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老破小
icon
搜索文档
官方释放两个重要信号,2025年楼市将出现三大趋势!建议提前准备
搜狐财经· 2025-06-21 23:22
楼市政策与市场信号 - 国务院发布《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计划未来五年提供600万套保障房,首批试点覆盖35个300万以上人口城市 [2] - 2023年前十个月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超500次,但市场刺激效果有限,反映调整趋势不可逆转 [2] - 政策释放两大信号:房价回归居住属性,保障房供应降低中低收入群体购房成本,未来房价由市场机制决定 [2] 2024年楼市三大趋势预测 趋势一:房价下跌范围扩大 - 房价下跌从三四线城市(如燕郊、涿州)蔓延至二线城市(郑州、武汉)及一线城市 [2] - 上海部分市中心老旧小区房价从峰值10万元/平方米跌至7万元/平方米,一线城市抗跌性较强但难逃下跌 [2] 趋势二:老旧小区市场价值萎缩 - "老破小"面临高净值人群兴趣缺失、拆迁预期消失(棚改转为旧改)、保障房挤压三重压力 [4] - 保障房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且价格更低,成为刚需家庭首选 [4] 趋势三:高层住宅贬值风险加剧 - 高层住宅贬值幅度大且交易难度高,因公共设施维护成本高(如电梯故障、物业管理问题) [4] - 多层住宅在房价下行环境中变现能力相对更强 [4] 行业整体展望 - 2024年楼市调整趋势明确,三大预测基于客观数据与市场分析 [6]
中国未来10年,这3类小区将沦为“贫民窟”?内行人早已悄悄“抽身”
搜狐财经· 2025-06-14 17:59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充满变化和竞争的领域,不同的房屋类型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和需求。 比如目前,城郊新盘户型虽好,但距离远、交通不便利,再加上过去总听说期房暴雷、交付维权,这事多少让人心有余悸。 所以现在,很多人买房都会选择城区,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未来人口的流动,中国未来十年,一些房屋可能面临过剩或贬值风险,甚至沦为"贫民 窟",内行人早已悄悄"抽身"。 .01 老破小——越老问题越多 说到老破小,大家第一映像是——没有电梯,住的高一点平时搬点重物回家累的半死,道路坑坑洼洼,墙面脱落,电线乱的像蜘蛛网,水管锈蚀, 更离谱的是,夏天蚊虫巨多,在家涮个火锅,都有跳闸的可能。 还有停车难、邻里矛盾多、物业差或压根没物业…… 然而,却有相当一部分家庭住在这种老房子里。 比如有些刚刚建成十几年的小区,看着也不比那些"老破小"强多少。虽然外观看上去还不算破旧,但进了单元楼,灯是坏的,墙皮脱落,垃圾乱堆,墙上 也到处贴满小广告。 业内有一种说法,小区建成前 20 年是它品质最好的时候。20 年是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越往后越容易出问题。 城市边缘小区——成了"骨灰盒"的家 最近十几年,开发商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大量开发城 ...
