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班管家
icon
搜索文档
旅游市场恢复却增收不增利,出行平台活力集团再度递表港交所
南方都市报· 2025-05-23 18:46
公司上市进展 - 活力集团于4月30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此前首次递表已失效 [2] - 公司计划通过港股上市开拓国际市场,开辟新增长线 [2] 公司业务概况 - 活力集团是中国知名的综合出行平台,提供全套多模式出行产品及服务 [2] - 公司通过航班管家及高铁管家两大旗舰应用为个人旅客提供服务 [2] - 公司从旅行信息提供商发展为综合出行平台,覆盖出行前、中、后全流程服务 [2] - 2009年推出国内首个实时航班动态信息产品航班管家 [2] - 2012年推出国内首个高铁动态信息及票务移动应用高铁管家 [2] 市场份额情况 - 在线机票预订市场份额约1.9%,排名第五 [3] - 在线火车票预订市场份额约2.4%,排名第三 [3] - 最大竞争对手占据综合出行服务市场44.4%份额 [3] - 最大竞争对手在机票和火车票市场份额分别为27.4%和16.9% [3]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2.80亿元增长至2024年6.47亿元 [3] - 净利润从2023年5930万元下降13.8%至2024年5120万元 [5] - 2024年销售成本从2.17亿元上升至3.01亿元 [6] - 2024年营销开支从1.15亿元上涨至1.45亿元 [6] 收入结构 - 旅行相关服务收入占比85.2%,达5.51亿元 [5] - 机票服务收入2.67亿元,占总营收41.3% [4] - 在线营销服务收入7466.4万元 [5] - 数据及技术服务收入2089.5万元 [5] 发展战略 - 计划开拓海外市场作为新增长点 [6] - 2023年12月已在香港设立区域总部 [6] - 未来五年重点拓展新加坡、日本及韩国市场 [6] - 目标市场前五大参与者合计份额40%-50%,集中度低于国内 [6] - 计划通过技术平台差异化和当地战略合作加速市场进入 [6]
新股前瞻|活力集团再递表:年营收突破6亿,“出行热”背后仍不乏成长困扰
智通财经网· 2025-05-07 21:14
旅游市场发展前景 - 中国旅游市场总收入预计从2024年的人民币6.4万亿元增长至2029年的人民币12.8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9% [1] - 综合互联网出行服务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人民币6,700亿元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9,92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2% [6] - 预计2029年中国综合互联网出行服务市场收入达人民币1.7万亿元,在线交通预订市场收入达人民币1.4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1.7%和10.6% [7] 活力集团业务概况 - 公司最初以航班动态信息应用"航班管家"起家,后推出"高铁管家",发展成为涵盖出行前、中、后全链条的一站式综合出行平台 [2] - 服务覆盖逾220个国家和地区逾5,100个机场、3,500个国内火车站及全球逾800,000家酒店 [3] - 注册用户超过1.97亿人,自2022年起增长42.6% [3] 活力集团市场地位 - 2024年GMV为人民币405亿元,市场占比1.4%,在线机票交易额257亿元(全国第5,占比1.9%),在线火车票交易额145亿元(全国第3,占比2.4%) [3] - 付费用户复购率超过50%,高于行业平均40%,30%付费用户为每季至少订票一次的经常旅行者 [3] - 月活用户付费比例25.2%,高于行业均值20% [10] 活力集团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2.8亿元、5.02亿元、6.4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2% [4] - 2024年旅行相关服务、线上营销服务、数据及技术服务收入分别为5.51亿元、0.75亿元、0.21亿元,同比增长24.7%、82.8%、16.67% [4] - 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75.8万元、5930.9万元、5115.2万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67万元、6164.2万元、7344.9万元 [4] - 2024年总资产8.92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4.68亿元,总负债4.20亿元,同比增长48.94% [5]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在线出行市场前三大平台(携程、美团、飞猪)合计占据88.2%份额,携程一家独大(31.6%),活力集团以1.4%份额位列第八 [11] - 行业从单一票务服务转向全链条生态竞争,头部企业通过整合住宿、交通、本地生活等构建闭环生态 [11] - 官方平台如12306推出"候补购票"功能,削弱第三方抢票工具市场空间 [11] 活力集团发展挑战 - 用户需求升级与技术驱动变革增加压力,需提升出行效率和智能化体验 [11] - 工具型平台局限性使其在生态化竞争中处于被动,面临技术和服务模式迭代压力 [11] - 用户隐私和数据合规要求趋严,曾因"过度索取权限"被监管点名 [11]
活力集团再闯港交所上市:市场份额少得可怜,旗下App多次被通报
搜狐财经· 2025-05-06 15:55
活力集团在招股书中称,经考虑长期业务发展计划及进一步扩张的融资需求,认为联交所(即港交所)作为更合适的上市地,活力天汇于2021年7月自愿决 定不再继续进行A股上市尝试,并寻求在香港IPO。 据贝多财经了解,活力集团指的是深圳市活力天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眼查App信息显示,成立于2005年9月。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约4.06亿元,法定 代表人为张林,主要股东包括王江、李黎军、凯撒旅游(凯撒旅业,SZ:000796)等。 来源|贝多财经 2025年4月30日,活力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活力集团")再度递交招股书,报考在港交所上市。据贝多财经了解,活力集团曾于2024年10月29日递表, 此次是失效后的更新申请。 值得一提的是,活力集团曾于2017年9月11日以"活力天汇"为主体在新三板挂牌,股份代码为"871860"。而在2021年,活力天汇从新三板摘牌。在此期间, 该公司曾与申万宏源证券订立辅导协议,原计划报考科创板上市。 | 排名 | 公司 | 上市狀況 | GMV (人民幣十億元) | 市場份額(%) | | --- | --- | --- | --- | --- | | 1 | 公司A | 上市 ...
