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研试剂
icon
搜索文档
科研试剂行业格局生变!跨国巨头“护城河”会被打破吗
第一财经· 2025-08-16 09:46
越来越多中国的药物研究及开发企业开始转向采购本土公司生产的试剂。但跨国企业发展历史更长,在 高端产品的技术方面具有很深的"护城河"。 高端科研仪器和试剂作为生命科学研究、新药发现以及临床诊断的推进器,是药品及医学诊断等产品从 实验室走向临床必不可少的工具。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些关键的科研仪器试剂市场都由跨国企业 主导。 而随着我国对相关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国内也涌现出一批本土科研试剂厂商,越来越多中国的药物研 究及开发企业开始转向采购本土公司生产的试剂。 本土化采购趋势上升 "科研试剂本土化采购的趋势从疫情之后就开始显现,并且随着今年中美关税谈判的不确定性增加,这 种趋势又有所回升。"一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科研试剂的主要跨国供应商包括赛默飞世尔、默克、丹纳赫、安捷伦等公司,这些试剂是用于分析和质 量控制的实验室测试中所使用的化合物。有业内人士称,最近,国内包括泰坦科技、诺唯赞、阿拉丁在 内的本土试剂厂商也开始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本土厂商具有成本和交付灵活性等方面的优势。 晨星分析师马克斯·乔斯玛(Max Jousma)在一份报告中预计,在政府对生物技术和药品领域的支持以 及药物研究与开发活动增 ...
阿拉丁拟竞拍喀斯玛控股股权 转让底价超2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4 19:10
公司公告 - 公司审议通过参与竞拍喀斯玛控股81.96%股权的议案,转让底价为2.02亿元 [1] - 喀斯玛控股成立于2016年,经营范围包括投资活动、企业管理咨询、技术服务等 [1] - 喀斯玛控股2023年及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亿元和1.6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402.38万元和2567.37万元 [1] - 本次交易旨在拓宽销售渠道,整合下游资源,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 - 网络竞价活动分为自由竞价期和限时竞价期,自由竞价期为2025年7月7日10时00分至10时10分,限时竞价期由多个3分钟周期组成 [3] 公司业务 - 公司是国内科研试剂品种最齐全的生产商之一,坚持打造"阿拉丁"自主试剂品牌 [1] - 公司业务涵盖高端化学、生命科学、分析色谱及材料科学四大领域,配套少量实验耗材 [2] - 公司自主打造"阿拉丁"品牌科研试剂和"芯硅谷"品牌实验耗材,主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线上销售 [2] - 公司自主研发扩充产品线,缓解了国内企业进口试剂价格昂贵、发货周期长等问题 [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销售收入分别为3.78亿元、4.03亿元和5.34亿元,收入规模逐年扩大 [2] - 2024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44%,归母净利润9876.19万元,同比增长15.07% [2] - 2025年第一季度业务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32.2%,归属净利润2418.25万元,同比增长41.35% [2] 行业前景 - 2024年我国全社会R&D经费投入36130亿元,同比增长8.3%,R&D经费投入强度为2.6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2] - 随着科研经费投入增加,作为消耗品的试剂耗材销量也会增加,行业长期可期 [2] - 行业未来仍能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2]
阿拉丁: 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4年度)
证券之星· 2025-06-27 00:47
可转债发行概况 - 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387.40万张可转债,每张面值100元,募集资金总额3.87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3.7338亿元[2] - 可转债期限为6年(2022年3月15日至2028年3月14日),票面利率逐年递增从0.4%至3.0%[3] - 初始转股价设定为63.72元/股,转股期自发行结束满6个月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开始[4] - 可转债设有向下修正条款、赎回条款和回售条款等常规条款[7][9][10]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拟投入三个项目:高纯度科研试剂研发中心建设及配套项目、高纯度科研试剂生产基地项目、张江生物试剂研发实验室项目,总投资4.0138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3.874亿元[13] - 