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
icon
搜索文档
以金融“含绿量”赋能绿色发展“含金量”
新华日报· 2025-08-18 14:53
文章核心观点 - 江苏金融业通过绿色信贷、转型金融及多元化金融工具创新 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 实现金融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 [1][3][8] 绿色信贷发展 - 截至2025年6月末江苏绿色信贷余额达5.3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9.5% [1] - 农业银行靖江支行通过"跨省联动+内部银团"模式为靖江重工产业基地提供7.51亿元项目贷款 其中4.86亿元通过绿色审批通道实现"T+3日"快速放款 [2] 金融机构产品创新 - 中国银行江苏分行构建中银"绿色+"多元化金融产品体系 覆盖公司、普惠、投行等多个领域 [3] - 江苏银行推出"绿色创新组合贷""苏碳融"等产品 构建新能源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 [3] - 南京银行落地全省首笔航运转型贷款和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 [3] 绿色融资成本优势 - "苏碳融"产品截至2025年7月末支持绿色企业3294家 发放贷款404亿元 加权平均利率低至4.1% [5] - 银行机构针对绿色信贷适用差别化利率 叠加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提供更优惠资金 [3] 多元化金融工具应用 -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发行全国首单"绿色+科创+两新"三贴标中期票据 用于海上风电和新型储能项目 [5] - 绿色基金与保险协同发力:毅达资本设立绿色转型产业投资基金获国家绿色发展基金5亿元出资 太保产险签发500万元"水质无忧"保险 平安财险推出湿地碳汇保险 [6] 转型金融探索 - 江苏银行泰州分行发放首笔ESG表现挂钩转型金融贷款 创新引入动态评估指标 [7] - 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建立"1个标准+N个目录+N个产品"转型金融体系 出台8大行业转型目录 [8] - 全省首批20亿元转型金融贷款已投放 激励顶峰油脂、兴洋船舶等高碳企业转型 [8] 政策支持机制 - 转型金融纳入金融机构服务绿色发展评估体系 占比提升至13% [8] - 对符合条件的转型金融贷款优先提供再贷款资金 [8] - 目标2026年实现8大高碳行业转型金融支持目录全覆盖 [8]
上半年江苏绿色信贷余额突破5.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9.5%——以金融“含绿量”赋能绿色发展“含金量”
新华日报· 2025-08-18 07:13
绿色信贷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6月末江苏绿色信贷余额突破5.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9.5% [1] 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实践 - 农业银行靖江支行采用"跨省联动+内部银团"模式为靖江重工产业基地项目提供7.51亿元贷款其中4.86亿元通过绿色审批通道实现"T+3日"快速放款 [2] - 中国银行江苏分行构建中银"绿色+"多元化金融产品体系覆盖公司、普惠、投行、个金、跨境等多个领域 [3] - 江苏银行推出"绿色创新组合贷""苏碳融""合同能源管理贷款"等产品满足新能源客户全生命周期金融需求 [3] - 南京银行落地全省首笔航运转型贷款、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等创新业务 [3] 绿色金融工具创新 - "苏碳融"产品截至2025年7月末支持绿色企业3294家发放贷款404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低至4.1% [5] -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为江苏省国信集团发行全国首单"绿色+科创+两新"三贴标中期票据募集资金用于海上风力发电、新型储能等项目预计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约369万吨 [6] - 毅达资本设立江苏高投毅达绿色转型产业投资基金获国家绿色发展基金5亿元出资重点支持长江经济带减污降碳项目 [6] - 太保产险无锡分公司签发全省首单500万元"水质无忧"保险平安财险推出全国首单湿地碳汇保险 [6] 转型金融探索 - 江苏银行泰州分行为凌飞化学发放首笔ESG表现挂钩转型金融贷款创新引入ESG指标动态评估企业转型成效 [7] - 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建立"1个认定标准+N个行业目录+N个适配产品"转型金融体系首批约20亿元转型金融贷款已投放 [8] - 转型金融纳入金融机构服务绿色发展评估体系占比提升至13%符合条件的转型金融贷款优先获得再贷款支持 [8]
远东资信ESG双周报(2025年8月上旬)
新浪财经· 2025-08-15 21:00
国际政策动态 - 金融稳定委员会发布气候相关金融风险路线图,总结应对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进展,包括披露、数据、脆弱性分析和监管实践[2][3][4][6][7][8] - 截至2024年9月,17个金融稳定委员会成员已开始应用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标准[3] - 2024年11月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发布可持续鉴证国际标准《国际可持续性鉴证准则 5000》[3] - 2025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将发布气候相关金融风险披露框架[3] - G20数据缺口倡议组织计划解决前瞻性气候指标的数据缺口[4]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气候变化指标仪表盘,每季度发布宏观气候指标数据[4] - 2025年1月金融稳定委员会将发布气候变化框架和工具包,分析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在金融体系的传导机制[4]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已制定气候变化分析框架,用于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和气候风险评估[5] - 2023年国际证监会组织发布漂绿监管实践报告,2024年发布自愿碳市场实践报告[7] - 2025年1月国际保险监管协会将发布保险气候相关风险监管应用文件[7] - 2025年金融稳定委员会将发布转型计划与金融稳定性报告[7] - 2024年绿色金融网络发布自然相关金融风险概念框架[7] 科学碳目标倡议组织金融机构净零标准 - 科学碳目标倡议组织发布金融机构净零标准,适用于所有公共和私营金融机构[10] - 