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大曲
搜索文档
洋河股份跌2.06%,成交额3.1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477.23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17 13:4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17日盘中股价下跌2.06%至68.44元/股,总市值1031.01亿元 [1] - 当日成交3.11亿元,换手率0.30%,主力资金净流出2477.23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下跌13.24%,近5个交易日、近20日、近60日分别下跌4.35%、2.48%、2.07%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白酒生产销售,白酒业务收入占比97.96% [1] - 2025年1-9月营业收入180.90亿元,同比减少34.26% [2]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39.75亿元,同比减少53.66%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16.41万,较上期减少13.97%,人均流通股增至9180股,增幅16.24% [2] -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A基金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5641.54万股,较上期增加722.32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1931.36万股,较上期减少115.40万股 [3] - 酒ETF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1647.15万股,较上期增加646.60万股 [3] 分红历史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63.44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196.55亿元 [3]
研报掘金丨华西证券:维持洋河股份“增持”评级,深度调整决心坚定,全方位改革优化
格隆汇· 2025-11-11 13:50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9.75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53.66%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69亿元 继2024年第四季度后再次出现单季度亏损 同比下降158.38% [1] - 2025年11月7日收盘价69.46元 对应2025至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29倍 28倍和27倍 [1] 战略与改革 - 公司展现出深度调整的坚定决心 正在进行全方位改革优化 [1] - 坚持“深耕大本营、深度全国化”的市场策略 [1] - 重点夯实宿迁大本营 巩固苏中传统规模市场 [1] - 在省外针对环苏规模市场开展目标市场打造工作 实现组织和资源聚焦 配备人才特种兵以稳固主要销售贡献市场 [1] 产品与市场投入 - 尽管处于调整期 公司并未减少市场投入 各类品牌活动和消费者培育工作持续推进 [1] - 不断推出新品以保持品牌活跃度 包括第七代海之蓝 光瓶酒洋河大曲 洋河国宾 金梦九等 [1]
洋河股份去库存成效显著,合同负债同比增长29%
新浪财经· 2025-11-10 17:19
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0.9亿元,归母净利润39.75亿元 [1] - 合同负债达64.24亿元,环比二季度增长5.5亿元,同比上升29% [1][7] 渠道改革与库存管理 - 以“去库存、提势能、稳价盘”为核心目标,持续推进渠道优化 [2] - 构建“固定返利+过程奖+综合评价奖励”的利润模式,重塑渠道利润分配机制 [4] - 重点培育大商,推进家宴市场和乡镇下沉,通过“大商培育计划”和“终端梦想惠”双轮驱动 [4] - 市场库存实现两位数去化,渠道库存出清成效显著,进程领先行业 [7] 产品策略与市场表现 - 对主导产品梦之蓝M6+、海之蓝等实施“控量稳价”策略,价格保持稳健 [1][2][7] - 推出第七代海之蓝,上线高线光瓶酒洋河大曲,第七代海之蓝开瓶率实现近两位数增长,高线光瓶酒预售首日售罄 [2][7] - 发布洋河国宾、金梦九(M9)、超级足球、微分子等场景化新品,覆盖宴席、商务、体育文创及年轻消费群体等细分市场 [2] - 形成“高端引领、腰部支撑、大众托底”的矩阵格局,高端、次高端市场由“梦之蓝手工班”与“梦之蓝M6+”双引擎驱动 [10] 品牌建设与营销活动 - 开展“天之蓝乐跑”“羽梦同行”“网聚梦想”等活动,并举办“2025洋河超级粉丝节”,加强与年轻群体互动 [5] - 通过第七代海之蓝龙虾嘉年华、“苏超进球发福袋”等创意营销深化情感联结 [5] - 品牌价值达909.79亿元,位列白酒行业第三,在“2024全球最具价值酒类品牌”中排名全球第五 [8] 核心竞争力与产能优势 - 拥有洋河、双沟两大中国名酒品牌 [8] - 拥有7万口窖池,其中包括2020口明清老窖,窖池群被吉尼斯认证为“世界最大规模的白酒窖池群” [8] - 拥有“224335”非遗绵柔酿酒工艺体系,以及100万吨的原酒储能 [8] 全国化布局与行业展望 - 作为全国化酒企,构建了广泛的线下渠道网络,在江苏省内渗透率长期领先 [11] - 公司具备领先的渠道自我革新能力,凭借渠道推力与全国化布局,有望在消费上行周期率先释放业绩弹性 [11]
洋河股份(002304):深度调整决心坚定,全方位改革优化
华西证券· 2025-11-10 16:26
