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影X30
搜索文档
杭州六小龙,又有IPO了
投中网· 2025-11-15 15:04
公司IPO进展 - 云深处科技于11月初完成股份制改造,公司名称变更,投资人名单及董事监事人员发生变更,被视为上市的必要准备[3] - 云深处科技已完成7轮融资,最近一次在2024年7月完成近5亿元融资,由达晨财智、国新基金等联合领投[3] - 投资人抢着入局云深处,因其最新一轮融资的TS已远远超标,公司被视为机器狗赛道上最值得投资的标的[4]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云深处科技成立于2017年,是科学家创业案例,创始人朱秋国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7] - 公司产品线包含四足、人形和轮足机器人:四足侧有面向工业的绝影X30(最大负载85kg)、面向教育科研的绝影Lite3、工业级防水机型绝影X20;轮足侧有山猫M20(最大速度2m/s,有效负载15kg);人形侧有Dr.01实验室版及2025年10月发布的工业级新品[7] - 公司产品在电力能源、应急消防、安防巡逻、教育科研等多个行业有应用,其绝影X30机器狗在新加坡能源集团的招标中击败波士顿动力等全球领军企业中标[8] 公司财务与市场表现 - 云深处科技在营收上仅次于宇树,年收入在小几个亿左右[4] - 2024年公司营收相比2023年增长超过1倍,2025年机器人出货量将达到1万台级别,已进入亚太、中东、欧美等市场[8] 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 - 在宇树和云深处等企业引领下,国内机器狗行业实现从无到有:民用机器狗销量从2019年不足0.2万台飙升至2023年1.8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达94.4%;市场规模从初期不足亿元扩张至2024年7.55亿元,预计2030年将突破50亿元[8] - 宇树科技年度营收已超10亿元,属于人形和具身机器人企业第一梯队,目前照着1000亿估值在报,投资者阵容包括顺为资本、初心资本、深创投、红杉中国等[10] 同业公司资本市场动态 - 宇树科技预计在2025年10月至12月期间提交上市申请文件[10] - 强脑科技于2024年8月传出IPO消息,估值超过13亿美元,预计在中国香港或内地启动IPO,2024年9月获道氏技术2.13亿元投资,11月获三七互娱2000万美元投资[11] - 群核科技于2024年2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8月更新招股书显示已实现扭亏为盈,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达1783万元[11] 资本支持与投资趋势 - 国资成为关键助推力量,杭州资本旗下杭州科创基金和杭州创新基金两大千亿级母基金对云深处、宇树、强脑进行了早期及接力式投资[13][14] - 宇树、云深处、强脑科技背后至少出现38家险资机构身影,其中27家间接投资宇树,25家间接投资云深处,14家同时出现在两家公司股东序列中[14] - 险资传统上偏好成熟项目,如今进入硬科技领域,表明认知与周期调整,有望推动金融动能转化为科技和产业势能[15]
终于有人解决机器人洗手洗澡问题了
量子位· 2025-10-10 14:06
产品发布与核心升级 - 云深处发布全新人形机器人DR02,是全球首款具备IP66防护等级的行业级人形机器人[2][6] - DR02支持-20℃至55℃的宽温运行范围,环境适应性全面强化[8][10] - 机器人采用模块化快拆设计,小臂、整臂、整腿等核心部件可快速拆卸与更换,维修更快且零部件通用性高[13][14][15][17] - 在运动性能上,DR02可应对多种复杂地形,能够承担货物搬运、应急物资传递等作业任务[11] 公司技术路径与商业化进展 - 公司选择“全天候”差异化路线,将四足机器人绝影系列(X20、X30)的户外作业经验与核心密封防护技术迁移至人形机器人[19][20][21][22] - 2025年1月,公司与电机厂商卧龙电驱达成战略合作,获得工业级电机技术以提升机器人爆发力与能效控制能力[27] - 2025年7月,公司完成近5亿元人民币融资,资金用于扩建产线、优化供应链及加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28][29] - 公司在一年内实现了从测试型产品DR01到行业级人形机器人DR02的跃迁[24][26][29]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人形机器人行业不再满足于基础动作演示,开始围绕真实作业场景进行系统优化,例如Figure公司主打家庭场景[31][32] - 行业内关于机器人终极形态的讨论逐渐收敛,人形正成为多数共识,有观点认为人形机器人将主导其他形态[34][35][36]
