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趣系列汤圆

搜索文档
三全食品(002216) - 2025年6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2 18:04
渠道经营情况 - 直营渠道调整组织结构,开展“总对总”业务合作,强调管理精细化,提升费用使用效率,加强客户服务,推进商超系统个性化产品定制,产品端深入调研市场需求,调整策略,优化品质,丰富口味 [1] - 电商渠道组织优化基本完成,自建直播团队完善,后续提升运营能力,加强自营直播间流量转化,调整优化产品组合、平台合作、运营策略等,精准投放费用,提升盈利能力 [1] 新产品情况 - “多多系列”水饺、“斤多系列”水饺、“黄金比例”水饺、“食养汤圆”、“茶趣系列汤圆”、汤馄饨等新产品表现亮眼,后续沿健康养生、情绪价值、质价比方向创新 [1][2] 市场竞争应对 - 速冻食品市场竞争格局未明显变化,消费需求温和复苏,公司响应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为大型商超提供个性化定制产品,开发创新产品,满足差异化需求 [2] - 针对消费者重视性价比需求,公司优化供应链工艺、提升内部效率、改善口感及体验感,提升产品品质,降低价格,增强竞争力 [2] 参会人员 - 来自东北证券、华鑫证券、中信证券等多家金融机构的人员参与活动 [3]
直击股东大会|三全食品:设计新产品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核心任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4 22:14
渠道战略调整 - 公司不再追求单一通品策略,转向为不同渠道和场景提供定制化产品解决方案[1][4] - 电商渠道2024年收入3.63亿元(+58.5%),毛利率26.95%(+0.3pct),但2025年将转向提升运营能力和利润改善而非规模扩张[4] - 电商作为新品试跑平台,线上表现决定后续生产投入(如单场GMV最高近2000万元)[4] - 线下渠道快速变化,公司加强贴牌/定制合作以应对"近民"渠道和商超自有品牌竞争[5] 产品创新方向 - 针对年轻群体推出创新产品:茶趣系列汤圆(生椰拿铁/茉莉龙井)、茶饮口味粽子、多多系列水饺(虾多多/香菜多多)[6] - 融合中医养生元素,季节限定款产品(如食养汤圆两三个月销售额达数亿元)[6] - 银发经济为长期重点方向,相关产品在研发中但需本土化调整[7] 财务与经营目标 - 2025Q1营收22.18亿元,净利润2.09亿元,经营指标自2024Q3持续向好[7] - 2025年目标为中个位数收入/利润增长,直营商超渠道行业平均降幅略扩大,电商增速放缓,大客户渠道发力[7] 海外布局进展 - 已启动北美、东南亚、澳大利亚市场调研,并购整合与出海事务持续推进但尚无明确成果披露[6]
三全食品(002216):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承压,期待后续盈利改善
光大证券· 2025-04-30 14: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三全食品2024年业绩承压,营收和净利润均同比下降,2025年一季度仍未扭转下滑态势,但降幅环比收窄,后续伴随渠道费用不再追加、电商渠道盈利能力改善,利润率有望企稳回升,公司通过调整组织架构等方式强化B端竞争力,期待后续经营改善 [1][3][4] 报告各部分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总营收66.32亿元、同比减少6%,归母净利润5.42亿元、同比减少27.64%,扣非归母净利润4.15亿元、同比减少35.8%;2025年一季度总营收22.18亿元、同比减少1.58%,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减少9.22%,扣非归母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减少16.87%;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分红率48.64% [1] 市场与产品表现 - 2024年零售及创新/餐饮市场营收分别为51.19/14.45亿元,同比-8.10%/+1.06%,C端零售市场疲软,B端餐饮市场中小B端客户承压、大B客户继续拓展;速冻米面制品/速冻调制食品营收分别为55.99/8.73亿元,同比-3.95%/-18.84%,传统品类营收34.74亿元、同比减少5.84%,创新米面制品营收21.25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2] - 2025年一季度收入端同比小幅下滑、降幅环比收窄,C端市场表现环比好转,餐饮市场Q1面临一定压力;收入下降主要受火锅料等速冻调制食品拖累,米面类产品表现较2024年有所改善 [2] 毛利率与净利率情况 - 2024年/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24.22%/25.32%,分别同比-1.62/-1.28pct,主要系行业价格竞争激烈,公司以折价方式针对渠道进行费用投放、或冲抵部分收入 [3] - 2024年/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率12.88%/11.97%,分别同比+1.40/-0.26pct,2024年销售费用率抬升系促销推广费用增加所致,2025年一季度相对平稳 [3] - 2024年/2025年一季度管理费用率分别为2.93%/2.25%,分别同比+0.63/+0.38pct,2024年管理费用率增加系产线自动化改造、以及维修费用增加 [3] - 2024年/2025年一季度净利率8.18%/9.40%,同比-2.44/-0.79pct,扣非归母净利率6.26%/7.39%,同比-2.90/-1.36pct;受传统品类渠道竞争影响,公司利润率有所受损,后续利润率有望企稳回升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67/6.05亿元(较前次预测下调35.0%/37.4%),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6.48亿元,折合2025 - 2027年EPS为0.65/0.69/0.74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8/17/16倍 [4] 财务报表预测 - 利润表预测了2023 - 2027年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各项费用、利润等指标 [10] - 现金流量表预测了2023 - 2027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融资活动现金流等指标 [10] - 资产负债表预测了2023 - 2027年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等指标 [11] 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 - 盈利能力指标包括毛利率、EBITDA率、EBIT率等,2023 - 2027年呈现一定变化趋势 [12] - 偿债能力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2023 - 2027年也有相应变化 [12] 费用率、每股指标与估值指标 - 费用率包括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等,2023 - 2027年有不同表现 [13] - 每股指标包括每股红利、每股经营现金流等,2023 - 2027年有所变化 [13] - 估值指标包括PE、PB、EV/EBITDA等,2023 - 2027年呈现不同数值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