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研试剂
icon
搜索文档
百普赛斯(301080):2025 年三季报点评:收入表现持续亮眼,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1-11 15:23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报告对百普赛斯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 - 基本维持2025-2027年预测每股收益(EPS)为1.14元、1.53元、2.11元 [4] - 给予2026年估值市盈率(PE)49倍,对应目标价为74.78元,较原目标价上调10% [4] 核心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3亿元,同比增长32.26%;实现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58.61%;扣非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58.77%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6亿元,同比增长37.50%,环比增长12.32%;实现归母净利润4862万元,同比增长81.46%,环比增长12.49% [4] - 尽管单季度计提了3029万元资产减值损失及252万元信用减值损失,并受美元贬值产生汇兑损益影响,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仍实现了21.40%的净利率 [4] - 财务预测显示,公司营业收入预计从2024年的6.45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13.6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显著;归母净利润预计从2024年的1.24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3.54亿元 [3] - 盈利能力指标持续改善,预计净资产收益率(ROE)从2024年的4.7%提升至2027年的12.4%;销售净利率从2024年的18.6%提升至2027年的25.2% [3][6] 业务驱动因素与行业前景 - 创新药产业回暖,产业投入增加,带动公司重组蛋白、抗体等生物试剂产品及相关服务需求持续增长 [4] - 公司境内业务实现快速增长,海外新业务地区也作出积极贡献 [4] - 在细胞与基因治疗(CGT)领域,公司开发了CD19、BCMA、Her2等一系列重组蛋白和抗独特型抗体产品,可用于CAR-T产品开发过程和测试,已开发近60款高质量GMP级别产品 [4] - 在抗体偶联药物(ADC)领域,公司提供多种靶点蛋白、用于Linker酶切的酶类、适用于ADC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抗小分子抗体及抗独特型抗体等产品,并推出AGLink ADC定点偶联试剂盒及相关服务 [4] 研发投入与产品拓展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丰富产品品类,以适配新药开发进程并打开需求空间 [1][4] - 研发费用预计从2024年的1.65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3.21亿元,支持其在CGT和ADC等高增长领域的创新 [3][6]
中信建投:三季度创新药产业链表现出色 各板块扣非增速排名有所变动
智通财经网· 2025-11-06 08:00
行业整体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医药行业整体营收同比下滑1.98%,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11.60%,业绩仍然承压,但降幅较上半年有所收窄 [1] - 生物制药上游、CRO/CMO、医疗设备和家用器械板块实现收入和扣非归母净利润的双重增长 [1][2] 子行业表现 - 生物制药上游、医疗信息化、CRO/CMO、科研试剂等板块的扣非净利润增速排序靠前 [1] - 生物制药上游、医疗信息化、科研试剂、医疗设备、医药分销的增速排名有所上升,其中医疗信息化和科研试剂上升较快 [2] - 化学制药板块收入降幅收窄,但利润端承压 [2] - 创新药公司收入大幅增长、亏损收窄,龙头公司表现稳健 [2] - CXO行业在2025年上半年重回正增长,第三季度趋势延续,CDMO板块需求稳健,CRO板块订单数量改善明显,订单价格预期有望逐步恢复 [2] - 制药上游产业链在第三季度呈现复苏迹象,利润大幅改善,毛利率改善,长期受益于国产替代和需求回暖 [3] - 医疗器械在第三季度收入增速转正,利润同比下滑幅度环比收窄明显,多家公司业绩有望持续改善,2026年业绩相比2025年预计加速 [3] - 医疗服务在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小幅下滑,部分消费医疗服务公司客单价企稳回升 [3] - 中药在第三季度业绩表现环比下滑收窄,看好年底旺季需求回暖 [3] - 疫苗前三季度板块收入及利润端同比大幅下滑,后续关注产品销售改善及创新管线进展 [3] - 血制品前三季度板块收入保持稳健,利润端持续承压,期待供需紧平衡格局恢复 [3] - 医药零售在第三季度板块收入端增速环比向好,利润端维持快速增长 [3] - 医药分销在第三季度板块收入增速环比改善,减值计提影响利润,头部公司经营陆续企稳 [3] 投资展望主线 - 创新主线:全球流动性有望继续改善,对创新类资产定价有利,国家政策鼓励行业创新,建议关注前沿技术,如创新药及制药企业的双抗及多抗、TCE、核药等,以及器械领域的AI、脑机接口等 [4] - 出海主线:中国医药产业逐步具备全球竞争力,长期看有望走出全球性大公司,代表性细分行业是创新药和器械公司 [4] - 边际变化主线:包括政策改善主线,如医药流通及医疗设备更新,以及供求关系改善主线,如CXO行业和生命科学及生物制药上游 [4] - 整合主线:建议重点关注器械及中药子行业、部分制药企业、央国企 [5]
科研试剂行业格局生变!跨国巨头“护城河”会被打破吗
第一财经· 2025-08-16 09:46
行业趋势 - 中国药物研发企业转向采购本土公司生产的试剂 [1] - 科研试剂本土化采购趋势从疫情后开始显现 并随中美关税谈判不确定性增加而回升 [2] - 中国试剂市场预计每年增长超过10% 受政府对生物技术和药品领域支持及研发活动增长推动 [3] 本土厂商发展 - 本土试剂厂商包括泰坦科技 诺唯赞 阿拉丁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具有成本和交付灵活性优势 [2] - 泰坦科技和诺唯赞股价自年初以来分别上涨约54%和18% [2] - 上海提出到2027年科学仪器和科研试剂产业产值达450亿元左右 培育5家以上科技领军企业 [3] - 支持研发高纯超纯试剂 高端酶 电子专用化学品 磁珠试剂等产品 [3] 跨国企业现状 - 跨国供应商包括赛默飞世尔 默克 丹纳赫 安捷伦等公司 [2] - 默克和赛默飞世尔股价自年初以来分别下跌约21%和8% [2] - 跨国企业在高端产品技术方面具有很深护城河 如质谱仪等分析设备要求高 国内企业少有突破 [4] - 高端质谱仪跨国品牌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95% [5] 产品与技术差距 - 本土厂商在通用型试剂领域已能与跨国厂商并肩 但特定领域高端试剂稳定性难以达到跨国同行水平 [5] - 高端科学仪器和试剂研发投入大 周期长 国产化是系统工程 [5] - 部分试剂需要适配特定仪器使用 如流式细胞仪 [4] 跨国企业本土化策略 - 默克计划投资7000万欧元在南通建立新试剂生产设施 预计明年开始运营 [5] - 罗氏从2028年起在苏州扩大诊断试剂生产规模及实验室和物流设施 [5] - 安捷伦科技拓展上海制造中心产品范围至液相色谱仪 细胞分析仪器和液相质谱仪等新产品型号 [6] - 跨国仪器厂商寻求与本土试剂厂商合作 如沃特世与科华生物联合推出国产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系统 [6] 政策与市场环境 - 中美关税谈判不确定性影响市场 默克曾因关税上涨实施临时附加费后取消 [2] - 赛默飞世尔表示中美关税趋于缓和 影响较此前预期更积极 [2] - 国家到地方层面推动国产科学仪器和科研试剂创新发展 [3]
阿拉丁拟竞拍喀斯玛控股股权 转让底价超2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4 19:10
公司公告 - 公司审议通过参与竞拍喀斯玛控股81.96%股权的议案,转让底价为2.02亿元 [1] - 喀斯玛控股成立于2016年,经营范围包括投资活动、企业管理咨询、技术服务等 [1] - 喀斯玛控股2023年及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亿元和1.6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402.38万元和2567.37万元 [1] - 本次交易旨在拓宽销售渠道,整合下游资源,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 - 网络竞价活动分为自由竞价期和限时竞价期,自由竞价期为2025年7月7日10时00分至10时10分,限时竞价期由多个3分钟周期组成 [3] 公司业务 - 公司是国内科研试剂品种最齐全的生产商之一,坚持打造"阿拉丁"自主试剂品牌 [1] - 公司业务涵盖高端化学、生命科学、分析色谱及材料科学四大领域,配套少量实验耗材 [2] - 公司自主打造"阿拉丁"品牌科研试剂和"芯硅谷"品牌实验耗材,主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线上销售 [2] - 公司自主研发扩充产品线,缓解了国内企业进口试剂价格昂贵、发货周期长等问题 [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销售收入分别为3.78亿元、4.03亿元和5.34亿元,收入规模逐年扩大 [2] - 2024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44%,归母净利润9876.19万元,同比增长15.07% [2] - 2025年第一季度业务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32.2%,归属净利润2418.25万元,同比增长41.35% [2] 行业前景 - 2024年我国全社会R&D经费投入36130亿元,同比增长8.3%,R&D经费投入强度为2.6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2] - 随着科研经费投入增加,作为消耗品的试剂耗材销量也会增加,行业长期可期 [2] - 行业未来仍能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2]
阿拉丁: 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4年度)
证券之星· 2025-06-27 00:47
可转债发行概况 - 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387.40万张可转债,每张面值100元,募集资金总额3.87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3.7338亿元[2] - 可转债期限为6年(2022年3月15日至2028年3月14日),票面利率逐年递增从0.4%至3.0%[3] - 初始转股价设定为63.72元/股,转股期自发行结束满6个月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开始[4] - 可转债设有向下修正条款、赎回条款和回售条款等常规条款[7][9][10]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拟投入三个项目:高纯度科研试剂研发中心建设及配套项目、高纯度科研试剂生产基地项目、张江生物试剂研发实验室项目,总投资4.0138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3.874亿元[13] - 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9693亿元,募集资金专户余额2767万元[15]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截至2024年底持有1.59亿元银行理财产品,包括定期存单、大额存单等[18]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356亿元,同比增长32.44%;归母净利润9876.19万元,同比增长15.07%[14] - 公司是科研试剂制造商,业务涵盖高端化学、生命科学、分析色谱及材料科学四大领域,拥有"阿拉丁"和"芯硅谷"两大自主品牌[13] - 2024年收购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增强了生物试剂板块竞争力,源叶生物当年贡献营收1.07亿元[14] 可转债条款执行 - 2024年因实施10转4派3元的利润分配方案,转股价从28.29元/股调整为19.99元/股[25] - 2024年完成第二年付息,票面利率0.7%,每张债券兑息0.70元[19] - 2024年触发回售条款,实际回售70张,金额7059.50元[22] 信用评级 - 中证鹏元维持公司主体信用等级A+,评级展望稳定,"阿拉转债"信用等级A+[20] - 2022-2025年跟踪评级结果均未发生变化,信用状况保持稳定[21]
阿拉丁: 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5 01:13
评级结果与财务表现 - 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评级展望稳定,阿拉转债信用等级同样为A+ [3]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34亿元,同比增长32.48%,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34.88% [3][23] - 销售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2024年为63.56%,EBITDA利润率34.26% [3][23] 业务发展与行业环境 - 公司通过并购源叶生物扩大业务规模,2024年源叶生物贡献营业收入1.32亿元,净利润0.48亿元 [10][16] - 