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凝胶材料
搜索文档
Cabot (CBT) - 2025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1-04 22: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财年调整后每股收益创纪录达7.25美元,同比增长3% [12] - 2025财年调整后EBITDA为8.04亿美元,同比增长3%,利润率为22% [14] - 2025财年经营现金流为6.65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为3.91亿美元 [15] - 2025财年净债务与EBITDA比率为1.2倍,流动性为15亿美元 [14] - 第四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7美元,同比下降6% [26] - 第四季度经营现金流为2.19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为1.55亿美元 [26] - 2025财年资本支出为6400万美元,预计2026财年资本支出在2亿至2.5亿美元之间 [26] - 2025财年运营税率为27%,高于2024财年的26%,预计2026财年税率在27%至29%之间 [2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增强材料业务2025财年EBIT同比下降5%,第四季度EBIT同比下降400万美元,主要因销量下降5% [13][27] - 性能化学品业务2025财年EBIT同比增长18%,但第四季度EBIT同比下降200万美元,主要因销量下降5% [13][30] - 性能化学品业务全年EBIT增长3000万美元,得益于特种金属氧化物和电池材料产品线销量增长 [30] - 电池材料业务总边际贡献在2025财年同比增长20% [2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增强材料业务在美洲地区销量下降7%,亚太地区下降6%,欧洲地区增长5% [28] - 性能化学品业务在欧洲地区销量下降,特别是在建筑相关应用领域 [30] - 亚洲市场对性能化学品需求强劲,美洲需求平淡,欧洲需求模式充满挑战 [36] - 亚洲轮胎进口持续影响美洲和欧洲地区的本土轮胎生产 [33][3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重点包括维护资产基础、投资有机和无机增长、通过股息和股票回购向股东返还资本 [16] - 收购普利司通墨西哥补强碳工厂,预计在第二财季完成,首年即对盈利有增值作用 [18] - 专注于有吸引力的终端市场,如基础设施和替代能源、数字化以及消费驱动型应用 [19] - 电池材料业务采用双轨战略,针对中国市场定制方法,同时在西方地区建立领先地位 [22] - 推出用于锂离子储能系统的新型导电碳产品LITX 95F [23][24] - 获得EcoVadis铂金评级,并发布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20][2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财年宏观经济、地缘政治和全球贸易环境动荡,终端市场需求疲软 [12][32] - 预计2026财年北美和欧洲轻型汽车产量将连续第三年下降,亚洲轮胎进口持续影响西方市场 [33] - 全球制造业PMI徘徊在50左右,缺乏明确催化剂进入扩张区间 [33] - 2026财年调整后每股收益预期在6至7美元之间,反映出需求环境疲软和定价压力 [34] - 性能化学品业务预计2026年EBIT将同比保持相对稳定,销量小幅改善将被成本增加所抵消 [31][32] - 长期来看,锂离子电池市场预计未来三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0% [25] - 公司原先为2027年设定的投资者日目标因终端市场假设未达预期而面临挑战 [38][39] 其他重要信息 - 投资者关系领导层变更,Robert Brist将接任副总裁,Steve Della Hunt继续担任财务主管 [10][11] - 2025财年支付股息9600万美元,并回购1.68亿美元股票,总计向股东返还2.64亿美元资本 [17] - 公司自1968年以来持续支付并增加股息 [17] - 与陶氏化学就英国巴里工厂关闭后的长期供应协议进行讨论 [49]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各地区橡胶炭黑运营率是否出现波动或相对稳定 [48] - 运营率基本稳定,但受轮胎进口水平影响,北美运营率基本稳定,亚洲进口轮胎对地区需求产生影响 [49] 问题: 陶氏化学欧洲硅酮业务重组是否对公司产生影响 [48] - 陶氏宣布关闭威尔士巴里硅氧烷工厂,公司与陶氏有直至2028年的长期协议,目前正就合同履行进行讨论 [49] 问题: 2026年轮胎合同价格预期下降幅度、按地区划分的情况以及已完成谈判的比例 [51] - 目前已完成约25%的合同谈判,低于去年同期的45%,谈判时间更长因需求预测困难,无法评论最终结果 [52] 问题: 性能化学品业务2026年指引中关于销量、价格或组合假设的详细说明 [53] - 该业务长期增速约为GDP的1.5至2倍,目前汽车和建筑应用处于周期性低谷,预计2026年改善有限,但电池材料、数字化等目标增长领域表现强劲,预计整体销量增长,组合影响大致平衡 [54][55][56] 问题: 各地区产能利用率在当季的表现 [60][61] - 北美利用率在75%-80%,欧洲约85%,南美洲较低约70%左右,但贸易政策开始显现积极影响,亚太地区利用率维持高位,公司选择性供应以最大化价值 [62][63][64][65]
