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制品

搜索文档
半年净亏近2000万!零食巨头“好想你”仍未扭亏
格隆汇APP· 2025-08-17 18:1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89亿元,同比下降15.6%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983.88万元,同比收窄45.25%,但未扭亏 [1] - 基本每股收益-0.044元,同比改善52.99% [2] - 扣非净利润1707.1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47.02%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14亿元,同比增长272.82% [2][10] 营收结构 - 红枣制品营收5亿元,占比72.66%,同比下降16.38% [4][5] - 健康锁鲜类营收0.26亿元,占比3.75%,同比下降26.13% [4][5] - 其他业务合计营收1.63亿元,占比约25% [4] - 电商渠道营收占比28.73%,同比下降23.27% [5] 成本与费用 - 营业成本5.11亿元,同比下降21.3%,毛利率改善 [9] - 销售费用1.47亿元,占收入21.3%,同比下降17% [9][10] - 管理费用0.47亿元,同比减少5% [9] - 研发投入1181.33万元,同比增长13.4% [10] - 财务费用-2465万元,主要受益利息收入 [9][10] 投资与资金 - 投资收益亏损4912万元,去年同期为正收益 [6]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157万元,对冲部分损失 [6][7] - 货币资金余额12.76亿元,融资现金流净流出38.67亿元 [11] - 总资产44.2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9.46% [2] 市场表现 - 截至8月15日收盘价9.68元/股,总市值43.34亿元 [11][12] - 2025年累计股价涨幅超32% [11] - 市盈率-60.23倍 [13]
好想你: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15.64% 红枣制品收入下降16.38%
中证网· 2025-08-17 17:0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 89亿元 同比下降15 64 [1] - 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983 88万元 上年同期亏损3623 47万元 亏损幅度收窄 [1] - 扣非净利润1707 12万元 上年同期亏损3630 80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 [1] 业务板块表现 - 食品行业收入6 40亿元 同比下降15 87 [1] - 红枣制品收入5 00亿元 同比下降16 38 占收入比重72 57 [1] - 健康锁鲜类收入2580 61万元 同比下降26 13 [1] 区域销售表现 - 电商收入1 98亿元 同比下降23 27 占营收比28 73 [1][2] - 河南省内收入2 05亿元 同比下降10 09 [1] - 河南省外收入2 54亿元 同比下降13 11 [1] 渠道结构 - 经销商总数从1267家减少至1062家 净减少205家 [2] - 河南省内经销商从253家减少至230家 [2] - 河南省外经销商从1014家减少至832家 [2] - 线下专卖店以加盟模式为主 直营为辅 [2]
主业萎缩!“红枣大王”002582,上半年继续亏损!7亿投资鸣鸣很忙,竟这样被“拖累”
中国基金报· 2025-08-17 09:30
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15 64%至6 89亿元,净利润亏损1983 88万元 [2] - 红枣制品业务营收5 00亿元同比下降16 38%,健康锁鲜类营收2580 61万元同比下降26 13% [8] - 健康锁鲜类产品2024年营收0 69亿元同比下降20 31% [8] 鸣鸣很忙投资影响 - 参股公司鸣鸣很忙对公司归母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 [3][4] - 会计核算方法变更导致投资收益减少7730 54万元,归母净利润相应减少7730 54万元 [5] - 公司2023年12月投资7亿元获得鸣鸣很忙6 64%股权,2025年4月持股比例降至6 2881%并退出董事席位 [5] 主营业务发展 - 公司2023年推出的"红小派"枣仁派上市首年营收近2亿元,但未能扭转红枣制品业务整体下滑 [8] - 红枣业务面临消费人群老龄化、食用方式单一等结构性挑战 [8] - 公司2025年5月推出红枣啤酒产品,采用代工模式生产,预计对业绩影响较小 [9] 历史战略调整 - 公司2016年收购百草味后其贡献超80%营收,2020年以7 05亿美元出售百草味净赚40亿元投资收益 [8] - 出售百草味后公司回归红枣主业,但多元化布局成效不佳 [2] 市场表现 - 截至8月15日公司股价报9 68元,市值超43亿元 [10]
主业萎缩!“红枣大王”002582,上半年继续亏损!7亿投资鸣鸣很忙,竟这样被“拖累”
