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研学
搜索文档
航空研学、无人机培训等多业态兴起,竞逐低空经济万亿市场
南方都市报· 2025-10-16 16:12
公司动态 - 华彬航空博物馆于10月15日在北京华彬密云机场揭幕 标志着机场从传统运行向航空科普传播的跨越式发展 [1] - 博物馆特色为真实运营场景加沉浸式科普体验 涵盖塔台指挥中心 应急救援中心 通用机库探秘 航空器展示 航模馆体验等核心区域 [1] - 华彬密云机场承接了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2025年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 本次赛事吸引全国493支队伍的2900余名青少年选手参赛 总接待约3万人次 [2] - 机场开设民用无人机培训业务 针对垂直起降固定翼 多旋翼固定翼 直升机等类别开设相关课程 [2] 行业机遇 - 低空经济爆发时代 航空研学作为教育加文旅加科普的交叉领域 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 -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 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 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2] - 低空经济产业链长 涵盖无人机技术 智能制造 物流运输 旅游休闲 教育等多个领域 [2] - 中国民用航空局预测 203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3.5万亿元 [2] 业务拓展 - 未来博物馆将结合机场的研学服务 对外推出相关产品 助力航空科普 [1] - 实践中航空研学 低空运动 航模比赛 无人机培训等延伸业态正在火热进行中 [2] - 国内已有多家企业或机构开设无人机培训相关课程 抢滩这一赛道 [2]
贵州黄平:税务春风助力“低空经济”振翅高飞
搜狐财经· 2025-09-22 18:50
公司发展现状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低空观光和飞行培训 [3] - 公司每年可飞行天数超过300天,接待研学旅游1.7万人次,累计培养飞行人才近100名 [4] - 公司成功举办两届AOPA国际飞行大会,承办2023年全国轻型飞机俱乐部积分赛,并与多家科研机构、制造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5] 公司战略与业务拓展 - 公司积极推进“景景串飞”战略,开通黄平—凯里—雷山—西江、黄平—施秉—镇远等低空串联航线,打造区域旅游新亮点 [4] - 公司利用税收优惠带来的资金空间持续拓展飞行培训、航空研学等业务 [4] 政策支持与财务影响 - 税务部门将公司纳入“低空经济税惠护航重点名单”,提供一对一税收解决方案,涵盖增值税留抵退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 [3] - 税务部门为公司开通增值税留抵退税绿色通道,全程跟踪办理,公司已成功办理留抵退税及各类税费减免160余万元 [3] - 税惠红利直接用于飞机维护和飞行员培训,保证了航线的正常运营和安全标准 [4]
税务春风助力“低空经济”振翅高飞
搜狐财经· 2025-09-22 16:12
公司发展现状 - 主营业务涵盖低空观光和飞行培训 [3] - 每年可飞行天数超过300天 接待研学旅游1.7万人次 累计培养飞行人才近100名 [5] - 成功开通黄平—凯里—雷山—西江和黄平—施秉—镇远等低空串联航线 [5] - 已成功办理留抵退税及各类税费减免160余万元 [3] 业务拓展情况 - 持续拓展飞行培训和航空研学业务 [5] - 成功举办两届AOPA国际飞行大会 承办2023年全国轻型飞机俱乐部积分赛 [5] - 与多家科研机构及制造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5] 行业政策支持 - 税务部门将公司纳入低空经济税惠护航重点名单 提供一对一税收解决方案 [3] - 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 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 [3] - 税务部门开通增值税留抵退税绿色通道并实施远程帮办服务 [3] - 黄平县通过政策加服务双轮驱动低空经济发展 [5] 基础设施与战略 - 凭借且兰通用机场积极推进景景串飞战略 [1] -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6] - 贵州黔东南苗岭山区被称作黔中蓝海 [1]
山东日照机场:“硬支撑、优服务、强业态”三向发力 持续深化“三融合”发展模式
中国民航网· 2025-09-19 13:48