金融机构需在2050年或更早实现净零排放,并确定纳入净零框架的业务活动[10] - 金融机构需开展基准年评估,包括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气候一致评估、清洁能源对比和森林敞口[10] - 金融机构需设定Scope 1和Scope 2净零目标,若金融业务收入占比小于95%还需制定Scope 3目标[10] - 金融机构需每年公开披露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业务气候一致性、清洁能源敞口和森林敞口[11] - 2030年前金融机构需披露完整的温室气体排放信息,并对所有业务进行全面的气候一致性评估[11] - 金融机构需确保所有净零声明清晰、准确、可信和可验证[11] 国内政策动态 -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12] - 《意见》要求加强债券品种创新,支持技改升级、智能工厂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12] - 《意见》强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多元化绿色金融工具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中的应用[12] -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印发《可持续信息鉴证业务准则第X号 -- 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规范可持续信息鉴证业务的基本概念、基本要求、基本方法等[13] - 征求意见稿适用于执行鉴证业务的所有类型的鉴证机构和人员,共四章225条[13] -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与天津市五部门联合印发《发挥转型金融作用 服务天津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实施意见》,构建"1+1+N"转型金融标准试点应用体系[16] - 《意见》重点推动钢铁行业标准和化工团体标准的试点应用,逐步推动煤电、建材、交通、航运等重点行业转型金融标准的试用[16] 行业发展动态 - 截至2025年8月13日,国内市场存续期绿色债券为3896只,发行金额为62621.51亿元[19] - 存续期社会债券为2061只,发行金额为87833.49亿元[19] - 2025年1月1日至8月13日,国内市场发行639只ESG债券,发行金额为8690.9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8.01%和71.72%[19] - 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为424只,发行金额为7197.07亿元[19] - 社会债券发行规模为158只,发行金额为1107.8亿元[19] - 可持续挂钩债券发行规模为37只,发行金额为248.82亿元[19] - 低碳转型挂钩债券发行规模为18只,发行金额为107.3亿元[19]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发布《供应商ESG评价指南》团体标准、中国供应商ESG评级平台规模化试点成果等[21] - 2025企业ESG发展论坛公布"2025企业社会责任&ESG实践案例"[21] - 广东首笔"转型金融+技改再贷款"落地惠州赋能石化行业绿色转型[21] - 邮储银行上海分行成功为上海吉祥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发放2.9亿元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21] - 威海银行创新推出"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为威海某化工公司提供2200万元信贷支持[21] - 《中国省级"双碳"指数2022-2024年度评价报告》在京发布[22]
威海银行 成功落地“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
经济日报· 2025-08-04 05:50
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创新 - 威海银行推出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 为威海某化工公司提供2200万元信贷支持 [2] - 贷款利率与企业产品碳足迹直接挂钩 若企业化石能源碳排放指标达到预设目标值则执行优惠利率 [2] - 此业务模式将碳减排效果转化为经济价值 激发企业自主减排动力并提升绿色发展竞争力 [2] 企业绿色转型实践 - 威海某化工公司专注海洋工程防腐涂料、特种功能涂料等化工产品生产 通过节能减碳措施取得产品碳足迹报告和绿色工厂管理体系认证 [2] - 产品碳足迹报告为企业赢得与石化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机会 并成为银行设计碳足迹挂钩贷款的重要依据 [2] 银行绿色金融战略 - 威海银行持续深耕绿色金融领域 以创新产品精准服务绿色产业并落实"双碳"目标 [2][3] - 银行提供全周期、定制化绿色金融解决方案 助力"低碳动能"向"发展效能"转化 [3] - 通过金融创新为"碳价值"释放注入更强金融动能 [3]
哈尔滨银行Wind(万得)ESG评级升至A级 书写可持续发展新篇章
金融界· 2025-08-01 09:32
核心观点 - 哈尔滨银行Wind ESG评级从2024年BBB级提升至2025年A级 显示其在环境、社会和治理领域的实践获专业认可 [1] ESG评级背景 - Wind ESG评级接轨国际标准并兼顾中国企业特色 覆盖大中华地区超过12000家公司 成为全球机构投资者重要决策依据 [2] 环境领域实践 - 绿色信贷余额达108亿元创历史新高 [3] - 落地全国首笔ESG挂钩数据资产质押贷款及黑龙江省首笔钢铁行业转型金融贷款 [3] - 推出黑龙江省首笔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 [3] - 气候信息披露对标香港联交所要求 [3] 社会领域实践 - 制定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方案 重点布局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 [3] - 提升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支持力度 [3] - 获"养老金融示范服务机构"奖项 [3] - 连续七届冠名哈尔滨马拉松赛事并赞助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 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4] 公司治理实践 - 持续推进ESG管理体系顶层设计 加强综合治理效能 [3] - 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经营管理活动 [4] 战略规划 - 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3][4] - 持续提升竞争能力、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回报能力 [4]