AI终端应用集中亮相 云栖大会描绘产业新蓝图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7 12:11
2025云栖大会AI技术展示 - 大会以"云智一体·碳硅共生"为主题 全景呈现从基础设施 大模型到智能体和具身智能的AI技术演进与产业落地 [1] - 200余家企业展示最新AI终端与Agent应用案例 覆盖制造 物流 商业 设计等领域 [1] 具身智能机器人工业应用 - 均普智能推出具身智能机器人"贾维斯2.0" 配置全方位感知系统 能在工业场景灵活获取环境信息并实时响应 [1] - 产品矩阵基于"感知-决策-执行"闭环深度整合 强化汽车 医疗等优势行业制造 同时以人形机器人平台为核心孵化适应不同场景的产品单元 [2] - 乐聚机器人展示模拟汽车总装车间场景 多台人形机器人分工协作 实现空箱抓取搬运 产线分拣作业和精准质检 [3] 特种机器人极限作业能力 - 云深处科技四足机器人绝影X30采用IP67工业级防护标准 可在-20℃至55℃复杂环境稳定作业 [2] - 展示45°楼梯敏捷攀爬能力 适用于电站巡检 管廊探查 应急救援与消防侦查等场景 [2] 企业级AI服务平台创新 - 神州数码推出"神州问学"企业级Agent平台 可快速构建企业全场景AI应用 实时响应业务需求 [4] - 平台提供模型 数据 应用和算力全方位服务 智能体能自主生成场景训练数据实现智能进化 [4] AI视觉化设计应用 - X—FUN智能包装设计平台依托阿里云算力 通过语言描述由AI辅助完成产品包装整体设计并实时调整 [4] - 平台基于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中华美学基因库进行包装设计 已落地设计行业个人及企业用户 [4] AI产业落地趋势 - 机器人通过感知 协同和学习实现生产效率 品质管控和安全保障全面提升 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重要抓手 [3] - AI正从技术探索走向大规模商业落地 推动企业成本控制 效率提升及商业模式重塑 [5] - AI终端降低业务创新门槛 加速产业生态升级 [5]
云栖大会聚焦“云智一体” 阿里推进3800亿AI基建
证券时报· 2025-09-25 01:59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公司提出通往超级人工智能的三阶段演进路线:智能涌现、自主行动和自我迭代 [2] - 公司定位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核心战略包括通义千问开源开放和构建超级AI云 [2] - 公司正在推进3年3800亿元人民币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计划持续追加投入 [2] 财务表现与业务增长 - 公司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同比三位数增长 [3] - AI应用成为驱动云业务增长的核心动能,并带动传统计算存储类产品增长 [3] 技术产品与生态建设 - 公司在云栖大会公布七款大模型技术产品,覆盖语言、语音、视觉、多模态、代码等模型领域 [2] - 公司推出"AI创客营"全球计划,为AI初创公司提供最高12万美元云资源代金券和20亿免费模型Tokens [4] - 公司与英伟达在Physical AI领域合作,平台将集成英伟达软件栈以缩短具身智能等应用开发周期 [5] 全球基础设施扩张 - 公司宣布在巴西、法国和荷兰首次设立云计算节点,并扩建墨西哥、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迪拜的数据中心 [3] - 公司目前在全球29个地区运营91个可用区,成为中国最大、亚太第一的云服务商 [4] - 公司计划到2032年使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较2022年提升10倍 [2] 行业应用与展会盛况 - 云栖大会以"云智一体 碳硅共生"为主题,展区规模达4万平方米,汇聚500余家参展企业,展品超3500款 [1] - 大会设人工智能+馆、计算馆和前沿应用馆三大展区,众多具身智能企业首次集中亮相,吸引观众数量达前所未有规模 [1][6] - 云栖大会3号馆汇集上百家企业AI落地案例,涵盖具身智能、制造与能源、智能终端、智能汽车等多场景应用 [6]
