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经典

搜索文档
禁酒令最大的杀伤力是什么?
虎嗅APP· 2025-05-22 23:11
核心观点 - 新"禁酒令"规格和标准提高,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执行,并将国企等纳入范围,形成刚性约束 [2] - 政务消费比例已从2011年的40%降至5%左右,对营收直接影响大幅缩小 [3] - 禁酒令对白酒板块投资逻辑影响有限,不会重现2012年市值蒸发超3000亿的惨状 [4] - 政务消费对白酒更多是品牌加持作用,通过稀缺性使用维持高端形象,间接支撑商务市场溢价 [4] - 禁酒令促使白酒业从政策依赖转向市场驱动,影响行业竞争格局 [7][8] - 白酒消费场景中家庭聚会、朋友相聚和商务宴请位列前三,占比分别为49.11%、48.00%和42.22% [8] - 酒企纷纷布局年轻化场景,如茅台打造酱酒体验店,五粮液推进酒旅结合 [9] 行业影响 - 新规对几乎所有上市白酒企业直接影响不大,如茅台政务渠道销售额占比可能低于2% [5] - 高端品牌如茅台、五粮液受影响较小,次高端品牌可能感受更多冲击 [6][7] - 白酒市场呈现高端和低端两头强,中间次高端被挤压的态势 [7] - 禁酒令历史推动行业格局变化,如1989年催生民酒崛起,2012年推动商务消费和大众消费崛起 [7] - 酒企战略调整,如茅台提出"朋饮"向"友饮"转变,培育家庭消费群体 [9] 公司影响 - 茅台政务消费比例低,品牌力强,开瓶率逆势提高,价格下降后被新消费者承接 [4][6] - 五粮液品牌力强,可能跟随茅台价格调整,同时推进酒旅结合提升品牌溢价 [6][9] - 区域次高端品牌如洋河与今世缘已转向大众消费和商务消费,公务饮酒占比有限 [5] - 古井贡酒和五粮液在历史禁酒令中通过大众化路径和高端化试水成功转型 [7] 投资机会 - 消费复苏较慢,行业触底时间预估最早在2025年下半年甚至2026年 [10] - 上市酒企平均估值水平处于低位,茅台等股息率在低利率环境下有性价比 [10] - 投资者期待白酒股跌出黄金坑,等待左侧布局机会 [10]
“茅五洋”神话破灭
搜狐财经· 2025-05-22 22:27
蓝鲨导读:底蕴不够,靠广告来"凑"? 作者 | 张二河 编辑 | 卢旭成 据新华社5月18日消息称,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明确规定,党政机关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香烟, 不上酒。 "公务接待不供酒新规"被认为是新一轮的"禁酒令",而规定一出,15只白酒股在5月19日开始下跌:贵州茅台收盘价达1575.95元/股,下跌2.37%;五粮液 收盘价达129.11元/股,下跌1.50%;泸州老窖收盘价122.73元/股,下跌2.82%;洋河股份收盘价达67.69元/股,下跌0.91%;山西汾酒收盘价达200.91元/ 股,下跌2.00%。 值得关注的是,在头部酒企中,虽然洋河股份股价下跌幅度最小,但原因可能是由于之前"跌够了"。自2024年11月7日洋河股份股价短暂位于91.75元/股的 阶段性高点后,之后股价一路下跌。截至目前,洋河股份股价维持在68元/股左右,市值(1026.34亿元)较2021年巅峰时期(3973.93亿元)跌了近75%。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比海更高远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怀",这句火遍大江南北的广告词,让人们记住了洋河蓝色经典,也奠定了 ...
禁酒令最大的“杀伤”在哪?
