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鞋
搜索文档
想追上可隆,骆驼还差点意思
新消费智库· 2025-11-03 21:03
核心观点 - 中国户外品牌骆驼通过“性价比+泛户外”的精准卡位和线上渠道优势,已成长为中国户外市场第一大品牌,但当前面临品牌天花板、激烈竞争和全球化挑战等增长困境 [6][7][8][15] 市场表现与行业地位 - 线上销售表现强劲:双11期间,骆驼在抖音电商运动户外品牌榜位列第一,力压FILA和耐克;天猫双11开售30分钟内销售额破亿 [6][12] - 线上渠道优势明显:骆驼官方旗舰店近30日抖音销售额超1亿元,销量超100万件;在飞瓜品牌总榜中位列第五,是前十中唯一的运动户外品牌,超越耐克和阿迪达斯 [11][12] - 线下渠道积极扩张:超千平的一站式大店“骆驼户外运动城”已突破100家,计划未来拓展至300家 [6][13] - 细分品类统治力强:冲锋衣连续6年全球销量第一,户外羽绒服6年全国销量第一,帐篷、男鞋等品类也多年蝉联销量冠军 [13] - 市场份额领先:按2024年零售额计算,骆驼在中国户外服饰品牌中市占率约5.5%,零售额约56亿元,远超伯希和、凯乐石等竞争对手 [14][15] 成功策略分析 - 精准把握入局时机:2020年疫情初期敏锐捕捉到户外热潮和直播电商机会,率先发力直播带货,单场直播观看超100万人,迅速抢占线上市场份额 [18] - 精准的赛道与价格卡位:避开高端专业和低端白牌市场,聚焦泛户外/轻户外领域,主力产品冲锋衣、羽绒服定价在400-600元区间,精准覆盖了占市场70%以上的千元以下价格带 [19][20][23] - 营销投放精准高效:签约杨颖、王俊凯等年轻明星,近90天羽绒服品类广告投放数激增324.5%;广告互动量达232万,是鸭鸭的7.16倍;采用“一账号一单品”的直播间推广模式提升触达效率 [24][25] 面临的挑战与增长困境 - 核心品牌面临天花板:随着众多品牌涌入中端市场,公司管理层承认冲锋衣品类存在触及天花板的风险,未来增长承压 [7][28] - 高端化突围困难:尝试将部分产品价格提升至700-1000元,但面临可隆等高端品牌压制,技术条件和品牌认可度上不占优势 [7][28] - 多品牌战略存在内部冲突:次子负责的“熊猫”品牌定位大众户外,与主品牌存在路线冲突;长子负责的“喜马拉雅”定位高端,但存在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 [29] - 全球化扩张受阻:在欧盟地区面临商标纠纷,束缚其海外市场拓展步伐 [31][32] - 山寨问题与品控压力:SKU高达2万个,仿造成本低导致山寨泛滥,影响品牌形象,对自身品控投入提出持续高要求 [33]
为什么爬山不能穿太大的鞋?
中国新闻网· 2025-10-26 10:31
登山运动损伤风险 - 登山并非简单走路 上坡与下坡的动作模式对下肢关节构成特殊压力 错误姿势和习惯会叠加影响[3][4] - 关节损伤的严重信号包括扭伤时听到闷响 受伤后几分钟内关节快速肿胀 皮肤出现淤青以及悬空活动关节时疼痛[19] 上坡动作技术要点 - 迈步时膝盖不应超过脚尖 以减小屈膝角度 将负荷转移至髋关节并依靠臀肌发力[5] - 避免膝盖向内旋转 即膝盖内扣 以防止人为制造膝关节外翻力线 长期可能损伤半月板和软骨[6] - 避免挺直身子上坡 以防止骨盆前倾导致腰部酸痛并限制髋关节活动角度 间接增加膝关节压力[7] 下坡动作技术要点 - 下坡时应使用前脚掌探地 避免脚后跟着地 以防止膝关节在半空中长时间悬停累积压力[8] - 在湿滑地面或穿着松动鞋子会增加打滑风险 导致肌肉僵硬和关节承压加倍 建议选择摩擦系数高的坡道并系紧鞋带[9][10] - 采用侧身下或S型下的方式能分散下坡时的垂直冲击力 是关节不好人群的护关节首选[11] 登山装备选择与使用 - 登山杖是必用的省力神器 能辅助平衡并减轻下肢关节压力 使用时需将腕带挂在手腕上以分散身体重量[13][14] - 髌骨带是优先于护膝的基础护具 单股带适合髌腱炎人群 双股带适合髌骨磨损重或上下楼膝盖疼的人[15] - 登山鞋需跟脚 优先选择高帮鞋以包裹脚踝和小腿下段 增强踝关节稳定性 鞋底需能牢牢抓地防滑[16][17] - 脚踝不适者可佩戴薄款弹性护踝以提供基础支撑 避免二次受伤[18] 运动损伤应急处理 - 应急处理遵循PRICE原则 包括保护 休息 冰敷15分钟 压迫和抬高受伤肢体[20] - 扭伤后应避免硬撑继续活动 无论伤情轻重 重返登山前都需找医生评估以避免二次受伤[20]
霜降・徒步登高正当时,户外经济热潮涌|财经二十四节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3 09:35
