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商渠道
icon
搜索文档
安踏体育20250703
2025-07-03 23:28
纪要涉及的公司 安踏体育及其旗下品牌,包括安踏主品牌、FILA、迪桑特、狼爪、Mia、Arena、始祖鸟、Solomon、Jeff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体尚可,618期间FILA排名居前,迪桑特等户外品牌成绩较好,但安踏主品牌略低于预期,原因是主动控货、国际品牌折扣大及兴趣电商侧重不足[4][5] - 2025年上半年整体收入达标或超预期,FILA略超预期,迪桑特等户外品牌增长超30%,费用管控严谨,新店型盈利能力待提升[7] - FILA上半年经营利润率下调,因去年基数高,但实际下滑幅度小于市场预期,新任CEO推动架构营运保持流水增长[8] 2. **下半年业绩预期及措施** - 预计明显改善,招募电商负责人打通渠道、优化产品匹配,强化兴趣电商布局,投资新店型如Arena、超级安踏等,虽费用高但盈利能力将逐步提高[6] 3. **财务情况** - 今年利率下调,利息收入比去年减少;2024年财务受一次性利得影响,2025年a码预计有盈利贡献,上半年表现符合预期[9] 4. **品牌整合与发展** - 狼爪6月完成交割并入报表,目前亏损,正进行人员重组和战略规划,长期发展潜力可期[2][10] - 安踏计划三年内超越耐克,策略包括提升高端城市门店占比和电销、丰富高端产品线、推出黑标产品及超级安踏冠军店等新业态[2][14] 5. **营销策略与产品策略调整** - 新任CEO江燕上任后,优化品牌架构,拉近与女性消费者距离,微调供应链,聚焦核心品类,提升品牌形象,加强细分类型[19] 6. **销售费用投放** - 今年集中在潮牌、儿童系列及FILA Classic系列,还计划增加代言人费用、户外广告露出及开设顶级门店[22] 7. **户外品牌布局** - 采取差异化定位策略,各品牌在价格、场景和运动领域细分,通过内部竞争促进发展[23][24][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电商占比与利润率**:安踏传统电商占比约70%-80%,兴趣电商占比约20%,电商利润率低于线下销售,折扣率多10个百分点以上[16] 2. **回购计划**:2025年因收购活动暂停回购,预计2026年2月重新评估[17] 3. **收购方向**:未来收购不一定局限于户外品牌,还可能关注运动时尚领域[18] 4. **FILA运营利润率**:今年上半年为28.6%,符合全年25%预期,下半年计划增加广告投放和活动举办,可能影响净利率[20][21] 5. **自有供应链情况**:安踏自有供应链尚未成熟,需在供应链、物流等方面优化[26] 6. **冠军店情况**:安踏冠军店效约五六十万元,比大货高一倍,今年目标开百家门店,未来扩展谨慎[27] 7. **品牌覆盖人群及客单价**:超级安踏价格19 - 899元,门店分布广;冠军安踏平均价格高,主要覆盖一二线城市精英人群[28]
消失的县城手机一条街
创业邦· 2025-07-03 21:55
行业现状 - 县城手机店面临集体退场,高考后销售高峰消失,往年备货80万今年仅备20~30万 [4][10] - 行业进入微利时代,过去躺着赚钱现在一台手机利润从500元降至100元 [15][20] - 线上渠道冲击严重,618期间线下被迫保价,华为经销商层层加价导致终端价格难有优势 [18][19] 市场变化 - 消费者转向商场店,品牌新店以商场为主,街边店关闭超50% [13][18] - 换机周期延长,手机性能过剩导致二手机市场回暖 [24] - 运营商合作模式失效,3G换4G后政策红利消失,品牌专卖店竞争加剧 [16] 经营策略 - 服务升级成为核心竞争点,单客服务时长可达2小时,提供情绪价值 [4][12] - 即时零售部门成立后销量爆发但利润低,平台抽佣严重 [24] - 拓展融合产品线如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甚至涉足汽车销售 [24] 转型尝试 - 三条自救路径:获取品牌授权、发展自媒体、增加回收维修业务 [22] - 二手手机回收业务兴起,结合自媒体形成产业链,单日利润可达2000元 [25][26] - 新媒体营销成为新方向,短视频账号运营和即时零售部门成为标配 [23][24] 人员结构 - 行业缺乏新鲜血液,导购群体以20年经验老员工为主,难招年轻人 [13] - 家族企业面临代际冲突,年轻一代主张拓展新客群而老一辈专注老客户 [23] - 人员规模缩减,原有5家店现剩3家,员工从15人减至2人 [26]
