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老破小
icon
搜索文档
有一种痛苦叫买了个“老破小”,卖不掉也不想住,彻底成为不动产
搜狐财经· 2025-11-05 01:10
过去“老破小”房产的吸引力 - 主要优势在于地段优越,周边配套设施齐全,如菜场、医院、学校和交通 [1] - 部分“老破小”因所属学区教育资源好而受青睐 [1] - 价格较周边次新房更具竞争力,例如上海静安区某“老破小”价格为5万多元/平米,而周边次新房价格达7万元/平米,对经济条件有限的刚需家庭性价比较高 [1] “老破小”房产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 小区环境差,存在安全隐患,绿化少,乱停车现象严重,垃圾处理不当导致卫生问题 [3][5] - 楼道等公共空间常被老年居民堆放杂物,导致脏乱不堪 [5] - 教育政策改革使学区房优势削弱,名校录取改为随机抽签,购房不再保证入学资格 [6] - 银行对房龄20年以上的“老破小”放贷谨慎,导致贷款难或房贷利率高于次新房,增加刚需购房者成本 [7][9] - 拆迁难度大,政府更倾向于旧改(如粉刷墙面、更换管道、加装电梯),而非大规模拆除,导致房屋居住体验和格局改善有限 [10] - 业主陷入房产难以出售且自身不愿居住的困境,资产流动性差 [3][10][11] 对刚需置业的建议 - 建议选择房龄在5-10年的次新房,虽价格较高,但问题较少,可避免“老破小”带来的诸多困扰 [11]
楼市悄悄巨变,老破小意外吃香,年轻人开始抄底了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0-25 11:52
市场结构性转变:二手房成为主战场 - 全国已有15个省(区、市)的二手房成交量超过新房,二手房正加速成为楼市主战场 [4] - 具体城市表现:上海上半年二手房成交13万套,是新房的5.3倍;北京是4.8倍,广州1.9倍,深圳1.3倍;成都二手房成交12.3万套,是新房的2.3倍;杭州为1.6倍 [4] - 市场本质是过去房地产泡沫的系统性出清,交易数据真实反映供需,住房回归居住本质 [4] 一线城市“老破小”交易活跃度激增 - 上海市普陀区真光新村上半年卖了199套二手房,平均每天一套,部分房源挂牌当天即被秒掉 [5] - 深圳“9·5新政”松绑限购后,9月6日至14日全市二手房签约量环比上涨27.8%,其中宝安区暴涨67.6%,罗湖区上涨48.1% [7] - 交易热潮源于业主为快速离场而“以价换量”,甚至出现惠州业主“免费送房”或贴钱送房的极端案例 [7][8] 价格深度回调与投资价值显现 - 截至2024年7月,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已回落至2016年水平,业主自主定价释放巨大议价空间 [10] - 广州二手房均价从2025年1月的2.93万/平跌至10月的2.09万/平,每平方米缩水超8000元 [13] - 核心地段房产亦大幅降价,如广州珠江新城保利心语70㎡户型两年内暴跌555万元,单价从14万元/㎡跌至6万元/㎡ [13] - 租金回报率显著提升,2025年上半年重点50城租金回报率为2.08%,但上海华为西岑片区租售比达3.52%,金山石化街道因房价仅7000-9000/㎡而回报率最高达4.4% [13] - 北京案例显示,有投资者以120万总价购入双地铁小户型,月租金4000元,年租金收入近5万元,租金回报率达4% [15] 二手房相对于新房的竞争优势 - 二手房具备“所见即所得”优势,能规避新房烂尾风险,实现产权清晰、现房交付 [15] - 二手房多位于市中心核心区位,生活配套成熟,而新楼盘通常位于郊区配套不成熟 [15] - 全国百城二手房挂牌量同比大幅增长10.44%,达到258.42万套历史高位,供应量上涨使购房者掌握交易主动权 [15] - 对于改善型家庭,虽然旧房出售价格缩水,但目标新房同样大幅降价,整体置换压力减轻 [15] 政策预期与市场前景 - 市场从投机驱动转向居住本位,为政策从“救项目”转向“保民生”提供现实基础 [16] - 有观点认为房地产调控政策工具箱应从“抑制房价上涨”转变为“支持房价上涨”,以扭转单边下跌预期 [18] - 稳定房地产市场被视为提振总需求、修复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关键支点 [18]