以后50%的中国人,买房可能会“买得起,住不起”,3项成本难以负担
搜狐财经· 2025-06-11 05:42
深圳保障房新政影响 - 新政将保障房分为三类:公租房针对低收入群体 保障性租赁房针对刚工作年轻人 配售型保障房针对普通需求人群 其中配售型保障房购买后不可转为商品房 与以往安居房满五年可补差价交易的政策形成根本差异 [1] - 郑州案例显示配售房价格按新房均价60%定价(1 2-1 7万/㎡的60%即6000元/㎡) 比同地段老破小(2000元/㎡)高出一倍 形成价格倒挂 [7][9] - 2022年全国保障房存量仅占住房总量5% 但需求缺口达1407万套 未来供应增加可能进一步挤压刚需市场 [7] 老破小房产市场困境 - 郑州三环内地铁口老破小价格跌至2000元/㎡ 60㎡房源挂牌价从80万降至35万仍无成交 老龄化率达18 7%及年轻人新房偏好导致需求萎缩 [9] - 老房养房成本高企:0 5元/㎡物业费基础上 每年需额外支出上万元维修费(管线老化 电梯维修等) 进一步降低买家意愿 [9] - 行业建议远离房龄超20年且无学区/配套优势的老小区 郑州现象可能在其他城市复制 [18] 大城市房产持有成本分析 - 物业费持续上涨:一二线城市普通住宅2025年预计达2 5-3元/㎡ 较2000年涨250%-300% 上海案例显示2010年1 8元涨至2024年2 8元 年均涨幅5% [11][12] - 房屋养老金制度试点:北京80㎡老房年缴1200元 30年累计3 6万(不含个人账户) 用于危房改造和外立面维修 [14] - 潜在房产税压力:深圳500万房产按1 2%税率年缴6万 可能逐步替代土地财政并支撑公共服务 国外案例显示1美元购房后年缴8000美元税费 [16] 租赁市场分化现象 - 深圳2024年保租房平均租金36 18元/㎡ 较周边商品房60元/㎡低40% 价差持续挤压二手房市场 [16] - 行业预判房价普涨时代结束 仅少数优质资产能跑赢通胀 建议按房价1%计提年持有成本(含物业费 养老金 潜在税) [19][21]
以后买房可能会“买得起,住不起”,3项成本难以负担
搜狐财经· 2025-06-05 07:33
最近很多朋友在后台问我,为啥这两年保障房的话题突然又火起来了? 其实这个事儿从2021年下半年就开始布局了,只不过最近楼市又降温,房价阴跌不止,大家神经都绷得 紧紧的,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草木皆兵。 就拿深圳最近的保障房新政来说,不少房东直接慌了神,这让我想起前两年房屋养老金政策刚出台时的 情景——明明只是大修基金的补充,却吓得整个市场风声鹤唳。 这背后折射出一个残酷的现实:当楼市热度降到冰点,任何利空都会被无限放大。 就像郑州的老破小,三环内地铁口的房子都跌到2000-3000元/㎡了,而当地配售房价格还维持在6000元 左右。 要知道郑州可是GDP破万亿的国家中心城市,常住人口1300万,每年还有10万人口流入,就这样的城市 核心区房价都崩成这样,其他城市可想而知。 更关键的是,保障房和老破小的目标客群高度重叠。根据住建部数据,2022年全国保障房存量仅占住房 总量的5%,但需求缺口高达1407万套。 这意味着未来保障房供应量越大,对刚需市场的挤压就越明显。 就拿深圳来说,2024年新增了4.85万套配租型保障房,租金只有市场价的一半左右,这种价格优势直接 分流了大量购房需求。 郑州的案例特别有代表性。作为 ...
上海楼市大戏:老破小逆袭记与次新房的滑铁卢
搜狐财经· 2025-06-02 04:49
上海二手房市场分化现象 - 市区老破小挂牌量显著缩水 呈现"手慢无"状态 而郊区次新房挂牌量达到前者的3倍以上 [2] - 郊区次新房成交量暴跌60% 市区老破小成交量跌幅控制在20%以内 抗跌性显著 [2] - 郊区老破小挂牌价跌幅达8.7% 市区老破小仅跌4.9% 展现更强价格韧性 [3] 老破小逆袭核心驱动因素 - 市区老破小租售比达2.1% 显著高于次新房的1.5% 租金回报优势明显 [4] - 中环内老破小具备地铁通勤优势 20分钟可达核心商圈 通勤效率碾压郊区物业 [5] - 内环老破小总价300万即可购两居 月供1万出头 较同面积次新房价格低30% [5] 次新房市场困境分析 - 郊区次新房去化周期长达28个月 显著高于市区老破小的19个月 流动性风险突出 [10] - 郊区次新房租售比低至1.2% 500万房产月租仅5000元 收益不及银行理财 [7] - 规划配套未兑现导致投资客撤离 郊区次新房库存积压形成恶性循环 [5] 不同类型物业市场表现 - 市区次新房陷入定价困境 房东在降价促销与持房观望间摇摆 [11] - 郊区老破小市场完全停滞 房东对砍价行为已形成抗性 [12] - 核心区老破小去化周期19个月 虽非快速但稳定性较强 [9] 买卖策略建议 - 郊区次新房进入砍价黄金期 但需规避无地铁/学区预期的非核心地段资产 [14] - 市区老破小业主应保持合理定价 19个月去化周期仍需主动营销 [12] - 次新房业主需警惕库存积压风险 及时降价避免流动性枯竭 [13]
