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离岸人民币国债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这一峰会,主要监管部门齐发声!
证券时报· 2025-11-04 17:34
香港金融市场表现与改革 - 香港股票市场今年平均每日交易额超过320亿美元,较去年翻一番 [2] - 今年前10个月香港有80个IPO募资,总金额超260亿美元,IPO募资金额排名全球第一 [2] - 香港积极推动改革,允许海外公司融资贸易风险管理提升效率,并推动人民币股票交易 [2] 金融基础设施与数字资产发展 - 香港发布"固收及货币市场路线图",为下一代金融基建作准备,希望扩展人民币业务成为全球最大跨境人民币市场 [2] - 香港正积极搭建全球黄金交易市场,通过区块链、AI等技术改造金融市场、提升效率并降低交易成本 [2] - 香港决心发展成为数字资产的全球中心,设有牌照和沙盒项目,使金融科技应用能够在受控环境中进行测试 [2]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与信贷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了1万亿元的长期流动性 [3] - 中国人民银行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3]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 [3] 对香港金融市场的支持措施 - 支持香港金管局推出总规模1000亿元的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截至9月末已累计发起交易近300亿元 [4] - 中国人民银行常态化在港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今年1到9月已在港发行7期2550亿元央票,央票余额为170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00亿元 [4] - 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已扩大至8家银行,截至7月末累计开立Ⅱ类、Ⅲ类银行账户47.5万个,交易金额达418亿元,72%的账户绑定了移动支付 [4] 内地与香港金融互联互通 - 支持内地保险公司在香港发行巨灾债券和保险连接证券,助力香港国际风险管理中心建设 [6] - 支持银行保险机构依托香港为内地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6] - 内地与香港将加强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领域合作,强化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国际化的实验窗口作用 [7] 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成就 - 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公司数量实现大幅增长 [8] - 已有269家企业实现境外上市,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市值达3.4万亿元 [8] - 已有24个特定品种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交易 [8] 未来合作与发展方向 - 中国证监会将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加强与国际投资者常态化沟通 [8] - 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务实合作,构建在岸与离岸协同发展的良性互动新格局 [8] - 国际机构被倡议做投资价值的发现者、改革发展的贡献者和市场稳定的维护者 [9]
央行副行长最新发声:将加快落地人民币国债期货在港上市
证券时报· 2025-09-25 21:42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现状与规模 - 中国债券市场余额达192万亿元人民币,位居全球第二 [3] - 2025年前八个月债券发行规模超5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 [3] - 债券净融资11.8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44.5%,是实体经济第二大融资渠道 [3] - 债券净融资占社会融资总规模比重由五年前的30%左右跃升至40%以上 [3] 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价值 - 过去10年内持有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中的中国债券组合可获得约70%收益 [4] - 中国债券的短期与长期收益率、名义与实际收益率均位居全球前列 [4] - 人民币债券与G7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债券收益相关性低,具备高分散化投资价值 [5] - 国债年换手率由五年前的2.4上升至3.8,最活跃券的年度换手率接近150倍 [3][5] 市场开放与国际化进程 - 境外投资者持债量占比仅2%,显示市场仍有较大开放潜力与空间 [6] - 共有近1170家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市场,覆盖全球近80个国家和地区 [8] - 境外机构总持债规模约3.9万亿元人民币,较债券通开通前增长近4倍 [8] - 全球前一百大资产管理机构中已有80余家进入中国债券市场 [8] 香港市场的角色与互联互通举措 - 央行推动中国内地债券成为香港及全球市场广泛接受的合格担保品 [1][8] - 债券通北向通今年前八个月成交规模约7.2万亿元 [8] - "互换通"累计达成1.5万多笔交易,名义本金约8.2万亿元人民币,较上线初期增长9倍多 [8] - 中国债券在富时罗素全球国债指数中占比升至全球第二,在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中占比升至全球第三 [9] 近期重点开放政策 - 支持各类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12] - 扩充"互换通"报价商队伍,将每日交易净限额从200亿元提高至450亿元 [12] - 在香港市场提供更多离岸人民币国债等高信用等级人民币资产 [12] - 加快推进落地人民币国债期货在港上市 [13]
2025 年港市新机遇:解码多元资产配置路径
搜狐财经· 2025-08-21 10:32
港股市场结构性机会 - 新能源与生物科技等成长板块吸引全球资本关注 [1] - 固态电池技术相关标的年内涨幅超行业均值30% [1] - 具备核心专利的龙头企业建议通过定期定投策略平滑波动风险 [1] 固定收益领域表现 - 内地地方政府专项债与离岸人民币国债收益率维持4.2%-5.8%区间 [1] - 美联储降息周期延后背景下短期票据可有效对冲权益资产波动 [1] - 相关标的包括(00899.HK/N6J3D)和(00899.HK/B8Z4C)等 [1] 黄金投资新变化 - 数字黄金凭证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T+0交割 [1] - 挂钩标的内年日均交易量突破80吨 [1] - 黄金ETF份额可规避实物存储成本并享受价格波动收益 [1] 资产配置建议 - 建议遵循40%权益+35%固收+25%另类的配置比例 [2] - 重点关注港股通标的和跨境债券品种 [2] - 黄金衍生品可使组合夏普比率提升0.3-0.5 [2] 智能投顾与REITs产品 - 智能投顾产品能根据实时数据动态调整持仓比例 [2] - REITs品种提供年均6.2%的分红回报 [2] - 相关产品包括(00899.HK/A1S6D)和(00899.HK/H2J7P)等 [2]
中国银行协助财政部在澳门发行60亿元离岸人民币国债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9
发行概况 - 中国银行作为牵头全球协调人协助财政部在澳门市场成功发行60亿元离岸人民币国债 [1] - 发行分为三个品种:2年期30亿元、5年期20亿元、10年期10亿元 [1] - 最终票息分别为1.43%、1.55%和1.72% [1] 市场意义 - 此次是港澳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后首笔国债发行 [1] - 创澳门市场单笔债券发行规模新高 [1] - 首次为澳门债券市场引入10年长期限人民币债券品种 [1] - 有助于推动澳门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1] 认购情况 - 吸引货币当局、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机构投资者参与 [1] - 峰值认购规模达365.2亿元人民币 [1] - 认购倍数约6.1倍,创历次在澳门发行最高认购倍数纪录 [1] 历史合作 - 财政部已在澳门5次发行离岸人民币国债 [1] - 均由中国银行承担牵头主承销工作 [1]
迅清结算:CMU与澳门中央证券托管系统的直接联网服务量稳步上升
快讯· 2025-07-25 19:21
联网服务发展 - 迅清结算有限公司营运的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与澳门中央证券托管系统直接联网服务量在过去6个月内稳步上升[1] - 联网服务订阅量和使用量增长反映香港与澳门两地之间投资兴趣和资金流动强劲[1] 债券发行与结算 -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通过澳门中央证券托管结算一人有限公司(MCSD)在澳门发行60亿元人民币离岸人民币国债[1] - 接近50%的债券由CMU会员通过双边联网持有[1] 市场动态 - 美元/离岸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债券发行和结算活动相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