投资热土 “宿”造未来——上证报组织上市公司优强企业考察团走进宿州
上海证券报· 2025-10-22 02:17
宿州市经济发展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289.1亿元,同比增长5% [2]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2.8%,进出口总额增长32%,增速均居安徽省第1位 [2] - 十大重点产业集群规模已达2800亿元,十二大特色产业集群规模突破500亿元 [5] 宿州市产业布局与战略 - 重点发展“5512”工程,即五大主导产业、五大传统产业、十二大特色产业集群 [3] - 加快打造“一城两区三基地”,建设皖苏鲁豫交汇区域新兴中心城市 [5] - 新能源产业作为五大主导产业重点方向,目标到2027年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 [11] - 统筹推进汽车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绿色食品皖北四大重点产业集群建设 [5] 企业考察与合作意向 - 近40家上市公司、优强企业、金融投资机构高管参与考察 [3] - 罗曼股份希望在城市景观提升、文旅业态创新、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与宿州合作 [11] - 双达股份关注宿州氢能产业,可为氢能项目提供配套支持并希望对接电厂储能项目 [11][12] - 纽沃德新材料计划将其气凝胶隔热材料应用于当地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等产业 [13] 本土企业成长与反馈 - 佳力奇作为宿州首家本土上市公司,得益于市政府提供的“保姆式”服务,于2024年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8] - 海利生物希望依托上市公司平台优势,通过并购重组参与宿州生物医药园等载体建设 [9] - 北京琨山资本集团董事长武良山拟结合文旅优势,利用数字科技手段打造宿州城市核心IP [10] 营商环境与政府支持 - 宿州市秉持“宿事速办”理念,承诺为企业集聚最优资源、打造最优环境、提供最优服务 [6] - 宿州具备交通区位优越、产业布局清晰、要素成本较低、营商环境优良等多重优势 [5] - 企业家评价宿州招商工作“务实、高效、亲和”,细节之处彰显诚意 [13]
答卷十四五·央企惠民生 |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央企擘画安居新图景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10-10 07:25
央企在保障性住房与城市更新中的实践 - 央企作为城市建设主力军,通过硬件改造与软件升级全方位推进居民从“有居”到“优居”的转变 [1] - 北京“首创和园繁星”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为6000多名青年人提供住所,其4000余套住房在2023年建成后迅速租罄 [1][2] - 上海彭一小区非成套旧住房改造项目由中铁二十四局承建,是上海建筑体量最大、居民户数最多(2110户)的拆除重建工程,将40幢旧房变为17幢新高层住宅并配套1600多个车位 [3] 针对特殊群体需求与灾后重建的举措 - 中国建筑旗下中海集团在上海建国东路更新区域推出“友里安家计划”,为独居老人提供定向房源、租金优惠及适老设施 [5] - 在2023年北京特大暴雨后,中交一公局集团参与门头沟区潭柘寺镇灾后重建,其南辛房村异地安置工程于2025年8月通过验收 [5] - 北新建材在河北涿州灾后重建中,为12户重灾户免费修缮房屋并提供援建材料,实现一周快速交付 [5] 科技创新在建筑与城市运营中的应用 - 中国化学工程所属华陆公司研制的气凝胶材料应用于学校建筑改造,实测环境温度每上升3.5℃可使建筑外顶温度下降18℃,显著改善室内热环境并降低空调负荷 [8] - 中国建研院环能科技建设全国首个建筑领域鸿蒙生态示范工程,通过数字孪生系统与AI算法动态优化设备运行,节能效率提升15%以上 [9][11] - 华润置地在深圳后海中心区开展一体化城市运营,覆盖3.5平方公里区域,其AI算法累计接收告警事件超10万件,智能发现占比约97%,平均20分钟办结 [11][14] 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金融模式创新 - 中国国新旗下国新资产与华润置地有巢品牌探索Pre-REITs模式,成功盘活规模约20亿元的存量租赁住房资产,回收约10亿元资本金 [14][15] - 该模式已在北京、上海、宁波等地盘活4宗项目、约2458套租赁住房,出租率稳定在90%以上,预计通过10亿元新增投入撬动约30亿元的新增建设 [15] - 截至2025年6月末,上市REITs发行规模约1771亿元,其中保障房类发行8单,规模为121亿元,央企作为原始权益人发行11只,规模408亿元 [16]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央企擘画安居新图景
