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杖
搜索文档
“山野产业”不能野蛮生长
新华网· 2025-11-19 21:15
当山野间出现越来越多徒步者的身影,"山野产业"为文旅市场注入了新动能:从工位到山巅,大巴满载城市人驶向郊野,徒步成团服务在微信群里秒 光;冲锋衣顶替风衣,成为写字楼新工服;智能手表记录步数,也记录心跳…… 山径上的脚印一多,市场便长出新的枝丫,背后是一条涵盖线上线下多层级的消费新赛道——成团服务、户外装备、社交流量,甚至IPO招股书一 起"暴走"。然而,风口之下的安全暗礁,一次次把"诗与远方"推上热搜,也给狂热中的"山野产业"敲响了警钟。 徒步热催生"成团服务" 当"山野"成为城市人周末的平行时空,"山野产业"的另一大受益者便是户外装备市场。该品类走出专业领域逐渐成为大众消费的新宠,从户外服饰、鞋 类到智能设备,户外运动领域已形成多层次消费市场。 参与徒步这几年,上海市民胡女士已经陆续采购了各种户外装备:登山包、徒步鞋、登山杖、冲锋衣、遮阳帽……还有可以记录徒步轨迹的智能手表, 以及小巧的运动相机。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多个细分品类消费增长显著,其中户外鞋服、滑雪运动、骑行运 动、户外装备等品类表现突出。 在蓬勃的消费趋势下,国内外户外品牌开始成为 ...
为什么爬山不能穿太大的鞋?
中国新闻网· 2025-10-26 10:31
登山运动损伤风险 - 登山并非简单走路 上坡与下坡的动作模式对下肢关节构成特殊压力 错误姿势和习惯会叠加影响[3][4] - 关节损伤的严重信号包括扭伤时听到闷响 受伤后几分钟内关节快速肿胀 皮肤出现淤青以及悬空活动关节时疼痛[19] 上坡动作技术要点 - 迈步时膝盖不应超过脚尖 以减小屈膝角度 将负荷转移至髋关节并依靠臀肌发力[5] - 避免膝盖向内旋转 即膝盖内扣 以防止人为制造膝关节外翻力线 长期可能损伤半月板和软骨[6] - 避免挺直身子上坡 以防止骨盆前倾导致腰部酸痛并限制髋关节活动角度 间接增加膝关节压力[7] 下坡动作技术要点 - 下坡时应使用前脚掌探地 避免脚后跟着地 以防止膝关节在半空中长时间悬停累积压力[8] - 在湿滑地面或穿着松动鞋子会增加打滑风险 导致肌肉僵硬和关节承压加倍 建议选择摩擦系数高的坡道并系紧鞋带[9][10] - 采用侧身下或S型下的方式能分散下坡时的垂直冲击力 是关节不好人群的护关节首选[11] 登山装备选择与使用 - 登山杖是必用的省力神器 能辅助平衡并减轻下肢关节压力 使用时需将腕带挂在手腕上以分散身体重量[13][14] - 髌骨带是优先于护膝的基础护具 单股带适合髌腱炎人群 双股带适合髌骨磨损重或上下楼膝盖疼的人[15] - 登山鞋需跟脚 优先选择高帮鞋以包裹脚踝和小腿下段 增强踝关节稳定性 鞋底需能牢牢抓地防滑[16][17] - 脚踝不适者可佩戴薄款弹性护踝以提供基础支撑 避免二次受伤[18] 运动损伤应急处理 - 应急处理遵循PRICE原则 包括保护 休息 冰敷15分钟 压迫和抬高受伤肢体[20] - 扭伤后应避免硬撑继续活动 无论伤情轻重 重返登山前都需找医生评估以避免二次受伤[20]
霜降・徒步登高正当时,户外经济热潮涌|财经二十四节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3 09:35
徒步活动热度趋势 - 2024年“徒步”相关搜索量同比增幅近100%,笔记攻略数量增幅超190%,“徒步一日游”等关键词增幅均超过400% [4]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户外徒步”关键词在美团的搜索量同比增长超253% [4] - 2025年上半年小红书平台带周末相关关键词的户外笔记发布数超106万篇,笔记互动次数超7000万次,累计曝光超76亿次 [4] - 徒步活动形式多样,从反穿武功山、雨崩尼农线等热门登山路线到城市周边的山野短途徒步均持续升温 [4] 徒步产业链带动效应 - 徒步热潮带动“徒步+民宿”、“徒步+露营”等融合玩法,使沿线城市和乡村目的地餐饮、住宿等产业链受益 [7] - 广东河源等城市将徒步步道、郊野公园纳入本地文旅规划,策划徒步活动以打造“徒步之城”IP [7] - 2024年我国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产业总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3万亿元 [8] - 2025年国庆期间京东平台户外鞋服销售额同比增长55% [8] 户外装备市场需求 - 近6成户外用户年装备消费金额超过8000元,入坑1年以上用户中人均消费过万的用户数增长了1倍 [8] - 近三年共有超过20个国际户外品牌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国产户外品牌伯希和、坦博尔相继冲击港股IPO [8] - 我国本土专业户外服饰品牌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人民币1372亿元 [8] - 国庆前一周美团平台“数码相机租赁”关键词搜索量环比增长753%,“运动相机租赁”搜索量环比增长91% [8] - 大疆Osmo Pocket3总销量已突破1000万台 [8] 智能户外设备增长 - 华为、小米、苹果等厂商推出智能手表布局户外场景,如华为推出配备户外探险模式的HUAWEI WATCH Ultimate [9] - 佳明Garmin 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63亿美元,其中健身休闲产品线全年营收增长32%,户外导航产品线全年营收增长16% [9] 徒步安全与行业规范 - 2024年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335起,涉及人员1126人,其中徒步项目占事故数量最多,涉及人员达822人,占总事故涉及人数的73% [12] - 徒步事故中最大比例的原因是迷路,商业化速度明显快于安全配套的完善速度 [12] - 许多徒步“野路”缺乏应急设施与风险提示,徒步团领队资质良莠不齐,部分徒步者准备不足、风险意识薄弱增加了安全隐患 [12] - 因装备不全、路线不熟、经验不足、未报备进入未开放区域等导致的徒步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16]
霜降?徒步登高正当时,户外经济热潮涌|财经二十四节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3 09:23
徒步活动热度趋势 - 2024年“徒步”相关搜索量同比增幅近100%,笔记攻略数量增幅超190%,“徒步一日游”等关键词增幅均超过400% [3]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户外徒步”关键词在美团的搜索量同比增长超253% [3] - 2025年上半年小红书平台带周末关键词的户外笔记发布数超106万篇,互动次数超7000万次,累计曝光超76亿次 [3] - 徒步热催生“徒步+民宿”、“徒步+露营”等融合玩法,带动沿线城市和乡村目的地餐饮、住宿等产业链受益 [3] 户外运动市场规模 - 2024年我国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5] - 根据规划,到2025年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 [5] - 我国本土专业户外服饰品牌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372亿元 [5] 户外装备消费表现 - 国庆期间京东平台户外鞋服销售额同比增长55% [5] - 近6成户外用户年装备消费金额超过8000元,入坑1年以上用户中人均消费过万的用户数增长了1倍 [5] - 近三年共有超过20个国际户外品牌通过不同模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国产品牌伯希和、坦博尔冲击港股IPO [5] 相关智能设备需求 - 国庆前一周美团“数码相机租赁”关键词搜索量环比增长753%,“运动相机租赁”搜索量环比增长91% [5] - 大疆Osmo Pocket3总销量已突破1000万台 [5] - 华为、小米、苹果等厂商布局户外智能手表,佳明2024年总营收达63亿美元,其健身休闲产品线营收增长32%,户外导航产品线营收增长16% [6] 徒步活动安全现状 - 2024年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335起,涉及1126人,受伤92人,死亡84人,失踪11人,其中徒步项目事故数量最多,涉及822人,占总人数的73% [9] - 徒步事故中最大比例的原因是迷路 [9] - 徒步活动商业化速度快于安全配套完善速度,“野路”缺乏应急设施与风险提示,领队资质良莠不齐,部分参与者准备不足、风险意识薄弱 [9]