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9693亿元,募集资金专户余额2767万元[15]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截至2024年底持有1.59亿元银行理财产品,包括定期存单、大额存单等[18]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356亿元,同比增长32.44%;归母净利润9876.19万元,同比增长15.07%[14] - 公司是科研试剂制造商,业务涵盖高端化学、生命科学、分析色谱及材料科学四大领域,拥有"阿拉丁"和"芯硅谷"两大自主品牌[13] - 2024年收购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增强了生物试剂板块竞争力,源叶生物当年贡献营收1.07亿元[14] 可转债条款执行 - 2024年因实施10转4派3元的利润分配方案,转股价从28.29元/股调整为19.99元/股[25] - 2024年完成第二年付息,票面利率0.7%,每张债券兑息0.70元[19] - 2024年触发回售条款,实际回售70张,金额7059.50元[22] 信用评级 - 中证鹏元维持公司主体信用等级A+,评级展望稳定,"阿拉转债"信用等级A+[20] - 2022-2025年跟踪评级结果均未发生变化,信用状况保持稳定[21]
阿拉丁: 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5 01:13
评级结果与财务表现 - 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评级展望稳定,阿拉转债信用等级同样为A+ [3]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34亿元,同比增长32.48%,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34.88% [3][23] - 销售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2024年为63.56%,EBITDA利润率34.26% [3][23] 业务发展与行业环境 - 公司通过并购源叶生物扩大业务规模,2024年源叶生物贡献营业收入1.32亿元,净利润0.48亿元 [10][16] - 科研试剂产品涵盖高端化学、生命科学等四大领域,2024年末常备库存产品约8.82万种 [16][17] - 国内科研试剂市场外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公司收入规模仍较小,2024年收入在同行中处于较低水平 [5][8] 财务结构与现金流 - 资产负债率35.72%,总债务/总资本27.81%,财务杠杆水平较低 [3][2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5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1.59% [23][27] - 现金短期债务比10.11倍,速动比率2.75,流动性状况良好 [23][27] 研发投入与产能建设 - 2024年研发投入6285.98万元,同比增长22.66%,研发人员193人 [18][19] - 主要在建项目为债券募投项目,建设期延长至2026年3月,总投资3.11亿元 [19][20] - 存货规模持续攀升,2024年末达5.28亿元,占总资产29.70% [7][23] 行业发展趋势 - 国内科研经费投入持续增长,2024年达3.6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较高 [13][14] - 化工行业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较大,2025年化工品价格面临下行压力 [11][12] - 科研试剂国产替代趋势逐渐显现,但产品数量与外资龙头仍存在差距 [15]
毕得医药20250611
2025-06-11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分子砌块行业、科研试剂行业、医药研发行业 [2][6][7] - **公司**:毕得医药、皓元医药、浩源医药、药石科技 [2][20][18]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毕得医药业绩预期 - 预计 2025 年收入达 21.8 亿元,同比增长 21%,利润 1.48 亿元,同比增长 26%;未来三年收入和利润预计分别增长 20%左右 [2][3] - 给予 2025 年 35 倍 PE,目标市值 51.8 亿元,目标股价 57 元,较当前股价有约 30%上涨空间 [2][3] 行业发展趋势 - 分子砌块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到 2030 年全球医药研发投入将达 4177 亿美元,中国约为 766 亿美元,均保持 10%左右增速;到 2026 年全球分子砌块市场规模将达 546 亿美元,占医药研发创新费用比例约 25% [6] - 高端科研试剂市场外资占 90%份额,随着国内医药研发投入加大及国产试剂优势显现,国产替代逻辑逐渐顺畅 [7] 毕得医药业务优势 - 业务稀缺性体现在业务布局、品牌体系建设和客户结构多样性上;专注新药研发产业链前端,有 13 万种常备现货,可提供 40 万种结构新颖分子砌块 [4] - 海外业务布局完善,除上海总部外,在美国、印度、欧洲等地设研发中心及前置仓;海外业务占比从 2019 年的 40%左右增长至 2024 年的 56%,目标提升至 70%;海外业务毛利率显著高于国内,有助于改善整体盈利能力 [2][8][9] - 