源飞宠物20250701
2025-07-02 09:24
源飞宠物 20250701 摘要 元飞宠物早期通过咬胶产品起家,后拓展至宠物牵引用具,与国际零售 巨头建立合作,奠定海外业务基础。目前海外代工业务扎实,约 70%出 口订单面向美国,柬埔寨产能有效降低关税影响。 自 2023 年起,元飞宠物积极布局国内市场,推出皮卡普、哈乐威、传 奇精灵等自主品牌,并组建专业团队,优化供应链和品牌运营,加速品 牌化进程。2025 年 Q1 销售费用同比增近 100%,自主品牌投入决心 强烈。 全球宠物市场持续增长,中国市场规模 2024 年达 3,002 亿元,复合增 速超 10%,宠物食品规模约 1,500 亿元,同样保持高速增长。高端国 产品牌如弗列加特、蓝氏等在电商平台崭露头角,本土企业在渠道和营 销方面优势明显。 2025 年第一季度,元飞宠物毛利率增速放缓,利润下滑,主要受低毛 利率品类占比提升及国内业务费用前置影响。管理费用因品牌拓展人员 增加而上升,短期业绩承压。 Q&A 元飞宠物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元飞宠物成立于 2004 年,专注于宠物用品和零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 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4-2014 年),公司在浙江省温州市 平阳县成 ...
海外品牌加码618 细分化场景抢占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18:34
中国市场对海外品牌的重要性 - 中国市场已成为海外品牌不可忽视的存在 [1] - 618大促期间海外品牌表现出强烈参与意愿,部分品牌备货量翻倍 [2] - 北京海关数据显示618期间跨境电商进口清单同比增长10.98%,金额增长23.53% [2] 海外品牌在618大促的表现 - Fumakilla备货量翻倍,参与预售和直播销售 [2] - Kagami水晶有限公司推出新产品并优化生产配货和物流 [2] - 男士护肤品牌BULK HOMME首次参加618,备货量增加双倍 [4] 海外品牌通过电商渠道进入中国市场 - 天猫国际一季度新增487个海外品牌中国首店,法国品牌数量同比翻两倍 [3] - 电商平台提供轻量化运营方式,降低物流和通关成本 [4] - 天猫国际东京仓实现日本货品5日达 [5] 海外品牌对中国市场的策略调整 - Kagami水晶有限公司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白酒杯,容量调整为15毫升 [8] - LIKOA公司通过618大促调整产品价格,吸引更多消费者 [6] - WATERFRONT海滨有限公司提前六个月备货,根据反馈优化产品 [6] 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 中国男性护肤市场持续增长,25-35岁男性更重视皮肤状态和品牌理念 [5] - 进口消费者拓展小众爱好,如3C数码、运动户外、宠物等品类增长显著 [7] - 清酒品牌獭祭关注年轻女性消费者和低度数酒品市场 [8] 海外品牌面临的竞争环境 - 本土品牌在快消品市场份额从2012年66%上升至2024年76% [8] - 海外品牌需具备高品牌壁垒和独特性才能被中国消费者接受 [8]
如何对电商渠道产品价格进行控制和管理
搜狐财经· 2025-06-05 17:25
