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电热膜
搜索文档
石墨烯迎来黄金十年?业内专家:中国已初步构建产业链雏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8 13:57
行业政策与战略定位 - 石墨烯产业被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建议,旨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1] - 工信部发布的《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包含多种石墨烯材料,如石墨烯散热材料、电热膜等[2] - 中国石墨烯研发和产业化体系全球最完整,在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1] 产业规模与产业链现状 - 中国石墨烯领域专利申请数量达28万件,占全球总申请量的80%以上[2] - 截至2024年底,中国石墨烯材料产能超过1.5万吨/年,约占全球的53%,成为全球最大原材料生产制造基地[2] - 行业已初步构建从原材料、应用材料/功能器件到终端领域的产业链雏形[2] 技术突破与商业化应用 - 2024年石墨烯制成的功能半导体问世,中美欧同步突破8英寸石墨烯晶圆级小批量量产技术[3] - 石墨烯热界面材料产品已开始商业化应用,为AI算力和5G传输提供热管理[3] - 全球首例石墨烯脑机接口临床植入手术已在英国成功实施[3] 未来应用前景与发展方向 - 未来十年石墨烯将进入黄金应用时代,重点聚焦可持续发展、医疗健康和通信三个方向[4] - 在通信领域,石墨烯材料的天线将在6G太赫兹系统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4] - 在各种新兴电池技术中,石墨烯有望发挥重要作用[4]
三场展会看科技如何打造"好房子"
经济日报· 2025-11-14 08:13
行业科技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与住宅产业和城市建设深度融合[5] - 新技术加速突破、新材料不断涌现、新装备迭代升级、新应用高效赋能,共同推动行业进步[5] - 科技支撑好房子需要的好标准、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好运维等关键环节[2] 建筑材料创新 - 特殊混凝土可通过光照改变颜色以增加吸热、减少散热,显著提升节能效果[3] - 自愈合混凝土内置胶囊,能在出现裂缝时实现自修复,解决年久开裂问题[3] - 创新推出光伏建筑玻璃、气凝胶保温材料、高性能隔声毡等一大批新型材料[3] - 石墨烯电热膜用于冬季采暖,节省室内空间[3] - 具有高抗腐蚀性和抗渗漏性的建筑材料可延长建筑寿命[3] 建造技术与装备升级 - 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造楼机更加集成化、轻量化、智能化,具备自动纠偏、智能监控能力[4] - 新型造楼机可实现全天候封闭作业和多工序立体流水化施工,处于世界领先水平[4][5] - “好建造”为建造高质量住房奠定坚实基础[5] 住宅设计与功能优化 - 展会展出18个“好房子”样板房,包括仅30平方米但功能齐备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样板房[2] - 样板房设计可依据家庭需要任意组合空间,例如多孩家庭可随时增加卧室[2] - 房屋重新装修可通过平板电脑轻触呈现效果图并一键下单购买部品和服务[2] 房屋检测与维护 - “天空地”一体化房屋检测平台可检测室内甲醛、建筑裂缝、空鼓、渗漏及水质、燃气等情况[5] - 全面体检后为每栋建筑建立健康档案,便于及时修补[5] - 旧房改造设计方案可实现从设计师看现场到改造交付仅需40天[2] 行业标准与市场需求 - 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包含14项提高住房品质的新标准[2] - 新标准对房屋隔音提出更高要求,新研制的隔声玻璃可有效阻隔声音以支撑新标准[2] - 全国有15个省(区、市)二手住宅交易量超过新房,旧房改造需求增多[2]
中经评论:用科技打造“好房子”
经济日报· 2025-11-12 08:00
行业政策与标准 - 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包含14项新标准以提高住房品质,例如对房屋隔音提出更高要求 [2] - 全国有15个省(区、市)的二手住宅交易量已超过新房,凸显旧房改造市场需求增多 [2] 产品与技术应用 - 企业展出新研制的隔声玻璃,可在模拟高分贝环境中有效阻隔声音,支撑新建住宅满足新隔音标准 [2] - 企业推出旧房改造设计方案,从设计师现场勘查到改造交付仅需40天 [2] - 企业研发的“天空地”一体化房屋检测平台可检测室内甲醛、建筑裂缝、空鼓、渗漏及水质、燃气等情况,并为建筑建立健康档案 [4] 创新材料发展 - 特殊混凝土在光照下可从深灰色变为浅灰色,以增加吸热、减少散热,提升节能效果 [3] - 具有高抗腐蚀性和抗渗漏性的建筑材料可延长建筑寿命,自愈合混凝土通过内置胶囊在出现裂缝时实现自修复 [3] - 薄层石墨烯电热膜用于冬季采暖,可节省室内空间 [3] - 行业创新推出光伏建筑玻璃、气凝胶保温材料、高性能隔声毡等一批新型材料,以提升建筑性能、减少碳排放并降低维护成本 [3] 建造装备与技术 - 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造楼机实现集成化、轻量化、智能化,具备自动纠偏、智能监控及全天候封闭作业能力,支持多工序立体流水化施工,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3] -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与住宅产业和城市建设深度融合发展 [4] 样板房与设计趋势 - 好房子科技展展出18个“好房子”样板房,包括一个30平方米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样板房,通过设计实现功能齐备 [2] - 样板房设计趋向灵活,可根据家庭需要任意组合空间,例如多孩家庭可随时增加卧室 [2] - 房屋重新装修可通过平板电脑轻触呈现效果图并一键下单购买所需部品和服务 [2]
用科技打造“好房子”
经济日报· 2025-11-12 06:04
