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试剂

搜索文档
科创成长层助硬科技企业穿越周期
搜狐财经· 2025-07-31 04:45
科创成长层改革推进 - 科创成长层设立及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资本市场向未盈利"硬科技"企业敞开怀抱[1] - 改革推进月余以来,一批未盈利企业积极抓住制度契机推进IPO冲刺科创板[1] 未盈利企业上市动态 - 禾元生物成为最快获批企业,7月18日获证监会注册同意批复,计划通过上市募资建设重组人白蛋白产业化基地[2] - 深圳北芯生命科技7月18日过会,7月25日提交注册[2] - 上海恒润达生生物科技2022年11月进入已问询环节后停滞,6月30日更新招股说明书[2] - 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2023年6月提交注册后无进展,7月4日更新提交财务资料[3] 第五套标准调整 - 第五套标准2019年推出,2023年暂停后于6月18日重启[4] - 标准适用范围从医药企业放宽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4] - 中信证券研报称调整后标准将更精准服务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广、研发投入高的优质科技企业[4] 制度创新意义 - 科创成长层设立被银河证券视为科创板制度体系的精准升级与关键补位[5] -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认为此举破解"硬科技"企业融资瓶颈,加速技术转化[4] - 原有制度下未盈利企业面临市场压力问题得到解决[5] 市场管理机制 - 科创成长层对未盈利企业集中管理便于投资者识别风险[7] - 企业股票简称后设置"U"标识强化风险警示[7] - 要求企业定期披露未盈利原因及影响并提示风险[7] - 监管构建"风险分层-专业赋能-动态监管"三位一体机制[7]
血亏超4亿,募资缩水,护肤品败走!禾元生物“带伤”IPO
南方都市报· 2025-07-14 19:29
科创板上市进展 - 公司科创板上市申请成功过会 距上市仅一步之遥 [1] - 2024年7月4日正式提交注册申请 [1] 募资情况 - 本次拟发行近9000万股 拟募集资金约24亿元 [2] - 募资规模较2022年计划的35亿元大幅缩水 [4]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重组人白蛋白产业化基地建设(16.58亿元)、新药研发(超6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1亿元) [2][3] 主营业务与收入结构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2406.14万元 占比95.42% [6] - 其他业务(主要为美妆原料销售)收入115.47万元 占比4.58% [6] - 美妆业务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58.23万元、79.12万元、115.47万元 [5][6] 财务状况 - 2022-2024年连续亏损 净利润分别为-1.22亿元、-1.87亿元、-1.51亿元 [8][9] - 2024年一季度营收414.31万元(同比下滑37.88%) 净利润-4819.52万元(同比下滑超60%) [10]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收700-1300万元 净利润-8700至-7300万元 [10] 研发与产品管线 - 核心产品HY1001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已完成III期临床 2024年9月NDA获受理 [11] - 该产品研发历时19年 有望打破人血清白蛋白治疗药物进口依赖 [11] - 目前公司尚无获批上市药品 收入主要来自药用辅料和科研试剂 [10] 诉讼风险 - 涉及与美国Ventria Bioscience的专利纠纷 包括337调查和法院诉讼 [12] - 2024年公司发起反诉 指控对方侵犯其多项美国专利 [12] - 诉讼涉及培养基领域专利 不影响HY1001药品研发和销售 [13] 历史业务尝试 - 曾布局护肤品牌"叁的三次方"和"MAGGIC DOCTOR" 均已注销 [7] - 医美企业华熙集团、朗姿股份曾通过投资基金持有公司0.82%股份 [7]
禾元生物过会:今年IPO过关第30家 国泰海通过5单
中国经济网· 2025-07-02 10:41
禾元生物IPO过会情况 - 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审核 成为2025年第30家过会企业(上交所深交所合计19家 北交所11家)[1] - 保荐机构国泰海通证券今年已完成5单IPO项目 包括悍高集团、海安橡胶、汇川联合动力、友升铝业等[1] 公司股权结构与募资计划 - 实控人杨代常直接持股15.03% 通过禾众共创间接控制3.75% 合计控制18.78%股权[2] - 拟发行8945.1354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02%) 募资24亿元用于重组人白蛋白产业化基地、新药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2] 核心技术及业务特征 - 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 产品涵盖药品、药用辅料及科研试剂[1] - 核心产品HY1001为人血清白蛋白竞品 上市委关注其疗效、市场空间及2027年盈利预测合理性[3] 审核关注重点 - 监管问询聚焦重组蛋白表达/纯化技术先进性指标 要求说明具体数据可靠性[3] - 要求披露药用水稻全产业链安全管控措施 包括育种、加工、废渣处理等环节合规性[3] 2025年IPO市场数据 - 上交所/深交所过会企业19家 保荐机构集中度为中信建投(3单)、国泰海通(3单)、华泰联合(2单)[4][5] - 北交所过会11家 保荐机构以东兴证券、华泰联合、东北证券各完成2单居前[6]
科创板IPO第五套标准重启后首家过会!