品牌体系完善,国内由毕得负责,在美国设比鲁特医药,在德、印、港有子公司;客户类型多元化,包括跨国医药企业、境内医药企业、CRO 机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80%销售通过直销完成,业绩增长更稳定 [11] 毕得医药盈利预测 - 主营业务分分子试剂和科学试剂,未来三年分子试剂预计保持 20%左右增长,毛利率控制在 42%左右;科学试剂增速可能更快,约 30%左右,毛利率约 40%左右 [12] 看好毕得医药的逻辑 - 行业规模增长且有国产替代趋势,国内企业份额增加 [5] - 海外高毛利营收占比提升,改善盈利能力 [5] - 科研试剂领域布局完善,品牌体系成熟,多元化客户结构支持未来增长 [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控股股东为戴兰和戴龙,共同持有约 47%股份,2024 年推出股权激励计划,要求 2025 年和 2026 年收入增速不低于 10%,利润增速不低于 20% [4][15] - 分子砌块行业有横向和纵向两种发展模式,毕得医药选择横向发展模式 [18] - 毕得医药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能提供 11.7 万个分子试剂盒,部分自主研发,部分外采,有专家团队负责新产品设计开发 [19] - 科研上游领域推荐皓元医药和毕得医药,毕得专注前端业务弹性大,皓元涵盖后端 CDMO 业务改善空间大 [20] - 对于毕得医药投资建议,有持仓可继续关注,未入场可寻求低吸机会,高位追涨有风险 [21][22]
沪浙皖政企协同推动高端分析检测试剂产业链发展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10 13:45
行业格局与市场现状 - 国内科研试剂市场超80%份额被默克、梯希爱等国际巨头垄断 [1] - 高端分析检测试剂产品全面进口替代正成为现实 [1] - 行业长期面临"三难":中小企业研发检测难、跨区域市场准入难、核心技术验证难 [2] 公司发展里程碑 - 泰坦科技2007年成立于华东理工大学 历经10余年破解质量难题、标准短板和核心技术依赖 [1] - 实现氘代溶剂供应链100%国产化 打破欧美国家对高纯氘代溶剂生产工艺的垄断 [1][2] - 安徽天地TEDIA工厂为亚洲最大高纯溶剂全产品线生产基地 宁波萃英为重要稳定同位素生产商 [2] 政企协同合作机制 - 沪浙皖三地市场监管局签约 聚焦产业链质量建设提升、标准合作、品牌培育及人才队伍 [2] - 构建"检测—研发—生产"闭环生态 加速国产替代成果跨区域产业化 [2] - 形成市场监管部门护航、链主创造生态圈、上下游参与的升级机制 [3] 产品与平台数据 - 泰坦科技发布五大创新产品 覆盖分析试剂、生物试剂、检测耗材、实验设备及实验室智能系统 [3] - "探索平台"拥有超700万个SKU科研产品 实现95%以上实验室产品国产替代 [3] 区域产业规划 - 徐汇区集聚100多家国家级/市级科研机构、13所高校、8家三甲医院 提供核心区位优势 [2] - 长三角将复制高端试剂模式至生物医药、半导体材料领域 建立跨区域质量联盟 [3]
【私募调研记录】合众易晟调研阿拉丁
证券之星· 2025-05-29 08:09
公司调研信息 - 知名私募合众易晟近期对上市公司阿拉丁进行了现场交流调研 [1] - 阿拉丁主营科研试剂产品,客户行业覆盖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制药、食品、化工、第三方检测等多个领域 [1] - 外资品牌产品价格受关税政策变化影响较大,存在潜在风险,而国产品牌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已实现多款产品国产替代 [1] - 阿拉丁产品的SCI论文引用总数已超过23万篇,且文献增长数量每年呈现惊人增长势头,显示客户对品牌的认可度提升 [1] - 公司未来销售策略为电商模式与大客户直销相结合,小客户鼓励通过电商平台下单,渠道部分依靠经销商覆盖,直销与经销将并存 [1] 机构背景 - 西藏合众易晟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4年9月,经营范围包括私募基金管理、私募资产管理、证券投资 [2] - 公司于2015年1月通过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备案,备案号P1005943,取得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资格 [2] - 公司团队由具备优秀投研能力的专业从业人士组成,核心负责人具有20年以上二级市场投资经验和15年职业投资历程 [2] - 投研人员均具有丰富的行业研究经验,致力于利用专业优势为客户带来可持续的复利收益 [2]
【私募调研记录】永禧投资调研阿拉丁
证券之星· 2025-05-29 08:09
公司调研信息 - 知名私募永禧投资近期调研了上市公司阿拉丁 参与公司现场交流 [1] - 阿拉丁的科研试剂客户行业覆盖面广 包括生命科学 航空航天 新材料 新能源 制药 食品 化工 第三方检测等行业 下游客户所处行业比较分散 [1] - 关税政策变化导致外资品牌产品价格波动 对用户存在潜在风险 [1] - 国产品牌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 已实现多款产品国产替代 具备较强竞争力 [1] - 阿拉丁产品的SCI论文引用总数超23万篇 文献增长数量每年呈现惊人增长势头 客户对品牌认可度提升 国产替代持续进行中 [1] - 未来销售策略为电商模式 大客户直销 小客户鼓励电商平台下单 渠道部分靠经销商覆盖 直销与经销并存 [1] 机构背景 - 浙江永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1月 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均为3000万元人民币 [2] - 2015年获得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颁发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证明 登记编号P1027108 [2] - 公司致力于提供专业化的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服务 主要投资决策人员及顾问团队具有二十年证券期货市场从业经历 [2] - 目前公司旗下已成立6个基金 包括证券投资基金2个 股权投资基金4个 管理资产总规模约5亿元 [2]