投资评级与价格 - 报告对洋河股份的投资评级为“增持” [1] - 报告发布日公司最新收盘价为69.46元,总市值为1,046.38亿元 [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0.90亿元,同比下降34.26%,实现归母净利润39.75亿元,同比下降53.66% [2]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95亿元,同比下降29.01%,实现归母净利润-3.69亿元,同比下降158.38%,继2024年第四季度后再次出现单季度亏损 [2]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53.52%,同比下降12.72个百分点 [4]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净利率为-11.32%,同比下降24.84个百分点 [4] 经营状况分析 - 公司遵循“去库存、提势能、稳价盘”的基调,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下滑幅度环比上半年小幅收窄,库存状况推测已有所改善 [3] - 受“禁酒令”影响,次高端及以上价位产品(如天之蓝、梦之蓝系列)压力更大,大众价位产品(如海之蓝、洋河大曲)表现出更强韧性 [3] - 2025年第三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余额为64.24亿元,同比增长29.36% [3]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10.23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2.76个百分点,部分原因系营收下滑导致部分固定费用无法同步调减以及本期发放上年年终奖所致 [4] 战略调整与市场举措 - 公司在品牌打造方面持续投入,通过独家冠名央视《遇鉴文明》、携手打造《梦响中国音乐盛典》、赞助苏超联赛等活动提升品牌调性与消费者互动 [5] - 产品方面,公司对主力单品梦6+、第六代海之蓝严格控货以维护价格体系,同时推出第七代海之蓝、光瓶酒洋河大曲、洋河国宾等新品保持市场活跃度 [5] - 市场策略上坚持“深耕大本营、深度全国化”,重点夯实宿迁大本营,巩固苏中市场,省外聚焦环苏规模市场 [6] - 渠道修复方面,通过固化渠道利润、强化经销商赋能等措施,整体市场库存实现两位数去化,渠道压力减缓,信心回升 [6] 盈利预测调整 - 报告下调公司盈利预测,将2025-2027年营业收入预测由199.75/199.76/201.76亿元下调至190.48/187.43/188.70亿元 [7] - 将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由44.27/54.18/56.92亿元下调至35.56/36.79/38.70亿元 [7] - 相应地将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预测由2.94/3.60/3.78元下调至2.36/2.44/2.57元 [7] - 基于2025年11月7日收盘价69.46元,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29/28/27倍 [7]
洋河三季报出炉,蓄力调整长期发展
华尔街见闻· 2025-11-04 17:49
行业整体态势 - 2025年白酒行业处于“磨底”态势,经历新一轮业绩深蹲 [1][2] - 近八成酒企遭遇市场寒流,传统旺季销售乏力,渠道库存高企与价格倒挂并存 [2] - 行业告别量价齐升的黄金时代,头部酒企战略重点普遍从“求增速”转向“保质量” [2]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0.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9.75亿元 [1] - 合同负债为64.2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9.66亿元增加,反映出渠道信心回暖 [4] 公司战略与运营 - 公司以“去库存、提势能、稳价盘”为总体基调,市场库存实现两位数去化,渠道压力减缓 [2] - 通过扫码红包、宴席政策、品鉴等C端拉动方式促进动销,而非向渠道“压任务” [4] - 采取“费投从紧+价盘维护”的组合策略,并利用数字化基建实现促销政策一键直达终端和精准匹配需求 [4] 产品与品牌布局 - 公司延续“双名酒、多品牌、多品类”战略,形成覆盖全价格带的产品矩阵,抗风险能力更强 [5] - 产品矩阵包括高端梦之蓝手工班、次高端梦之蓝M6+和水晶版、中端天之蓝和海之蓝、中低端洋河大曲和双沟大曲 [5] - 公司拥有7万口名优窖池和70万吨原酒储量,品牌力在行业调整期转化为消费粘性 [5] - 2025年推出6款新产品,包括海之蓝焕新升级、洋河高线光瓶酒等,展示产品创新能力 [7]
洋河三季报出炉,蓄力调整品质护航
搜狐财经· 2025-11-01 12:23
行业整体态势 - 白酒行业在2025年处于“磨底”态势,经历新一轮业绩“深蹲”[1][3] - 近八成酒企遭遇市场寒流,传统旺季销售乏力,渠道库存高企与价格倒挂现象并存[3] - 行业告别量价齐升的黄金时代,头部酒企战略重点从“求增速”转向“保质量”[3]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0.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9.75亿元[1] - 合同负债为64.2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9.66亿元增加,反映出渠道信心回暖[5] 公司战略与转型 - 公司2025年以“去库存、提势能、稳价盘”为总体基调,重点工作是降低渠道库存[3] - 通过促动销措施,整体市场库存实现两位数去化,渠道压力减缓[3] - 采用“以促动销”而非“压任务”的方式去库存,具体措施包括扫码红包、宴席政策、品鉴会等,直接拉动高净值消费者[5] - 推行“费投从紧+价盘维护”的组合策略,推动良性去化[5] 数字化建设 - 数字化基建持续释放效能,实现促销政策一键直达终端[5] - 通过数据智能分析精准匹配需求,为渠道“减负增效”,实现“数字化去库存”[5] 产品与品牌战略 - 延续“双名酒、多品牌、多品类”战略,形成覆盖全价格带的产品矩阵[7] - 高端以梦之蓝手工班为引领,次高端以梦之蓝 M6+、梦之蓝水晶版为主力,中端以天之蓝和海之蓝为基础,中低端则以洋河大曲和双沟大曲为代表[7] - 2025年推出6款新产品,包括海之蓝焕新升级、洋河高线光瓶酒、洋河国宾、金梦九(M9)、超级足球、微分子新品[9] 品质与产能基础 - 公司拥有7万口名优窖池和70万吨原酒储量,形成了稳定的品质认知[7][9] - 梦之蓝手工班的高端年份标杆和蓝色经典系列的绵柔工艺传承,是支撑其在商务宴请、大众宴席等场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7] - 70万吨原酒储量和产品创新能力被视为公司穿越周期的底气[9]
三季度又亏了近一个亿,一瓶不到20元的牛栏山也卖不动了?
