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芯反谐振光纤

搜索文档
“中国光电子企业有实力、也有底气走出去” 光电子领军企业家集体探展
长江日报· 2025-05-17 08:50
光电子行业创新成果展示 - 高德红外发布国内首款500万像素高温中波制冷红外探测器 打破技术封锁 高性能红外芯片研制水平全球前列 [3] - 长飞公司展出全球技术领先的空芯反谐振光纤 单根长度超20公里 最低衰减系数0.05dB/km 刷新全球纪录 [3] - 华工科技展示AI激光智造装备 复杂曲面六轴激光微孔加工装备2秒完成0.3mm孔径加工 已应用于C919发动机零部件 [2] - 逸飞激光圆柱全极耳锂电池激光焊接设备及全自动组装生产线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 细分领域领先地位持续强化 [2] 产业链协同发展 - 光谷已建立完整光电子产业链 涵盖元器件到光芯片 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共同参展 [5] - 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研发吸附式移动加工机器人 技术经产业验证 为超大型复杂构件加工提供新方向 [3] - 高德红外展示红外全产业链技术实力 红外热成像技术已拓展至车载应用领域 [2] 行业交流平台价值 - 光博会汇聚近百项首发首展核心技术 11家企业展台吸引近10位领军企业家集体探展 [1][5] - 活动搭建企业交流学习平台 促进激光企业与光电子企业合作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 [5] - 行业领袖呼吁中国企业布局全球竞争 认为中国光电子企业具备国际化实力 [5]
1.6万家光电子企业,光谷、江城、九峰山等实验室集聚,支点之“光”
长江日报· 2025-05-12 11:13
行业概况 - 武汉光电子产业规模从2000年规划的1000亿元目标跃升至2024年的9774亿元,成为湖北省第一大产业[14] - 中国激光市场全球占比达56.6%,光谷是国内唯一正增长区域[14] - 武汉位列2024全球创新指数第13位,较2018年上升30位[10] 技术突破 - 长飞公司成为全球唯一同时掌握三种光纤预制棒制备技术并产业化的企业[7] - 烽火通信5年内6次刷新光传输纪录,最新创造单模多芯光纤传输容量世界纪录[9] - 武汉天昱智能制造为C919大飞机3D打印高强铝合金承力框,开辟锻件制造新方向[9] - 华工科技打破40年技术封锁,自主研发汽车激光焊接设备占据国内90%市场份额[11] 企业动态 - 华工科技激光装备出口年增速达35%,产品进入全球第一方阵[12] - 长飞公司展出全球技术领先的空芯反谐振光纤,进入下一代光纤研发第一梯队[7] - 光谷聚集7家激光上市企业,形成全国领先的激光产业密度[14] 产业生态 - 第20届光博会将展示近百项首发首展核心技术,390家全球领军企业参展[10][15] - 武汉主导制定中国首个激光产品国际标准,由华工科技、锐科激光等企业推动[13] - 光谷已形成"光电+AI""光+机器人"等交叉融合的前沿应用矩阵[21] 历史沿革 - 武汉1971年成立首个激光教研组,与全球同步起跑激光技术[13] - 2002年第二届光博会推动中国进入"光纤到户"时代,现普及率全球第一[17][20] - 2014年"光联万物"计划催生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新兴产业集群[21]
长盈通一季度净利增26.76% 已斥资2285万回购股份
长江商报· 2025-05-08 08:42
股东股份变动与回购进展 - 股东航天国调基金计划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出售122.37万股股份,占总股本1%,转让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受让方需为具备相应定价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机构投资者 [1] - 截至4月底,公司已累计回购113万股股份,占总股本0.9224%,支付资金总额2285万元,本次回购计划资金范围为2000万元至4000万元,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1] - 航天国调基金承诺有足额首发前股份可供转让,并严格履行有关义务 [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546.35万元,同比增长14.75%,归母净利润827.60万元,同比增长26.76%,扣非归母净利润662.79万元,同比增长123.36% [2] - 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双增长,2025年一季度业绩继续向好 [2] 研发投入与产品进展 - 2024年研发投入3387.70万元,占营业收入10.24%,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722万元,同比增长26.63%,占营业收入11.03% [2] - 公司将在第20届光博会首发飞秒激光光纤光栅刻写系统、激光光束质量分析仪、空芯反谐振光纤等明星产品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一家以光电子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特种光纤、光纤传感器件、光纤传感网络工程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1] - 公司于2022年12月上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