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介入产品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微创医疗(00853)尾盘跌超7% 上半年公司主要业务收入端承压 近期计划进行业务重组
智通财经· 2025-09-04 15:48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微创医疗尾盘跌超7% 报13.65港元 成交额6.06亿港元 [1] 上半年财务业绩 - 收入5.48亿美元 同比减少2% [1] - 归母净亏损0.47亿元 同比减亏52% [1] - 利润端亏损收窄超出预期 主要得益于费用管控良好及汇兑收益、资产处置等贡献 [1] 主要业务收入表现 - 冠脉业务收入同比减少2.1% 其中国内收入基本持平 球囊和配件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8%和21% 海外收入因中东冲突和渠道调整同比减少10% [1] - 骨科收入同比减少3.7% [1] - 心律管理收入同比减少1.4% [1] - 大动脉和外周收入因集采或降价影响同比减少9.2% [1] - 神经介入收入同比减少6.2% [1] 业务重组与资产处置计划 - 公司考虑对心律管理业务进行策略重组 可能将其与微创心通业务合并 [2] - 截至1H25公司背负因心律管理业务而产生的股份回购义务2.54亿美元 [2] - 计划出售物业、以权益法计量的被投资公司或其他资产 并与多家潜在投资者磋商直接投资附属公司或其他资产 [2] - 上述活动或将有助于改善集团负债和现金流情况 [2]
微创医疗(00853.HK):上半年收入承压 关注后续修复和减亏兑现
格隆汇· 2025-09-02 20:17
核心业绩表现 - 1H25收入5.48亿美元 同比下滑2% 归母净亏损0.47亿元 同比减亏52% 利润端表现超出预期 [1] - 公司整体EBITDA增至1.28亿美元 较1H24的0.59亿美元实现显著提升 [2] - 三项费用总额同比减少14.5% 运营费用率同比下降8.1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从20.6%降至13.2% [2] 分业务收入表现 - 冠脉业务收入同比下滑2.1% 其中国内收入基本持平 球囊和配件收入分别增长38%和21% 海外收入因中东冲突及渠道调整同比下降10% [1] - 骨科收入同比下降3.7% 心律管理收入下降1.4% [1] - 大动脉及外周业务受集采影响收入下降9.2% 神经介入业务下降6.2% [1] - 结构性心脏病收入增长2.7% 手术机器人收入大幅增长77.0% 外科业务收入增长42.8% [1] - 集团出海业务收入达0.60亿美元 同比增长57.3% [1] 分业务盈利改善 - 骨科板块净亏损同比收窄57.9% EBITDA同比增长28.5% [2] - 心律管理业务实现EBITDA转正 [2] - 心通医疗净亏损同比收窄96.2% 微创机器人净亏损同比收窄58.9% [2] 资产处置与业务重组 - 通过非核心业务处置获得0.26亿美元正向收益 [2] - 公司考虑对心律管理业务进行策略重组 可能将其与微创心通业务合并 目前背负该业务股份回购义务2.54亿美元 [2] - 计划出售物业 权益法计量的被投资公司及其他资产 正与多家潜在投资者磋商直接投资附属公司 [2] 未来展望 - 预计随着海外地缘冲突缓和及国内集采企稳 下半年各业务将呈现良好修复趋势 [1] - 业务重组及资产处置活动有望改善集团负债和现金流状况 [2]
微创脑科学公布中期业绩 权益股东应占溢利9292.3万元 同比减少35.25%
智通财经· 2025-08-27 22:04
财务表现 - 收入约3.83亿元 同比减少6.2% [1]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9292.3万元 同比减少35.25% [1] - 每股盈利0.16元 [1] 国际业务发展 - 海外收入达4710万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67.4% [1] - 国际业务分部利润实现高速增长 [1] - 亚太地区、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北美地区及拉美地区销售收入均实现快速增长 [1] 全球化布局 - 共有8款产品实现出海 [1] - 累计在34个海外国家或地区实现商业化 [1] - 覆盖9个神经介入手术量排名全球前十的国家 [1] - 在海外不同国家或地区共获得9项产品注册证 [1]