虎嗅· 2025-05-22 12:05
核心观点 - 新"禁酒令"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规格和标准较以往提高,对白酒行业形成刚性约束 [1][2] - 政务消费占比已从2011年40%降至5%左右,直接影响有限,但会通过品牌加持和示范效应间接影响行业 [2][3] - 高端品牌如茅台受影响较小,次高端品牌可能面临更大压力 [5][6] - 行业长期趋势是从政策依赖转向市场驱动,竞争格局持续分化 [7][8] - 酒企积极布局年轻化场景和生活方式转型,如茅台推动"友饮"、五粮液发展酒旅结合 [11] 政策变化 - 新规明确工作餐不得提供任何含酒精饮料,包括白酒、红酒、啤酒等 [2] - 将国企、国有金融企业等纳入执行范围,消除"价格规避"和"渠道变通"空间 [2] - 部分省份如贵州、江苏已实施"工作日禁酒",较早期政策更严格 [2] 对酒企影响 高端品牌 - 茅台2023年政务渠道销售额约20亿元,占总销售比例低于2% [5] - 茅台品牌价值583.8亿美元(Brand Finance2025),在高端商务接待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5][6] - 五粮液可能跟随茅台价格下探,但品牌力支撑消费转化 [6] 次高端品牌 - 区域性次高端品牌如洋河、今世缘已转向大众和商务消费,公务饮酒占比有限 [5] - 失去政务消费品牌加持后,竞争优势可能减弱 [6] 行业格局演变 - 1989年经济整顿催生古井贡酒大众化、五粮液高端化 [7] - 1996年限制倒逼五粮液4次提价成为价格标杆,茅台改革销售模式 [7] - 2012年"八项规定"后商务和大众消费崛起,形成茅五泸超高端阵营与光瓶酒两极格局 [7] 消费场景转型 - 当前白酒消费场景前三位:家庭聚会49.11%、朋友相聚48.00%、商务宴请42.22% [8] - 茅台推动"朋饮"向"友饮"转变,培育家庭消费群体 [11] - 五粮液建设501古窖池文化圣地项目,发展酒旅结合 [11] 市场反应 - 新规发布后茅台市值一度跌破2万亿,但两日内收复失地 [1] - 市场认为短期股价波动但对投资逻辑影响有限 [2] - 行业估值处于低位,茅台股息率在低利率环境下具性价比 [12]
洋河股份:年轻、高端与防伪 白酒线上破局关键词
北京商报· 2025-05-22 00:42
行业趋势 - 白酒行业线上市场破局核心战略聚焦年轻化、高端化与防伪技术三大方向[1] - 社交电商裂变被行业视为下一阶段增长引擎,微信、抖音等平台用户基础与传播能力将推动品牌知名度与销量[8] 线上渠道战略意义 - 线上渠道突破地域限制,实现全国乃至全球销售,扩大消费群体与潜在客户[3] - 大数据技术精准定位目标客户,提升营销效果,满足消费者便捷购物需求[3] - 线上平台展示全系列产品,便于消费者多样化选择与对比[3] 消费者画像变迁 - 线上酒类消费者呈现学历升高、年龄下沉趋势[4] - 公司通过IP联名、礼盒定制等年轻化运营强化用户黏性,定制化政策提升品牌连接[4] 产品布局策略 - 高端产品需以工艺文化赋能,强调品质与品牌历史支撑定价[5] - 性价比产品需打造亲民形象,通过线上口碑提升消费者认知[5] - 线上专属产品(如文创联名系列)可区分线下渠道,满足多样化需求[7] 防伪与信任构建 - 技术防伪升级(如洋河蓝色经典系列多防伪技术)与电商平台合作构建打假闭环[6] - 强化品牌建设、完善售后服务与产品信息透明度以增强消费者信任[6] 直播电商挑战 - 直播带货需避免过度依赖低价促销,应协调线上线下定价,开发差异化产品[7] - 品牌需探索适合自身的运营模式,强化品牌价值与创新能力[7]
寻找消费力|白酒消费力鏖战线上
北京商报· 2025-05-21 22:59
随着消费习惯转变,线上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打开购物App、付款、下单、收货,线上消费成为消费者主要购物渠道。在此背景下,白酒品牌纷纷加码 布局,通过直播带货、社交营销、私域流量运营等方式拓展年轻消费群体。然而,假货泛滥、价格混乱、售后无保障等问题也让不少消费者对线上购酒心存 疑虑。如何让消费者在享受便利购物的同时规避风险;酒企该如何优化线上渠道,提升消费者信任度成为线上消费的关键。 渠道之变:"公域引流+私域沉淀"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等头部白酒企业,近年来不断深耕线上渠道。从年报来看,2024年,贵州茅台线 上销售平台实现销售收入221.19亿元,其中"i茅台"数字营销平台实现销售收入200.24亿元,其他线上渠道实现销售收入20.96亿元。五粮液、洋河股份、泸州 老窖、山西汾酒线上销售平台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44.04亿元、3.94亿元、14.79亿元、21.05亿元。 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酒企和经销商拓展新渠道包括主播带货、线上商城、社交媒体、即时零售。 其中直播带货占比达38%,首次超过线上商城的3 ...
