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苏碳融
icon
搜索文档
以金融“含绿量”赋能绿色发展“含金量”
新华日报· 2025-08-18 14:53
文章核心观点 - 江苏金融业通过绿色信贷、转型金融及多元化金融工具创新 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 实现金融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 [1][3][8] 绿色信贷发展 - 截至2025年6月末江苏绿色信贷余额达5.3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9.5% [1] - 农业银行靖江支行通过"跨省联动+内部银团"模式为靖江重工产业基地提供7.51亿元项目贷款 其中4.86亿元通过绿色审批通道实现"T+3日"快速放款 [2] 金融机构产品创新 - 中国银行江苏分行构建中银"绿色+"多元化金融产品体系 覆盖公司、普惠、投行等多个领域 [3] - 江苏银行推出"绿色创新组合贷""苏碳融"等产品 构建新能源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 [3] - 南京银行落地全省首笔航运转型贷款和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 [3] 绿色融资成本优势 - "苏碳融"产品截至2025年7月末支持绿色企业3294家 发放贷款404亿元 加权平均利率低至4.1% [5] - 银行机构针对绿色信贷适用差别化利率 叠加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提供更优惠资金 [3] 多元化金融工具应用 -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发行全国首单"绿色+科创+两新"三贴标中期票据 用于海上风电和新型储能项目 [5] - 绿色基金与保险协同发力:毅达资本设立绿色转型产业投资基金获国家绿色发展基金5亿元出资 太保产险签发500万元"水质无忧"保险 平安财险推出湿地碳汇保险 [6] 转型金融探索 - 江苏银行泰州分行发放首笔ESG表现挂钩转型金融贷款 创新引入动态评估指标 [7] - 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建立"1个标准+N个目录+N个产品"转型金融体系 出台8大行业转型目录 [8] - 全省首批20亿元转型金融贷款已投放 激励顶峰油脂、兴洋船舶等高碳企业转型 [8] 政策支持机制 - 转型金融纳入金融机构服务绿色发展评估体系 占比提升至13% [8] - 对符合条件的转型金融贷款优先提供再贷款资金 [8] - 目标2026年实现8大高碳行业转型金融支持目录全覆盖 [8]
上半年江苏绿色信贷余额突破5.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9.5%——以金融“含绿量”赋能绿色发展“含金量”
新华日报· 2025-08-18 07:13
绿色信贷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6月末江苏绿色信贷余额突破5.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9.5% [1] 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实践 - 农业银行靖江支行采用"跨省联动+内部银团"模式为靖江重工产业基地项目提供7.51亿元贷款其中4.86亿元通过绿色审批通道实现"T+3日"快速放款 [2] - 中国银行江苏分行构建中银"绿色+"多元化金融产品体系覆盖公司、普惠、投行、个金、跨境等多个领域 [3] - 江苏银行推出"绿色创新组合贷""苏碳融""合同能源管理贷款"等产品满足新能源客户全生命周期金融需求 [3] - 南京银行落地全省首笔航运转型贷款、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等创新业务 [3] 绿色金融工具创新 - "苏碳融"产品截至2025年7月末支持绿色企业3294家发放贷款404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低至4.1% [5] -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为江苏省国信集团发行全国首单"绿色+科创+两新"三贴标中期票据募集资金用于海上风力发电、新型储能等项目预计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约369万吨 [6] - 毅达资本设立江苏高投毅达绿色转型产业投资基金获国家绿色发展基金5亿元出资重点支持长江经济带减污降碳项目 [6] - 太保产险无锡分公司签发全省首单500万元"水质无忧"保险平安财险推出全国首单湿地碳汇保险 [6] 转型金融探索 - 江苏银行泰州分行为凌飞化学发放首笔ESG表现挂钩转型金融贷款创新引入ESG指标动态评估企业转型成效 [7] - 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建立"1个认定标准+N个行业目录+N个适配产品"转型金融体系首批约20亿元转型金融贷款已投放 [8] - 转型金融纳入金融机构服务绿色发展评估体系占比提升至13%符合条件的转型金融贷款优先获得再贷款支持 [8]
聚焦“四大板块” 服务“千企万户” 江苏银行支持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7-23 13:58