科研试剂产品涵盖高端化学、生命科学等四大领域,2024年末常备库存产品约8.82万种 [16][17] - 国内科研试剂市场外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公司收入规模仍较小,2024年收入在同行中处于较低水平 [5][8] 财务结构与现金流 - 资产负债率35.72%,总债务/总资本27.81%,财务杠杆水平较低 [3][2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5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1.59% [23][27] - 现金短期债务比10.11倍,速动比率2.75,流动性状况良好 [23][27] 研发投入与产能建设 - 2024年研发投入6285.98万元,同比增长22.66%,研发人员193人 [18][19] - 主要在建项目为债券募投项目,建设期延长至2026年3月,总投资3.11亿元 [19][20] - 存货规模持续攀升,2024年末达5.28亿元,占总资产29.70% [7][23] 行业发展趋势 - 国内科研经费投入持续增长,2024年达3.6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较高 [13][14] - 化工行业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较大,2025年化工品价格面临下行压力 [11][12] - 科研试剂国产替代趋势逐渐显现,但产品数量与外资龙头仍存在差距 [15]
毕得医药20250611
2025-06-11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分子砌块行业、科研试剂行业、医药研发行业 [2][6][7] - **公司**:毕得医药、皓元医药、浩源医药、药石科技 [2][20][18]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毕得医药业绩预期 - 预计 2025 年收入达 21.8 亿元,同比增长 21%,利润 1.48 亿元,同比增长 26%;未来三年收入和利润预计分别增长 20%左右 [2][3] - 给予 2025 年 35 倍 PE,目标市值 51.8 亿元,目标股价 57 元,较当前股价有约 30%上涨空间 [2][3] 行业发展趋势 - 分子砌块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到 2030 年全球医药研发投入将达 4177 亿美元,中国约为 766 亿美元,均保持 10%左右增速;到 2026 年全球分子砌块市场规模将达 546 亿美元,占医药研发创新费用比例约 25% [6] - 高端科研试剂市场外资占 90%份额,随着国内医药研发投入加大及国产试剂优势显现,国产替代逻辑逐渐顺畅 [7] 毕得医药业务优势 - 业务稀缺性体现在业务布局、品牌体系建设和客户结构多样性上;专注新药研发产业链前端,有 13 万种常备现货,可提供 40 万种结构新颖分子砌块 [4] - 海外业务布局完善,除上海总部外,在美国、印度、欧洲等地设研发中心及前置仓;海外业务占比从 2019 年的 40%左右增长至 2024 年的 56%,目标提升至 70%;海外业务毛利率显著高于国内,有助于改善整体盈利能力 [2][8][9] - 品牌体系完善,国内由毕得负责,在美国设比鲁特医药,在德、印、港有子公司;客户类型多元化,包括跨国医药企业、境内医药企业、CRO 机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80%销售通过直销完成,业绩增长更稳定 [11] 毕得医药盈利预测 - 主营业务分分子试剂和科学试剂,未来三年分子试剂预计保持 20%左右增长,毛利率控制在 42%左右;科学试剂增速可能更快,约 30%左右,毛利率约 40%左右 [12] 看好毕得医药的逻辑 - 行业规模增长且有国产替代趋势,国内企业份额增加 [5] - 海外高毛利营收占比提升,改善盈利能力 [5] - 科研试剂领域布局完善,品牌体系成熟,多元化客户结构支持未来增长 [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控股股东为戴兰和戴龙,共同持有约 47%股份,2024 年推出股权激励计划,要求 2025 年和 2026 年收入增速不低于 10%,利润增速不低于 20% [4][15] - 分子砌块行业有横向和纵向两种发展模式,毕得医药选择横向发展模式 [18] - 毕得医药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能提供 11.7 万个分子试剂盒,部分自主研发,部分外采,有专家团队负责新产品设计开发 [19] - 科研上游领域推荐皓元医药和毕得医药,毕得专注前端业务弹性大,皓元涵盖后端 CDMO 业务改善空间大 [20] - 对于毕得医药投资建议,有持仓可继续关注,未入场可寻求低吸机会,高位追涨有风险 [21][22]