楼市悄悄巨变,老破小意外吃香,年轻人开始抄底了
凤凰网· 2025-10-22 18:45
市场结构性转变 - 全国已有15个省(区、市)的二手房成交量超过新房,二手房市场正加速成为楼市主战场[2] - 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远超新房:上海上半年二手房成交13万套是新房的5.3倍,北京为4.8倍,广州1.9倍,深圳1.3倍,成都12.3万套是2.3倍,杭州为1.6倍[2] - 市场交易数据正真实反映供需关系,住房回归居住本质,从投机炒作转向“谁需要、谁买”[2] 价格动态与投资机会 - 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已回落至2016年水平,为真正的刚需创造了“捡漏”窗口[7] - 广州二手房均价从2025年1月的2.93万/平跌至10月的2.09万/平,每平方米缩水超8000元[9] - 部分核心资产价格大幅回调,如广州珠江新城保利心语70㎡小户型两年内暴跌555万元,单价从14万元/㎡跌至6万元/㎡[9] 租赁回报率提升 - 2025年上半年重点50城租金回报率为2.08%,但部分区域因价格深度回调已显现投资价值[9] - 上海华为西岑片区因华为入驻3万名员工,租售比达3.52%,金山石化街道老破小租金回报率最高达4.4%,成交价仅7000-9000/㎡[9] - 北京有投资者以120万总价购入双地铁小户型,月租金4000元,年租金收入近5万元,租金回报率达4%[11] 二手房核心优势 - 二手房具备“所见即所得”特性,能有效规避新房市场的烂尾风险[14][15] - 二手房多位于核心区位,生活配套成熟,而新楼盘通常位于郊区,配套不完善[16][17] - 全国百城二手房挂牌量同比大幅增长10.44%,达到258.42万套历史高位,供应上涨使购房者掌握交易主动权[18] 政策与市场前景 - 房地产调控政策工具箱预期将从“抑制房价上涨”转变为“支持房价上涨”,以扭转单边下跌预期[23] - 稳楼市的必要性可能超过稳股市,因房地产对投资、消费的带动效应更强,对修复各方资产负债表作用更直接[23] - 市场完成初步出清,投机泡沫被挤压,为下一轮行情及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25][28]
对话张波:年轻人选择租房也不错,35岁之前不必考虑买房问题
搜狐财经· 2025-09-30 10:36
楼市新政影响 - 北京、上海、深圳自8月以来相继放松限购,北京五环外和上海外环外降低社保年限,深圳多个区域取消限购[2] - 京沪购房社保年限缩短至1-2年,旨在挖掘内需潜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和新市民成为主要受益群体[2] - 深圳政策主要对外地需求放开,三大城市购房门槛有不同程度降低[2] 年轻购房者心态与行为 - 政策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强,购房心态从“跳一跳、够得着”转变为“蹲一蹲”[5] - 部分购房者有能力购买400万至500万的房子,但担忧房贷压力而不愿承受,甚至希望增高首付比例至房价的一半或更多[6] - 年轻人在决策时更倾向于选择市区或市中心房产,牺牲居住品质以换取便捷性和确定性,四环至五环单价从七八万降至四五万的老旧房子是选择之一[7][8] - 购房决策主要基于性价比和工作生活平衡两点[9] 购房时机与房产属性 - 购房时机不能一概而论,房子已回归居住属性,不应仅视为投资品[10] - 不同人生阶段需求不同,若认为居住品质提升的价值超过未来房价可能下降5%的风险,则是合适时机[11] - 租房与买房的居住体验存在差异,房东通常不会在装修上大量投入[11] 不同类型房产前景 - 市中心老房子和高端住宅成交量高,市场认可其当前价值,未来下跌可能性小[12] - 总价5000万以上的高端房源供应有限,是“买一套少一套”[12] - 