云深处科技机器人矩阵亮相2025云栖大会 真实还原智能巡检等应用场景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7:48
核心产品展示 - 公司携绝影X30、山猫M20、绝影Lite3三款核心产品组成四足机器人矩阵亮相人工智能+馆 [1] - 通过1:1场景化模拟、动态性能实时演示、人机互动赛事等形式展示机器人运动能力 [1][2] 绝影X30技术特性与应用 - 绝影X30在变电站场景演示全流程自主巡检作业 包括自主导航、数据采集、报告生成及自动充电 [1] - 搭载"智巡系统"实现从路径规划、设备状态预警到自主充电的全周期智能管控 [1] - 解决方案基于智能运动控制、多模态环境感知、自主导航与决策等具身智能全链路技术 [1] - 当前已在变电站规模化部署 将巡检准确性提升超95%并降低人工运维安全风险与成本 [1] 山猫M20性能与扩展能力 - 山猫M20可完成爬越楼梯、跨越68厘米单级台阶、倒立及前后手切换等高难度动作 [2] - 硬件预留24V/72V电源接口、千兆网口及USB3.0接口等扩展接口 [2] - 支持加装红外热像仪、气体检测仪等设备以适配电力巡检、应急救援、安防巡逻等场景 [2] 人机交互与产业应用理念 - 绝影Lite3在"具身智能运动会"区域与观众组成人机搭档完成阶梯攀爬、窄桥通行等任务 [2] - 展示"碳硅共生"理念 将AI技术从模型层带入产业层实现人机互补的新型生产力模式 [2] - 机器人承担高危重复低效作业 人类聚焦决策创新 推动电力应急物流等行业智能化低碳化转型 [2]
“炫技”少了,“接地气”多了——WRC×WAIC机器人大盘点
红杉汇· 2025-08-11 08:04
展会亮点与行业趋势 - 2025年WAIC和WRC展会核心聚焦机器人落地应用场景展示,80家具身智能公司包场WAIC二层展区,机器人从炫技转向产线分拣、零售取货等真实任务[3][5] - 两大展会呈现"仿真性、小型化、产品矩阵化"趋势,机器人通过表情模拟、肌腱仿生驱动等技术提升拟人化程度,同时覆盖工业、服务、医疗等多元化场景[20][21][24] - 产业链深化趋势明显,灵巧手、关节模组等核心零部件技术突破显著,如灵心巧手Linker Hand L6工业版灵巧手具备12个自由度并实现弹钢琴等高精度操作[30][31] 企业创新与产品表现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展示29关节高运动性能,新品Unitree R1集成多模态大模型实现智能交互,创始人预测1-3年内或达"机器人ChatGPT时刻"[6][8] - **智元机器人**:WAIC最大展位(300平)展示"远征""灵犀""精灵"三大产品线,发布业界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智元灵渠 OS",其启元大模型获SAIL之星奖[9][11] - **云深处科技**:绝影X30展示全流程智能巡检能力,绝影Lite3结合AR手势操控,山猫M20完成70cm高台攀爬等高难度动作[12] - **傅利叶**:GR-3人形Care-bot主打"可触摸"交互,采用亲肤材质和暖调设计,构建康复港五大细分场景解决方案[12][14] 细分场景应用突破 - **工业场景**:银河通Galbot实现商超商品分拣商业化落地前期,跨维智能DexForce W1 Pro通过Sim2Real技术完成咖啡制作全流程[18] - **服务场景**:擎朗智能XMAN-F1依托垂域模型ProS实现餐厅酒店标准化服务,安诺机器人90秒完成拉花咖啡制作[18][19] - **医疗与居家**:云百生手术机器人展示鹌鹑蛋剥壳微米级精度,森丽康科技机器人具备老人陪伴与紧急呼叫功能[18][19] - **仿生技术**:汉王科技仿生机器鸟还原猛禽形态并应用于安防巡检,卓益得睿娜机器人1:1还原人脸表情[21][25][27] 产品矩阵与生态构建 - 魔法原子形成"硅基舞群"覆盖医疗零售等50+行业伙伴,众擎机器人T800重载人形机器人全球首发并搭建T台走秀[16] - 数字华夏IP机器人星行侠支持外观音色定制,清宝机器人高拟真表情头覆盖文旅直播等多元场景[24] - 动易科技PhyArc关节模组融合自研减速器与电机,他山科技"电子皮肤"触觉传感器实现三维力检测[32]
三天,我看清楚了未来AI将如何介入我们的生活
36氪· 2025-08-01 07:23