沪浙皖政企协同推动高端分析检测试剂产业链发展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10 13:45
行业格局与市场现状 - 国内科研试剂市场超80%份额被默克、梯希爱等国际巨头垄断 [1] - 高端分析检测试剂产品全面进口替代正成为现实 [1] - 行业长期面临"三难":中小企业研发检测难、跨区域市场准入难、核心技术验证难 [2] 公司发展里程碑 - 泰坦科技2007年成立于华东理工大学 历经10余年破解质量难题、标准短板和核心技术依赖 [1] - 实现氘代溶剂供应链100%国产化 打破欧美国家对高纯氘代溶剂生产工艺的垄断 [1][2] - 安徽天地TEDIA工厂为亚洲最大高纯溶剂全产品线生产基地 宁波萃英为重要稳定同位素生产商 [2] 政企协同合作机制 - 沪浙皖三地市场监管局签约 聚焦产业链质量建设提升、标准合作、品牌培育及人才队伍 [2] - 构建"检测—研发—生产"闭环生态 加速国产替代成果跨区域产业化 [2] - 形成市场监管部门护航、链主创造生态圈、上下游参与的升级机制 [3] 产品与平台数据 - 泰坦科技发布五大创新产品 覆盖分析试剂、生物试剂、检测耗材、实验设备及实验室智能系统 [3] - "探索平台"拥有超700万个SKU科研产品 实现95%以上实验室产品国产替代 [3] 区域产业规划 - 徐汇区集聚100多家国家级/市级科研机构、13所高校、8家三甲医院 提供核心区位优势 [2] - 长三角将复制高端试剂模式至生物医药、半导体材料领域 建立跨区域质量联盟 [3]
【私募调研记录】合众易晟调研阿拉丁
证券之星· 2025-05-29 08:09
公司调研信息 - 知名私募合众易晟近期对上市公司阿拉丁进行了现场交流调研 [1] - 阿拉丁主营科研试剂产品,客户行业覆盖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制药、食品、化工、第三方检测等多个领域 [1] - 外资品牌产品价格受关税政策变化影响较大,存在潜在风险,而国产品牌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已实现多款产品国产替代 [1] - 阿拉丁产品的SCI论文引用总数已超过23万篇,且文献增长数量每年呈现惊人增长势头,显示客户对品牌的认可度提升 [1] - 公司未来销售策略为电商模式与大客户直销相结合,小客户鼓励通过电商平台下单,渠道部分依靠经销商覆盖,直销与经销将并存 [1] 机构背景 - 西藏合众易晟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4年9月,经营范围包括私募基金管理、私募资产管理、证券投资 [2] - 公司于2015年1月通过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备案,备案号P1005943,取得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资格 [2] - 公司团队由具备优秀投研能力的专业从业人士组成,核心负责人具有20年以上二级市场投资经验和15年职业投资历程 [2] - 投研人员均具有丰富的行业研究经验,致力于利用专业优势为客户带来可持续的复利收益 [2]
【私募调研记录】永禧投资调研阿拉丁
证券之星· 2025-05-29 08:09
公司调研信息 - 知名私募永禧投资近期调研了上市公司阿拉丁 参与公司现场交流 [1] - 阿拉丁的科研试剂客户行业覆盖面广 包括生命科学 航空航天 新材料 新能源 制药 食品 化工 第三方检测等行业 下游客户所处行业比较分散 [1] - 关税政策变化导致外资品牌产品价格波动 对用户存在潜在风险 [1] - 国产品牌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 已实现多款产品国产替代 具备较强竞争力 [1] - 阿拉丁产品的SCI论文引用总数超23万篇 文献增长数量每年呈现惊人增长势头 客户对品牌认可度提升 国产替代持续进行中 [1] - 未来销售策略为电商模式 大客户直销 小客户鼓励电商平台下单 渠道部分靠经销商覆盖 直销与经销并存 [1] 机构背景 - 浙江永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1月 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均为3000万元人民币 [2] - 2015年获得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颁发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证明 登记编号P1027108 [2] - 公司致力于提供专业化的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服务 主要投资决策人员及顾问团队具有二十年证券期货市场从业经历 [2] - 目前公司旗下已成立6个基金 包括证券投资基金2个 股权投资基金4个 管理资产总规模约5亿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