核心发展模式与成果 - 公司持续深化“三融合”(运通融合、军民融合、有人机和无人机融合)发展模式,实现从单一通航保障向服务低空产业发展转型的关键跃变[1][4] - 公司通航飞行量在运输机场中持续领跑全国,年通航飞行架次占全省近一半,飞行时长占比近40%[1][2] - 公司自2019年起连续6年实现通航飞行超3万小时,累计安全飞行超20万小时、60万架次,创下历史新高[2] 基础设施与服务网络建设 - 公司通过共建共享建设通用航空专用机坪、机库、维修设施,并加快远程塔台、低空飞行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2] - 公司实现ADS-B监视信号对低空空域监管服务的全覆盖,并通过飞易观APP等平台免费共享,为通航企业提供高效、可靠的基础设施保障[2] - 公司通过延伸加油设施、扩建通航机坪、修建海警地面站,有效适应更多类型通航飞行器的起降需求[2] 运营管理与服务优化 - 公司采取“早开飞、晚结束”的灵活方式,为通航企业最大限度提供飞行训练时间,并通过“阳光收费”政策营造透明成本环境[3] - 公司组建通航委员会,建立驻场通航单位服务快速响应机制,并积极开展通航保障满意度调查以优化服务[3] - 公司创新运用“五统一”运营管理体系(统一规划选址、设计建设、管制指挥、运营管理、产业布局),为通航企业创造稳定、高效、安全的运营环境[4] 空域资源与产业生态构建 - 公司科学统筹空域资源,将总面积2.3万平方公里的空域划设特定空域供通航活动使用,并编制完成低空目视航图[4] - 公司积极探索低空物流、低空游览、短途运输、航空研学(获评5A级研学基地)、直升机引航等新应用场景,通用航空产业链持续完善[4] - 2025年,山东辖区部分141航校将菏泽、滨州、东营等地飞行训练资源向日照集聚,航校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3] 近期运营数据与行业活动 - 2025年上半年,日照地区通航已飞行近1.5万小时,整体运行保持稳健态势[2] - 公司相继参与首届低空经济嘉年华、第二届CBTA挑战赛等活动保障,助力日照市彰显在低空经济领域的组织能力和影响力[5] - 公司受邀在华东地区中小机场调研亮点交流会上作典型经验发言,为全国中小机场贡献“日照方案”[4]
华夏航空亮相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
中国民航网· 2025-09-15 17:44
公司参展情况 - 华夏航空作为西南地区唯一参展航司亮相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1] 业务战略 - 公司以"细品支线 趣游华夏"为主题构建沉浸式互动展区[3] - 通过"航空+旅游"深度融合模式展示自由行 主题游 定制游 通程旅游 航空研学及支线特产等特色旅游产品[3] - 产品精准对接细分市场需求 为旅客提供丰富多样的出行选择[3] - 展示融合传统文化与航点文化元素的乘务配饰发簪及"八雅六艺"系列文创[3] 行业观点 - 航空与旅游相互驱动 航线网络是旅游发展的先决条件和输血动脉[4] - 旅游是航空需求的增长源和稳定器 二者协同共生推动城市经济融合与发展[4] 未来发展 - 公司将持续发展"航旅深度融合" 秉承"秉态度 提速度 守温度 承厚度"服务理念[4] - 持续创新完善"航空+旅游"一体化产品体系 构建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航旅生态圈[4] - 致力于为旅客创造更丰富 更便捷 更美好的出行体验[4]
深圳—郑州—中卫航线启航 架起东西部经济文旅新桥梁
中国民航网· 2025-07-01 14:02
航线开通 - 深圳—郑州—中卫航线于6月28日正式开通,首航航班DZ6247载客176人,采用最高礼遇"水门"迎接 [1] - 该航线每周二、四、六定时执飞,大幅缩短了中卫及周边地区居民前往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原地区的出行时间 [3] - 航线开通为深圳、郑州游客探访西北特色旅游创造了便捷条件,有助于推广中卫的沙漠风光和黄河文化等旅游资源 [3] 区域经济协作 - 深圳在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领域优势显著,郑州是中原经济区核心枢纽,中卫在大数据存储和云计算产业蓬勃发展 [3] - 新航线将推动三地在数字经济、产业互补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3] - 航线将成为文旅交流纽带,促进三地文化交融,带动旅游产业发展,助力中卫"航空+旅游"产业升级 [3] 机场发展规划 - 中卫机场已开通至北京、昆明、西安、上海、深圳、郑州、杭州、西宁等地的航线 [4] - 7月初将新增喀什、成都、天津三地航线,进一步完善全国旅游城市航线布局 [4] - 机场持续深化与航空公司合作,提升服务品质和优化航线结构,引入先进服务理念和技术手段 [4] 创新产品开发 - 中卫机场计划推出"旅游包机"服务,为旅游团队提供定制化服务,助力旅游精准引流 [4] - 开发"航空研学"产品,将航空知识与旅游体验相结合,打造特色教育旅游产品 [4] - 这些创新产品将为中卫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