徒步活动热度趋势 - 2024年“徒步”相关搜索量同比增幅近100%,笔记攻略数量增幅超190%,“徒步一日游”等关键词增幅均超过400% [4]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户外徒步”关键词在美团的搜索量同比增长超253% [4] - 2025年上半年小红书平台带周末相关关键词的户外笔记发布数超106万篇,笔记互动次数超7000万次,累计曝光超76亿次 [4] - 徒步活动形式多样,从反穿武功山、雨崩尼农线等热门登山路线到城市周边的山野短途徒步均持续升温 [4] 徒步产业链带动效应 - 徒步热潮带动“徒步+民宿”、“徒步+露营”等融合玩法,使沿线城市和乡村目的地餐饮、住宿等产业链受益 [7] - 广东河源等城市将徒步步道、郊野公园纳入本地文旅规划,策划徒步活动以打造“徒步之城”IP [7] - 2024年我国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产业总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3万亿元 [8] - 2025年国庆期间京东平台户外鞋服销售额同比增长55% [8] 户外装备市场需求 - 近6成户外用户年装备消费金额超过8000元,入坑1年以上用户中人均消费过万的用户数增长了1倍 [8] - 近三年共有超过20个国际户外品牌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国产户外品牌伯希和、坦博尔相继冲击港股IPO [8] - 我国本土专业户外服饰品牌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人民币1372亿元 [8] - 国庆前一周美团平台“数码相机租赁”关键词搜索量环比增长753%,“运动相机租赁”搜索量环比增长91% [8] - 大疆Osmo Pocket3总销量已突破1000万台 [8] 智能户外设备增长 - 华为、小米、苹果等厂商推出智能手表布局户外场景,如华为推出配备户外探险模式的HUAWEI WATCH Ultimate [9] - 佳明Garmin 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63亿美元,其中健身休闲产品线全年营收增长32%,户外导航产品线全年营收增长16% [9] 徒步安全与行业规范 - 2024年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335起,涉及人员1126人,其中徒步项目占事故数量最多,涉及人员达822人,占总事故涉及人数的73% [12] - 徒步事故中最大比例的原因是迷路,商业化速度明显快于安全配套的完善速度 [12] - 许多徒步“野路”缺乏应急设施与风险提示,徒步团领队资质良莠不齐,部分徒步者准备不足、风险意识薄弱增加了安全隐患 [12] - 因装备不全、路线不熟、经验不足、未报备进入未开放区域等导致的徒步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16]
霜降?徒步登高正当时,户外经济热潮涌|财经二十四节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3 09:23
徒步活动热度趋势 - 2024年“徒步”相关搜索量同比增幅近100%,笔记攻略数量增幅超190%,“徒步一日游”等关键词增幅均超过400% [3]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户外徒步”关键词在美团的搜索量同比增长超253% [3] - 2025年上半年小红书平台带周末关键词的户外笔记发布数超106万篇,互动次数超7000万次,累计曝光超76亿次 [3] - 徒步热催生“徒步+民宿”、“徒步+露营”等融合玩法,带动沿线城市和乡村目的地餐饮、住宿等产业链受益 [3] 户外运动市场规模 - 2024年我国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5] - 根据规划,到2025年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 [5] - 我国本土专业户外服饰品牌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372亿元 [5] 户外装备消费表现 - 国庆期间京东平台户外鞋服销售额同比增长55% [5] - 近6成户外用户年装备消费金额超过8000元,入坑1年以上用户中人均消费过万的用户数增长了1倍 [5] - 近三年共有超过20个国际户外品牌通过不同模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国产品牌伯希和、坦博尔冲击港股IPO [5] 相关智能设备需求 - 国庆前一周美团“数码相机租赁”关键词搜索量环比增长753%,“运动相机租赁”搜索量环比增长91% [5] - 大疆Osmo Pocket3总销量已突破1000万台 [5] - 华为、小米、苹果等厂商布局户外智能手表,佳明2024年总营收达63亿美元,其健身休闲产品线营收增长32%,户外导航产品线营收增长16% [6] 徒步活动安全现状 - 2024年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335起,涉及1126人,受伤92人,死亡84人,失踪11人,其中徒步项目事故数量最多,涉及822人,占总人数的73% [9] - 徒步事故中最大比例的原因是迷路 [9] - 徒步活动商业化速度快于安全配套完善速度,“野路”缺乏应急设施与风险提示,领队资质良莠不齐,部分参与者准备不足、风险意识薄弱 [9]
霜降 徒步登高正当时,户外经济热潮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3 09:13
徒步活动热度 - 徒步相关搜索量和内容互动量激增,2024年“徒步”搜索量同比增幅近100%,笔记攻略数量增幅超190%,“徒步一日游”等关键词增幅超400% [2]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户外徒步”关键词在美团的搜索量同比增长超253% [2] - 2025年上半年,小红书平台带周末关键词的户外笔记发布数超106万篇,互动次数超7000万次,累计曝光超76亿次 [2] - 热门徒步路线包括反穿武功山、雨崩尼农线、虎跳峡徒步、四姑娘山长穿毕等,城市周边短途徒步也持续升温 [2] 产业链带动效应 - 徒步热潮带动“徒步+民宿”、“徒步+露营”等融合玩法,使沿线城市和乡村目的地的餐饮、住宿等产业链受益 [5] - 多地政府将徒步步道、郊野公园纳入文旅规划,如广东河源策划“河源40公里徒步”等活动,打造“徒步之城”IP [5] 户外装备市场增长 - 2024年我国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产业总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3万亿元 [6] - 国庆期间户外鞋服销售额同比增长55%,近6成户外用户年装备消费金额超过8000元,入坑1年以上用户中人均消费过万的用户数增长1倍 [6] - 近三年有超过20个国际户外品牌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国产户外品牌如伯希和、坦博尔冲击港股IPO [6] - 本土专业户外服饰品牌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372亿元 [6] 智能与影像设备需求 - 无人机、运动相机等影像设备需求旺盛,国庆前一周“数码相机租赁”搜索量环比增长753%,“运动相机租赁”搜索量环比增长91% [6] - 大疆Osmo Pocket3总销量已突破1000万台 [6] - 智能手表在户外场景需求推动市场扩容,华为、小米、苹果等厂商纷纷布局 [7] - 佳明Garmin 2024年总营收达63亿美元,其健身休闲产品线营收增长32%,户外导航产品线营收增长16% [7] 行业规范与安全挑战 - 2024年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335起,涉及1126人,其中徒步项目事故数量最多,涉及822人,占总人数的73% [9] - 徒步事故中最大比例的原因是迷路,部分徒步者准备不足、风险意识薄弱,增加了安全隐患 [9] - 徒步活动的商业化速度快于安全配套完善速度,许多“野路”缺乏应急设施与风险提示 [9] - 通过社交平台参加的徒步团或户外俱乐部领队资质良莠不齐,自行组团也存在经验与人品考验 [9]
霜降·徒步登高正当时,户外经济热潮涌|财经二十四节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3 09:11