微创脑科学(02172)公布中期业绩 权益股东应占溢利9292.3万元 同比减少35.25%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22:02
财务表现 - 收入约3.83亿元 同比减少6.2% [1]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9292.3万元 同比减少35.25% [1] - 每股盈利0.16元 [1] 国际业务增长 - 海外收入达4710万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67.4% [1] - 国际业务分部利润实现高速增长 [1] - 亚太地区 欧洲 中东和非洲地区 北美地区及拉美地区的销售收入均实现不同程度快速增长 [1] 产品与市场拓展 - 共有8款产品实现出海 [1] - 累计在34个海外国家或地区实现商业化 [1] - 涵盖9个神经介入手术量排名全球前十的国家 [1] - 于海外不同国家或地区共斩获9项产品注册证 [1]
沛嘉医疗-B(09996.HK)中期业绩:收入同比增17.3% 核心业务板块销售强劲
格隆汇· 2025-08-22 22:35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人民币3.534亿元,同比增长17.3% [1] - TAVR相关产品销售收入达人民币1.616亿元,同比增长24.0% [1] - 神经介入产品销售收入达人民币1.918亿元,同比增长12.2% [1] 业务结构 - 收入构成中TAVR相关产品占比45.7%,神经介入产品占比54.3% [1] - 较2024年上半年结构变化:TAVR产品占比从43.3%提升至45.7%,神经介入产品从56.7%降至54.3% [1] TAVR业务进展 - 终端植入总量超过2,050台,同比增长18.8% [1]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中国经股TAVR市场份额提升及高端产品组合优化 [1] 神经介入业务进展 - 增长关键驱动包括DCwire®微导丝、Tethys AS®抽吸导管等现有产品市场渗透深化 [1] - 新获批YonFlow®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成功上市贡献收入增长 [1]
【华创证券】迈普医学(301033)系列深度研究报告二:关联交易易介医疗,前瞻布局第二增长曲线
华创医药组公众平台· 2025-08-10 18:53
神外业务发展 - 2023年前公司处于研发和商业化能力蛰伏阶段 营收体量较小且高度依赖硬脑膜单一产品 但坚持高强度研发投入 神经外科产品布局逐步成型 [3] - 2023年后集采影响逐步出清 硬脑膜业务企稳 PEEK颅颌面修补产品受益集采加速替代钛金属材料 [3] - 新产品止血纱、脑膜胶上市后快速放量 集采扩围将进一步加速新品入院 拉动收入端快速增长 [3] - 规模效应显现叠加费用增长放缓 公司利润端进入高增长阶段 [3] 神经介入布局 - 2025年6月公司拟收购易介医疗100%股权 标的专注神经介入赛道 该赛道具有渗透率与国产化率双低特征 集采扩围正推动行业加速发展 [3] - 易介医疗产品布局全面 处于商业化加速阶段 参考微创脑科学2024年33%净利率 预计标的将较快实现盈亏平衡 对利润率拖累仅为短期 [4] - 收购争议点包括关联交易定价问题 但监管高压态势下不合理定价风险极低 [4] 战略协同效应 - 收购将实现神内神外科室渠道协同 助力公司从神外市场延伸至更广阔的神介市场 大幅拓展业务成长空间 [4] - 当前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低 本次交易有利于增强控制力 [4] 业绩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 1亿、1 6亿、2 2亿元 同比增长43 8%、39 0%、40 5% 对应EPS为1 70、2 36、3 32元 [5] - 给予2026年38倍PE估值 对应目标价约90元 [5] 核心结论 - 神经外科业务处于高增长阶段 新产品与集采推动下增长具备持续性 [4] - 收购易介医疗虽短期拖累盈利 但符合中长期战略布局 为第二增长曲线奠定基础 [4]
迈普医学(301033)系列深度研究报告二:关联交易易介医疗 前瞻布局第二增长曲线
新浪财经· 2025-08-10 16:39