中国证券报· 2025-10-10 04:52
文章核心观点 - 央企正通过硬件改造、软件升级、技术创新和金融模式创新,全方位推动城市更新与保障性住房建设,从“有居”向“优居”转变,拓展“安居”的当代内涵 [1][2][4][6] 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实践 - 北京“首创和园繁星”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为6000多名青年人提供住所,项目一期和二期4000余套租赁住房在2023年建成后迅速租罄 [1][2] - 项目采用开放式街区和“大开放、小围合”规划布局,并运用装配式装修、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提升居住品质 [2] - 中国国新旗下国新资产与华润置地旗下有巢品牌采用Pre-REITs模式,成功盘活规模约20亿元的存量租赁住房资产,回收约10亿元资本金用于新增投资 [6][7] - 通过该模式,北京、上海、宁波等地4宗项目、约2458套租赁住房成功盘活并投入运营,出租率稳定在90%以上,预计10亿元新增投入将撬动规模约30亿元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 [7] 旧城改造与灾后重建 - 上海静安区彭一小区非成套旧住房改造项目由中国铁建承建,是上海建筑体量最大、居民户数最多(2110户)、改造难度最高的拆除重建工程,将40幢老旧房屋变为17幢新高住宅并配套1600多个车位 [2] - 中国建筑旗下中海集团在上海建国东路更新区域推出“友里安家计划”,为独居老人提供定向房源、租金优惠及适老设施 [3] - 在2023年北京特大暴雨后,中交一公局集团参与门头沟区灾后重建,其南辛房村工程于2025年8月验收 北新建材在河北涿州为12户重灾户免费修缮房屋,实现一周快速交付 [3] - 住建部数据显示,2025年前8个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17万个,2019年至2024年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8万个,惠及居民超过1.2亿人 [3] 技术创新与绿色建筑 - 中国化学工程所属华陆公司研制的气凝胶材料用于学校建筑隔热,实测环境温度每上升3.5℃可使建筑外顶温度下降18℃,显著改善室内热环境并降低空调制冷负荷 [4] - 华陆新材围绕建筑节能形成系列产品,其40项研发项目中80%已实现成果转化 [4] - 中国建研院所属环能科技建设全国首个建筑领域鸿蒙生态示范工程,通过部署建筑鸿蒙智控一体柜和基于开源鸿蒙的数字孪生系统,结合AI算法使节能效率提升15%以上 [5][6] - 该鸿蒙创新技术已在北京、深圳等地开展项目应用 [6] 智慧城市运营 - 华润置地在深圳后海中心区开展一体化城市运营,覆盖3.5平方公里区域 [6] - 运营平台依托AI赋能,试点应用“乱摆卖、暴露垃圾、机动车乱停放”等算法,累计接收告警事件超10万件,其中AI智能发现占比达约97%,平均约20分钟办结 [6] - 平台已接入片区130多栋建筑物,整合1200多个监控点,构建“AI+无人设备”多维防控网络 [6] 基础设施REITs市场 -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上市REITs发行规模约1771亿元,共发行68只,其中央企作为原始权益人的有11只,发行规模408亿元 [8] - 截至2025年上半年,保障房类REITs共发行8单,规模为121亿元 [8]
倒计时3周!苏州纳米所主办,第四届先进凝胶论坛即将召开
DT新材料· 2025-09-30 00:03
论坛概况 - 论坛主题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旨在搭建“政产学研用资”六位一体的交流合作平台[2] - 论坛聚焦凝胶材料关键科学问题、瓶颈技术及工程应用实践,寻求跨领域、跨学科、跨地域、跨国界的交流合作[2] - 论坛将于2025年10月21-23日在苏州举办[2]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江苏省先进凝胶材料工程研究中心、DT新材料、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3] - 承办单位为南京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3] - 名誉主席为李清文研究员,执行主席为张学同研究员和严锋教授[3] 全体大会议程 - 10月22日下午举行先进凝胶论坛开幕式及多场主旨报告,报告人包括俞书宏院士、李长明院士等[6] - 报告主题涵盖高强水凝胶设计与性能、水凝胶软体机器、离子凝胶、共价有机框架、纳米复合材料、新型纳米气凝胶等前沿方向[6][7][8] 