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食品

搜索文档
朝“问”健康|儿童减重怎么减?专家教你这样做
央视网· 2025-07-19 07:34
儿童减重科学管理 - 儿童减重核心在于科学饮食而非单纯减重 强调合理饮食下保持正常生长发育 建议每月减重1-2kg即可 青春期身高年增长可达十几厘米 [1] - 科学饮食需遵循"食物多样"原则 每日应涵盖谷薯类 蔬果类 肉蛋奶类 大豆坚果类及油脂类五大类 [3] - 蛋白质摄入标准为每日300ml奶制品 1个鸡蛋 100-150g肉类 蔬菜下限500g需多样化 水果控制在150-250g [3] 科学饮食执行细节 - 主食推荐五谷杂粮替代精米精面 通过增大蔬菜切块尺寸降低进食速度 进食顺序应为蔬菜→蛋白质→主食 [5] - 需警惕含糖饮料 油炸食品 糕点等"隐形热量"食物 建议用新鲜水果替代零食并引导多喝水 [5] - 避免边吃边玩或看电视 专注进食有助于准确感知饥饱状态 [5] 运动干预方案 - 肥胖儿童运动应结合抗阻运动与有氧运动 每次30-60分钟中等强度 每日总时长需达2小时 [8] - 居家抗阻训练推荐使用小哑铃进行上肢弯举/平举等动作 配合下蹲 卷腹等强化核心肌群 [8] - 有氧运动可补充原地跑 深蹲跳或球类活动 形成完整运动闭环 [10] 心理问题识别 - 肥胖易引发体象障碍 表现为对体型的歪曲认知 影响自信心与社交能力 [11] - 需警惕饮食失控行为如拒食主食/肉类 情绪敏感反应及频繁自我贬低等心理信号 [13][15][17] - 家长干预策略应转移减肥话题焦点 强化品格优势 持续心理问题需专业医疗介入 [17] 常见误区澄清 - "小时候胖长大自然瘦"说法错误 60%-70%肥胖儿童会发展为成人肥胖 [19] - 运动强度需循序渐进 肥胖儿童禁止高强度运动及局部针对性训练 中等强度最科学 [20]
7个“喂”出癌细胞的饮食习惯 快来看看你有没有
央视新闻· 2025-05-09 10:25
癌症发病因素 - 癌症发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1] - 环境因素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以及生活方式和饮食因素[1] 饮食与癌症关系 - 饮食与癌症密切相关,日常饮食习惯可能增加致癌风险[2][4] - 致癌物分为1类(确定致癌)、2A类(很可能致癌)和2B类(可能致癌)[4][5] 烟酒致癌 - 烟草和酒精均为1类致癌物,吸烟增加肺癌、口腔癌等多种癌症风险[6] - 饮酒与肝癌、食管癌、胃癌等有显著关联[6] - 吸烟与饮酒协同作用会显著增加致癌风险[7] 肉类与癌症 - 红肉(如猪肉、牛肉)为2A类致癌物,加工肉类(如香肠、火腿)为1类致癌物[9] - 嗜食红肉可能增加大肠癌风险,但红肉仍具有不可替代的营养价值[9] - 加工肉制品应尽量少吃,新鲜肉更安全[11] 烹饪方式与癌症 - 烧烤、油炸食品含苯并[a]芘等1类致癌物[12] - 高盐饮食和腌制食品(如咸鱼、腌菜)增加胃癌风险[12] 霉变与过期食品 - 霉变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为1类致癌物,可能增加肝癌风险[14] 烫食与癌症 - 65℃以上的热饮为2A类致癌物,长期烫食可能增加食管癌风险[15] 槟榔致癌 - 槟榔为1类致癌物,咀嚼槟榔可能导致口腔癌、咽癌等[16] 不良饮食习惯 - 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可能增加消化道癌症风险[17] - 偏食、高糖高热量饮食及肥胖也与癌症风险相关[18]
17种天然食物 吃出你的抗炎力
北京青年报· 2025-05-06 06:45
抗炎饮食的核心观点 - 抗炎饮食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减少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与肥胖 2型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癌症等多种慢性疾病相关 [1] - 抗炎饮食中的炎症是指细胞因子在压力或应激状态下过量产生的低水平慢性炎症 而非急性炎症 [1] 抗炎食物分类及功效 蔬菜类 - 芦笋富含多酚类物质 能预防癌症 糖尿病和心脏病 同时含有花青素和膳食纤维 促进排便规律 [3] - 绿叶蔬菜如菠菜 羽衣甘蓝是膳食纤维 维生素E 维生素C和抗氧化剂的重要来源 [4] 水果类 - 浆果如黑莓 蓝莓 草莓富含花青素 高抗氧化剂含量可保护健康细胞免受自由基损害 [5] - 柑橘类水果含维生素C和黄酮类化合物 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并抗炎 [9] - 西瓜每100克含6毫克维生素C 抑制炎症并对抗氧化损伤 [10] - 菠萝含菠萝蛋白酶 对抗关节肌肉损伤的疼痛和肿胀 同时富含膳食纤维 钾和维生素C [15] 坚果与种子类 - 核桃含α-亚麻酸 具有抗炎作用 每天食用可降低炎症标记物如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浓度 [18] 鱼类与油脂类 - 多脂鱼如鲑鱼 马鲛鱼含欧米伽-3脂肪酸 阻断细胞炎症路径 减少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炎症 [14] - 橄榄油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橄榄油刺激醛 降低慢性炎症标志物水平 [13] 豆类与谷物类 - 豆类含膳食纤维 异黄酮和黄酮类化合物 膳食纤维被有益细菌食用后生成抗炎的短链脂肪酸 [7] - 全谷物如糙米 燕麦含抗氧化剂和膳食纤维 促进健康肠道细菌生长 [17] 饮料类 - 咖啡含抗氧化剂和多酚 降低炎症水平 对大脑 心脏 肾脏和肝脏健康有益 [8] - 茶含抗氧化剂和黄烷醇 绿茶中的EGCG与降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 [16] 其他食物 - 牛油果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膳食纤维 平衡肠道微生物群并调节炎症水平 [6] - 黑巧克力含黄酮类化合物 可可含量70%以上的品类可降低心脏病 中风和糖尿病风险 [11] - 发酵食品如泡菜 酸奶改善肠道微生物群多样性 每天摄入6份可减少炎症蛋白水平 [19] - 草药和香料如肉桂 姜黄具有抗炎作用 高脂饮食中加入6克香料可减少炎症标志物 [12] 促炎食物 - 超加工食品和精制碳水化合物如包装糖果 薯条导致血糖飙升并增加炎症 [20] - 油炸食品含不健康脂肪 经常食用导致慢性炎症 [21] - 含糖饮料和添加糖食品 糖是炎症加剧的主因 女性每天糖摄入不宜超过25克 男性不宜超过36克 [21] - 酒 每天饮用1杯红葡萄酒即可 过量会加剧炎症 [22] - 红肉 食用过多会增加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