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更新贷

搜索文档
为实体企业注入“科创动能”
新华日报· 2025-09-15 10:04
精准授信,为机械科技企业插上"出海"翅膀。徐州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 精特新"企业,产品从传统施工装备向"高效节能+智能互联"升级。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泉山支行 的"贴身服务"。该行针对辖内科技企业,组建了专属服务小分队,每月至少开展2次上门走访,目的是 第一时间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动态和资金需求。今年8月份,该行"急事急办",追加了500万元授信。公 司负责人表示,目前企业订单已排至月底,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发展势头强劲。 机制创新,以科技金融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为解决科技企业融资效率难题,泉山支行搭建绿色通道机 制并明确各环节时限,将平均放款时效压缩至5个工作日。今年以来,该行深化产品迭代机制,积极推 广"专精特新贷""知识产权质押贷""设备更新贷"等创新产品,累计为26家科技企业融资1.8亿元,80%为 首贷户,有效拓宽了企业融资路径。构建生态联动机制,与泉山区相关局办、产业园、本异地商会建立 常态化银企对接平台,每季度至少开展2场政策宣讲、融资路演活动。组建"科技金融专业服务团队", 建立科技企业"白名单"制度,对白名单企业给予利率优惠、额度优先等支持。 泉山支行的实践,是徐州农 ...
上半年江苏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超七万亿元、同比增长百分之八
搜狐财经· 2025-09-11 10:09
"继续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民营经济座谈会上提出重要要 求。江苏民营经济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为全省经济 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高质量支撑,也对金融服务不断提出新要求。省委金融办最新数 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民营经济贷款余额7.02万亿元,同比增长8%;截至目前,全省境内上 市公司达712家,其中超七成为民营企业。这背后,是江苏金融系统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本职,全力 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产品持续"猛上新",内生动力"抢市场" "小微贷""苏科贷""苏岗贷""苏农贷""专精特新贷""绿色工厂贷""专利执行保险""中试项目费用损失保 险""数据资产损失费用保险"……我省金融机构产品琳琅满目,且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 多元化的产品,是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的直接载体。"希望发挥'金融+财政'组合杠杆撬动作用,引导 鼓励民企积极开展设备改造和产能升级,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迈进。"江苏银行公司业务部 负责人说。2024年以来,该行创新推出"设备更新贷",并在全省落地首单设备更新贴息业务。截 ...
上半年全省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超7万亿元、同比增长8%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民营经济发展强劲
新华日报· 2025-09-11 07:35
民营经济金融支持政策 -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江苏民营经济成为创业就业主要领域 技术创新重要主体 财税收入重要来源[1] - 省委金融办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全省民营经济贷款余额7.02万亿元 同比增长8% 境内上市公司712家 超七成为民营企业[1] 金融产品创新与服务 - 金融机构推出多元化产品包括小微贷 苏科贷 苏岗贷等 江苏银行创新设备更新贷累计317笔65亿元[2] - 九成高新技术企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民企 七成省级研发机构建在民企 八成专利授权 研发人员和研发经费投入来自民企[2] - 江苏中行首创1650产业链数字拓客全景视图 为3.05万户产业链客户投放信贷7798亿元 服务民营重点客户2.39万户 带动民营贷款新增833亿元[3] - 紫金保险推出创新险种 服务无人驾驶民营企业风险保障超8000万元 累计为新能源民营经济提供风险保障超65亿元[3] 资本市场表现与创新融资 - 上证指数创10年来新高 A股江苏上市公司年内52家股价翻番 百元股增至14家[4] - 今年新增上市公司30家数量全国第一 境内上市公司共712家 民企含科量提升[4] - 江苏银行推出认股权贷款 累计支持近30户企业1.2亿元 满足科技企业早期融资需求[4] 投资机构战略布局 - 毅达资本调整组织架构 新设天使投资事业部 AI投研中心以及并购与企业服务事业部[5] - 江苏高投集团 江苏省创投协会等联手在深圳举行产业子基金管理机构推介会 吸引头部投资机构支持新兴产业发展[5] 金融服务平台与体系建设 - 苏宿园区与泗洪县设立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中心 提供多业态金融综合服务[6] - 省委金融办 省财政厅组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专场活动近百场 覆盖13个设区市[6] - 省金服平台注册企业用户超202万户 民营企业占比84% 累计帮助48.53万户企业获得授信6.49万亿元[7] - 省征信服务平台基础征信报告覆盖超162万户企业 累计帮助9.27万户企业获得征信支持类授信1.39万亿元[7] - 开发江苏小微企业融资一网通系统 金融机构走访企业403.66万户 为58.29万户企业授信3.02万亿元[7] - 省委金融办将从优化征信服务 股权融资体系 上市工作机制等角度提升金融服务质效[7]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民营经济发展强劲