中国品牌出海“融进去”:塑造一种“改变”的力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8 23:05
骄阳炙烤着肯尼亚基苏木的红土小径,当地农民莫里斯·安南达(Maurice Andanda)用布满老茧的手指 在传音TECNO手机屏上滑动。这位转行进入农业的退休教师刚完成一笔交易——通过手机支付结算雇 工酬劳,这在他30年的执教生涯中是无法想象的。 在这个东非村落,传音控股(SH688036,股价79.04元,市值901.33亿元)的手机不仅改变了当地人与 亲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也在改变当地农民的生存法则——使用手机查看天气来帮助农业生产;在网上出 售产品,减少了中间商的干预…… 这是中国品牌出海的一个缩影,不只是国际贸易"走出去",也是在当地市场"融进去"的过程。它标志着 中国品牌正在完成从市场参与者到价值共建者的升维,正在塑造一种"改变"的力量。 据IDC(机构名称)全球手机季度跟踪报告,2024年,传音控股在全球手机市场的占有率为14%,排名 第三;其中智能机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为8.7%,排名第四。 传音控股的年报显示,2024年,除了非洲,传音控股还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 国的智能机出货量中排名第一。非洲的经验在全球化更广泛的市场复制。 "在成为强势品牌之前,品牌出海采取全球本地化的 ...
升维2025丨融进去:品牌出海塑造“改变”的力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5 20:35
中国品牌出海升维 - 中国品牌正从市场参与者向价值共建者转变,通过本地化创新和文化融合塑造"改变"的力量 [3][7] - 传音控股在非洲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达51%,全球手机市场占有率14%排名第三,智能机占有率8.7%排名第四 [4][5] - 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品牌价值8年间增长173.1%,年均复合增长率13.4% [12] 全球化本地化策略 - 传音控股采用"Glocal"理念,针对非洲市场推出深肤色拍照技术、四卡四待手机等定制化产品 [4][5] - 针对非洲电力不稳定、温差大等问题开发专项技术解决方案 [5] - 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新兴市场复制非洲成功经验,智能机出货量排名第一 [7] 文化赋能品牌建设 - 白酒企业通过建设国际文化体验中心推动品牌出海,洋河股份已覆盖80个国家和地区 [8] - 贵州茅台提出"让世界爱上茅台"愿景,五粮液开展"和美全球行"行动 [8] - 文化出海需平衡全球价值观与本土特色,通过求同存异获取"文化征服力" [9] 新能源产业全球化 - 比亚迪组建6艘滚装船舰队,商用车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14] - 中国"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以绿色科技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14] - 比亚迪纯电动客车创造全球最高行驶记录(59万公里) [14] 品牌生态体系建设 - 全球化品牌需构建贯穿价值链的"超循环系统",以ESG理念为核心 [15] - 传音通过人才培养、赛事赞助等本地化举措建立品牌情感联结 [15] - 品牌出海需超越产品层面,依靠道德和精神力量征服市场 [15]
洋河增长困境,谁最着急?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5-15 19:59
洋河股份业绩滑坡 - 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12.83%至288.76亿元,归母净利润暴跌33.37%至66.73亿元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进一步下滑31.92%和39.93%至110.66亿元和36.37亿元 [4] - 第四季度营收同比暴跌52%至13.6亿元,创2010年以来单季度新低,净利润亏损19亿元 [7] - 行业排名从前三跌至第五,被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反超 [5] 行业竞争态势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同比下降1.8%至414.5万千升 [8] - A股20家白酒企业合计营收同比增长7.3%,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分别增长15.66%、7.09%、3.19% [8] - 