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户外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国产平替们的户外梦,膨胀起来了
36氪· 2025-07-25 19:07
行业概况 - 中国户外运动市场规模2022年达2480亿元,同比增长15.8%,预计2025年突破4000亿元 [6] - 户外运动参与人数2021年底达4亿人,登山/攀岩等细分领域参与人次约4.5亿 [5] - 行业渗透率中国仅2%,远低于美国的55%和欧洲的62% [19] 头部企业表现 - 安踏系2023年营收破千亿(安踏708.26亿+亚玛芬体育372.6亿),通过收购始祖鸟、萨洛蒙等国际品牌布局高端户外 [2] - 始祖鸟2023年全球销售额21.9亿美元(约156.82亿人民币),中国区营收同比增53% [3] - 萨洛蒙鞋类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整体收入超13亿美元(约93亿人民币) [3] 本土品牌发展 - 伯希和2022-2024年营收从3.79亿飙升至17.66亿,年复合增长率115.86%,冲锋衣贡献超80%收入 [1] - 凯乐石、探路者、牧高迪等本土品牌年收入约15-40亿,均拥有核心大单品 [8] - TOP30国产品牌近一年均价同比上涨25%-65%,通过提价策略摆脱平替标签 [16][17] 产品与技术 - 本土品牌技术突破:探路者北斗定位救生衣(精度±3米)、牧高笛光伏帐篷(日发电2kW·h)、黑冰IDFB认证鹅绒 [9][10] - 场景化产品创新:牧高笛冷山2UL帐篷(1.8kg承重双人)、黑冰天枢羽绒服(380g/蓬松度900+)、探野者"蝉羽"冲锋衣(80g) [11] 营销与挑战 - 本土品牌营销费用高企:蕉下2021年营销开支11.04亿占营收46%,伯希和2024年推广费3.59亿占营收20% [13] - 明星代言成本高昂,配套宣传预算可达代言费的6-7倍(如1500万代言需配1亿预算) [13] - 自建产能成优势:骆驼自建50万平米产研中心,冲锋衣生产成本降低10% [20][21] 市场趋势 - "中国式户外"趋向轻量化与体验化,装备需求从功能导向转向时尚表达 [20] - 行业分层明显:始祖鸟/萨洛蒙属第一梯队,伯希和/凯乐石属第二梯队,骆驼/迪卡侬属第三梯队 [5] - 终局路径在于本土创新而非替代国际品牌,需平衡技术投入与商业回报 [22]
比始祖鸟先飞15年的“户外神鸟”,终于在中国开店
36氪· 2025-07-21 11:32
公司概况 - Osprey是1974年创立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户外背包品牌,比始祖鸟早15年诞生,创始人为迈克·普弗滕豪尔,品牌命名灵感来自鱼鹰捕食场景[4][6][7] - 公司最初以量身定制背包起家,凭借轻量化和功能性设计迅速成为户外爱好者首选,目前产品线覆盖户外、城市、骑行、儿童、旅行等六大系列[7][9][10] - 2021年被美国上市公司Helen of Troy以4.14亿美元收购,收购时年营收为1.55亿美元(约11.11亿元人民币),2026财年Q1收入同比增长3.7%,推测全年营收或达3亿美元(约21.51亿元人民币)[1][10][12] 中国市场战略 - 2024年6月在杭州湖滨in77开设中国首家品牌专营店,标志着从经销代理转向直营模式,此前20年通过代理商"极限之家"和电商渠道运营[1][13][15] - 直营策略旨在强化品牌建设、零售体系及社群运营,选址杭州核心商圈可提升品牌曝光度与消费者触达效率[1][15][16] - 天猫官方店拥有41.1万粉丝,小红书账号粉丝超7万,线下店将重点解决假货问题并转化线上用户为社群成员[16][18][19] 行业趋势与竞争 - 户外背包正成为都市通勤标配,地铁场景中Osprey背包与始祖鸟、Salomon等户外品牌服饰鞋款形成搭配组合[3] - 同行如On昂跑、HOKA等均在提升直营渠道占比,Osprey虽布局较晚但50年品牌积淀构成差异化优势[15][19] - 美国境外市场贡献约50%销售额,中国作为重点增长市场,直营店将测试消费者对品牌溢价和体验服务的接受度[12][15] 产品与技术 - Kestrel系列背包是经典产品,尤其受重装徒步爱好者青睐,昵称"小鹰"成为品牌代称[4][9] - 背负系统技术积累深厚,多样化设计覆盖徒步、越野跑、骑行等多场景需求[9][10] - 近年拓展技术背包外的产品线,直接面向消费者渠道表现强劲[10]
主动给生活按下一次“暂停键”
中国青年报· 2025-06-21 10:09
户外运动行业趋势 - 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走出房间、走向户外,将户外活动作为精神自留地 [2] - 户外消费观念从单纯物质消费转向体验导向,更注重感官与自然的连接 [3] - 参与者通过徒步、登山等活动获得时间被"拉长"的独特感受,形成持续参与动力 [1][3] 户外装备消费行为 - 专业装备(冲锋衣、防水背包、徒步鞋等)单套购置成本可达一万元左右 [2] - 部分消费者秉持"实用至上"原则,将单件装备预算控制在千元以内 [2] - 装备选择呈现两极分化:新手易受"一步到位"销售建议影响,资深用户更注重功能性而非价格 [1][2] 户外体验经济特征 - 参与者更看重异乡风俗探索、陌生人社交等非物质价值 [2] - 高海拔徒步场景中(如四姑娘山4200米大本营),装备功能性需求压倒价格考量 [3] - 断网环境强化了自然体验,推动消费者为"感官感知"付费的意愿 [3]