哈尔滨银行(06138)Wind(万得)ESG评级升至A级 书写可持续发展新篇章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09:12
ESG评级提升 - 哈尔滨银行Wind ESG评级从2024年BBB级升至2025年A级 显示其在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领域的实践获专业认可[1] ESG评级体系特点 - Wind ESG评级覆盖大中华地区超过12000家公司主体 采用国际标准并结合中国企业特色进行科学评估[3] - ESG表现已成为全球机构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评级聚焦企业实质性ESG风险及可持续经营能力[3] 公司治理与战略实施 - 公司持续推进ESG管理体系顶层谋划 制定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方案 涵盖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4] - 全面提升服务实体质效 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积极融入金融强国建设[4] 绿色金融实践 - 2024年绿色信贷余额达108亿元 创历史最高水平[4] - 落地全国首笔"ESG挂钩数据资产质押贷款"及黑龙江省首笔钢铁行业转型金融贷款和"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4] - 气候相关信息披露日益完善 对标香港联交所规范性要求[4] 普惠金融与社会责任 - 制定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方案 提升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4] - 荣获"养老金融示范服务机构"奖项 专注提升老年客户服务水平[4] - 连续七届冠名支持哈尔滨马拉松赛事 扩大品牌效应[5] - 赞助支持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 制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满足场馆建设融资需求[5]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经营管理活动[5] - 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履行社会责任和健全公司治理 提升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5]
重庆首笔“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落地
人民网· 2025-07-05 18:09
绿色金融创新 - 重庆农商行成功落地重庆市首笔"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3000万元,采用电力电缆"产品碳足迹"利率挂钩模式 [1] - 该贷款模式支持企业融资的同时调动企业节能减排积极性,助力重庆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和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1] - "产品碳足迹"指衡量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总和,包括原材料开采、生产、分销、使用到最终处置等环节 [1] 政策背景 - 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发布《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鼓励金融机构基于碳足迹信息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 [2] -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对基于碳足迹信息的金融产品服务做出指导 [2] - 金融机构积极响应政策,探索尝试相关绿色金融产品 [2] 贷款案例 - 重庆某电线电缆公司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其电力电缆产品获得"产品碳足迹"认证报告及证书 [3] - 重庆农商行两江分行主动对接企业,发放"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3000万元,贷款利率与企业碳足迹挂钩浮动 [3] - 该贷款产品既满足企业资金需求,又激励企业控碳减碳,同时降低融资成本 [3] 公司战略 - 重庆农商行已推出碳排放权抵质押贷款、碳汇+绿色贷款等多款碳金融产品 [4] - 公司表示将继续落实绿色金融政策,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4] - 未来将助推重庆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和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4]
帮主郑重:券商力挺17股,这只龙头目标价要翻倍?中长线布局这三大方向
搜狐财经· 2025-06-11 19:27
券商集体看好的17只股票 - 星宇股份目标涨幅高达37% 极米科技和南京银行分别有23%和16%的上涨空间 [1] 星宇股份 - 公司主营汽车车灯业务 受益于智能驾驶风口 与地平线合作开发"行泊一体"解决方案已获国内头部车企订单 2024年量产 [3] - 车灯产品价格从2023年162元涨至2024年203元 涨幅25% 呈现量价齐升趋势 [3] - 特斯拉、问界等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带动车灯作为刚需配件的市场需求 [3] 极米科技 - 主营投影仪业务 拓展车载光学领域 在2025上海车展推出全系列车载光影解决方案 包括天幕投影和DLP智慧大灯 [4] - 受益于消费电子补贴政策 湖北、吉林等地购买投影仪最高补贴20% 单台不超过2000元 [4] - 需持续保持技术领先以应对消费电子行业激烈竞争 [4] 南京银行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长7.06% 营收增长6.53% 财务数据稳健 [4] - 绿色金融领域领先 落地江苏省首笔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 将贷款利率与企业碳排放挂钩 [4] - 90天贷款预期偏离度偏高 显示不良贷款压力 [4] 行业分布与趋势 - 17只获评级个股主要集中在技术硬件、材料和半导体行业 显示券商看好科技和高端制造领域 [5] - 半导体设备龙头北方华创和材料领域万华化学等公司为行业隐形冠军 [5] - 科技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是中长期大趋势 相关公司成长空间大 [5] 政策环境 - 消费电子补贴和新能源车配套政策为相关行业提供支持 [5] - 绿色金融、AI创新等领域可能获得更多政策利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