新华日报· 2025-09-11 07:28
民营经济金融支持政策 - 江苏省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达7.02万亿元 同比增长8% [1] - 省内上市公司712家 超七成为民营企业 [1] - 省金服平台注册企业用户超202万户 其中民营企业占比84% [7] 金融产品创新与服务 - 江苏银行推出"设备更新贷" 累计提供317笔贷款共65亿元 [2] - 江苏银行推出"认股权贷款" 支持近30户企业共1.2亿元 [4] - 紫金保险为无人驾驶民企提供风险保障超8000万元 为新能源民企提供风险保障超65亿元 [3] 产业链与科技金融支持 - 江苏中行"1650"产业链数字拓客系统服务3.05万户产业链客户 投放信贷7798亿元 [3] - 服务产业链民营重点客户2.39万户 带动民营贷款新增833亿元 [3] - 九成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民企 七成省级研发机构建于民企 [2] 资本市场发展 - 年内新增上市公司30家 数量全国第一 [4] - 52家江苏上市公司股价翻番 百元股增至14家 [4] - 毅达资本新设天使投资事业部、AI投研中心和并购与企业服务事业部 [4] 金融服务平台建设 - 省金服平台累计帮助48.53万户企业获得授信6.49万亿元 [7] - 省征信服务平台覆盖超162万户企业 帮助9.27万户企业获得授信1.39万亿元 [7] - 全省金融机构走访企业403.66万户 为58.29万户企业授信3.02万亿元 [7] 政金协同机制 - 开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专场活动近百场 覆盖13个设区市 [6] - 苏宿园区与泗洪县设立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中心 [6] -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集群在深圳举办推介会 [5]
破解“好项目缺资金”难题 金融支持为企业带来“及时雨”
央视新闻· 2025-09-07 15:19
金融支持政策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推出18条金融举措加大金融对新型工业化的支持力度 [1] - 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量身打造33条具体金融支持举措支持科研成果转化 [3] - 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通过再贷款提供60%低息资金支持银行机构放贷 [7] 科技成果转化融资 - 东南大学器官芯片团队因项目早期缺乏抵押物面临融资困境 [1] - 江苏银行创新"成果转化贷"基于核心人才等级、知识产权数量等综合评价提供信贷支持 [2] - 银行在两周内为研发团队提供1000万元信贷资金加速研发进程并吸引人才 [3] 制造业转型升级融资 - 浙江温州高新技术企业因订单增长需扩大产能升级生产线 [5] - 浙商银行通过信用方式提供1.3亿元贷款解决企业技改抵押物不足问题 [6] - 企业引进两条德国产线后产能提升30% [7] 绿色金融支持 - 金融机构突破传统信贷限制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资金支持 [10] - 兴业银行引入"碳足迹+生物多样性"环境指标为企业提供超额50%授信额度 [10] - 铝业公司获得上亿元资金支持节能改造项目预计实现碳减排10%目标 [10] 区域金融成效 - 浙江省科技贷款余额突破4万亿元增速超过15% [8] - 浙江省分行已支持3096家企业1710个项目的融资需求 [7] - 商业银行利用再贷款工具发放低利率贷款减轻企业财务成本 [7]
重庆银行(01963) - 海外监管公告–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08-22 18:51
业绩总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额9833.65亿元,较上年末增14.79%;贷款总额5006.70亿元,增13.63%;存款总额5441.36亿元,增14.77%[15][30]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6.59亿元,同比增7.00%;净利润33.94亿元,同比增5.73%[22][30] - 2025年上半年利息收入153.70亿元,同比增6.72%;利息净收入58.63亿元,同比增12.22%[22][62] 用户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手机银行个人客户304.58万户,较上年末增27.05万户;网上银行企业客户4.93万户,较上年末增0.35万户[59][60] - 借记卡发卡总量较上年末增24.18万张至608.29万张;信用卡发卡总量较上年末增0.58万张至49.44万张[44] - 投资银行业务客户数量同比增长60%[47] 未来展望 - 紧跟宏观政策导向,优化授信政策,促进贷款投放增量提质[182] - 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控制信用、操作、声誉、合规等风险[181][184][199][20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报告期内完成202项数据需求受理,新增54张一线数字化报表,平均投产周期缩短14天[5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无相关内容 其他新策略 - 加强信贷流程管控,落实贷前、贷中、贷后各环节要求[182] - 对现有舆情监测系统进行迭代升级,重要时段安排专人24小时舆情监控[199]
冲刺“万亿”节点之际 重庆银行国资股权调整呈现什么信号?