徒步热潮趋势 - 2024年“徒步”相关搜索量同比增幅近100%,笔记攻略数量增幅超190%,“徒步一日游”等关键词增幅超过400% [5]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户外徒步”关键词在美团的搜索量同比增长超253% [5] - 2025年上半年小红书平台带周末关键词的户外笔记发布数超106万篇,互动次数超7000万次,累计曝光超76亿次 [5] 徒步相关消费市场 - 2024年中国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 [10] - 国庆期间京东平台户外鞋服销售额同比增长55%,近6成户外用户年装备消费金额超过8000元 [10] - 国庆前一周美团平台“数码相机租赁”搜索量环比增长753%,“运动相机租赁”搜索量环比增长91% [10] 户外装备与智能设备行业 - 近三年有超过20个国际户外品牌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本土专业户外服饰品牌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372亿元 [10] - 大疆Osmo Pocket3总销量已突破1000万台 [10] - 佳明Garmin 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63亿美元,其健身休闲产品线营收增长32%,户外导航产品线营收增长16% [11] 徒步安全与行业规范 - 2024年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335起,涉及1126人,其中徒步项目事故数量最多,涉及822人,占总人数的73% [15] - 徒步事故中最大比例的原因是迷路 [15]
提振消费进行时 | “骑行经济”升温 骑友逐绿邕江
广西日报· 2025-10-20 11:04
赛事活动与市场热度 - 2025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南宁城市赛段比赛成功举办,提升了当地骑行经济热度[1] - 南宁市江南区自驾游户外运动线路入选2025年国庆假期广西户外运动精品线路,途经多个国家4A级、3A级旅游景区及乡村旅游区[1] 消费市场表现 - 自行车门店商品销量同比大幅上涨,骑行服、骑行包、骑行水壶架等配件成为热销产品[1] - 南宁杉杉奥特莱斯商业广场在国庆和中秋双节期间客流量超27万人次,营业额突破2600万元[1] - 江南区前三季度累计旅游接待1262.94万人次,同比增长11.42%;旅游总收入152.77亿元,同比增长12.19%[2] 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 - 江南区正打造“骑行+”生态圈,各商圈配套服务不断完善,设置骑行友好餐厅和自行车公共存放区[2] - 行业提供从路线规划、车辆维保到骑行社交等一体化服务,加快“骑行+景区”“骑行+乡村”“骑行+康养”等文旅新业态研究[2] - 行业通过打造深度游览路线、开展赛事引流活动、制定康养旅游产品等措施吸引中高端客群[2]
户外装备党,不需要“精致穷”
虎嗅· 2025-10-10 08:35
行业趋势与消费者行为 - 户外运动消费趋势从轻松氛围的活动(如飞盘、露营)转向更具冒险和挑战性的项目(如爬山、徒步)[2] - 户外运动具备强烈的社交属性,成为年轻人的“社交名片”和理想生活方式的投射[10][36] - 尽管存在消费降级趋势,但户外产品的购买力势头依然强劲[18] - 京东平台数据显示,国庆期间户外鞋服销售额同比增长55%[6] - 电商平台过去一年户外运动销售额Top30商品中,近半数价格出现上涨[6] 品牌格局与市场动态 - 户外装备品牌呈现高端化趋势,安踏收购始祖鸟、李宁收购Haglöfs等案例显示行业整合动向[4] - 国际高端品牌如Snow Peak和Goldwin加速进入中国市场[4] - 高端户外产品价格持续走高,例如凯乐石冲锋衣和速干衣价格翻番,始祖鸟在半年内二次涨价最高涨幅达72%[17] - 始祖鸟龙年限定款在二级市场被炒至16000元一件[17] - 消费者对高端品牌接受度提升,定价1000元以上的户外机能T恤和近万元的冲锋衣逐渐成为入门必备[5] 消费者心理与购买动机 - 年轻消费者出现“精致穷”现象,愿意为5000元以上的冲锋衣超前消费,却在20元的外卖上犹豫不决[1][11] - 装备购买动机从功能性需求转向社交身份象征,品牌成为证明购买力的途径之一[14][22][24] - 社交媒体推动品牌鄙视链形成,始祖鸟、凯乐石等品牌成为爬山登顶的标配装备[15][16][19] - 部分消费者购买行为与实际需求脱节,出现“爬山零基础,但装备要顶配”的现象[12][13] 产品需求与销售表现 - 完整户外装备(登山鞋、速干裤、冲锋衣、负重背包、登山杖)构成可观的市场规模[7] - 户外运动热度带动产品销量激增和价格水涨船高[6] - 贵价专业品牌出现供不应求现象,部分消费者通过分期付款方式购买[8][19] - 户外品牌演变为中产身份象征,与lululemon、SALOMON并称为新晋中产四天王[22]
