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狼1号

搜索文档
国产四足机器人再进化 商业化进程提速
证券日报· 2025-07-10 00:14
国产四足机器人技术突破 - 国产四足机器人"黑豹2.0"以10.3米/秒的速度打破波士顿动力WildCat保持的8.89米/秒世界纪录,标志着国产机器人在速度性能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 - 技术突破提升了国产机器人的国际知名度和话语权,增强了国内企业的技术自信与创新动力 [1] - 性能提升促进了用户对国产四足机器人的信任和认可度,将推动产品在实际场景中的规模应用 [1] 应用场景拓展 - 四足机器人因承载能力强、稳定性高和结构简单,成为特种作业、灾难救援等场景的理想选择 [1] - 中国移动推出智能卫星通信机器狗"智星犬",可在灾区提供应急通信服务 [1] - 杭州景业智能的"胡狼1号"具备自主巡逻、环境感知等功能,适用于边防、重要设施保护等安防场景 [2] - 云深处科技的绝影X30在新加坡国家电网项目中实现落地应用 [3] - 宇树科技的"UnitreeGo2"聚焦消费市场,覆盖智能宠物、家庭陪伴等家用场景 [3] 上市公司布局 - A股已有近30家上市公司涉及四足机器人产业链 [4] - 万马股份研发出四足机器人腿部专用复合运动电缆,适应各种严苛环境 [4] - 万马科技与多家机器人公司展开基于CCa系统的服务和合作 [4] - 海能达推出"专网通信+四足机器人"解决方案,可应用于巡检、警用巡逻等场景 [4] - 汉王科技的四足机器人处于技术场景完善期,预计2025年下半年推出可商用化产品 [4] 商业化发展 - 初创企业擅长技术突破与快速试错,上市公司在产能规划、上游谈判等方面更具优势 [5] - 上市公司具备稳定的现金流与资本市场融资能力,可承担更长周期的产业孵化 [5][6] - 上市公司的加入能带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扩大市场规模,推动商业化进程 [6] - 上市公司通过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服务促进产业链进一步完善 [6]
机构论市:硬科技有望破局内需
快讯· 2025-06-18 15:36
机械板块表现与展望 - 上半年机械板块涨幅位居A股第6名,板块涨幅top100中40只与机器人相关,26只属于北交所,8只受益可控核聚变 [1] - 行业内需相对疲软,出海步伐更加坚定 [1] - 下半年硬科技有望破局内需,重点关注具身智能与可控核聚变两大方向 [1] - 低估值高股息标的受益利率下行趋势 [1] - 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机械行业值得加码布局 [1] 核电领域具身智能发展 - 国内核电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速,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2] - 景业智能深耕核工业,推出"胡狼1号"四足巡逻机器人,并通过收购和战略合作拓展业务 [2] - 申昊科技与云深处科技合作开发核工业智能巡检机器人 [2] - 上海电气启动"麒麟"具身智能训练场研发工业级人形机器人 [2] - 亿嘉和推出RK100人形机器人探索核电巡检应用 [2] - 沈阳新松机器人开发核应急机器人并在海外市场取得突破 [2] - 核电领域作为危险、重复、繁重的工业场景有望率先实现具身智能赋能与落地 [2]
核电人形机器人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及“十五五”投资战略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2025版)
搜狐财经· 2025-06-18 14:50
核电人形机器人行业概述 - 国内核电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速,自2024年3月起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开展技术攻关,成功部署首款核电产业人形机器人并进驻训练场,项目完成阶段性验收 [3] - 国家和上海、杭州、北京、深圳等地出台人形机器人支持政策,从技术研发、应用推广等多方面推动核电智能化发展 [3] - 核电人形机器人针对核电厂严苛环境设计,融合传统核电智能机器人技术与先进传感器、精密控制算法,具备高辐射耐受性、智能决策等八大特性 [3] - 核电人形机器人按功能可分为检测、维修、应急等类别,按应用场景分为巡检、高精度上下料等,能极大提升核电运维效率与安全性 [3] 核电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涉及金属材料、电气元器件等原材料供应及环境感知等核心技术,中游负责产品设计研发、制造组装,下游应用于核燃料更换、设备检修等领域 [4] - 随着核电产业扩张和乏燃料处理需求增加,市场空间广阔,技术向智能化、高精度化发展 [4] - 目前挑战包括人形机器人成本高昂,底层算法模型不成熟,数据采集和精细操作存在局限 [4] 主要企业布局 - 景业智能深耕核工业,在乏燃料后处理业务上持续发力,"胡狼1号"四足巡逻机器人备受关注,通过收购和战略合作拓展业务 [4] - 申昊科技与云深处科技合作开发核工业智能巡检机器人 [4] - 上海电气启动"麒麟具身智能训练场",研发工业级人形机器人 [4] - 亿嘉和推出RK100人形机器人探索核电巡检应用,沈阳新松机器人开发核应急机器人并在海外市场取得突破 [4] 细分应用场景 - 巡检场景中,人形机器人搭载视觉传感器、超声波设备或伽马射线探测器,可对核设施内外部管道、储罐开展自主巡检,实现腐蚀检测和焊缝完整性评估 [6] - 配备激光雷达、辐照检测传感器及自组网模块的人形机器人可替代人工完成高辐射区域的实时监测与数据建模 [6] - 借助温湿度、振动传感器和4D语义地图,人形机器人可实现核电站高价值设备的动态环境感知与故障预测 [6] - 具备强地形适应能力的人形机器人可突破复杂地形的特种物资投送瓶颈 [6] 市场发展趋势 - 全球核电人形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率分析覆盖2020-2031年,市场供需格局和销售收入同步分析 [10] - 中国核电人形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率分析同样覆盖2020-2031年,市场供需格局和销售收入被重点研究 [10] - 2020-2024年中国核电人形机器人市场容量分析显示不同品牌和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及容量差异 [15] 行业财务指标 - 中国核电人形机器人行业经济规模包括销售规模、利润规模和资产规模 [20] - 行业盈利能力指标涵盖销售毛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销售利润率 [20] - 营运能力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20] - 偿债能力指标涉及资产负债率和利息保障倍数,财务状况受多重经济因素影响 [23]
核电人形机器人专题报告:工业应用场景巡礼
银河证券· 2025-06-16 22: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设备行业,推荐,维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核电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速,国家和多地出台政策支持,首款针对核电产业日常生产的人形机器人已部署并进驻训练场,相关项目完成阶段性验收 [8][11] - 核电机器人是针对核电厂严苛环境设计的高度智能化自动设备,按形态结构、功能用途和应用场景有不同分类,能提升核电运维效率与安全性 [8] - 核电机器人产业链涵盖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生产加工和下游应用环节,市场空间广阔,但存在人形机器人成本高昂、底层算法模型不成熟等挑战 [8] - 多家上市公司在核电人形机器人领域积极布局,推动产业发展,建议关注景业智能、上海电气、申昊科技、亿嘉和、机器人等公司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核电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速 - 国内核电人形机器人产业取得积极进展,2024 年 3 月起国地中心联合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探索应用,12 月 1 日部署首款机器人,2025 年 1 月 13 日项目完成阶段性验收,2 月 17 日“麒麟”具身智能训练场启动 [11] - 宇树科技 CEO 王兴兴预测 2025 年底前 AI 人形机器人将达“新量级”,2026 - 2027 年将在部分场景落地 [12] - 景业智能“胡狼 1 号”机器狗在阿布扎比防务展亮相,具备多种功能和优势,吸引关注 [15] - 国家和上海、杭州、北京、深圳等地出台人形机器人相关政策,从技术研发、应用推广等方面支持,推动其在核电领域应用 [16] 核电人形机器人:基本情况与定义分类 自 20 世纪 40 年代至今核电人形机器人发展取得显著成果 - 国际上 1948 年美国开发出遥控式机械手 M1,1977 年日本研发出首台双足机器人,美、法、德、日等多国在核事故后加大开发力度,2024 年日本东电力推出 Telesco 伸缩臂机器人 [22] - 中国 20 世纪 80 年代末开始研究,1994 年推出“勇士号”,2012 年研制出多功能水下智能检查机器人,2015 