南方都市报· 2025-08-19 07:12
股东权益变动 - 大股东渝富资本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1.5%股份,持股比例从23.45%降至21.95% [2] - 重庆地产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将增持1.5%股份,持股比例从5.10%提升至6.60% [2] - 减持方重庆水投集团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5200万股,交易总金额不超过5.8亿元 [3] - 增持方重庆地产集团计划在2025年9月至11月期间增持不超过5200万股,与减持计划完全对应 [3] 股东结构分析 - 重庆银行股东构成呈现"国资主导、内外资融合、民企多元参与"格局,第一大股东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33.75% [4] - 渝富系合计持股23.45%,包括渝富资本(14.28%)和重庆水投集团(8.50%)等10余家机构 [4] - 重庆地产集团增持前持股5.10%,增持后提升至6.60%,力量相对薄弱 [5] 股价与交易背景 - 重庆银行股价从2022年10月低点5.66元/股回升至2025年8月12日收盘价10.27元/股,实现翻倍 [5] - 渝富系选择高位减持获取流动性,重庆地产集团接盘或为增强影响力及潜在合作 [5]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6.79亿元,同比增长3.54%,净利润51.17亿元,同比增长3.8% [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5.81亿元,同比增5.3%,归母净利润16.24亿元,同比增5.33%,连续5个季度双增 [6][9] - 资产规模突破9300亿元,较上年末净增750亿元,同比增8.8%,增速列A股上市银行第2位 [6][10] 业务发展 - 2024年公司贷款余额突破3000亿元,较上年末增25%,其中科技、绿色、普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幅分别达32%、40%、22%、25% [7] - 零售贷款余额976.18亿元,仅增2.81%,增长显著落后于公司贷款 [7] - 国有控股类企业贷款占企业类贷款总额比重高达78.17%,显示较高依赖性 [7] 战略目标 - 2025年是冲刺"万亿"资产规模的关键一年,计划高起点谋划"十五五"发展,加快建成全国一流上市商业银行 [8] - 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持续加大金融支持 [7]
冲刺“万亿”节点 重庆银行股权变动暗藏哪些信号?
南方都市报· 2025-08-12 21:36
股东权益变动 - 大股东渝富资本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1.5%股份,持股比例将从23.45%降至21.95% [2] - 重庆地产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将增持1.5%股份,持股比例将从5.10%提升至6.60% [2] - 重庆水投集团计划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5200万股A股股份(占总股本1.50%),交易金额不超过5.8亿元 [3] - 重庆地产集团将在2025年9月2日至11月30日期间增持不超过5200万股股份,与减持计划完全对应 [3] - 减持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A股前三大股东座次不变,国有法人股仍保持绝对控股 [2][3] 股东结构现状 - 第一大股东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33.75%(H股) [4] - 第二大股东渝富资本持股14.28%(A+H股) [4] - 第三大股东大新银行持股13.20%(H股) [4] - 重庆水投集团持股8.50%(A股),重庆地产集团持股5.03%(A股) [4][5] - 渝富系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23.45%,重庆地产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5.10% [5] 股价表现 - 股价从2022年10月低点5.66元/股回升至2025年8月12日收盘价10.27元/股,实现翻倍 [5] - 交易发生在股价回升至相对高位的节点 [5] 经营业绩 - 2024年营收136.79亿元(同比+3.54%),净利润51.17亿元(同比+3.8%)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5.81亿元(同比+5.3%),归母净利润16.24亿元(同比+5.33%) [7] - 连续5个季度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 [7] 资产规模与业务发展 - 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规模突破9300亿元,较上年末净增750亿元(同比+8.8%) [8] - 2024年公司贷款余额突破3000亿元(同比+25%),零售贷款余额976.18亿元(同比+2.81%) [8][9] - 国有控股类企业贷款占企业类贷款总额的78.17% [9] - 2025年目标为冲刺"万亿"资产规模 [9] 战略布局 - 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 [8] - 推出"工业绿效贷""设备更新贷"等产品,科技、绿色、普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幅达32%-40% [8] - 2024年储蓄存款余额近2500亿元(同比+24.18%) [8]
冲刺“万亿”节点,重庆银行股权变动暗藏哪些信号?