股市必读:阿拉丁(688179)5月23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07.46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5-26 07:05
股价及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5月23日收盘,阿拉丁股价报15.23元,下跌0.33% [1] - 当日换手率1.85%,成交量5.14万手,成交额7837.11万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07.46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266.83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59.37万元 [2][5] 权益分派计划 - 公司计划实施2024年度权益分派,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并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2股 [2] - 可转债将于2025年5月28日至股权登记日期间停止转股,5月29日披露转股价格调整公告 [2] 子公司账户冻结事件 - 全资子公司阿拉丁试剂(上海)有限公司银行账户被冻结合计25,488,459.42元,涉及建行基本户16,553,412.23元和中信银行募集资金专户8,935,047.19元 [3][5] - 冻结金额占最近一年经审计净资产的2.39%,占2025年一季度末净资产的2.38%,占货币资金比例5.46%-6.05% [3][5] - 冻结原因系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被冻结募集资金专户涉及可转债募投项目"高纯度科研试剂研发中心建设及配套项目" [3][5] - 截至2024年底该项目已投入7900万元(进度63.54%),剩余尾款4500万元,冻结资金占比小不影响尾款支付 [3] 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 西部证券核查确认冻结资金占货币资金比例较小,不会对生产经营及募投项目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3] - 公司承诺通过法律措施解决纠纷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
雅酶生物签约企知道科创空间,加速科研工具产品国产化进程
公司概况 - 雅酶生物成立于2019年3月,专注于生命科学领域科研工具产品的研发生产,致力于打破蛋白免疫印迹鉴定试剂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2] - 公司产品体系涵盖抗体、ELISA试剂盒、分子酶、蛋白试剂及细胞生物学产品,尤其在蛋白免疫印迹领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2] - 公司核心团队研发人员超过40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30余人,形成高效专业的人才结构[2] 市场地位与业绩 - 公司主导产品"蛋白免疫印迹试剂"在2023年与2024年分别占据国内细分市场21.05%和26.76%的份额,稳居行业领先地位[1] - 近三年销售收入持续增长,2024年达到5858.68万元[4] - 产品已进入数万家实验室,客户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及迈威生物等医药企业[4] 研发与生产布局 - 在闵行区设立600平方米试剂研发中心,在漕河泾布局2000平方米抗体及ELISA试剂盒研发中心[2] - 安徽铜陵建设4600㎡生产基地,其中配备600㎡万级GMP标准化厂房[2] - 2024年在香港成立香港雅酶覆盖东南亚市场,在美国圣地亚哥设立YamayBio LLC及实验室完善海外布局[3] 技术突破与创新 - 自主研发对虾血蓝蛋白(SHC)高纯度提取技术,纯度达98%以上,每千克对虾可提取超过1克高纯度血蓝蛋白[3] - 相比传统钥孔帽贝血蓝蛋白(KLH),SHC制备成本降低约50%,偶联效率39.86%(KLH为23.54%),热稳定性更优(SHC不稳定指数31.8 vs KLH的42.46)[3] - 成功替代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KLH产品,打破国外企业二十年市场主导[4] 战略合作与发展规划 - 签约入驻企知道科创空间,利用其6.9亿企业信息、3.2亿主营产品信息及1.9亿专利数据资源拓展市场[5] - 未来定位为"小而美"的一流生命科学产品供应商,持续推进科研和医用试剂产品国产化进程[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