年组建联盟,2024 年部署首款人形机器人 [23] 核电人形机器人的定义与特性 - 核电人形机器人是针对核电厂严苛环境打造的高度智能化自动设备,融合多种技术,具备高度自主决策与智能交互能力 [25] - 具有高辐射耐受性、智能决策能力、运动控制能力、自主导航定位、远程操控便捷、多传感器协同、多功能作业能力、长期续航能力等八点特性 [26][27][28] 核电智能机器人的分类:形态、功能与应用场景视角 - 按形态结构分为人形和非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可替代人类和现有非人形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更具优势 [29][30] - 按功能用途分为检测、维修、应急机器人;按应用场景分为巡航、高精度上下料、工件清理及精修加工机器人 [30][31] 核电人形机器人:细分应用场景介绍 - 巡检场景可进行日常维护与检查、辐射监测与测绘、特种物资投送等,如“天工”人形机器人和华东理工团队研发的机器人 [33][34] - 高精度上下料场景可进行乏燃料后处理、核设施退役中的封装操作等,如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研发的双臂机器人系统 [36][37] - 工件清理及精修加工场景可进行核设施退役与拆除、放射性废物处理、事故应急响应等,如英国的 SMuRFs 系统和天创机器人的“天魁 1 号” [40][41] - 四足机器人集群可用于构建全天候安防体系,如景业智能“胡狼 1 号”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的“机器狼” [43][44] 核电机器人参与主体扩容,协同发展态势渐显 - 2024 年 10 月,中核集团发起的联盟召开年会,中核资本等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推动核工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48] - 2024 年 12 月,北京雷蒙塞博与中国核电工程联合研发的核装备机器人入选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 [51][52] 核电机器人产业链 核电机器人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原材料、中游生产、下游应用环节 - 产业链上游包括生产原材料与核心技术供应,中游包括设计研发、制造组装等,下游应用于核电多个领域,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53] - 上游各领域有具备竞争力的供应商企业,中游企业技术实力和产能影响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下游应用广泛,可降低人员风险 [57][59][64] 核电机器人行业的未来发展潜力 - 核电产业扩张和乏燃料处理需求增加,为核电机器人带来广阔市场空间,预计 2035 年我国乏燃料离堆贮存累积量将达 13900t,存在缺口 [74] - 我国智能机器人发展潜力大,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在 2030 年达千亿元级别,为核电机器人提供技术和产业链支持 [80] - 未来核电机器人技术多方向发展,包括智能化算法、远程操控、多传感器融合等,但面临成本和技术挑战 [83][85] 核电机器人技术突破,实现智能创新发展 - 2024 年 10 月,中广核研究院项目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攻克多项关键技术,研发多款专业机器人,成果已在多个核电站应用 [90] - 2024 年 10 月,华东理工大学研发“面向核电站巡检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提升巡检智能化和安全性,获多项荣誉 [91] - 2025 年 1 月,国地中心与上海电气合作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将继续推进人形机器人在核工业场景的训练 [93] 产业链下游从业者涵盖企业、高校、核电集团等 - 国内企业如景业智能、沈阳新松等在核电机器人领域布局,但与国际领先企业有差距,国内市场仍以国际企业为主导 [94] - 中核集团及多所高校、科研院积极参与研发,推动我国核电机器人产业发展,国际上发达国家企业在该领域占据优势 [98][101] 相关上市公司介绍 景业智能:国家核工业智能装备领跑者 - 景业智能是全国最早批量生产机械手产品的企业,2024 年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逐步实现业绩恢复 [103] - 公司深耕核工业,布局乏燃料后处理业务,“胡狼 1 号”四足机器人在阿布扎比防务展亮相,展示多任务执行能力 [109]