南方都市报· 2025-08-12 21:27
股东权益变动 - 大股东渝富资本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1.5%股份 持股比例从23.45%降至21.95% [2] - 重庆地产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将增持1.5%股份 持股比例从5.10%提升至6.60% [2] - 重庆水投集团(渝富资本一致行动人)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5200万股A股 占总股本1.50% 交易金额不超过5.8亿元 [3] - 重庆地产集团增持计划与减持完全对应 数量5200万股 时间2025年9月2日至11月30日 [3] 股权结构特征 - 股东构成呈现国资主导格局 国有法人股保持绝对控股 [2] - 前三大股东分别为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境外法人 持股33.75%) 渝富资本(国有法人 持股14.28%) 大新银行有限公司(境外法人 持股13.20%) [4] - 渝富系一致行动人包括超10家机构 合计持股5.19亿股(占比14.95%) 叠加重庆水投集团后整体持股23.45% [5] - 重庆地产集团及一致行动人当前合计持股1.77亿股(占比5.10%) 增持后升至6.6% [5] 股价表现与交易背景 - 交易发生在股价高位区间 2025年8月12日收盘价10.27元/股 较2022年10月历史低点5.66元/股实现翻倍 [5] - 市场分析认为减持系渝富系获取流动性 增持反映重庆地产集团希望增强影响力 属重庆国资内部资源优化 [2][6]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36.79亿元(同比增长3.54%) 净利润51.17亿元(同比增长3.8%) [8]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5.81亿元(同比增长5.3%) 归母净利润16.24亿元(同比增长5.33%) 连续5个季度双增 [8] - 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规模突破9300亿元 较上年末净增750亿元(同比增长8.8%) 增速位列A股上市银行第2 [8] - 不良贷款率下降 拨备覆盖率提升至247% [8] 业务发展战略 - 2024年公司贷款余额突破30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 其中科技贷款增32% 绿色贷款增40% 普惠贷款增22%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25% [9] - 储蓄存款余额近25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18%) [9] - 贷款结构分化显著 公司贷款本金总额3130.03亿元(增25%) 零售贷款本金总额976.18亿元(仅增2.81%) [9] - 国有控股企业贷款占企业类贷款总额比重达78.17% [9] - 2025年目标资产规模突破万亿 加快建成全国一流上市商业银行 [9] 公司背景与市场定位 - 中国西部及长江经济带首家"A+H"上市城商行 2013年香港上市 2021年上海上市 [7] - 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区域重大战略 [8]
聚焦“四大板块” 服务“千企万户” 江苏银行支持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7-23 13:58
公司业务与案例 - 江苏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主营咖啡机、咖啡研磨机生产销售,年收入50%以上来自外贸,欧洲市场受欢迎,获江苏银行800万元流动资金额度支持,当季营业额提升31% [1] - 江苏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承接航空发动机单晶涡轮叶片精密铸造项目,获无锡创新创业种子投资基金和江苏银行300万元投贷联动授信支持 [5] - 镇江某物流科技公司主营外贸包装箱生产,获江苏银行300万元"苏贸贷"贷款缓解付款压力 [7] 金融服务机制 - 江苏银行构建"六专机制"(专班建设、专业指导、专项行动、专属服务、专设流程、专有政策),发布7期工作通讯、22期动态简报,开展9轮外部宣传 [2] - 创新"主动邀约""模拟审批"等智慧化工具,实现"零门槛申请、零费用办理、零周期续贷",打造小微企业"对接热力图"和"主动授信"系统 [3] - 成立"稳外贸、稳就业"三级专班,推出"苏贸贷""苏贸担"产品,运用"贷款+保险"组合支持出口新兴市场 [7] 产品创新与支持 - 健全"苏银e链"的"1+3+X"体系,创新"金管家""设备更新贷"产品,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苏碳融"支持绿色转型 [4] - 首创"成果转化贷"支持高校技术转移,定制"集萃贷"服务产研院,推出"认股权贷款"试点股债联动 [8] - 上线"科技企业首贷启航服务专区",提供专项融资产品、专享增值服务、专属优惠政策 [9] 数据与成效 - 截至5月末,江苏银行累计为超4万户企业授信近4000亿元 [1] - 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百业千渠万企""科技金融直通车""四季农时"等重点活动 [2] - 联合江苏省新质生产力中心在无锡、南京、常州、苏州开展科技企业"首贷启航"专项行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