电商渠道产品价格控制方案 核心观点 - 电商平台需通过多维度手段实现价格管控 包括数据监测 平台投诉 行政手段 法律途径及第三方支持 [1][2][3][4][5] - 单方面控价效果可达80-95% 完全管控需品牌内部与线下协同 [6] 具体实施方案 数据监测与锁定 - 采用电商平台软件实时排查低价链接 快速生成违规店铺名单 [1] 平台投诉机制 - 对拒不调价商品发起知识产权投诉 包括商标权 版权 专利等 成功率取决于申诉材料完整性 [2] - 投诉结果分两种:链接删除(卖家无法提供有效材料)或产品溯源(通过发票 授权书等追踪货源) [2] 行政与法律手段 - 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 违规核实后强制下架或罚款 [3] - 通过律师函或法律诉讼施压 诉讼周期通常3-6个月 [4] 第三方协作 - 专业控价公司熟悉平台规则 可高效解决品牌需求 缩短处理周期 [4] 消费者干预 - 采用买退 大额拍货等个人手段干扰违规卖家经营 [5] - 利用平台举报机制 依据商品上架规则强制下架链接 [5] 效果评估 - 单纯依赖第三方控价可实现80-95%覆盖率 剩余部分需品牌内部体系配合完成 [6]
阿里系撤资退出,自有品牌不温不火,丽人丽妆如何讲好新故事
北京商报· 2025-06-03 22:11
阿里系退出丽人丽妆 - 杭州灏月出售全部持有的7038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17.57%),转让价格为6.9元/股,总价款4.86亿元,过户手续于2025年5月23日完成[3] - 阿里系与丽人丽妆的股权关系始于2012年,阿里创投当时以4500万元获得丽人有限20%股权[3] - 阿里系董事韩雯斐辞职,其职业生涯伴随阿里系在丽人丽妆的投资历程,离职标志着阿里系彻底退出[2][4][5][6] 丽人丽妆业绩表现 - 2024年亏损2440万元,2025年一季度亏损1832万元[7] - 2023年营收下滑14.78%,净利润增长121.19%,2022年营收下滑21.98%、净利润下滑133.92%[7]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7.44%,主要因与部分品牌终止合作及运营模式转变[7] - 自有品牌占比不足10%,但2024年自有品牌营收相比2023年增长超140%[8][11] 业务模式挑战 - 与欧莱雅、兰蔻、佰草集等多个美妆品牌终止合作[7] - 传统电商平台(淘宝、天猫)营收占比超70%,但传统电商零售业务规模下降导致整体毛利减少[10] - 新兴渠道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23年末抖音小店数量达48家,新兴渠道营收占比超15%[11] 未来发展方向 - 主推"玉容初""美壹堂"自有品牌,计划在现有规模基础上保持高速增长[11] - 需要摆脱对单一流量平台的依赖,加强自有品牌发展[10] - 以新兴电商渠道为主及推动自有品牌发展成为新的发展方向[11]
国盛证券:保健品呈现长期增长潜力 建议优选代工及优质品牌商
智通财经· 2025-06-03 11:32
行业前景 - 中国保健品行业在消费力提升和银发经济推动下呈现长期增长潜力,预计2024-2035年复合增速达4 8%-8 8% [1] - 保健品是消费力提升、银发经济下的长青行业,中国市场仍处于成长期,预期将以中高个位数增速扩容 [1] - 若参考美国保健品人均消费额计算,2024-2035年复合增速或达4 8%-8 8% [1] 行业发展历程 - 1980s中国保健品市场萌芽,"打造爆品+夸大功效+重度营销"的模式盛极一时 [1] - 21世纪初国际品牌涌入及中国品牌崭露头角,行业步入高速成长期 [1] - 2013年后保健品安全事故多次引发舆论危机,严监管成为常态 [1] - 2020年至今健康趋势下行业进入成长新周期,电商渠道爆发,但行业竞争加剧 [1] 渠道分析 - 当前中国保健品三大渠道为直销、药店、电商新零售,2023年电商/直销/药店渠道占比分别为56%/21%/16% [2] - 未来增量仍将集中于电商,药店渠道占比趋稳,直销渠道或仍有下滑压力 [2] - 2024年8月抖音跃升为保健品品类最大的电商渠道,增速远高于传统电商 [2] - 私域预计已快速成长为重要渠道之一,新零售等多元渠道崛起 [2] 产品趋势 - 保健品可分为长青市场及新消费市场,长青市场稳步扩容,有望培育更多强功能新品 [3] - 