神外业务发展 - 2023年前公司处于研发和商业化能力蛰伏阶段,营收体量较小且高度依赖硬脑膜单一产品,但坚持高强度研发投入并逐步完善神经外科产品布局 [1] - 2023年后集采影响逐步出清,硬脑膜业务企稳,PEEK颅颌面修补固定产品受益于集采加速替代钛金属材料 [1] - 新产品止血纱、脑膜胶上市后顺利放量,集采扩围有望加速新品入院,拉动收入端快速增长 [1] - 规模效应和费用增长放缓推动公司利润端进入高增长阶段 [1] 神经介入布局 - 2025年6月公司拟收购易介医疗100%股权,后者主要布局渗透率和国产化率双低的神经介入赛道 [1] - 神经介入集采快速扩围推动渗透率和国产化率提高 [1] - 易介医疗产品布局全面且处于商业化加速阶段,预计将较快实现盈亏平衡 [2] 收购争议点 - 市场担忧标的摊薄公司利润率,但参考国产神经介入龙头微创脑科学2024年33%的净利率,预计拖累仅为短期 [2] - 市场担忧关联交易定价问题,但监管高压态势下不合理定价可能性极低 [2] 收购战略意义 - 实现神内神外科室渠道协同 [2] - 从神外市场延伸至更广阔的神经介入市场,拓展业务成长空间 [2] - 增强控股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力 [2] 业务展望 - 神经外科业务在新产品和集采推动下有望持续高增长 [2] - 收购易介医疗虽短期拖累盈利,但符合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布局第二增长曲线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6、2.2亿元,同比增长43.8%、39.0%、40.5% [3] - 对应EPS分别为1.70、2.36、3.32元 [3] - 给予2026年38倍PE估值,目标价约90元 [3]
微创医疗(00853.HK):股东变动落地 高耗龙头拐点已至
格隆汇· 2025-07-31 11:41
公司股东结构变动 - 大冢制药原持有公司20.7%股份 此次出售7.3%给上实资本 7.3%给We'Tron Capital Limited 1.1%给管理层投资平台 保留5%持股 [1] - 上实资本为上海国资委旗下基金平台 入股体现国有资本对微创资产的认可 [1] - We'Tron Capital Limited及管理层增持股份 显示核心股东与管理层利益深度绑定 [1] 核心业务发展 - 2020年以来冠脉 骨科 神经介入等产品陆续纳入集采 截至2025年7月主要产品已出清集采影响 [2] - 反内卷趋势下国内业务价格体系企稳 新品贡献增量收入 受益于微创介入术式渗透率及国产化率提升 [2] - 心脑血管和手术机器人产品管线丰富 具备全球竞争力 2024年底产品进入40个国家 拥有20个海外子公司及670名销售人员 [2] 国际化进展与财务预测 - 2024年出海业务收入达0.96亿美元 预计2025年同比增速超80% 未来3-5年维持较快增长 [2] - 维持2025/26年盈利预测不变 基于DCF模型上调目标价54.5%至17港元(WACC 8.9% 永续增长率1.9%) [2]
6.15亿!增长39.5%!沛嘉医疗最新年报
思宇MedTech· 2025-03-27 17:24
财报数据 - 公司2024年收入达6.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53% [3][4] - TAVR相关产品销售收入2.60亿元,同比增长40.1%,占总收入42.2% [3][4] - 神经介入产品销售收入3.56亿元,同比增长39.1%,占总收入57.8% [3][4] - 股东应占亏损2.27亿元,同比收窄42.28% [3][4] - 每股基本亏损0.34元 [3] 财务摘要 - 2024年毛利4.34亿元,同比增长33.3% [4] - 销售及分销开支3.28亿元,同比微增1.0% [4] - 研发开支2.03亿元,同比下降30.7% [4] - 神经介入业务分部利润5209万元,2023年为亏损744万元 [4] - 银行结余及现金7.08亿元,同比下降26.7% [4] 业绩增长原因 - TAVR业务增长因中国经股TAVR市场份额扩大至25%,终端植入量超3400台,同比增长37% [5] - 神经介入业务增长因手术渗透率提升、带量采购中标及产品管线完善,DCwire®微导丝等新产品市场推广成功 [5]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江苏苏州,2020年港股上市(09996.HK) [8] - 主营业务为结构性心脏病(TAVR)和脑血管介入医疗器械,产品涵盖主动脉瓣、二尖瓣及脑血管介入全品类 [8] 行业动态 - 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将于2025年5月15日在北京举办,主办方包括心未来等机构 [11] - 思宇MedTech旗下多个医疗科技内容平台覆盖眼科、心血管、骨科等领域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