中国基金报· 2025-08-17 09:24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15 64%至6 89亿元 净利润亏损1983 88万元 [3] - 参股公司鸣鸣很忙的会计核算方法变更导致公司归母净利润减少7730 54万元 [6][8] - 公司红枣主业持续萎缩 红枣制品和健康锁鲜类营收分别同比下降16 38%和26 13% [11][12] - 公司尝试多元化布局但成效不佳 新推出的"红小派"枣仁派表现较好但未能扭转整体下滑趋势 [13] 会计核算方法变更影响 - 公司对鸣鸣很忙的会计核算方法由权益法变更为公允价值计量 导致投资收益减少7730 54万元 [7][8] - 变更原因是公司不再向鸣鸣很忙委派董事且持股比例降至6 2881% [7] - 公司强调该变动为阶段性账面影响 不反映实际经营能力或投资价值的根本性变化 [8] 主营业务表现 - 红枣制品上半年营收5 00亿元 同比下降16 38% [11] - 健康锁鲜类营收2580 61万元 同比下降26 13% 2024年该业务营收0 69亿元 同比下降20 31% [11][12] - "红小派"枣仁派上市首年营收近2亿元 但未能挽救红枣制品业务整体下滑 [13] 多元化布局尝试 - 公司曾收购百草味并成功出售 净赚40亿元投资收益 [10] - 推出红枣+益生菌 红枣枸杞饮品等创新产品 但市场表现平平 [13] - 近期推出"报喜酒"中式精酿啤酒系列产品 采用代工模式 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较小 [13] 行业分析 - 红枣作为传统滋补食材面临消费人群老龄化 食用方式单一等结构性挑战 [13] - 产品形态微创新难以实现突破性增长 需要解决品类老化和消费场景萎缩问题 [13]
3年多亏掉3亿多,“红枣第一股”好想你上半年还是没扭亏
观察者网· 2025-07-17 16:56
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额约为1500万元—250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3623.47万元缩减约4成至7成 [1] - 过去3年半累计亏损额度在3.27亿—3.37亿之间,2022年—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1.89亿元、5189万元、7195.7万元 [1] - 上半年扣非后净利润预计1400万元—2100万元,同比增长38.56%—157.84%,但受投资收益减少影响净利润仍亏损 [2] - 一季度扣非净利润2922万元同比大涨101.30%,但二季度扣非净利润大概率为负值 [2] - 公司业绩呈现季节性波动,一季度表现最佳,2024年全年仅一季度实现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正向表现 [3] 业务结构 - 红枣制品2023年营收12.21亿元,占总营收73.17%,仍是核心业务 [5] - 线下渠道收入占比超68%,毛利率19.75%同比下滑3.98%;线上收入占比28.43%,毛利率近30%仅微降0.83% [5] - 公司产品单一性明显,红枣作为支柱产品受季节性、礼品属性影响较大 [3][5] 战略布局 - 公司提出"百亿市值、百亿收入、百年品牌"战略目标,但目前市值44.65亿元与目标差距显著 [1] - 通过7亿元投资持有鸣鸣很忙6.6191%股份,并借助其1.44万家门店渠道推广枣类产品 [7] - 2021年以3000万元间接投资蜜雪冰城,持股比例仅0.5983% [6][7] - 已进入山姆、永辉、胖东来等渠道,并与东阿阿胶、海底捞等企业开展合作 [8] 投资与渠道 - 上半年因参股公司投资收益核算方法变更,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减少约3700万元 [2] - 鸣鸣很忙正在冲击港股IPO,有望为公司带来渠道拓展机会 [7] - 公司尝试通过新零售渠道突破传统业务局限,但产品在鸣鸣很忙1800+SKU中竞争力存疑 [7][8]
好想你扣非五年亏5亿再度预亏 石聚彬家族“啃老本”分红4.54亿
长江商报· 2025-07-17 07:36
业绩预告与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1500万—2500万元,同比减亏31.01%—58.60%,扣非净利润盈利1400万—21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增长138.56%—157.84% [4] - 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5480.61万—6480.61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521.91万—821.91万元,经营承压 [4][6] - 一季度营业收入4.13亿元同比下降16.44%,归母净利润3980.61万元同比增长216.08%,扣非净利润2921.91万元同比增长101.30% [4] 长期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扣非净利润连续五年亏损,累计亏损约5亿元,其中2024年亏损0.81亿元 [3][7] - 2020年出售百草味后营业收入波动明显,2021—2024年收入分别为12.81亿、14亿、17.28亿、16.70亿元,均低于2020年的30.01亿元 [7]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分别为1.90亿、0.52亿、0.72亿元 [7] 投资与分红 - 2023年12月投资7亿元参股鸣鸣很忙持股6.64%,2025年4月持股降至6.29%并变更核算方法,导致归母净利润减少7730.54万元 [5][6] - 2020—2024年累计分红14.34亿元,其中2022—2024年亏损期间分红9.2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绝对值比例最高达849.55% [8] - 实控人石聚彬家族持股31.67%,累计分得现金红利约4.54亿元 [8][9] 业务与成本控制 - 2024年红枣制品收入12.22亿元占比73.17% [7] - 公司通过核心品类聚焦、渠道优化及生产精细化管理降本,费用率下降 [4][5] - 2025年一季度有息负债9.39亿元,同期公告拟使用不超过20亿元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 [9][10] 管理层薪酬 - 董事长石聚彬2022—2024年薪酬分别为176.29万、197.09万、260.24万元,在亏损背景下连续两年加薪 [11]
上榜的国民级消费品牌众多!河南“中”在哪儿?