霜降 徒步登高正当时,户外经济热潮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3 09:13
徒步活动热度 - 徒步相关搜索量和内容互动量激增,2024年“徒步”搜索量同比增幅近100%,笔记攻略数量增幅超190%,“徒步一日游”等关键词增幅超400% [2]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户外徒步”关键词在美团的搜索量同比增长超253% [2] - 2025年上半年,小红书平台带周末关键词的户外笔记发布数超106万篇,互动次数超7000万次,累计曝光超76亿次 [2] - 热门徒步路线包括反穿武功山、雨崩尼农线、虎跳峡徒步、四姑娘山长穿毕等,城市周边短途徒步也持续升温 [2] 产业链带动效应 - 徒步热潮带动“徒步+民宿”、“徒步+露营”等融合玩法,使沿线城市和乡村目的地的餐饮、住宿等产业链受益 [5] - 多地政府将徒步步道、郊野公园纳入文旅规划,如广东河源策划“河源40公里徒步”等活动,打造“徒步之城”IP [5] 户外装备市场增长 - 2024年我国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产业总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3万亿元 [6] - 国庆期间户外鞋服销售额同比增长55%,近6成户外用户年装备消费金额超过8000元,入坑1年以上用户中人均消费过万的用户数增长1倍 [6] - 近三年有超过20个国际户外品牌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国产户外品牌如伯希和、坦博尔冲击港股IPO [6] - 本土专业户外服饰品牌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372亿元 [6] 智能与影像设备需求 - 无人机、运动相机等影像设备需求旺盛,国庆前一周“数码相机租赁”搜索量环比增长753%,“运动相机租赁”搜索量环比增长91% [6] - 大疆Osmo Pocket3总销量已突破1000万台 [6] - 智能手表在户外场景需求推动市场扩容,华为、小米、苹果等厂商纷纷布局 [7] - 佳明Garmin 2024年总营收达63亿美元,其健身休闲产品线营收增长32%,户外导航产品线营收增长16% [7] 行业规范与安全挑战 - 2024年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335起,涉及1126人,其中徒步项目事故数量最多,涉及822人,占总人数的73% [9] - 徒步事故中最大比例的原因是迷路,部分徒步者准备不足、风险意识薄弱,增加了安全隐患 [9] - 徒步活动的商业化速度快于安全配套完善速度,许多“野路”缺乏应急设施与风险提示 [9] - 通过社交平台参加的徒步团或户外俱乐部领队资质良莠不齐,自行组团也存在经验与人品考验 [9]
霜降·徒步登高正当时,户外经济热潮涌|财经二十四节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3 09:11
徒步热潮趋势 - 2024年“徒步”相关搜索量同比增幅近100%,笔记攻略数量增幅超190%,“徒步一日游”等关键词增幅超过400% [5]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户外徒步”关键词在美团的搜索量同比增长超253% [5] - 2025年上半年小红书平台带周末关键词的户外笔记发布数超106万篇,互动次数超7000万次,累计曝光超76亿次 [5] 徒步相关消费市场 - 2024年中国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 [10] - 国庆期间京东平台户外鞋服销售额同比增长55%,近6成户外用户年装备消费金额超过8000元 [10] - 国庆前一周美团平台“数码相机租赁”搜索量环比增长753%,“运动相机租赁”搜索量环比增长91% [10] 户外装备与智能设备行业 - 