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肉

搜索文档
夏季想减肥的朋友 快上车
央视新闻· 2025-07-09 09:16
减肥期间饮食建议 - 早餐坚持吃有助于保证人体所需的钙、矿物质和维生素,提供足够氨基酸帮助消化 [3] - 多吃深色叶子菜可促进肠胃蠕动,蔬菜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且低糖健康 [4] - 用五谷杂粮代替精细主食可补充多种营养并减少热量摄入,其粗纤维促进消化 [5] - 减少盐分摄入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提升排毒效率并促进新陈代谢 [6][7] - 用白肉替代红肉更适合减肥人群,白肉脂肪含量低且蛋白质含量高 [9] - 控制糖分和油脂摄入是关键,糖和油属于高热量物质,过量摄入易导致热量堆积 [9] 运动减脂方法 - 早上11时前运动减肥效果更明显且更易坚持,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跳绳等适合减脂 [13] - 游泳能减轻关节压力并调动全身肌群 [14] - 中速跳绳30分钟消耗约300千卡,快速跳绳30分钟消耗约480千卡 [14] - 骑行是周期性有氧运动,建议每周3次、每次1小时左右,可燃烧更多脂肪并塑造肌肉 [14] - 力量训练如器械练习、俯卧撑等可提高肌肉力量、增加肌肉体积并促进骨健康 [16] - 利用碎片时间运动如爬楼梯、步行等可积少成多增加热量消耗 [18] 生活习惯对减肥的影响 - 每天保证7至8小时睡眠很重要,睡眠不足会扰乱激素平衡导致食欲大增 [19] - 每天至少饮用1.5至2升水,远离含糖饮料和酒精这些"隐形热量炸弹" [21] - 焦虑和压力会引发暴饮暴食,通过冥想、听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有助于减肥 [22] 减肥雷区 - 极端节食会让身体进入"节能模式",代谢率下降且体重易反弹 [24] - 单一饮食如只吃水果或代餐会导致营养不均衡,引发脱发、皮肤变差等问题 [25] - 部分减肥药可能含有违禁成分,盲目服用或引发心悸、腹泻等副作用 [26]
7个“喂”出癌细胞的饮食习惯 快来看看你有没有
央视新闻· 2025-05-09 10:25
癌症发病因素 - 癌症发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1] - 环境因素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以及生活方式和饮食因素[1] 饮食与癌症关系 - 饮食与癌症密切相关,日常饮食习惯可能增加致癌风险[2][4] - 致癌物分为1类(确定致癌)、2A类(很可能致癌)和2B类(可能致癌)[4][5] 烟酒致癌 - 烟草和酒精均为1类致癌物,吸烟增加肺癌、口腔癌等多种癌症风险[6] - 饮酒与肝癌、食管癌、胃癌等有显著关联[6] - 吸烟与饮酒协同作用会显著增加致癌风险[7] 肉类与癌症 - 红肉(如猪肉、牛肉)为2A类致癌物,加工肉类(如香肠、火腿)为1类致癌物[9] - 嗜食红肉可能增加大肠癌风险,但红肉仍具有不可替代的营养价值[9] - 加工肉制品应尽量少吃,新鲜肉更安全[11] 烹饪方式与癌症 - 烧烤、油炸食品含苯并[a]芘等1类致癌物[12] - 高盐饮食和腌制食品(如咸鱼、腌菜)增加胃癌风险[12] 霉变与过期食品 - 霉变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为1类致癌物,可能增加肝癌风险[14] 烫食与癌症 - 65℃以上的热饮为2A类致癌物,长期烫食可能增加食管癌风险[15] 槟榔致癌 - 槟榔为1类致癌物,咀嚼槟榔可能导致口腔癌、咽癌等[16] 不良饮食习惯 - 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可能增加消化道癌症风险[17] - 偏食、高糖高热量饮食及肥胖也与癌症风险相关[18]
17种天然食物 吃出你的抗炎力
北京青年报· 2025-05-06 06:45
抗炎饮食的核心观点 - 抗炎饮食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减少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与肥胖 2型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癌症等多种慢性疾病相关 [1] - 抗炎饮食中的炎症是指细胞因子在压力或应激状态下过量产生的低水平慢性炎症 而非急性炎症 [1] 抗炎食物分类及功效 蔬菜类 - 芦笋富含多酚类物质 能预防癌症 糖尿病和心脏病 同时含有花青素和膳食纤维 促进排便规律 [3] - 绿叶蔬菜如菠菜 羽衣甘蓝是膳食纤维 维生素E 维生素C和抗氧化剂的重要来源 [4] 水果类 - 浆果如黑莓 蓝莓 草莓富含花青素 高抗氧化剂含量可保护健康细胞免受自由基损害 [5] - 柑橘类水果含维生素C和黄酮类化合物 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并抗炎 [9] - 西瓜每100克含6毫克维生素C 抑制炎症并对抗氧化损伤 [10] - 菠萝含菠萝蛋白酶 对抗关节肌肉损伤的疼痛和肿胀 同时富含膳食纤维 钾和维生素C [15] 坚果与种子类 - 核桃含α-亚麻酸 具有抗炎作用 每天食用可降低炎症标记物如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浓度 [18] 鱼类与油脂类 - 多脂鱼如鲑鱼 马鲛鱼含欧米伽-3脂肪酸 阻断细胞炎症路径 减少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炎症 [14] - 橄榄油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橄榄油刺激醛 降低慢性炎症标志物水平 [13] 豆类与谷物类 - 豆类含膳食纤维 异黄酮和黄酮类化合物 膳食纤维被有益细菌食用后生成抗炎的短链脂肪酸 [7] - 全谷物如糙米 燕麦含抗氧化剂和膳食纤维 促进健康肠道细菌生长 [17] 饮料类 - 咖啡含抗氧化剂和多酚 降低炎症水平 对大脑 心脏 肾脏和肝脏健康有益 [8] - 茶含抗氧化剂和黄烷醇 绿茶中的EGCG与降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 [16] 其他食物 - 牛油果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膳食纤维 平衡肠道微生物群并调节炎症水平 [6] - 黑巧克力含黄酮类化合物 可可含量70%以上的品类可降低心脏病 中风和糖尿病风险 [11] - 发酵食品如泡菜 酸奶改善肠道微生物群多样性 每天摄入6份可减少炎症蛋白水平 [19] - 草药和香料如肉桂 姜黄具有抗炎作用 高脂饮食中加入6克香料可减少炎症标志物 [12] 促炎食物 - 超加工食品和精制碳水化合物如包装糖果 薯条导致血糖飙升并增加炎症 [20] - 油炸食品含不健康脂肪 经常食用导致慢性炎症 [21] - 含糖饮料和添加糖食品 糖是炎症加剧的主因 女性每天糖摄入不宜超过25克 男性不宜超过36克 [21] - 酒 每天饮用1杯红葡萄酒即可 过量会加剧炎症 [22] - 红肉 食用过多会增加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