搜狐财经· 2025-05-29 12:03
中国线上消费品牌500强榜单分析 - 首个基于消费者真实购买行为的大数据榜单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等机构联合推出,阿里巴巴淘天集团提供技术支持,将每季度更新一次[1] - 2025年第一季度榜单显示苹果以100分居首,华为95.3分第二,小米95.13分第三,美的94.08分第四[2] - 中外品牌数量呈现"七三开"格局,本土品牌在3C数码、家电等领域表现突出,如华为、小米成交金额增速已超过苹果[9] 河南品牌现象 - 河南省以10个上榜品牌跻身内地省份第11位,德佑、白象、双汇等进入500强[1] - 河南食品品牌占据重要地位,包括双汇、三全、卫龙、好想你等"第一股",食品类目占河南上榜品牌一半[3] - 河南粮食产量占全国1/10,用1/16耕地生产1/4小麦,为食品工业提供基础[3] 代表性河南品牌发展 - 双汇2025年Q1营收142.69亿元,从肉联厂发展为全球肉类知名企业,推动产品多元化[4] - 卫龙将辣条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运营,产品远销海外成为文化输出名片[4] - 好想你通过技术创新将红枣产业升级为现代化健康食品产业,积极拓展电商渠道[4] - 德佑湿厕纸品牌三年内快速崛起,"18-24岁成交人数增速"达0.7,店铺好评率8.82[6][7] 新锐品牌创新案例 - 允儿妈聚焦童装市场,与插画师合作推出创意产品[7] - 天空树假发片品牌单日销售额达百万元,曾获天猫细分类目第一[7] - 天星教育连续五年高考教辅图书全国零售销量第一[7] - 仲景宛西制药开发香菇酱等健康食品,构建立体化电商营销矩阵[7] 消费趋势与指数变化 - 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从2023Q1的59.42增至2025Q1的63.38,增长近4分[9] - 产品创新、细分场景、悦己消费是品牌增长重要动力[10] - 榜单首次引入"新锐度"指标,考察销售增速、创新力及年轻消费群体吸引力[10] - 淘宝天猫月活用户超9亿,成为品牌重要载体和研究数据来源[10]
好想你(002582):净利润大幅改善 成本红利持续释放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3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营收16.70亿元(同比减少3%),归母净利润亏损0.72亿元(2023年亏损0.52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0.81亿元(2023年亏损0.59亿元)[1] - 2024Q4总营收4.92亿元(同比减少23%),归母净利润亏损0.11亿元(2023Q4亏损0.11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0.17亿元(2023Q4亏损0.04亿元)[1] - 2025Q1总营收4.13亿元(同比减少16%),归母净利润0.40亿元(同比增加216%),扣非净利润0.29亿元(同比增加10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红利派发总额6.11亿元,分红额度创历史新高[1] 盈利能力 - 2024年/2025Q1毛利率分别同比-3pct/+5pct至22.62%/33.97%,高价原料基本消耗完毕,新一季采购成本处于历史低位[2] - 2024年/2025Q1销售费用率分别同减0.1pct/1pct至20.93%/21.10%,管理费用率分别同减1pct/0.1pct至6.74%/6.42%,费用管控效果明显[2] - 2024年/2025Q1净利率分别同比-1pct/+7pct至-4.53%/9.62%,2025年利润大幅改善主要系公司基数较小叠加高投资收益所致[2] 产品结构 - 2024年红枣制品/健康锁鲜类/其他类产品营收分别为12.22/0.69/3.20亿元,分别同比-7%/-20%/+16%,锁鲜类产品下降幅度较大主要系旧品维护力度下降[3] - 其他类产品大幅增长,主要系滋补类产品如红枣山药、红枣八宝茶等新品开发所致[3] - 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重点发展有差异化、科技含量的红枣产品[3] 渠道表现 - 2024年线下渠道营收11.36亿元(同比增加3%),主要系山姆、零食量贩等新零售渠道放量带动[3] - 2024年电商渠道营收4.75亿元(同比减少16%),主要受电商渠道搬迁影响,目前磨合过程基本完成[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02/0.17/0.2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02/70/44倍[4] - 看好公司产品和渠道双轮驱动,低价原材料投入使用,预计成本同比大幅优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