高端市场被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占据,低端市场被牛栏山等品牌把控 [9] - 公司主力产品集中在300-800元区间,面临较大销售压力 [10] 产品结构问题 - 2024年中高档酒营收243.17亿元,同比下滑14.79%;普通酒营收39.31亿元,同比下滑0.49% [11] - 核心产品"海天梦"系列以中端为主,高端产品"梦之蓝M9+"缺乏历史底蕴和品牌溢价 [12] - 梦之蓝M9官方指导价1999元,实际售价一度跌至1008元,终端价格倒挂严重 [12] 渠道模式与库存压力 - 2024年末存货规模达197亿元,占总资产29.3%,存货周转天数接近900天,较2023年增加93天 [15] - 2020-2023年累计淘汰超8600家经销商,2024年末仍有8866家经销商 [15] - 单个经销商年均贡献收入314万元,远低于茅台(4262万元)、五粮液(1313万元)、山西汾酒(737万元) [15] - 合同负债从2022年137.41亿元降至2024年末103.44亿元,反映经销商打款意愿低迷 [16] 市场策略失灵 - 省外市场营收同比下降14.35%,全国化进程受阻 [18] - 江苏本土市场被今世缘抢夺团购及渠道资源 [19] - 2024年省外市场营收占比从2023年55.7%下滑 [18] 内部治理问题 - 股价从高点下跌超70%,市值蒸发约3000亿元 [20] - 2019年以来经历多轮人事更迭,战略缺乏延续性 [21] - 现任11名董事中仅2人来自一线,核心管理层持股比例不足0.01% [22][23] - 蓝色同盟(原管理层持股平台)持股比例已降至17.59% [22] 投资者关系 - 2024年累计派发现金红利70亿元,承诺未来三年每年分红不低于净利润70%且不低于70亿元 [26] - 市场质疑分红可持续性,相比同行增持或回购措施效果有限 [26]
洋河股份:坚定调整以待来日,股息率超6%居行业前列-20250509
华西证券· 2025-05-09 08: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将洋河股份评级下调至“增持”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 2025Q1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下滑,2024年行业承压和公司主动调整致业绩下滑,2025Q1公司主动控制发货节奏 [2][3] - 次高端产品受影响大,成本摊多导致盈利能力下降 [4] - 公司持续完善渠道机制,坚持省内外深耕战略不动摇,2024年经销体系保持稳定 [5] - 2025年公司将维护主导产品控量稳价,升级发布第七代海之蓝,2024年发布“绵柔年份老酒战略”,有助于打开未来经营天花板 [6][7] - 2024年公司股息率达6.72%,排白酒板块前列,预计25 - 26年仍将维持高分红率、高股息率状态 [7] - 基于公司2025年规划及Q1业绩,下调25 - 26年盈利预测,新增27年盈利预测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2025年4月28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76亿元,同比 - 12.83%,归母净利润66.73亿元,同比 - 33.37%;2025Q1实现营业收入110.66亿元,同比 - 31.92%,归母净利润36.37亿元,同比 - 39.93%,2024年收入利润符合市场预期,2025Q1低于市场预期 [2] 分析判断 - 行业承压和公司主动调整致2024年收入业绩下滑,2025Q1公司主动控制发货节奏,实际回款好于报表端收入确认 [3] - 2024年中高档酒收入下滑是营收下滑主因,不同档次毛利率均下降,主因收入下降但固定生产成本短期内无法同步减少,导致吨成本增加,拉低毛利率,2024年及2025Q1公司净利率受经营困境影响恶化 [4] - 2024年公司省内/省外收入分别同比 - 11.43%/- 14.35%,省外下滑较省内更严重,公司完善经销商机制,坚持“深耕大本营、深度全国化”策略,2024年经销体系保持稳定 [5] 投资建议 - 2025年公司将维护主导产品控量稳价,3月加强M6 + 配额管控,春糖期间升级发布第七代海之蓝,有助于增强海之蓝在省内市场的渠道推力 [6] - 2024年公司发布“绵柔年份老酒战略”,推出梦之蓝手工班,有助于打开未来经营天花板 [7] - 2024年公司股息率达6.72%,排白酒板块前列,预计25 - 26年仍将维持高分红率、高股息率状态 [7] - 下调25 - 26年盈利预测,新增27年盈利预测,25 - 26年营业收入由266.65/279.73亿元下调至247.78/248.17亿元,归母净利润由71.56/76.35下调至59.67/60.60亿元,EPS由4.75/5.07元下调至3.96/4.02元,新增27年预测营业收入251.65亿元,归母净利润63.77亿元,EPS 4.23元,对应25 - 27年17x/17x/16x估值,下调至“增持”评级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3,126|28,876|24,778|24,817|25,165| |YoY(%)|10.0%|- 12.8%|- 14.2%|0.2%|1.