近三年有超过20个国际户外品牌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本土专业户外服饰品牌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372亿元 [10] - 大疆Osmo Pocket3总销量已突破1000万台 [10] - 佳明Garmin 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63亿美元,其健身休闲产品线营收增长32%,户外导航产品线营收增长16% [11] 徒步安全与行业规范 - 2024年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335起,涉及1126人,其中徒步项目事故数量最多,涉及822人,占总人数的73% [15] - 徒步事故中最大比例的原因是迷路 [15]
徒步,走出一条百亿赛道
虎嗅· 2025-10-17 16:36
徒步活动趋势 - 户外徒步活动正从专业运动“破圈”成为大众特别是年轻人热衷的旅行方式,取代了City Walk [1][2][3] - 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户外徒步”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超过253% [2][3] - 徒步是18至29岁用户参与度最高的户外活动,大众参与率高达69%,热度超过露营、滑雪、飞盘等 [8] 热门徒步目的地 - 江西武功山成为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最热徒步目的地,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等传统名山热度不减 [4] - 西双版纳的雨林、川西的峡谷高原、腾格里沙漠、虎跳峡、西藏、雨崩等以秘境景观吸引了众多徒步者 [5] 徒步相关消费市场 - 徒步活动带动了冲锋衣、速干衣、徒步鞋等基础装备消费,单套装备花费可达数千元 [14] - 进阶装备如登山杖、护膝、头灯、露营装备以及为拍照配备的运动相机、无人机等需求增加 [15] - 2024年,中国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消费总额超过3000亿元 [16] 徒步活动参与特点 - 徒步活动对装备和体能的参与门槛极低,游客可通过社交媒体攻略或商业徒步团轻松参与 [9] - 社交平台上大量由普通用户发布的真实徒步笔记,营造出“我上我也行”的亲近感,促进了活动普及 [11] 徒步路径与参与者能力 - 徒步路径难度评级综合长度、时间、坡度、路面状况等维度,分为从易到难多个等级 [26][28] - 不同经验水平的徒步者行进效率差异显著,新手与经验丰富者在平坦步道及上下坡速度上可相差一倍以上 [27][29]
“雄鹰振翅”撬动常熟人文经济新支点
新华日报· 2025-08-22 07:51
文旅活动与客流表现 - 第五届长三角体育节系列活动"鹰你而来"虞山雄鹰户外嘉年华于8月初在常熟虞山举行,吸引全国运动爱好者和游客参与[1] - "雄鹰线"徒步线路2024年接待游客约235万人次,其中外地游客占比超60%[2] - 赛事吸引1000余名全年龄段运动爱好者,雄鹰山径挑战赛700余名选手中,世界越野跑协会积分男子700分、女子650分以上精英选手占比超40%[2] 政府支持与基础设施 - 虞山街道完善安全设施与配套服务,包括增设防护栏、应急救援站、生态停车场,沿途打造7处休憩驿站,新建龙殿1、2号停车场缓解交通压力[3] - 成立专业体育文化公司运营赛事,创新推出AB坡难度差异化路径、溯溪体验、龙潭夜游等特色玩法[3] - 开发登山杖、文创雪糕等"雄鹰"系列周边产品,极大丰富线路内涵[3] 经济效益与消费带动 - 嘉年华促使虞山周边农家乐、酒店、民宿预订量激增,超80%外地参赛家庭留宿常熟[4] - "雄鹰线"带动周边农家乐及文旅项目2023年营业收入近2亿元[4] - 8月8日至10月8日推出首条古城"限时步行街区",开放时间为每周五、六、日及节假日18:00-22:00[4] 文化创新与产业融合 - 常熟高新区艺术鸭数字文创智造产业园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保留苏绣、常熟花边等非遗工艺精髓,注入AI技术与智能制造[7] - 创新带动产品年销售额突破数千万元,创造采绎来、弘娜等十余个品牌[7] - 实施直播电商"万千百十"工程,打造线下"云"上"两个千亿级市场",县域电商竞争力稳居全国前列[7] 赛事体系与产业拓展 - 中国桨板公开赛、江苏省龙舟精英赛、常熟尚湖半程马拉松、常熟村跑等赛事云集,构建"以赛促旅、以体兴商"消费范式[7] - 蓝·O2森林(虞山)体育文化产业园将于2024年开园,以"体育消费+体育生态"为核心价值,引入运动体育、文化创意、配套商业等新业态[7] - 虞山街道启动2025"湖山生活主理人计划",吸引手作人、艺术家、数字游民等新群体开发在地文化体验产品[8]