航班管家16载终冲刺港股,2024年营收超6亿,王江能否圆梦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5-04 16:50
公司概况 - 活力集团是一家深耕旅游服务领域16年的企业,近期更新招股书并启动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的上市进程[1] - 公司由互联网资深人士王江共同创办,王江现任主席并持有32.78%投票权,美团CEO王兴作为早期投资者仍持有2%股份[1][4] - 核心产品包括2009年推出的航班管家和2012年推出的高铁管家,已成为旅客获取实时交通信息的首选工具[1]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2.8亿元增长至2024年6.47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52%[2][3] - 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2022-2024年分别为47.1%、56.8%和53.5%[3] - 期内利润从2022年亏损76万元扭转为2024年盈利5115万元,经调整净利润达7344.9万元[2][4] - 2024年旅游相关业务收入5.51亿元,占总收入85.2%,线上营销和数据技术服务贡献其余收入[3] 股东结构 - 前四大股东分别为王江控制的Non Human Limited(16.79%)、李黎军(15.99%)、庭瑞星舟(10.77%)和陕西纾困基金(10.67%)[5] - 股东结构多元化,包含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共23名,合计持股100%[5] 资金状况 - 2024年末总资产8.92亿元,流动资产净值3.89亿元,现金及等价物达4.68亿元[5] - 经营活动现金流显著改善,从2022年201.5万元增至2024年1.7亿元[6] - 2024年现金净增加1.98亿元,主要来自经营活动现金流入[6] 发展前景 - 上市将助力公司提升品牌影响力并拓展业务领域[6] - 凭借航班管家和高铁管家两大核心产品,有望在旅游服务行业持续扩大市场份额[1]
新股消息 | 活力集团二次递表港交所主板 旗下出行平台用户规模突破1.97亿
智通财经网· 2025-05-01 00:18
上市申请 - 活力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于2025年4月30日重新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招商证券国际、民银资本 [1] - 该公司此前于2024年10月29日递交的港股上市申请文件因满6个月于2025年4月29日失效 [1]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由互联网创业者王江于创立初期共同创办,2009年推出中国首个航班动态信息应用"航班管家",2012年推出高铁信息与购票应用"高铁管家" [4] - 公司从最初的旅行信息提供商逐步成长为涵盖出行前、中、后全链条的一站式综合出行平台 [4] 用户与市场表现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注册用户数突破1.97亿人,付费用户忠诚度持续领先行业 [4] - 2024年营收同比大增至人民币6.47亿元,三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52% [4] - 2024年中国互联网综合出行服务市场总GMV达29,542亿元,公司以约1.4%的市场份额位列市场第八 [4] - 公司在在线火车票预订市场排名第三(市占率约2.4%),在在线机票预订市场排名第五(市占率约1.9%) [4] - 行业前三大平台合计占据88.2%市场份额 [4] 用户行为与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月活跃用户中平均有25.2%为付费用户,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20% [4] - 2024年付费用户中超过30%为高频旅客(每季度至少预订一次),复购率显著领先业内平均水平 [5] - 2023年的付费用户中有超过一半在2024年再次付费,远超行业约40%的平均续费率 [5] - 公司从2022年新冠疫情低谷期的2.801亿元营收快速回升至2024年的6.47亿元,实现稳定盈利 [5] - 2024年净利润为5,120万元,调整后净利润为7,340万元 [5] 竞争优势 - 公司通过移动优先战略、创新技术能力与强大数据分析基础,建立起稳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4] - 自主研发的智能推荐引擎和简洁的搜索预订流程提升了用户体验 [5] - 盈利增长主要得益于用户增长、平台效率提升与企业服务的稳步发展 [5]
IPO周报 | 华昊中天成「港股合成生物学医药第一股」;活力集团转战港交所
IPO早知道· 2024-11-03 21:35
华昊中天 - 公司于2024年10月31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2563",发行1458.80万股H股,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21.45倍认购 [3] - 引入四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2300万美元,包括富策认购1000万美元、润淼资产管理认购800万美元、TPG认购300万美元、百洋医药认购200万美元 [3] - 公司拥有一种已商业化产品优替德隆注射液和19种管线候选产品,覆盖乳腺癌、肺癌、胃癌等多种适应症 [4] - 优替德隆注射液是唯一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并获批上市的化疗药物,也是2010年以来全球唯一获批的新型微管抑制剂类肿瘤药物 [4] - 公司已获得龙磐投资、达晨财智、贝达药业等多家知名机构投资 [3] 拉普拉斯 - 公司于2024年10月29日在科创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688726" [6] - 主营业务为光伏电池片制造所需高性能热制程、镀膜及配套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生产 [6]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1.04亿元、12.66亿元和29.66亿元,2024年上半年营收达25.41亿元 [7] - 截至2024年6月末在手订单销售价值为112.96亿元 [7] - 2021-2023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为143.65%,截至2024年6月30日拥有已授权专利593项 [7] 傲基科技 - 公司计划于2024年11月8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2519" [9] - 本次IPO发行29,894,700股H股,发行区间为14.56-15.60港元,引入三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约1.09亿港元 [10] - 2023年营收86.83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33.2%至5.20亿元 [11] - 2024年前四个月营收同比增长16.9%至28.33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96.8%至1.89亿元 [11] - 按2023年GMV计算,公司在全球家具家居类B2C电商市场排名第五 [10] 活力集团 - 公司于2024年10月29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13] - 2023年总交易额308亿元,在中国一站式综合出行平台中排名第二 [14] - 2021-2023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为20.8%,2023年实现净利润0.59亿元 [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平台注册用户数超过1.74亿,2023年付费用户复购率超60% [13] - 公司已获得庭瑞集团、华兴资本、经纬创投等机构投资 [14] 佑驾创新 - 公司于2024年10月28日获得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 [16] - 2021-2023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为64.9%,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70.4%至4.76亿元 [17] - 截至2024年5月20日,与20家整车厂的35款车型展开定点项目开发 [16] - 公司是中国首批帮助整车厂获得欧盟DDAW认证的DMS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 [16] 万帮数字能源 - 公司于2024年10月17日同国泰君安证券签署辅导协议,拟A股上市 [19] - 旗下星星充电平台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注册用户超2000万,运营充电场站超80000座 [19] - 星星充电的充电桩十年累计销售量全球第一 [20] - 2020年9月获得8.55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2021年5月获得B轮融资后估值达155亿元人民币 [21]
活力集团冲刺港交所:旗下拥有航班/高铁管家App,2023年总交易额308亿元
IPO早知道· 2024-10-30 10:03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9年,最初推出中国首个实时航班动态信息移动App航班管家,后发展为综合出行平台[2] - 2012年推出中国首个动态高铁信息及票务App高铁管家[2] - 服务覆盖220个国家和地区超5,000个机场、3,000个国内火车站及400,000家酒店[3] 用户数据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所有平台累计注册用户数1.74亿,较2021年初增长37.6%[3] - 2023年付费用户复购率超60%,为行业最高水平之一[3] - 2023年40%以上付费用户为季度活跃旅行者,月活用户中22.7%为付费用户,优于同业[3] 市场地位 - 2023年总交易额308亿元,为中国一站式综合出行平台第二名[3] - 按细分领域:线上机票预订交易额排名第三方平台第五,火车票预订交易额排名第三方平台第三[3] 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3.44亿元、2.80亿元和5.02亿元,复合增长率20.8%[3] - 2024年上半年营收2.81亿元,同比增长22.6%[3] - 2023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0.59亿元,2024上半年净利润0.32亿元[3] 业务拓展 - 新增企业客户AI解决方案业务,服务电信、机场、酒店及电商领域头部客户[3] 资本运作 - 曾于2019年启动A股科创板辅导,2021年转战港股[2] - 投资方包括经纬创投、华兴资本、基石资本等十余家机构[3] - IPO募资拟用于AI研发、全球扩张、产品升级及营运资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