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016|6,673|5,967|6,060|6,377| |YoY(%)|6.8%|- 33.4%|- 10.6%|1.6%|5.2%| |毛利率(%)|75.2%|73.2%|71.2%|71.6%|71.9%| |每股收益(元)|6.65|4.43|3.96|4.02|4.23| |ROE|19.3%|12.9%|11.6%|11.9%|12.6%| |市盈率|10.40|15.61|17.46|17.19|16.34| [9]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展示了2024A - 2027E的相关财务数据,包括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净利润等 [12] - 主要财务指标涵盖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每股指标、估值分析等方面的数据 [12]
洋河股份(002304):坚定调整以待来日,股息率超6%居行业前列
华西证券· 2025-05-08 22: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将洋河股份评级下调至“增持”[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 2025Q1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下滑,2024年行业承压和公司主动调整致业绩下滑,2025Q1公司主动控制发货节奏 [2][3] - 次高端产品受影响大,成本摊多导致盈利能力下降 [4] - 公司持续完善渠道机制,坚持省内外深耕战略不动摇,2024年经销体系保持稳定 [5] - 2025年公司将维护主导产品控量稳价,升级发布第七代海之蓝;2024年发布“绵柔年份老酒战略”,推出梦之蓝手工班;公司股息率高且预计25 - 26年维持高分红率、高股息率状态 [6][7] - 基于公司2025年规划及Q1业绩,下调25 - 26年盈利预测,新增27年盈利预测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2025年4月28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营收288.76亿元同比 - 12.83%,归母净利润66.73亿元同比 - 33.37%;2025Q1营收110.66亿元同比 - 31.92%,归母净利润36.37亿元同比 - 39.93% [2] 分析判断 - 行业承压和主动调整致业绩下滑,2025Q1主动控制发货节奏慢于回款,2024年主力产品所处价位段承压,公司调整经营策略;2025Q1回款好于报表端收入确认 [3] - 次高端产品受影响大,成本摊多导致盈利能力下降,2024年中高档酒收入下滑是营收下滑主因,不同档次毛利率均下降,净利率受经营困境影响恶化 [4] - 持续完善渠道机制,坚持省内外深耕战略不动摇,2024年省外收入下滑较省内严重,公司完善经销商机制,坚持“深耕大本营、深度全国化”策略 [5] 投资建议 - 2025年公司维护主导产品控量稳价,升级发布第七代海之蓝;2024年发布战略推出梦之蓝手工班;公司股息率高且预计25 - 26年维持高分红率、高股息率状态 [6][7] - 下调25 - 26年盈利预测,新增27年盈利预测,下调至“增持”评级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3,126|28,876|24,778|24,817|25,165| |YoY(%)|10.0%|-12.8%|-14.2%|0.2%|1.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016|6,673|5,967|6,060|6,377| |YoY(%)|6.8%|-33.4%|-10.6%|1.6%|5.2%| |毛利率(%)|75.2%|73.2%|71.2%|71.6%|71.9%| |每股收益(元)|6.65|4.43|3.96|4.02|4.23| |ROE|19.3%|12.9%|11.6%|11.9%|12.6%| |市盈率|10.40|15.61|17.46|17.19|16.34| [9]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展示了2024A - 2027E的相关数据,包括营业总收入、净利润、货币资金等 [12] - 主要财务指标涵盖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每股指标、估值分析等方面的数据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