户外消费迎来新增长
经济日报· 2025-05-09 05:47
户外消费市场趋势 - 户外消费市场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趋势,为夏日经济注入活力 [1] - 短途旅行、周边露营、城市漫游等活动带动户外消费新一轮增长 [1] 运动户外装备销售表现 - 运动户外装备类产品整体销量稳步增长,旅行装备销量占比达18.2%,位列品类第一 [1] - 户外照明、野餐用品、烧烤用具、帐篷垫子等品类受欢迎 [1] - 淋浴袋、户外防晒配饰销量环比增幅均超过140% [1] - 登山攀岩、烧烤、冲浪类产品销量实现两位数增长 [1] 消费者结构分析 - 26岁至35岁人群为核心消费群体,销量占比达35.7% [1] - "80后"和"90后"消费者合计贡献超六成户外装备销量 [1] - 男性用户占比超六成,功能性与探索型装备增长迅速 [1] - 女性用户青睐旅行装备及兼顾美观与实用的户外配饰,体现精致露营、自拍防晒等场景消费意愿 [1] 地域消费特点 - 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北京位列成交额前5名 [2] - 广东消费者偏好旅行装备、户外照明、野餐用品 [2] - 浙江消费者最爱购买烧烤用具,展现"社交式露营"特点 [2] - 浙江、甘肃、新疆、宁夏、青海等地户外消费热情快速升温,短途出行热潮向新兴目的地区扩展 [2] 户外出行生活方式变化 - 短途户外出行从专业玩家转向大众化、轻量化、场景细分的新型生活方式 [2] - 政策支持加码推动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完善,个性化产品不断涌现以满足多样化需求 [2]
牧高笛(603908) - 牧高笛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的公告
2025-04-29 00:10
业绩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33380.33万元,同比降6.20%[3] - OEM/ODM业务营收22030.15万元,同比增2.46%[3] - 自主品牌业务营收11350.18万元,同比降19.42%[3] 用户数据 - 大牧直营门店期末2家,新开1家[3] - 小牧直营门店期末8家,无新开关闭[3] - 小牧加盟门店期末199家,新开2家关21家[3] 业务毛利 - 小牧直营店收入2337597.10元,毛利率50.91%,同比降4.73%[4] - 大牧线上收入44476789.06元,毛利率33.48%,同比降5.14%[4] - 线上销售毛利率33.48%,同比降5.14%;线下26.76%,同比增0.14%[5]
成毅代言的伯希和赴港IPO了:估值28亿元,腾讯、启明创投位列股东
搜狐财经· 2025-04-28 18:14
公司概况 - 伯希和户外运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专注于高性能户外服饰及装备,产品涵盖服装、鞋类及配饰,适用于户外活动、运动健身和都市通勤 [2] - 公司以直接面向消费者(DTC)的多渠道模式及分销网络销售产品,2024年10月宣布演员成毅为品牌代言人并推出营销活动,活动首日线上平台产生约10亿浏览量和2亿互动量,带动GMV超6000万元 [2] 财务表现 - 收入从2022年的3.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6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22.2%,净销售额同期从3.51亿元增至17.33亿元 [2][3] - 毛利率持续提升,从2022年的54.3%增至2024年的59.6%,年内溢利从2431.1万元大幅增长至2.83亿元 [3][4] - 2024年零售额市场份额为5.2%,位列中国内地本土高性能户外服饰品牌前三 [2] 融资与股权结构 - 2023年至2025年完成两轮融资,B轮后估值达28亿元,投资者包括腾讯投资、启明创投等机构 [4][5] - A轮融资每股成本22.32元,B轮融资每股成本41.66元,公司融资后估值从11.9亿元提升至28亿元 [5] - 控股股东刘振及花敬玲夫妇合计控制63.17%投票权,腾讯投资持股10.7%,启明创投持股5.35% [5] 市场定位与增长 - 伯希和品牌定位高性能户外服饰,通过明星代言和营销活动显著提升品牌曝光,2024年活动单日GMV突破6000万元 [2] - 公司收入结构显示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比从2022年的31.8%微增至2024年的33.2%,行政开支占比从12.3%降至7.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