新消费市场产品迭代速度快,对供应链响应速度要求更高 [3] - 未来保健品产品端呈现食品化和强功能化两大趋势 [3] - 老龄人群重功能性,年轻群体多元化需求贡献增量 [3] - 保健品价格端呈K型分化特点,强功能的高端产品亦能高增 [3] 产业链格局 - 国内中游代工渗透率超过65%,品牌商、代工厂均具备高盈利能力 [4] - 品牌商参与者众、集中度低,电商平台TOP10份额仅16 7% [4] - 抖音等直播电商加剧市场竞争,高毛利高费用模式下电商运营能力或为核心竞争力 [4] - 代工企业低费率下仍有高盈利,头部企业在规模效应、高研发投入支撑下集中度呈持续提升趋势 [4] 投资建议 - 优选代工环节,竞争格局较明朗、集中趋势更确定 [1] - 优选优质品牌商,重视品牌力、产品创新、营销策略、电商运营等能力 [1]
均瑶健康股价三连板 一季度电商渠道销售激增1173%
长江商报· 2025-05-29 07:47
股价表现 - 公司股票在5月26日至28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累计涨幅达33.23% [1][2] - 公司公告称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1][2] - 公司创立于1994年,2020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以常温乳酸菌饮品为主体,功能性益生菌为核心 [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4.58亿元,同比下降10.8%,归母净利润亏损2912万元,同比下降150.6%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1.41%,归母净利润1090.71万元,同比下降58.29% [1][3] - 2024年益生菌饮品及食品收入7.92亿元,占总营收54.3%,2025年一季度益生菌食品收入同比增长139.19% [3] 业务发展 - 公司10余年前开始布局益生菌业务,2021年与江南大学合作获得功能性菌株独家授权 [2] - 2022年8月重整润盈生物,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业务协同效应 [2] - 电商渠道2024年销售同比增长177.49%,2025年一季度激增1173.33% [4] - 推出"每日博士"、"体轻松"等益生菌品牌,提升线上渠道竞争力 [4] 供应链与海外市场 - 通过泛缘供应链构建"原料—产品—渠道"一体化生态链模型 [4] - 2024年新增东方购物、拼多多等电商渠道,拓展南汇区域业务和高端红酒业务 [4] - 2024年海外市场营业收入8460万元,同比增长24.54%,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长77.43% [4] 未来战略 - 持续做强饮料主业,加速低温活性益生菌饮品布局 [5] - 拓展益生菌健康产品,以"益生菌+"模式开发功能性饮料 [5] - 加大原料出口力度,益生菌原料出口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6]
361度20250526
2025-05-26 23:1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服饰行业 - 公司:361 度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经营情况与市场表现 - 2025 年第一季度订单低个位数增长,4 月订单少或因春节消费前置及消费者资金用于旅游,五一期间线下销售平稳,线上渠道增长近 40%,4、5 月线下销售趋势与 Q1 相似,终端折扣 7 折左右,库销比稳定在 4.5 - 5 倍[2][3][14] - 竞争格局激烈,但公司凭借研发提升产品力,单价和 APS 稳定,有价格优势,维持了消费者追捧度和粘性[3] - 2025 年全年销售收入指引保持在 10% - 15%区间,订货会订单增长至少 10%以上,还有补单带来增量[12] 超品店情况 - 自 