宁波曾经的老牌品质小区房价“重回”2013年,网友:老旧小区竞争力面临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5-26 17:30
宁波楼市现状分析 老牌小区价格回调 - 宁波老牌品质小区"都市森林"挂牌价跌至2013年水平,房龄超10年且多为楼梯房 [1] - 近期实际成交价约1.7万/㎡,与挂牌价存在差距,2013年开盘价约8000元/㎡ [3][6] - 一期103㎡房源挂牌价229万(约2.23万/㎡),同户型报价235万(约2.27万/㎡),横向对比新房市场竞争力面临挑战 [6] 低价房源市场升温 - 宁波50万以下房源以40年产权的公寓和小面积"老破小"为主,如牡丹小区45.79㎡报价32万、金湖世家35.87㎡总价29.68万 [8][14][20] - 低总价、低月供吸引单身或丁克家庭,部分房源为70年产权住宅(如牡丹小区),需注意产权年限差异 [8][28] - 具体案例:新海蓝钻48.65㎡报价39万(8,017元/平),联盛巧克力49.38㎡报价38.5万(7,797元/平) [16][18] 市场分化趋势 - 老小区因房龄长、配套旧、无电梯等问题价格回调,新房市场"内卷"进一步挤压老旧二手房空间 [30] - 低价房源走俏但需警惕产权和居住舒适度隐患,刚需族可根据需求选择老小区或低价"迷你房" [30] - 网友观点分歧:部分认为老小区性价比高,部分预测房价将继续下行 [30]
明年起这五类房子或成烫手山芋!中介直言:有人降50万仍无人问津
搜狐财经· 2025-05-08 12:33
还有那种远郊的大户型房子。现在城市发展越来越快,生活节奏也跟着加快,大家更倾向于住在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的地方。远郊的大户型房子,虽然 面积大,住着宽敞,但位置实在太偏了。每天上下班通勤时间特别长,路上一堵车,一两个小时就没了。而且周边配套设施也不完善,买个菜、看个病都不 方便。 有个朋友之前在远郊买了套大房子,想着周末能去度度假。结果住了一段时间就受不了了,每天上班累得要死,周末还得开车去城里采购生活用品,实在太 折腾了。现在他想把房子卖掉,可挂了很久都没人问,就算降价50万,还是无人接手。 商住两用房也是个大问题。这种房子产权年限短,只有40年或者50年,而且生活成本还高,水电费都是按照商业标准收取的,比普通住宅贵不少。另外,商 住两用房的居住环境也比较复杂,人员流动性大,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 家人们,今天可得好好跟你们唠唠房子这事儿。最近跟房产中介的朋友聊天,他透露了个大消息:从明年开始,有五类房子可能要变成"烫手山芋",就算有 人狠心降价50万,都没人愿意接手!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咱一起来仔细盘盘。 先说说老破小的学区房。过去学区房那可是香饽饽,家长们为了孩子能上个好学校,不惜砸重金购买。可现在政策变 ...
是谁?还在选择老破小
36氪· 2025-04-16 11:17
对于很多非房地产行业且不太了解上海市场的普通人来说,很容易把"上海的房子"与"豪宅"画等号。 上海的高端市场确实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的引领作用,一直都有着非常强劲的韧性,在各大媒体宣传上也经常出现各种与上海豪宅有关的新闻。 然而从上海整体市场来看,豪宅及顶豪市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上海仍有大量的普通购房者。甚至,从整体市场来看,普通购房者才是主流。 CRIC数据显示,2017年至今,上海一二手房成交套数的比值一直在1:3左右,也就是说每卖1套一手房就有3套二手房成交。从成交套数来看,二手房占据 绝大多数。与此同时,虽然一手房经常出现较高成交价格,但上海二手房套均总价一直在300多万元/套,2025年一季度上海二手房套均总价为352.56万元/ 套。 即从整体市场来看,300万左右的二手房才是上海买房的大多数。 从成交来看,这个价格段的二手房主要为市区"老破小"及郊区相对较大、较新项目,其中"老破小"从2024年起开始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01 上海二手房成交长期占主流 300万以下占60%以上 上海的房地产市场较为成熟,一直以来市场成交以二手房为绝对主力,新房成交规模占比一直都在30%左右。 从历史数据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