梧桐树下V· 2025-07-01 21:24
公司IPO进展 - 禾元生物科创板IPO申请于7月1日获上交所审核通过,成为证监会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后的典型案例 [1] - 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律所为北京德恒,审计机构为立信 [3] 主营业务与核心技术 - 主营业务为药品、药用辅料及科研试剂,拥有全球领先的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 [4] - 核心技术包括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高效重组蛋白表达平台(OryzHiExp)和重组蛋白纯化技术平台(OryzPur) [4] - 公司成立于2006年,2014年改制为股份公司,发行前总股本2.68亿股,员工178人 [4] 股权结构与实际控制人 - 杨代常直接持股15.03%,通过禾众共创和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控制29.25%表决权,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3][5] - 杨代常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是多项核心专利发明人,全面主导公司研发、生产、销售 [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521.61万元,净利润亏损1.67亿元;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37%,但扣非净利润持续亏损(2022年-1.49亿元,2023年-2.01亿元) [3][6] 上市委问询重点 - 要求说明两项核心技术(重组蛋白表达/纯化平台)的先进性及数据可靠性 [7] - 需论证HY1001药品的市场空间、2027年盈利预测合理性,以及产业化基地产能消化措施 [7] - 要求披露药用水稻全产业链安全合规措施,评估其对持续经营的影响 [8]
【私募调研记录】合众易晟调研阿拉丁
证券之星· 2025-05-29 08:09
公司调研信息 - 知名私募合众易晟近期对上市公司阿拉丁进行了现场交流调研 [1] - 阿拉丁主营科研试剂产品,客户行业覆盖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制药、食品、化工、第三方检测等多个领域 [1] - 外资品牌产品价格受关税政策变化影响较大,存在潜在风险,而国产品牌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已实现多款产品国产替代 [1] - 阿拉丁产品的SCI论文引用总数已超过23万篇,且文献增长数量每年呈现惊人增长势头,显示客户对品牌的认可度提升 [1] - 公司未来销售策略为电商模式与大客户直销相结合,小客户鼓励通过电商平台下单,渠道部分依靠经销商覆盖,直销与经销将并存 [1] 机构背景 - 西藏合众易晟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4年9月,经营范围包括私募基金管理、私募资产管理、证券投资 [2] - 公司于2015年1月通过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备案,备案号P1005943,取得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资格 [2] - 公司团队由具备优秀投研能力的专业从业人士组成,核心负责人具有20年以上二级市场投资经验和15年职业投资历程 [2] - 投研人员均具有丰富的行业研究经验,致力于利用专业优势为客户带来可持续的复利收益 [2]
【私募调研记录】永禧投资调研阿拉丁
证券之星· 2025-05-29 08:09
公司调研信息 - 知名私募永禧投资近期调研了上市公司阿拉丁 参与公司现场交流 [1] - 阿拉丁的科研试剂客户行业覆盖面广 包括生命科学 航空航天 新材料 新能源 制药 食品 化工 第三方检测等行业 下游客户所处行业比较分散 [1] - 关税政策变化导致外资品牌产品价格波动 对用户存在潜在风险 [1] - 国产品牌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 已实现多款产品国产替代 具备较强竞争力 [1] - 阿拉丁产品的SCI论文引用总数超23万篇 文献增长数量每年呈现惊人增长势头 客户对品牌认可度提升 国产替代持续进行中 [1] - 未来销售策略为电商模式 大客户直销 小客户鼓励电商平台下单 渠道部分靠经销商覆盖 直销与经销并存 [1] 机构背景 - 浙江永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1月 