【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机器狗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市场份额、企业优势分析等)
前瞻网· 2025-05-13 14:56
中国机器狗行业竞争派系 - 机器狗是基于仿生学、采用4条步行腿构成的四腿仿生机器人 不同领域产品需求差异大 细分市场竞争者分化明显 [1] - 行业代表性企业多分布于中东部地区 浙江、北京和江苏集中度最高 [3] 中国机器狗行业市场份额 - 2023年销量份额:宇树科技(66.46%)、蔚蓝智能(12.59%) 销售额份额:宇树科技(42.74%)、云深处科技(18.09%)、蔚蓝智能(9.53%) [6] - 市场集中度高 销量CR3达84.7% CR5达92.1% 销售额CR3为70.4% CR5为79.1% [9] 中国机器狗行业企业业务布局 - 建设工业(1997年注册):西南/华东布局 多功能足式机器人应用于军事及巡检场景 2024年珠海航展展出多款产品 [12] - 晶品特装(2009年注册):华东区域聚焦 开发侦查/排爆机器人 产品进入采购目录 同时研发电机驱动/机械臂等上游部件 [12] - 中坚科技(1997年注册):91.98%收入来自海外 2024年推出灵容P1四足机器狗 应用于产业园区管理及特种作业巡检 [12] - 申昊科技(2002年注册):华东区域为主 与警方合作研发具备面部识别/应急救援功能的机器狗产品 [12] - 光格科技(2010年注册):华东/华南布局 AQR100四足智能巡检机器人支持全地形自主巡检 应用于电力/工业场景 [12] - 汉王科技(1998年注册):45.71%海外业务 仿生机器狗预计2025年商业化 已亮相安防博览会 [13] - 景业智能(2015年注册):华北/华东布局 与云深处合作开发"胡狼1号"机器狗 聚焦核应急/防卫等特种场景 [13] 中国机器狗行业竞争格局 - 五力模型分析:技术迭代快+头部集中导致同业竞争激烈 上游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使供应商议价能力强 [13] - 下游需求分散但场景差异化 消费者议价能力中等 产品功能独特性降低替代品威胁 [13] - 政策推动降低准入门槛 新进入者威胁较高 传统机器人厂商可能横向扩张 [13]
景业智能总经理章逸丰:机器人落地要有应用场景 未来将实现定制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8 14:11
公司产品与技术 - 公司研发的全机械结构耐辐照关节式机器人"胡狼2号"可替代人工完成核工业高辐射环境中的危险作业,包括拾取放射性物料、擦拭放射性液体、进入狭窄管道及实时监测辐射剂量等[2] - "胡狼系列"以云深处机器狗为移动平台,加装自研机械臂、高精度辐射传感器等组件,形成定制化解决方案,计划2026年推出抗辐射能力更强的升级版[3] - 公司明星产品电机外置特种机械臂具备耐酸蚀、耐高低温、防水等功能,可拓展至军工防爆、化工厂、海底作业等场景[2] - 公司联合浙江大学参评获得中核集团"揭榜挂帅"项目,研发空地一体多模态机器人协同方案,整合机器狗、无人机等设备形成下一代核电站巡检解决方案[3] 市场战略与合作 - 公司与云深处深度合作,云深处提供机器人本体和运动控制技术,公司负责机械臂、传感器及定制化控制系统开发[4] - 通过架构调整和接单策略改变,公司项目客单价显著提升,已与部分客户联合申报项目并沉淀需求以推动定制开发[2][4] - 面向中东、东南亚市场推出的"胡狼1号"和"胡獴1号"系列机器人获得多家机构青睐[4] - 公司聚焦"核+军+民"梯队式发展,以核工业为基本盘,拓展军工及民用领域增量市场[8] 财务与运营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6亿元(同比+7.94%),归母净利润3760万元(同比+8.40%)[8] - 通过事业部制改革优化组织架构,统一LTC流程与项目制管理标准,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与业务执行能力[8] - 2024年建立严格项目筛选机制和全流程管控体系,在交付周期、技术落地性和客户满意度等维度实现显著提升[8] 行业观点与发展规划 - 机器人商业落地需明确应用场景,核工业特种机器人瞄准人工替代需求,未来可延伸至电站电网、化工厂等民用领域[5] - 当前锂电池能满足大部分场景需求,但特殊环境需核电池解决方案,目前核电池技术仍在科研阶段[6] - 2025年规划聚焦核燃料、核电板块及核聚变领域,军工板块重点开拓后勤保障"转运存管"和"要地防御"业务[9] - 新组建新品事业部布局核技术应用智能设备、核素及核药供应链体系,加强核药研发合作拓展民用市场[9] - 将2025年定义为"系统谋划年",未来三年设定较高业绩目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