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艇仔粥
icon
搜索文档
广州多项标准化成果领跑全国 为新时代标准化建设贡献广州智慧
广州日报· 2025-10-20 14:30
标准化战略总体态势 - 标准化为市场划定公平起跑线并避免劣币驱逐良币,为科技创新打通转化通道并破解产学研融合难题,以强制性标准筑牢安全防线守护消费者权益,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关键工具[2] - 标准化形成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的态势,将个人生活、行业发展、城市能级与湾区未来紧密串联[2] -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携手各级行业主管部门以标准化战略为抓手推动标准领航行动落地,多项成果领跑全国[2] 前沿产业标准化突破 - 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牵头制定的ISO 55013国际标准是全球首个数据资产管理领域通用规则,2024年发布后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针,中国太平洋保险广东分公司依托该标准构建数据体系后数据安全与风险管理能力显著提升[3] - 国家新能源汽车TBT研究评议基地建立7个国外标准法规数据库,发布TBT/SPS通报及出口预警等信息5048条,并针对其他国家20份技术通报组织企业提出42条评议意见,助力车企破解贸易壁垒[3] - 亿航智能深度参与10余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其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系统凭借标准化优势已具备全球商业化运营资质[3] 传统产业标准化赋能 - 番禺都市型智慧渔业与渔联网标准化试点构建从实验室到池塘全流程标准体系,借助5G和AI实现大口黑鲈养殖标准化管理,填补智慧渔业标准空白[4] - 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选育晚熟优质品种井岗红糯并牵头制定5项全链条标准,利用冻眠标准将荔枝保鲜期延长至1年,2024年企业荔枝出口15国,2025年远销南美和中东,并带动20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5万元[4] - 莲花山景区凭借国家级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以高分通过评估,景区全体员工标准化意识显著增强且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4] 湾区标准化融合建设 - 广州参与制定的湾区标准达242项,占总数的92.4%,覆盖养老、粤菜、智能家居等领域,推动三地规则软联通[6] - 南沙区启动全国首个跨境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养老机构认知症老年人生活照顾指南》等标准落地为大湾区养老机构提供明确指引,58项粤菜标准纳入湾区标准,广州酒家依托咕噜肉预制菜标准推动产业化[6] -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主导的扫地机器人智能分级标准推动18家企业研发23款新品,其测试方法纳入国际标准,助力湾区企业借标出海[6] 重大活动标准化实践 - 广州构建标准化保障体系应对广交会、十五运会等重大活动,十五运会筹备中《民间龙舟竞赛组织管理规范》统一赛事规则,《大型活动志愿服务通用规范》细化仪容与话术并从全龄友好场景进行规范[7] - 截至2025年10月,广州累计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数量居全国前列,并正以《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等为指引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布局先进标准,推动湾区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7]
广东396家商户登上“必吃榜”位列全国第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16:48
城市美食名片成为消费新动能 - 2025大众点评"必吃榜"覆盖粤琼闽三省551家餐厅,烟火小店占比超70%,10年以上老店占比超30% [1] - 榜单首次纳入广东阳江、揭阳两座城市,144座城市共3091家餐厅上榜 [1] - 粤琼闽三省餐饮订单增速高于大盘,高价位订单增速明显,消费者更注重品质与场景化体验 [1] 烟火小店经营策略 - 揭阳集财牛肉通过联合柠檬茶品牌英歌魂提升话题度,预计暑期流量增长30%-40% [2] - 广东省上榜商户数达396家(全国第一),其中55%为首次上榜商户,55%为城市特色餐厅 [2] - 广州西关明记肠粉店融合岭南食材与景点体验,传统菜品创新更受消费者欢迎 [3] - 广州农门寨柴火饭通过差异化湘菜定位(人均70元)吸引跨城消费,并调整辣度适应本地口味 [3] 餐饮消费场景分化 - 公园景区、酒店商场订单增速较高,住宅区周边消费相对稳定 [4] - 广州贵州餐厅(45年老店)因坚持原产地食材和烹饪手法成为贵州菜标杆 [4] - 境内"城市特色商户"占比近60%,同比增长30%,带动地方美食文化传播 [5] 行业活动与营销 - 大众点评将启动第三届"必吃节",投入亿万级营销资源覆盖所有发榜城市 [5] - 计划在沈阳、重庆、西安举办分会场颁奖盛典,以美食推动消费扩容与文化创新 [5]
美食,省不下来的庖厨功夫
人民日报· 2025-05-06 06:17
核心观点 - 小说《粤食记》以粤菜传承与创新为主线 通过美食形意结合展现文化寻根与创业故事 融合网络文学爽感与严肃文学美感 成为2024年度唯一入选"中国好书"的网络文学作品 [2][3][4] 文学价值 - 作品通过细节描写突出粤菜感官体验 包括肠粉 艇仔粥 虾饺 文昌鸡等菜品的色泽 香气 味道描写 [2] - 采用"食之形"与"食之意"双重叙事结构 前者侧重食材挑选 刀工火候 菜品形色 后者升华至精神层面与文化意蕴 [3] - 通过"形意汤"等菜品设计体现"得其意 去其形 留其味 守其真"的哲学理念 超越物质享受进入精神品位层次 [3] 文化冲突与融合 - 揭示现代快餐文化与传统粤菜文化的矛盾:前者追求外观效率厨技(去意留形) 后者讲求意蕴经验厨艺(形意兼备) [4] - 以麦希明为代表的新派传承人通过"阴阳调和"哲学找到形意融合之道 实现折而不断 新而不浮的文化传承 [4] - 小说叙事基本矛盾体现为慢古典时间与快现代时间的冲突 以及文化诗学与商品美学的对立 [4] 叙事创新 - 突破网络文学常规"爽感"写作模式 在上升成功舒适快乐基础上增加"美感"描写 包括劳动之美 青春之美 传承之美 [4] - 融合网络文学与严肃文学优势 实现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形成细节大于情节的独特叙事风格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