行业科技发展趋势 - 住宅产业与建筑行业正加速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 [4] - 新技术加速突破、新材料不断涌现、新装备迭代升级、新应用高效赋能,共同推动居住生活体验提升 [4] - 行业传统印象为劳动密集型,但目前从建造过程到居住体验均存在大量科技应用场景 [1] 产品与技术标准 - 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包含14项提高住房品质的新标准 [2] - 新科技能支撑新建住宅满足更高标准,例如新研制的隔声玻璃可有效阻隔高分贝噪音以满足新隔音标准 [2] 创新材料应用 - 创新材料包括特殊混凝土(光照变色以提升节能效果)、高抗腐蚀抗渗漏材料、自愈合混凝土(内置胶囊实现裂缝自修复) [3] - 推广应用光伏建筑玻璃、气凝胶保温材料、高性能隔声毡等新型材料,可显著提升建筑性能、减少碳排放、降低维护成本 [3] - 冬季采暖采用石墨烯电热膜,能够节省室内空间 [3] 建造工艺与装备 - 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造楼机实现集成化、轻量化、智能化,具备自动纠偏、智能监控、全天候封闭作业能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3] - “好建造”为高质量住房奠定基础,新型装备成为推动工程建设的利器 [3] 住宅设计与功能 - 展会展出18个“好房子”样板房,包括30平方米保障性租赁住房样板房实现功能齐备 [2] - 样板房设计灵活,可根据家庭需要任意组合空间,例如多孩家庭可随时增加卧室 [2] - 房屋装修可通过平板电脑轻触呈现效果图并一键下单购买部品和服务 [2] 旧房改造市场 - 全国有15个省(区、市)二手住宅交易量超过新房,旧房改造需求增多 [2] - 有企业提供旧房改造设计方案,从设计师看现场到改造交付仅需40天 [2] 房屋运维技术 - 企业研发出“天空地”一体化房屋检测平台,可检测室内甲醛、建筑裂缝、空鼓、渗漏、水质、燃气等情况 [4] - 全面体检后为每栋建筑建立健康档案,便于需要时及时修补 [4]
锦富技术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长16.5% 热管理材料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2:44
公司业绩与业务概览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达4.51亿元 同比增长16.5% [1] - 主营业务包括电子产品精密部件、液晶显示模组(LCM/BLU)、智能检测及自动化装备 产品覆盖消费电子、汽车、医疗、新能源等领域 [1] - 公司推进业务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转型 在热管理材料、精细化工材料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1] 热管理材料业务进展 - 石墨烯电热膜产品已进入吉利、上汽、比亚迪、通用、小米等头部客户供应链 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座椅及座舱加热 [1] - 自主研发的低电导率冷却剂超级浓缩液完成新能源车企路试验证 可提升冷却系统安全性和能效 [1] - 冷却液产品向数据中心及储能电池领域推广 气凝胶材料作为宁德时代动力电池隔热方案主要供应商已批量应用并延伸至航空航天 [1] - 全球热管理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261亿美元(BCC Research数据) [2] 精细化工材料与新能源布局 - 1万吨电池用无氟粘结剂项目一期具备千吨级量产能力 已向20余家国内主流电池厂商送样且反馈良好 [2] - 无氟粘结剂经头部锂电池客户测试 性能指标行业领先 [2] - 公司发展战略为"消费电子+新能源"双轮驱动 拓展石墨烯散热材料在智能手机、AR/VR设备高功耗散热场景的应用 [2] 消费电子领域技术优势 - 开发反射遮光胶带套冲成型、自动贴标打孔切片一体化、超声波弯折等领先工艺 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 [3] - 子公司迈致科技的智能检测及自动化设备集成精密机械、伺服控制、机器视觉技术 在PCB、平板显示设备检测领域处于行业领先 [3] 公司战略目标 - 聚焦消费电子和新能源两大行业 重点发展热管理材料、高端粘结材料、电化学材料三大领域 [3] - 计划3-5年内转型为新材料类上市公司 2025年销售收入目标27亿元(非业绩承诺) [3]
锦富技术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长16.5% 加速向高科技产业转型
财富在线· 2025-04-29 10:18
公司业绩 - 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51亿元,同比增长16.5% [1] - 公司积极推进业务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转型,在热管理材料、精细化工材料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1] 热管理材料业务 - 石墨烯电热膜产品已进入吉利、上汽、比亚迪、通用、小米等头部客户供应链,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座椅及座舱加热解决方案 [2] - 自主研发的低电导率冷却剂超级浓缩液在国内某新能源头部车企完成路试验证,性能优异,可提升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安全性和能效 [2] - 冷却液产品正在数据中心及储能电池领域推广 [2] - 气凝胶材料作为宁德时代动力电池隔热方案的主要供应商产品,已批量应用并延伸至航空航天等领域 [2] - 全球热管理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到261亿美元 [2] 精细化工材料业务 - 公司建设的一万吨电池用无氟粘结剂项目,一期工程已具备千吨级规模量产能力 [3] - 无氟粘结剂产品已向20余家国内主流电池厂商送样检测,初步反馈效果良好 [3] - 产品经国内某头部锂电池客户测试,各项性能指标均居行业领先水平 [3] 发展战略 - 公司制定"消费电子+新能源"双轮驱动发展战略 [4] - 在消费电子市场持续深耕,并拓展石墨烯散热材料应用,石墨烯导热膜及散热涂料成为解决高功耗散热难题的关键材料 [4] - 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长红利及政策支持为终端产品放量提供强劲动力 [4] - 全球产业链格局调整带来国产替代机遇,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与产学研合作突破关键技术瓶颈 [4] - "消费电子+新能源"双赛道协同发力,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