暑期户外活动,这些技能需掌握(民生一线·暑期安全要当心)
人民日报· 2025-08-20 06:46
行前应急准备 - 出行前需密切关注目的地天气状况并避开恶劣天气 仔细了解地形路况 选择正规景区和成熟路线 避免进入未开发区域[1] - 需准备家长联系信息卡片 儿童电话手表或定位器 备用电源 以及针对不同地形的专用装备:山区需登山杖 防滑登山鞋 防风外套 卫星电话 雨衣 手电筒 应急食品和饮用水 草原沙漠需防晒用品 防风保暖衣物 便携风扇 降温贴和保温毯[2] 伤病预防与处置 - 前往草原或森林需穿浅色长袖长裤 涂抹驱避剂预防蜱虫叮咬 若被叮咬需用镊子垂直拔出头部并碘伏消毒 观察数周若出现皮疹发热需立即就医[3] - 沙漠活动中儿童需每两小时补涂专用防晒霜 避免高温时段剧烈活动 及时补充水及电解质 中暑需转移至阴凉处 用湿毛巾敷身 严重时送医[3] - 户外药箱应包含:基础清洁消毒物品(无菌手套 碘伏棉棒 酒精棉片 生理盐水 抗菌药膏) 伤口处理工具(防水创可贴 消毒止血棉 镊子 水泡贴) 日常药品(儿童退烧止痛药 抗过敏药 解暑药 晕车药 止泻药 外用抗炎消肿药) 防护用品(驱避剂 防晒霜)[4] 自救与求救方法 - 需提前教授儿童基本自救技能:学习游泳及"水母漂"防溺水 利用指南针或北极星辨方向 遇山洪向沟道两侧高地转移或抓漂浮物[6] - 通信设备可用时立即拨打110/119/120 需教会儿童描述标志物相对位置定位 在人多的景区需原地等待 寻找穿制服人员求助[6] - 野外迷路无信号时 可爬至山顶或沙丘高处恢复信号 用石块树枝摆"SOS"符号 使用手电筒或求救哨发信号 过夜时用保温毯保暖并补充食物维持体温[7]
人生首野,都市健身人涌向越野跑
36氪· 2025-08-18 07:59
行业趋势与增长 - 国内越野跑比赛数量从2013年约10场增长至2019年500场,参赛人数达15万人,为同期全球增长率最快国家[1] - 2023年中国境内越野赛事参赛选手达68,357人,全球拥有ITRA表现分的1,277,283名选手中中国占90,368席[10] - 小红书平台"越野跑"相关笔记超36万篇,2023年春夏搜索量同比增长336%[1][10] - 越野跑年增长率稳定在12%,全球自2015年累计177万名越野赛跑者,年均举办3,600场赛事[13][22] 用户画像与参与动机 - 90%越野跑者年龄位于22-55岁,25-44岁占比48.9%,女性参与者比例从2013年18%提升至2019年26%[23][25] - 参与者动机包括对抗中年危机、追求自然体验、赛事肾上腺素刺激及社交平台内容影响[7][10][13] - 83%越野跑者进行路跑训练,70%进入健身房进行重量训练以提升体能[29] 赛事发展与商业化 - 赛事服务创新如补给站提供羊肉汤、臊子面等餐饮服务,形成"大型户外自助餐"标签推动破圈[15] - 品牌深度绑定赛事:HOKA冠名UTMB、耐克赞助崇礼168、Salomon投入黄金联赛、凯乐石通过朗途体育参与赛事打造[19] - 单场越野赛平均配置花费约5,000元,主要支出为越野鞋、越野包、登山杖及上千元报名费[22] - 2024年初全国已安排超30场专业越野赛事,赛事覆盖莫干山、柴古、宁海等特色山地资源区域[13][22] 国际影响与精英表现 - 中国选手姚妙创UTMB双冠王记录,在2024年55公里组别以05:54:03成绩夺冠[4][25] - UTMB赛事中女性选手比例随距离增加下降,40公里组为33%,145公里和170公里组分别降至11%和12%[25] - 国际赛事如法国霞慕尼UTMB成为国内越野跑发展缩影,推动本土赛事标准化与国际化[4] 风险与训练需求 - 2024年UTMB赛事2,761名起跑者中仅1,760人完赛,凸显体能与环境风险[28] - 风险来源包括心肺耐力不足、路面碎石淤泥、天气突变等,需通过健身房力量训练提升肌肉耐力和下肢稳定性[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