老旧房屋升值空间有限但得益于优越地段,价格波动幅度已相当有限,政府正对25至30年以上的小区投入资金进行改造[13] - 一线城市房产确定性较强,整体抗跌性相对较好[13] 新房与二手房选择 - 第四代住宅得房率高,100平方米可实现120至130平方米使用面积,而三年前所购房源得房率通常仅70%-80%[14] - 购买非四代宅新房需谨慎,未来出售时性价比将难以匹敌四代宅[14] - 老房子性价比越来越合适,部分房源租金回报率一年能达到4%以上,高于市场上大多数其他投资产品[14] 区域选择与风险 - 选择靠近核心区域的房产,即使是老房子,价格波动性也相对较小[15] - 选择有发展潜力区域是一把双刃剑,发展成熟可获产业和人口红利,若未发展起来价格下跌幅度可能更大[15] - 关键在于量力而行[16] 对年轻人的购房建议 - 对于工作不稳定、未来发展方向不明朗的年轻人,租房是更明智的选择[17] - 租赁市场法规完善、供应充足,保障性租赁房增多,且企业或政府可能提供补贴,可用公积金抵扣减轻压力[17] - 年轻人对购房迫切性不强,不到30岁不必考虑购房,可延至35岁,应平和看待租房[18] - 在不适合买房的阶段,应将资金投资于学业、工作或个人喜好,租赁比例超过40%在国际上是常态[18]
中介说漏嘴,今明两年买房,牢记7个字:“买旧、买大、不买三”
搜狐财经· 2025-09-02 03:32
核心观点 - 房地产行业建议购房者优先选择现房或次新二手房以规避风险 并推荐大户型住宅以实现长期居住需求 同时明确避免三类问题房产[3][15][24] 买旧(现房与次新二手房优势) - 现房与次新二手房提供实体验房条件 可直观评估层高 格局和采光 避免期房宣传与交付差异[6] - 现房彻底规避楼盘烂尾风险 保障资金安全与交付确定性[9] - 现房可实现快速入住 避免期房等待期间产生的租金成本与搬迁麻烦[12][13] 买大(大户型住宅优势) - 大户型满足家庭人口增长与物品收纳需求 直接提升长期生活品质[17] - 大户型在二手房市场更具流动性与保值性 抗跌能力强于小户型[20] - 一步到位购买大户型避免后期换房产生的高额税费 中介费及搬迁成本[23] 不买三(避坑房产类型) - 房龄超20年的老破小存在基础设施老化问题 维修成本高且因政策变化导致流动性极差[26] - 公寓存在公摊面积过大 商业水电费率高 居住环境混乱及转手税费过高等硬伤[28] - 违建房及小产权房缺乏合法审批手续 面临强制拆除风险且投资资金无法律保障[30][31]
楼市变革下的财富陷阱:三类房产加速贬值,看看你家有吗?
搜狐财经· 2025-08-29 09:18
中国房地产市场变革 - 2025年1-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2% 住宅销售面积下降4.1% 商品房待售面积达7.65亿平方米[1] - 国务院2024年10月推出房地产金融新政 包括存量房贷利率下调 首付比例统一为15%[1] 老旧小区房产 - 2024年5月自然资源部政策明确80%的21年以上房龄老房子通过旧改升级 仅20%危房允许拆迁[3] - 2025年8月烟台芝罘区二手房均价同比下跌0.83% 部分房龄超20年老破小单价跌破6000元/㎡[4] - 郑州老城区部分老破小因房龄过长被银行拒贷 住建部2025年上半年全国老旧小区改造开工率仅62%[4] 学区房特殊情况 - 北京西城区 上海徐汇区等核心学区老破小仍维持高价[5] - 2024年杭州实行教师轮岗制后学区房价格普遍下跌15%-20% 部分房源因划片调整直接贬值30%[5] 远郊期房市场 - 上海外环外住宅库存达12.1万套 去化周期长达20个月 金山 临港等区域超过30个月[8] - 2024年上海郊区推出3.5万套新房 仅6个项目触发积分制 宝山某项目供销比达2.52 去化率不足40%[8] - 浦东金桥某房源挂牌价从390万降至220万仍无人问津[8] 远郊区域发展问题 - 重庆巴南 广州从化等远郊新区存在配套缺失问题[9] - 某临港楼盘推出369套房源 18个月仅售出215套 月均去化不足12套 60岁以上居民占比达45%[9] - 住建部2024年9月调研显示全国远郊新区规划落地率不足30%[9] 商办房产市场 - 