2024 年 12 月首家开业,目前近 30 家,五一新增十多家,面积 800 - 1000 平方米,提供一站式购物体验,覆盖各年龄段需求,初期数据强劲[4] - 计划 6 月底增至 40 多家,年底达 80 - 100 家,由分销商投资,适应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各地分销商有创新尝试[5][16] - 商品结构丰富,尖货爆款占比约 25%,过季产品占比 25% - 30%,其余为当季主推新品,多层次价格策略满足不同需求[6] 关税影响 - 美国加征关税对终端消费影响不显著,美国市场贡献营收不到 2%,上游 OEM 产能释放提升国内品牌议价能力[2][7] 新品价格 - 2025 年新品价格预计稳定,通过成本管控维持加价率,订单增长来自低线城市运动装备需求,净利润增速与销售收入增速匹配[2][8][9] 线上线下情况 - 线上线下货盘差异化明显,线上性价比优势突出,产品迭代速度快,研发和核心科技升级能力强,订货会订单锁定整体销售收入增长[2][11] - 电商渠道毛利高但折扣大,净利润率低于线下,2024 年电商贡献营收 26%,预计未来比例增加,规模效应增加有望提升净利润率[2][22] 618 购物节 - 运营团队设定目标暂不分享,分两波预售,进行精准营销,重点推广跑步和篮球系列等核心产品,通过 KOL 及各渠道传播加强品牌传播[1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正在筹备投资者开放日活动,希望投资者体验新消费模式[5] - 消费者画像预计 8 月中秋业绩时有更有价值数据分享,超品店平均折扣率比 7 折略低[17] - 目前未推出超品店专供款产品,考虑单独组一小部分专供货品试水,占比高单位数至 10%左右[20][21] - 新品线上平均折扣 4 - 5 折,有时因参与平台促销活动导致实际价格下降[23] - 公司估值相对较低但股息率高,希望加强与投资者沟通提高流动性,使估值接近行业平均水平[24]
对话栈道资本吴志伟:靠品牌战略成太力科技唯一外部投资方,继续看好宠物行业
IPO早知道· 2025-05-19 10:46
公司概况与上市表现 - 太力科技2024年营收10.2亿元,同比增长22%,净利润8763.9万元,成为A股消费科技领域新上市公司 [4] - 公司自有品牌线上销售占比达80.84%,其中直销占70.88%,线下收入仅占2.93%,ODM/OEM业务占比16.23% [6] - 抖音平台销售占比从2022年的9.52%快速提升至2024年的25.04%,显示兴趣电商转型成效显著 [6] 战略转型与渠道变革 - 战略定位为"高端家居收纳领导者",结合航空航天领域应用背书,推动电商渠道转型 [5][12] - 电商渠道占比超80%,完成从货架电商向兴趣电商的进阶,广告投放与品牌推广同步升级 [13] - 多SKU(数千至数万)、长尾效应明显的低频消费品类特性天然适配电商渠道 [6][14] 消费品类投资方法论 - 将消费品划分为五类:成瘾性产品、社交品、信任品、刚需品、软需品,品牌建设难度依次递增 [6][14] - 投资策略聚焦"有品类无品牌"赛道,挖掘细分领域头部企业,如双枪科技(筷子)、太力科技(收纳)、希诺(保温杯) [18] - 品牌建设核心挑战在于创始人认知转型,需从生产思维转向品牌资产价值认知 [19] 渠道格局与行业趋势 - 线下零售渠道面临重构,宠物新零售品牌派特鲜生获25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栈道资本参与投资 [7][8] - 传统线下渠道萎缩,但名创优品等自有流量渠道展现供应链管理与选品能力优势 [21] - 餐饮行业投资难度大,因中国餐饮企业数量达900万家(美国仅70-80万家),连锁化率低且竞争激烈 [24][26] 宠物赛道投资逻辑 - 宠物主粮占50%市场规模,属高频刚需"信任品",与奶粉类似具有品牌溢价空间 [27] - 线下宠物零售业态需创新模式,派特鲜生通过鲜食产品创新与供应链整合突破传统局限 [29][31] - 宠物行业增长与老龄化正相关,中国宠物渗透率提升带来结构性机会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