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均为3000万元人民币 [2] - 2015年获得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颁发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证明 登记编号P1027108 [2] - 公司致力于提供专业化的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服务 主要投资决策人员及顾问团队具有二十年证券期货市场从业经历 [2] - 目前公司旗下已成立6个基金 包括证券投资基金2个 股权投资基金4个 管理资产总规模约5亿元 [2]
医药2024、2025Q1总结:关注现金流、盈利能力优先改善品种
中邮证券· 2025-05-15 14: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大于市,维持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和2025Q1医药板块业绩改善,盈利能力提升,下游去库存和反腐影响逐步出清,细分板块分化明显,估值处于历史低位,2025年有强反弹动能,看好现金流和盈利能力优先改善品种及核心资产价值回归 [3] - 创新药产业链政策支持,商业化加速,CXO&上游公司订单增速提升,行业拐点已过,我国制药业优势巩固,有望在全球市场占据更高份额,建议关注多个领域 [3] - 2025年院外消费有望改善,中药和医疗服务领域国企并购推动行业发展,建议重视相关投资机会 [3] - 2024年医疗器械板块业绩承压,2025年有望反转,看好设备国产替代、AI+医疗、耗材高景气品种等方向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4 - 25Q1复盘:业绩改善信号持续,盈利能力普遍提升 - 业绩复盘:2024、2025Q1医药板块整体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速下滑,业绩压力来自集采降价等,化学制剂等板块表现较好 [7] - 提质增效:2024 - 2025Q1医药板块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毛利率下降但净利率稳定回升,龙头企业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11] - 现金流与负债率:板块经营性现金流承压,但净资产负债率稳健,部分板块资产负债率优化 [14] - 板块分化:化学制药板块业绩突出,医疗器械板块表现稳健,部分板块业绩承压,2025年业绩有望高速增长 [18] - 估值与持仓: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安全边际高,2025Q1公募基金持仓占比低,有望反转 [23][26] 创新药产业链:政策全流程支持,商业化加速趋势显现 - CXO:海外投融资市场回暖,国内市场复苏滞后,R&D经费增长,基础研究受重视,板块业绩和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合同负债回升,资本开支减少,龙头公司订单增长 [31][41][54][81][95] - 科研试剂:需求复苏,收入恢复正增长,业绩底已现,毛利率回升,盈利能力有望修复,费用持续投入,品牌力逐步提升 [97][99][102] - 创新药:政策利好,获批数量增加,企业营收增长,License out交易活跃,建议关注多个大病种领域 [106][111][112][114][116] 中药:重视国企改革、积极外延并购、中药创新药投资机会 - 业绩表现:2024年中药板块增长承压,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下滑,部分OTC中药和院内中药表现较好,毛利率下滑,销售费用率下降,营运效率有提升潜力 [120][125][130][131] - 发展方向:看好企业外延并购,关注中药创新药、集采/基药政策受益、高基数出清拐点等方向,推荐和受益标的明确 [134][137][138][139][140] 消费&医疗服务:重视优质资产整合带来的投资机会 - 药店:行业加速整合,中小药店退出,龙头药房利润率有望提升,门诊统筹政策带来业绩增量,利空因素消化,业绩有望回暖,推荐和受益标的明确 [143][147][148] - 医疗服务:2025Q1眼科、口腔经营增速提升,其他持平或小幅度变化,诊疗量大部分增长,价格受影响,2024年毛利率下滑,龙头盈利能力稳健,2025年看好消费复苏、外延扩张、政策受益等方向,推荐和受益标的明确 [158][163][164][167][168][169] 医疗器械:关注以旧换新、关税带来的国产替代机会 - 业绩表现:2024年医疗器械板块业绩承压,细分板块有差异,2025Q1各子板块营收有不同表现 [171][180][181] - 发展方向:看好设备国产替代、IVD AI + 医疗、耗材高景气等方向,各细分领域推荐和受益标的明确 [182] - 不同类型器械:高端影像设备和手术机器人受益于国产替代,高值耗材关税事件推动国产替代,低值耗材部分公司业绩反转,高景气标的迈普医学和困境反转标的怡和嘉业表现良好 [189][192][195][198][205] 受益标的 - 报告列出众多受益标的,包括英科医疗、迈普医学、微电生理等,并给出收盘价、归母净利润、增速、P/E等数据 [207]