2025年5月全国商办用房平均空置率超20% 二线城市核心商圈空置率突破35% 租金较2020年高点下跌15%-20%[12] - 上海甲级写字楼空置率达24.6% 前滩 北外滩等新兴商务区超30% 陆家嘴租金同比下跌15%[12]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商办用地推出面积同比下降25% 存量去化周期达24个月[12] 商办房产政策限制 - 深圳商务公寓转手税费高达成交价的15%-20%[13] - 2024年9月深圳政策规定用作保租房的公寓需公示禁止上市销售 单次租赁合同不超过3年[13] 房产税政策 - 2025年2月重庆完善房产税试点政策 人均免税面积60平方米 超出部分按评估价的0.3%-1.2%征收[16] - 财政部明确2029年前完成全国推广立法准备[16] - 上海对非户籍家庭首套住房暂免房产税 第二套及以上住房人均超60平方米部分按0.4%-0.6%征税[17] 市场价格趋势 - 2025年4月纬房指数显示66个监测城市房价环比全跌 三四线城市同比跌幅达9.9%[18] - 鹤岗 鹤壁等资源枯竭型城市出现3万一套房的极端案例[18] 房产处置方式 - 2025年起法定继承人可通过不动产登记+公证一站式办理过户 税费较赠与低3%-5%[19] - 北京 上海等地共有产权房5年后可按市场价回购政府份额[20]
现在卖掉房子,是聪明还是愚蠢?内行人一语道破,才发现我想错了
搜狐财经· 2025-08-05 16:53
楼市分化趋势 - 当前房产市场已不再是"一刀切"时代 苏州二手房市场呈现白热化竞争 老破小房产需大幅降价才能脱手 [3] - 品质优良的新房供不应求 开发商通过提升设计感和居住体验吸引购房者 无需降价促销 [5] - 一线及强二线城市房价企稳 经济基础雄厚且人口持续流入 而二三四线城市面临人口外流和库存积压 部分地区房价可能下跌50% [5] 亟需出手的房产类型 - 第一类为"租不出去也涨不动"的不良资产 包括非学区老破小 郊区老破小 2000年前建造的塔楼 户型奇特房产 远郊别墅 商住公寓及地段劣势房产 [7] - 第二类为可换取更好机会的房产 例如武汉业主将市中心老华厦置换为新北两居室 获得稳定现金流 [8] - 三四线城市及县城空置率超过30% 年轻人外流导致接盘侠难寻 [8] 不宜出售的房产类型 - 第一类为核心城区旧城改造房产 如武汉硚口区推出城市更新购房消费券 单套最高补贴30万元 配套设施升级带来价值重估 [9] - 第二类为高品质改善型住房 符合国家"好房子"标准 享受政策倾斜 如现房销售试点和绿色住宅税率优惠 [9] - 第三类为租金回报率较高房产 年化收益率2%以上建议持有 超过3%则属于优质现金流资产 [9] 房贷利率变化影响 - 2023年至今全国首套房贷利率从4 1%降至3 3% 100万贷款30年月供比两年前减少340多元 [10] - 业内预计利率可能进一步下降 购房成本降低但优质房产价格趋于稳定 利率下降或推高房价 [10]
存量时代来了!老破小:我可能要贬值了
搜狐财经· 2025-07-21 00:01
政策转向 - 高层会议明确不提"刺激房地产" 标志着行业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阶段 [1] - "内涵式发展"成为新方向 重点从新建转向老旧小区改造和基础设施完善 [1][8] - 政策用语变化显著 通篇未出现"刺激""拉动经济"等传统表述 强调"宜居城市"定位 [6] 市场现状 - 三四线城市商品房空置率超50% 库存去化周期普遍超过5年 [7] - 2015年后新建商品房占比达总量50% 近十年供应量超过历史总和 [7] - 居民杠杆率从2015年40%升至63.7% 购房支付能力显著下降 [7] - 出生人口十年减少700万(1655万→954万) 长期需求支撑减弱 [7] 行业模式变革 - 开发商高周转高杠杆模式终结 银行对房企贷款审批趋严 [9] - 超高层建筑受到严格限制 政策导向转向"韧性城市"建设 [9] - 土地市场降温明显 多地出现底价成交现象 [9] 资产价值重构 - 老破小资产面临重估 拆迁预期消失导致流动性风险加剧 [10] - 房产价值评估标准变化 从"地段为王"转向"宜居属性"综合考量 [10] - 95后00后成为未来购房主力 对住房品质要求显著提升 [11] 城市发展路径 - 城市建设重点转向基础设施改造 包括道路维修、管网更新、电梯加装等 [8] - "城市更新"替代"大拆大建" 历史建筑保护力度加强 [10] - 社区配套服务成为核心指标 教育医疗交通便利度权重提升 [10]
