主移动交互和拟人动作表演[5] - 中国移动电子导盲犬融合多传感器技术精准探测障碍,中国联通工业机械臂与人形机器人协同完成分拣运输[6] 人工智能发展与应用 - 中国企业已备案433款大模型,在开源和高效能方面提供全球新范式[3] - AI终端从APP为中心转向智能体为中心,物联网成为智能世界入口,网络智能化聚焦频谱/能耗/运维效率[3] - AI在语言理解、图像识别等领域达到或超越人类水平,初步显现类人属性[4] - 硅基生命(传感器/处理器等硬件+计算/感知智能)将与碳基生命融合,形成新劳动力资源和"人口红利"[6] 数字基建与通信技术 - 中国铁塔210万站址和470种AI算法支撑"位置+计算+电力+安全"的数字基建能力[7] - 中国300多个城市实现5G-A覆盖,用户超1000万,5G-A技术增强上行链路和降低时延,支持XR/工业自动化等场景[8] - 5G-A/6G与AI融合推动天地一体化、通感一体化和通智一体化网络发展[8] - 电信运营商需抓住智能网联汽车和FTTR等成长型需求驱动增长[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