大会概况 -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举办 为期3天 吸引70多个国家和地区1500多位专家及800多家企业参与 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 参观人数预计达35万[1] - 海外厂商参与度较低 除谷歌和特斯拉外缺乏国际巨头 同时由于与世界机器人大赛(WRC)时间冲突 部分厂商选择保留重磅新品[1] 生成式AI应用拓展 - 生成式AI渗透至工业 医疗 交通等硬核领域 从文本 图像生成向多模态任务执行演进[3][4] - 阶跃星辰发布3210亿参数MoE架构模型Step 3 激活参数38亿 实现多模态推理并在国产芯片上提升解码效率[4] - MiniMax推出全栈智能体MiniMax Agent 可分解任务并调用API 演示中单句指令生成数据看板或搭建电商网站 一个月内迭代12次[4] - 合合信息展示AI鉴伪技术 毫秒级识别深度伪造 适用于金融票据篡改等高危场景[5] - 百度推出GenFlow 2.0多智能体调度系统及秒哒平台 3分钟生成可运行应用 数字人Nova升级版提升直播场景拟真度[5] - 声网发布对话式AI引擎 新增声纹识别与视觉理解能力 互动宠物"芙崽"实现嘈杂环境语音响应及拟人化反馈[7] - 阿里云发布云端AI Agents平台无影AgentBay 支持多系统无缝切换 三行代码接入 同时展示从芯片到平台的全栈能力[8] 算力基础设施升级 - 国产GPU厂商集中展示芯片架构与智算方案 竞争焦点从单卡性能转向全链路效率与成本优化[9][14] - 华为昇腾AI云服务采用CloudMatrix 384超节点 整合384颗NPU与192颗CPU 算力达300 PFlops 突破跨机通信瓶颈[9][11] - 沐曦科技发布曦云C600 GPU 支持多精度混合算力 内置安全模块瞄准金融政务场景[11] - 摩尔线程推出全功能GPU产品线 覆盖云端训练卡MTT S4000(48GB显存/768GB/s带宽) 云渲染卡及消费级显卡[12] - 燧原科技展示燧原S60推理卡商业化应用 覆盖聊天机器人 广告投放等场景 并公布多地智算中心部署案例[14] 具身智能突破 - 机器人运动控制与交互能力显著提升 从基础行走扩展到复杂任务执行与情绪表达[3][15][21] - 千寻智能人形机器人Moz1搭载Spirit v1 VLA模型 完成太空步 S型压弯等高难度动作 并演示饮料递送 衣物折叠等泛化任务[15] - 傅利叶智能交互陪伴机器人GR-3结合康养场景 提供导诊 认知康复等多维服务 外骨骼设备实现远程康复协同[16] - 智元机器人灵犀X2-N实现双足与轮式模式切换 在开幕式中完成灯光表演[18] - 优艾智合工业模型MAIC实现多机器人协同调度 完成搬运 拣选等流水线作业[18]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29关节/35公斤)展示格斗动作及击倒快速起身 工业四足机器人B2负重120公斤 消费级Go2售价低于1万元[18][20] - 云深处科技四足机器人绝影X30在电力巡检场景实现1000小时无故障运行 支持自主充电及AR手势操控[20] 自动驾驶商业化推进 - Robotaxi开展城市道路体验活动 覆盖浦东30公里路网 延伸至机场与迪士尼区间 实现L4级跨区域接驳[22][24] - 小马智行Robotaxi覆盖北上广深 集成大模型优化乘客交互 支持语音添加临时需求如顺路购咖啡[24] - 斑马智行基于高通8295平台推出端侧智能座舱 支持离线90%功能闭环 并根据驾驶员情绪推荐内容[24] - 蘑菇车联推出城市级交通模型MogoMind 聚合多源数据实现智能调度与拥堵预测[25] - 上海发布自动驾驶行动方案 目标2027年L4载客600万人次 载货80万TEU 开放道路超5000公里[27]
机器人扎堆WAIC:机器人能干活背后的“真”与“伪”
第一财经· 2025-07-28 14:01
机器人行业现状与趋势 -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展示的机器人应用场景已覆盖剥鸡蛋、打螺丝、爆米花制作、养老康复等生活多方面,但不同厂商的落地能力差异显著,部分仍局限于封闭区域或简单动作[1][3] - 参展企业数量从2024年的十几家增至2025年超六十家,显示行业加速发展,但开放场景下的技术挑战仍存,如环境干扰导致传感器误判[4] - 行业处于从表演向真实落地的关键过渡期,"岗位化"成为服务机器人规模化应用的核心路径,强调功能边界清晰而非通用性[5][6] 商业化路径与技术突破 - 具身智能产业正从概念期迈入落地期,新品应用场景覆盖工业制造(占比40%)、商业服务、康养陪伴三大领域[9][11][13] - 