以后50%的中国人,买房可能会“买得起,住不起”,3项成本难以负担
搜狐财经· 2025-06-11 05:42
深圳保障房新政影响 - 新政将保障房分为三类:公租房针对低收入群体 保障性租赁房针对刚工作年轻人 配售型保障房针对普通需求人群 其中配售型保障房购买后不可转为商品房 与以往安居房满五年可补差价交易的政策形成根本差异 [1] - 郑州案例显示配售房价格按新房均价60%定价(1 2-1 7万/㎡的60%即6000元/㎡) 比同地段老破小(2000元/㎡)高出一倍 形成价格倒挂 [7][9] - 2022年全国保障房存量仅占住房总量5% 但需求缺口达1407万套 未来供应增加可能进一步挤压刚需市场 [7] 老破小房产市场困境 - 郑州三环内地铁口老破小价格跌至2000元/㎡ 60㎡房源挂牌价从80万降至35万仍无成交 老龄化率达18 7%及年轻人新房偏好导致需求萎缩 [9] - 老房养房成本高企:0 5元/㎡物业费基础上 每年需额外支出上万元维修费(管线老化 电梯维修等) 进一步降低买家意愿 [9] - 行业建议远离房龄超20年且无学区/配套优势的老小区 郑州现象可能在其他城市复制 [18] 大城市房产持有成本分析 - 物业费持续上涨:一二线城市普通住宅2025年预计达2 5-3元/㎡ 较2000年涨250%-300% 上海案例显示2010年1 8元涨至2024年2 8元 年均涨幅5% [11][12] - 房屋养老金制度试点:北京80㎡老房年缴1200元 30年累计3 6万(不含个人账户) 用于危房改造和外立面维修 [14] - 潜在房产税压力:深圳500万房产按1 2%税率年缴6万 可能逐步替代土地财政并支撑公共服务 国外案例显示1美元购房后年缴8000美元税费 [16] 租赁市场分化现象 - 深圳2024年保租房平均租金36 18元/㎡ 较周边商品房60元/㎡低40% 价差持续挤压二手房市场 [16] - 行业预判房价普涨时代结束 仅少数优质资产能跑赢通胀 建议按房价1%计提年持有成本(含物业费 养老金 潜在税) [19][21]
以后买房可能会“买得起,住不起”,3项成本难以负担
搜狐财经· 2025-06-05 07:33
保障房政策影响 - 保障房话题热度上升源于2021年下半年开始布局 近期楼市降温加剧市场敏感度 [1] - 深圳2024年新增4.85万套配租型保障房 租金仅为市场价一半 显著分流购房需求 [4] - 全国保障房存量仅占住房总量5% 但存在1407万套需求缺口 供需矛盾突出 [3] - 保障房与老破小目标客群高度重叠 供应增加将明显挤压刚需市场 [4] 城市房价分化现象 - 郑州三环内地铁口老破小价格跌至2000-3000元/㎡ 与6000元配售房价格形成倒挂 [3] - 郑州金水区60㎡老房子价格从2020年80万降至2023年35万 降幅达56% [4] - 郑州新房均价1.2-1.7万/㎡ 配售房按60%定价仍比老破小高一倍 [4] - 深圳保租房平均租金36.18元/㎡ 周边商品房租金超60元 价差持续挤压二手房市场 [9] 房产持有成本分析 - 一二线城市普通住宅物业费2025年达2.5-3元/㎡ 较2000年增长250%-300% [5] - 上海普通住宅物业费从2010年1.8元涨至2024年2.8元 年均增长5% [6] - 北京老小区80㎡房屋年缴养老金1200元 30年累计3.6万不含个人账户 [8] - 深圳500万二套房年缴房地产税4万元 相当于普通白领半年工资 [9] 行业趋势与建议 - 楼市进入存量博弈阶段 房价普涨时代结束 仅少数优质资产能跑赢通胀 [9] - 房龄超20年且无学区加持的老破小资产风险加剧 郑州案例具警示意义 [9] - 保障房申请需注意产权和交易限制 但可大幅降低居住成本 [10] - 建议按房价1%计提年养房基金 覆盖物业费/养老金/潜在税费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