“穷人买不起,中产看不上”,迪卡侬的文案又“翻车”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9-17 21:40
品牌公关危机 - 迪卡侬产品宣传页面因使用“处女地”一词引发广泛争议,部分网友认为该表述存在物化女性之嫌 [1] - 争议爆发后公司迅速撤下相关广告图片和文案,客服回应称已反馈给相应负责人 [4] - 社交媒体上出现抵制声音,同时也有观点认为“处女地”为中性词无需过度敏感 [7] 品牌定位与价格策略转变 - 迪卡侬正从平价品牌向中高端转型,经典速干T恤从99元涨至149元,抓绒外套从249元飙升至499元 [10] - 2022-2024年间商品销售均价从128.81元涨至196.32元,涨幅高达52% [10] - 门店出现消费图景割裂,左边是几十元纯色T恤,右边是69999元全碳纤维公路车 [14] 财务表现与战略调整 - 公司2024年全球销售额约合人民币1200亿元 [9] - 2021到2023年全球营收增幅从21.3%骤降至1.15% [20] - 2024年利润下跌15.5%至7.87亿欧元,创下十年新低 [20] - 2022年首位女性CEO上任后开启品牌重塑,包括换Logo、讲专业、上探高端 [20] 转型挑战与市场反应 - 消费者质疑涨价后产品质量,例如200元户外夹克出现起球、鞋底硬等问题 [11] - 品牌被指陷入“穷人买不起,中产看不上”的尴尬境地 [14] - 公司缺乏如始祖鸟、lululemon等品牌的故事性和情绪价值,导致老用户感觉“背叛”,新用户驻足观望 [21] - 2024年8月有媒体报道迪卡侬计划出售中国子公司约30%股权,业务估值约10亿-15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00亿元) [21]
NEW REALITY 2025|中国户外市场的密码与隐忧(上)
搜狐财经· 2025-09-02 11:21
行业规模与增长趋势 - 2025年中国运动品牌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0亿元人民币[2] - 2024年户外市场规模达1504亿元,同比增长23%[5] - 骑行、垂钓、滑翔伞等细分领域增速最高超过100%[11] - 预计2035年中国户外运动渗透率接近欧美水平(45%以上)[13] - 高端户外市场年复合增速达35%[28] 市场驱动力与消费行为转变 - 国民健康素养水平五年间从19%跃升至32%[2] - 社交媒体户外相关内容获得140亿次浏览热度[2] - 消费价值从"符号占有"转向"价值共鸣",健康投资取代身份投资[16][18] - 户外活动成为年轻都市白领的社交货币,体现成就感与健康生活[18] - 消费者需求从泛化向精准具象跃迁,注重多场景适配性[7][31] 品牌业绩与市场表现 - 亚玛芬集团大中华区Q1营收4.46亿美元,同比增长43%[2] - 威富集团大中华区Q1营收2.17亿美元,同比增长4%[2] - 阿迪达斯大中华区Q1营收10.29亿欧元,同比增长13%[2] - BranDNA业绩保持稳定强劲增长,已签约Body Glove、Dakine等国际品牌[15] 竞争格局与品牌动态 - 近三年超20个国际户外品牌通过直营、代理或合资模式进入中国市场[20] - 超10家本土品牌开拓国内市场,本土品牌产品均价涨幅达25%-65%[24] - 安踏收购狼爪,报喜鸟收购美国高端户外品牌Woolrich[24] - 李宁收购瑞典户外品牌Haglöfs,其全球旗舰店将落户上海[20] - 德国品牌Vaude、丹麦品牌Nordisk、北美品牌Alo均加速布局中国市场[20] 本土化战略与创新方向 - 本土品牌通过深度洞察消费习惯、灵活运营和供应链响应形成竞争壁垒[25] - 安踏推行"千店千面"全直营策略,361度采用"超品店"一站式购物模式[25] - 萨洛蒙在中国市场投资本土创新,开发特殊剪裁和适应城市环境的材料[29] - 品牌竞争焦点从品牌力延伸至本土化服务、场景适配和供应链效率[27] 行业挑战与发展方向 - 赛道过度拥挤导致产品同质化风险,但消费者更忠于赛道而非单一品牌[23] - 未来竞争关键在于对场景和品质颗粒度的把握,需兼顾时尚与功能[29] - 风险在于价值定位模糊及为短期利益牺牲创新和质量[29] - 户外赛道细分加速,涵盖专业、时尚、轻量化等多维赛道并行发展[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