工业场景成为技术突破重点,飒智智能四臂机器人拥有52个自由度,蓝点触控六维力传感器实现精细打磨,戴盟触觉传感器达每平方厘米4万感知单元[13] - 技术演进方向包括自主决策能力提升(如无人工厂中的物件搬运协同)、世界模型开源平台建设(如智元Genie Envisioner平台)[14][17] 应用场景拓展方向 - 发展路径呈现"工业-服务业-家庭"三阶段延伸趋势,当前工业场景渗透率最高,服务业要求交互能力,家庭场景尚处培育期[15][16] - 服务业创新案例包括傅利叶RG-3导诊康复机器人、傲鲨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矩阵超智MATRIX-1餐饮服务机器人[18] - 工业场景已实现部分突破,如云深处四足机器人在电力巡检中达成1000+小时无故障运行,配备自主充电功能[6]
云深处科技将具身智能真实作业场景“搬到”WAIC展馆,全新产品矩阵齐亮相
IPO早知道· 2025-07-28 11:47
公司技术展示与突破 - 公司在WAIC 2025展会上首次展示行业级四足机器人全流程巡检作业能力,并推出最新迭代的绝影系列机器人和多个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2] - 公司自主研发的"智巡系统"实现全周期智能管控,识别准确率稳定在95%以上,支持多台机器狗协同管理,显著提升巡检效率与质量 [5] - 公司展示全新产品矩阵,包括绝影Lite3、山猫轮足机器人及其行业版山猫M20、旗舰级四足机器人绝影X30,体现智能感知与交互、运动控制等关键技术进展 [6] 行业应用与市场覆盖 - 公司真实还原电力巡检场景,通过四足机器人展示工业场景实战能力,凸显具身智能在行业应用中的价值 [3] - 公司产品与解决方案已覆盖全球44个国家与地区、国内34个省级行政区,落地超600个行业场景项目,涉及建筑测绘、工业运维、应急消防、电力巡检、安防巡逻、教育科研等领域 [8]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以自主创新为基石,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突破,同时深入挖掘行业需求,拓展具身智能机器人在更多领域的深度应用 [10]
跳街舞、打拳击、当服务员......数百款机器人亮相WAIC“秀绝技”
华尔街见闻· 2025-07-27 20:33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从表演性展示转向实际生产应用 成为展会绝对焦点 超150台集中亮相 创中国人形机器人最大规模展示纪录 [1] - 动态实景展示成为主流 机器人具备打拳 煮咖啡 分拣物料等实用功能 覆盖车间 超市 医院等多场景 [1] - 行业进入规模化采购阶段 中国移动1.24亿元订单落地 车企超500台意向订单确认 行业平均增速达50%-100% [15] 参展企业及产品亮点 银河通用 - Galbot四足机器狗获"镇馆之宝"称号 实现汽车工厂SPS零件精准分拣 搬运效率媲美人类工人 已与极氪工厂合作测试 [3] 星动纪元 - L7双足人形机器人身高1米71 可完成街舞动作与快递分拣 XHAND1灵巧手具备人手精度 能执行夹纸 按摩等精细操作 Q5服务机器人支持37国语言 适配国际化场景 [5] 云深处科技 - 绝影X30四足机器人实现电力巡检全流程自动化 山猫轮足机器人展示70cm高台翻越 空翻等高难度动作 [7] 擎朗智能 - XMAN-F1双足机器人完成爆米花制作与饮料调制 展示精准服务流程 实现全球首秀 [9] 灵宝CASBOT - CASBOT W1专注仓储物流场景 CASBOT 02具备情绪互动能力 可进行猜拳游戏并反馈情绪 [10] 宇树科技 - 拳击机器人完成连贯格斗动作 具备自主爬起功能 现场展示吸引大量观众 [11] 智平方 - AlphaBot通过大模型实现多任务处理 包括打冰淇淋 煮咖啡 码垛等 被观众评价"像真店员" [12] 傅利叶智能 - GR-3人形机器人采用仿肤材质 主打家庭陪伴与医疗照护 配套"康复港"解决方案整合30多款康复机器人 [14] 行业商业化进展 - 摩根士丹利预测2025年下半年进入商业落地期 智元机器人中标7800万元全尺寸项目 宇树科技获4605万元订单 [15] - 汽车制造领域应用加速 优必选获500台意向订单 乐聚机器人向北汽交付100台 [15] - 行业创新速度显著提升 日均至少1款新产品发布 出货量增长节奏加快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