生命科学上游系列研究(一):供需回暖,板块向上
太平洋· 2025-05-14 08: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通过复盘生命科学上游行业近十年发展历史,指出行业已进入反弹期,供需回暖趋势向上 供给端小型参与者出清、企业数据恢复、产品向中高端突破 需求端投融资改善、药企支出增长、国产替代加速 看好相关标的未来表现 [4][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生命科学上游行情复盘:轻舟将过万重山 - 行业发展分四个阶段 2015 - 2019 年萌芽期,创新药爆发带动上游发展;2020 - 2022Q1 催化期,疫情催生需求;2022Q2 - 2024.9 出清期,供需失衡泡沫破裂;2024.9 至今反弹期,供需共振板块向上 [16] - 2024 年 9 月 24 日以来板块涨幅 60%,跑赢医药生物 40 个百分点,参考 PS 历史分位点,估值仍处较低水平 [4][23] - 机构配置比例降至较低,深度套牢筹码出清 [25] 供给端:拐点已至,本土产品持续向中高端升级 供给影响日渐出清,表观数据逐步恢复 - 板块资本支出折旧摊销降至近六年最低,资产、应收减值规模有望降低 [29][31] - 毛利率逐步恢复,销售、研发人员数量减少,费用增速降至负增长 [34][36][39] - 板块资金充足,回款改善,行业并购整合有望加速 [43][47] 本土产品向中高端突破,剑指全球领先水平 - 我国科学产业起步晚,高端领域部分公司实现自主突破,且获国家政策支持 [49] - 垂直型公司中,百普赛斯、奥浦迈、华大智造等中高端产品持续突破 [50][53][57] - 平台型公司中,阿拉丁品类、渠道加速拓展,与默克合作有望加快海外拓展 [60] 需求端:药企支出边际改善,国产替代迎来机遇 科研院所和中大型药企研发支出稳步增长,融资改善或激活小型药企支出高速增长 - 科研机构用户占主要位置,国家科研财政支出稳步增长 [66][69] - 中大型药企研发投入稳步增长,降息周期下小型药企增速有望改善 [72] - 海外一级市场融资改善,国内融资探底趋稳,药企外包渗透率上升带动国产产品放量 [74][79] 国产品牌认可度提高,替代外资进程有望加快 - 进口品牌占主要市场,但国产产品认可度提高,国产化率不断提升 [83] - 国产产品论文引用量快速增长,全球地缘政治波动凸显自主可控重要性 [85][87] 相关标的 - 奥浦迈为国产培养基龙头,“培养基 + CRO + CDMO”布局建成,业务有望改善 [89] - 阿拉丁是国产高端科研试剂自主品牌,海外合作有望贡献新增量 [91] - 百普赛斯是重组蛋白国产龙头,业绩拐点已至 [94] - 诺唯赞是分子类生物试剂龙头,国产替代迎来机遇,海外收入翻倍 [97] - 键凯科技是国产 PEG 龙头,新品放量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101] - 华大智造是国内基因测序仪龙头,立足国内、拓展全球,看好国产替代加速 [104]
泰坦科技财报解读:存量竞争激烈,营收微增,但净利润大幅下滑
仪器信息网· 2025-04-30 12:0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4亿元,同比增长4.11% [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89.29万元,同比下降82.23% [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572.09万元,同比下降88.87% [3][7] - 财务费用3519.28万元,同比增长64.38% [3] - 毛利率20.15%,净利率0.27%,净利率下降显著 [10] 行业竞争环境 - 下游增长不足,存量竞争激烈 [2][4] - 公司成立于2007年,2020年上市,是国内科学服务行业领先企业 [4] - 主要提供科研试剂、特种化学品、科研仪器及耗材和实验室建设及科研信息化服务 [4] 公司发展前景 - 公司在危机中寻找机会,执行力强 [2] - 若能在二级市场获得新资金补充,预计会有更好表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