公司业务与案例 - 江苏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主营咖啡机、咖啡研磨机生产销售,年收入50%以上来自外贸,欧洲市场受欢迎,获江苏银行800万元流动资金额度支持,当季营业额提升31% [1] - 江苏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承接航空发动机单晶涡轮叶片精密铸造项目,获无锡创新创业种子投资基金和江苏银行300万元投贷联动授信支持 [5] - 镇江某物流科技公司主营外贸包装箱生产,获江苏银行300万元"苏贸贷"贷款缓解付款压力 [7] 金融服务机制 - 江苏银行构建"六专机制"(专班建设、专业指导、专项行动、专属服务、专设流程、专有政策),发布7期工作通讯、22期动态简报,开展9轮外部宣传 [2] - 创新"主动邀约""模拟审批"等智慧化工具,实现"零门槛申请、零费用办理、零周期续贷",打造小微企业"对接热力图"和"主动授信"系统 [3] - 成立"稳外贸、稳就业"三级专班,推出"苏贸贷""苏贸担"产品,运用"贷款+保险"组合支持出口新兴市场 [7] 产品创新与支持 - 健全"苏银e链"的"1+3+X"体系,创新"金管家""设备更新贷"产品,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苏碳融"支持绿色转型 [4] - 首创"成果转化贷"支持高校技术转移,定制"集萃贷"服务产研院,推出"认股权贷款"试点股债联动 [8] - 上线"科技企业首贷启航服务专区",提供专项融资产品、专享增值服务、专属优惠政策 [9] 数据与成效 - 截至5月末,江苏银行累计为超4万户企业授信近4000亿元 [1] - 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百业千渠万企""科技金融直通车""四季农时"等重点活动 [2] - 联合江苏省新质生产力中心在无锡、南京、常州、苏州开展科技企业"首贷启航"专项行动 [8]
江苏银行:全“绿”以赴,让美好生生不息
江南时报· 2025-06-09 00:13
公司战略与绿色金融发展 - 江苏银行将绿色金融作为特色化经营的重要方向,2013年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合作能效提升贷款项目,开启绿色金融实践 [2] - 2015年设立绿色金融与PPP事业部,2017年成为城商行首家、国内第二家赤道银行 [2] - 2021年成立绿色金融委员会、绿色金融工作组、绿色金融一级部,并宣布采纳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 [2] - 2024年设立五篇大文章工作领导小组、绿色金融工作组,发布绿色金融大文章三年工作方案 [3] - 构建以ESG和PRB"双轮驱动"的可持续金融集团化发展战略,形成"五大支柱"发展体系 [1] 绿色金融业务规模与产品体系 - 绿色金融业务规模增长超过20倍,截至2024年末绿色投融资规模突破5500亿元 [1] - 绿色贷款占比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管的24家银行中位居前列 [1] - 建立涵盖公司信贷、投行、普惠、网金、跨境、零售、同业、理财、租赁九大板块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 [4] - 能源金融方面创新推出"绿色创新组合贷""苏碳融""合同能源管理贷款"等产品 [4] - 转型金融方面推出"ESG表现挂钩贷款""碳账户挂钩贷款""碳配额质押贷款"等产品 [5] - 生态金融方面推出固废贷、节水贷、土壤修复贷、特许经营贷款等产品 [5] 集团协同与国际合作 - 苏银金租获得中诚信绿金ESG评级"AA"级,为全国金融租赁行业ESG最高评级 [6] - 苏银理财公司贯彻ESG责任投资理念,苏银凯基消费金融公司创新绿色消费金融产品 [6] - 2018年入选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开展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 [8] - 2023年当选"UNEP FI银行理事会"中东亚理事单位、PRB2030核心工作组联合主席 [9] - 与西班牙桑坦德银行联合牵头制定面向2030年PRB新标准 [9] 行业地位与标准制定 - 担任"中国银行业协会绿色信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 [7] - 参与编制中国首批绿色金融标准、《江苏省绿色融资主体认定评价标准》等多项行业标准 [7] - 江苏省银行业协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 [7][8] - 发起设立中小银行绿色金融联盟,服务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 [8]
江苏银行:全“绿”以赴,让美好生生不息 ——金融之力呵护美丽中国,谱写绿色金融大文章
中金在线· 2025-06-05 09:49
公司战略与机制 - 公司将绿色金融作为特色化经营的重要方向,2013年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合作能效提升贷款项目[2] - 2015年设立绿色金融与PPP事业部,2017年成为国内第二家赤道银行[2] - 2021年成立绿色金融委员会、工作组和一级部,采纳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2] - 2024年设立绿色金融大文章三年工作方案,构建由29个部门和子公司组成的绿色金融委员会[3] 业务发展与产品体系 - 绿色金融业务规模增长超过20倍,2024年末绿色投融资规模突破5500亿元[1] - 构建涵盖公司信贷、投行、普惠等九大板块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4] - 能源金融方面推出"绿色创新组合贷""苏碳融"等产品,服务新能源产业链[4] - 转型金融方面发布"转型金融框架"和"客户ESG评级体系",创新ESG挂钩类产品[5] - 生态金融方面推出固废贷、节水贷等产品,支持长江大保护等项目[5] 集团协同与国际合作 - 子公司苏银金租获得中诚信绿金ESG评级"AA"级,为行业最高评级[6] - 2018年入选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试点[8] - 2023年当选UNEP FI银行理事会中东亚理事单位,牵头制定PRB新标准[9] - 发起中小银行绿色金融联盟,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8] 行业地位与影响力 - 绿色贷款占比在央行直管的24家银行中位居前列[1] - 担任中国银行业协会绿色信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7] - 参与编制中国首批绿色金融标准及多项行业标准[7] - 成为首家采纳联合国PRB的城商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