平行论坛一(水凝胶及生物应用) - 10月23日全天举行,议题包括溶胀起皱图案化水凝胶膜、蛋白质类淀粉样聚集材料、高分子水凝胶仿生智能材料等[9] - 生物应用方向涉及水凝胶生物应用材料、微生物驱动的活体材料、组织黏合剂、仿生非均质水凝胶、发光凝胶等[9][10] - 下午议题包括手性水凝胶构筑、智能聚合物水凝胶、自修复水凝胶耐疲劳机理、抗菌水凝胶、高韧性水凝胶等[10] 平行论坛二(气凝胶材料) - 10月23日全天举行,上午议题涉及苏州工业园区纳米产业介绍、碳气凝胶、纤维陶瓷气凝胶、金属气凝胶设计、再生纤维素气凝胶、石墨烯气凝胶等[12] - 下午议题包括低成本气凝胶、仿生高性能纳米复合材料、聚酰亚胺气凝胶、纤维素气凝胶纤维、复合气凝胶等[13][14] 平行论坛三(凝胶前沿技术与应用) - 10月23日下午举行,议题包括微流容纺丝、水凝胶基太阳能界面蒸发器、双水相微流控技术、抗菌杂化水凝胶、机器学习辅助凝胶传感、凝胶复合分离膜、生物活性水凝胶支架等[16] 青年科学家论坛 - 10月23日上午举行,分为两个组别,涵盖气凝胶多级结构调控、聚苯并嗯凑气凝胶、生物质纳米晶杂化凝胶、石墨烯气凝胶弹性体、聚酰胺纳米纤维气凝胶、仿生电子皮肤、芳纶纳米纤维气凝胶等方向[19][20][21] - 另一组别议题包括仿生分子构筑、耐极端冲击凝胶分子设计、水凝胶力学与医学应用、金属元素递送高分子材料、活性分子自递送凝胶等[19][20][21] 参会信息 - 常规注册期为07月01日至10月20日,正式代表费用为2600元/位,学生代表费用为1400元/位[21] - 注册费收款单位为南京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1]
镇江经开区坚定实施“产业攀登”工程 “链”动智车新势力 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
镇江日报· 2025-08-18 06:42
易扣精密 - 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 生产高精度塑料齿轮蜗杆等精密注塑件 [1] - 小米SU7和YU7车型快插接头与单向阀的独家供应商 比亚迪 蔚来 理想等头部新能源车企的核心合作伙伴 [1] - 产品应用于转向系统连接件 门锁传动机构 多媒体接口等智能汽车关键部件 [1] - 每日召开质量分析会 实时跟踪生产数据优化工艺 [1] - 上市公司超捷股份全资子公司 依托集团平台优势与上海总部研发资源 [1] - 2024年产值1.53亿元 预计2025年增至2.1亿元 [1] - 筹建墨西哥工厂 提升国际竞争力 [1] 泰舸电池膜 - PE隔膜生产线生产高分子PE与二氧化硅融合的电池隔膜 [2] - 投资6000余万元启动年产3000平方米电池隔离膜生产线技改项目 [2] - 新建6000平方米厂房 投建2条汽车低压电池用隔膜生产线 [2] - 新项目投产后年生产总值将实现翻番 [2] 镇江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 共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40余家 [2] - 初步构建以动力锂电池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为主的产业体系 [2] - 航天海鹰成为小米汽车气凝胶材料一级供应商 [2] - 阿雷蒙设立研发创新中心 业务扩展至新能源汽车电池包 热管理系统及ADAS清洗方案 [2] - 恩坦华专注研发制造门锁系统 电机电子系统 升降器 门模块等 客户覆盖吉利 长安 小鹏等 [2] 镇江经开区新能源产业 - 2024年20家新能源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70.4亿元 占规上工业总产值12.6% [3] - 实施"产业攀登"工程 聚焦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 服务化 国际化 品牌化方向 [3] - 推动新能源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 [3]
锦富技术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长16.5% 热管理材料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2:44
公司业绩与业务概览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达4.51亿元 同比增长16.5% [1] - 主营业务包括电子产品精密部件、液晶显示模组(LCM/BLU)、智能检测及自动化装备 产品覆盖消费电子、汽车、医疗、新能源等领域 [1] - 公司推进业务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转型 在热管理材料、精细化工材料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1] 热管理材料业务进展 - 石墨烯电热膜产品已进入吉利、上汽、比亚迪、通用、小米等头部客户供应链 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座椅及座舱加热 [1] - 自主研发的低电导率冷却剂超级浓缩液完成新能源车企路试验证 可提升冷却系统安全性和能效 [1] - 冷却液产品向数据中心及储能电池领域推广 气凝胶材料作为宁德时代动力电池隔热方案主要供应商已批量应用并延伸至航空航天 [1] - 全球热管理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261亿美元(BCC Research数据) [2] 精细化工材料与新能源布局 - 1万吨电池用无氟粘结剂项目一期具备千吨级量产能力 已向20余家国内主流电池厂商送样且反馈良好 [2] - 无氟粘结剂经头部锂电池客户测试 性能指标行业领先 [2] - 公司发展战略为"消费电子+新能源"双轮驱动 拓展石墨烯散热材料在智能手机、AR/VR设备高功耗散热场景的应用 [2] 消费电子领域技术优势 - 开发反射遮光胶带套冲成型、自动贴标打孔切片一体化、超声波弯折等领先工艺 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 [3] - 子公司迈致科技的智能检测及自动化设备集成精密机械、伺服控制、机器视觉技术 在PCB、平板显示设备检测领域处于行业领先 [3] 公司战略目标 - 聚焦消费电子和新能源两大行业 重点发展热管理材料、高端粘结材料、电化学材料三大领域 [3] - 计划3-5年内转型为新材料类上市公司 2025年销售收入目标27亿元(非业绩承诺) [3]
锦富技术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长16.5% 加速向高科技产业转型
财富在线· 2025-04-29 10:18
公司业绩 - 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51亿元,同比增长16.5% [1] - 公司积极推进业务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转型,在热管理材料、精细化工材料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1] 热管理材料业务 - 石墨烯电热膜产品已进入吉利、上汽、比亚迪、通用、小米等头部客户供应链,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座椅及座舱加热解决方案 [2] - 自主研发的低电导率冷却剂超级浓缩液在国内某新能源头部车企完成路试验证,性能优异,可提升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安全性和能效 [2] - 冷却液产品正在数据中心及储能电池领域推广 [2] - 气凝胶材料作为宁德时代动力电池隔热方案的主要供应商产品,已批量应用并延伸至航空航天等领域 [2] - 全球热管理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到261亿美元 [2] 精细化工材料业务 - 公司建设的一万吨电池用无氟粘结剂项目,一期工程已具备千吨级规模量产能力 [3] - 无氟粘结剂产品已向20余家国内主流电池厂商送样检测,初步反馈效果良好 [3] - 产品经国内某头部锂电池客户测试,各项性能指标均居行业领先水平 [3] 发展战略 - 公司制定"消费电子+新能源"双轮驱动发展战略 [4] - 在消费电子市场持续深耕,并拓展石墨烯散热材料应用,石墨烯导热膜及散热涂料成为解决高功耗散热难题的关键材料 [4] - 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长红利及政策支持为终端产品放量提供强劲动力 [4] - 全球产业链格局调整带来国产替代机遇,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与产学研合作突破关键技术瓶颈 [4] - "消费电子+新能源"双赛道协同发力,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 [4]
十年薪酬增持自家股票,锦富技术高管团队打响增持第一枪!
财富在线· 2025-04-09 14:57
公司动态 - 锦富技术董事长兼总经理顾清携高管团队启动大规模增持计划,顾清个人承诺以自有资金增持600万至800万元 [1] - 公司高管团队半年内连续两次大规模增持,体现对公司发展的信心 [1] 技术突破与业务进展 新能源汽车领域 - 自主研发的低电导率冷却剂超级浓缩液已获得国内头部储能企业订单 [1] - 石墨烯热管理产品覆盖一汽、吉利、比亚迪、小米等供应链 [1] - 气凝胶材料成为宁德时代电池防护的核心供应商 [1] 高端智能制造领域 - 子公司迈致科技为英伟达定制的AOI检测设备已交付20台,并被写入英伟达数据中心物料标准文件,成为全球唯一指定设备 [1] - 近期成立智能机器人事业部,专注于机器人整机零部件标准化研发 [1] 行业背景与战略意义 - 公司技术突破降低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在电化学材料国产化进程中构建了先发优势 [1] - 与英伟达的合作验证了技术实力,打开了全球服务器代工市场的增量空间 [1] - 企业层面的价值宣誓被视为中国企业家在金融战背景下捍卫资本主权的战略样本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