观察者网· 2025-10-31 17:37
公司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58.7亿元,同比下降19.8%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7698万元,同比下降79.9% [1]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276万元,同比下降78.3%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为12.8亿元,同比下降21.7% [2]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9590万元,亏损额较去年同期4051万元进一步扩大 [2]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09亿元,亏损同比扩大3倍 [2] - 2025年第一季度为公司全年唯一盈利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82亿元 [2] - 前三季度58.7亿元营收仅占2024年全年营收91.26亿元的64.32% [1] 公司历史营收下滑趋势 - 公司营业收入自2021年起持续下滑,面临连续五年下滑的风险 [1] - 2020年公司总营业收入达155.11亿元,为历史高点 [1] - 2021年营业收入降至148.69亿元,同比下降4.14% [1] - 2022年营业总收入跌至116.78亿元,同比降幅扩大至21.46% [1] - 2023年收入降至105.93亿元,同比下降9.30% [1] - 2024年营业总收入降至91.26亿元,同比降幅达13.85% [1] 白酒业务表现与行业挑战 - 营收占比近八成的白酒业务销售遇冷是公司业绩下滑主因 [3] - 白酒行业呈现产量缩减和挤压式增长态势,发展逻辑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 [3] - 公司主力光瓶酒领域竞争白热化,洋河股份推出59元高线光瓶酒,伊力特推出28元及35元产品直接冲击公司核心价格带 [3] - 牛栏山70%以上的收入依赖餐饮即饮场景,但大众餐饮复苏缓慢且禁酒令发酵导致核心消费场景减少 [5] - 社会购买力不足导致消费紧缩和消费降级,公司核心客群(低收入群体)对未来收入预期悲观 [4][5] 公司应对措施 - 产品端优化配方、统一陈列VI、升级视觉设计,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品质 [3] - 营销端靠会议统筹战略,采用新媒体、线下市集、短剧、影视植入等多渠道创新传播 [3] - 品牌端推进地标保护示范区筹建,联动文旅资源、入驻文化地标以拓宽品牌影响力 [3]
受白酒销售市场行情影响,洋河股份前三季度营收18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30 22:3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3.69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上年同期净利润为6.31亿元 [2]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80.90亿元,同比下降34.26%,归母净利润39.75亿元,同比下降53.66% [2]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2.95亿元,同比下降29.01% [2] - 前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7.57亿元,同比下降55.26% [3]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66亿元,同比下降72.06% [3][5] - 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已连续两年下滑,2024年同期营收同比下降9.14%,净利润同比下降15.92% [3] 财务指标与资产负债表 - 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2447元/股,同比下降158.37% [3] - 报告期末总资产595.05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1.64% [3]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485.63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5.86% [3]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为64.24亿元,比期初下降37.90% [5] - 其他流动负债期末余额为3.62亿元,比期初下降48.01% [5] - 报告期内财务费用同比增长62.25% [5] 股东持股变动 - 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江苏洋河集团有限公司34.18%、江苏蓝色同盟股份有限公司17.59%、上海海烟物流发展有限公司9.67% [6] - 招商中证白酒A增持722.32万股,占流通A股比例升至3.75% [6] - 鹏华中证酒ETF增持646.60万股,占流通A股比例升至1.09% [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115.40万股,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减持48.07万股,邢福平减持43.80万股 [6] 行业环境与公司策略 - 2025年1-9月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为265.50万千升,同比下降9.90% [7] - 白酒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挤压式竞争态势加速演进,头部名酒企业同质化内卷加剧 [8] - 公司提及将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发挥自身优势,拓展渠道市场,创新营销模式以提升竞争力 [8]
洋河2025年三季报:营收180.9亿元 合同负债增长显渠道信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30 21:13
行业整体态势 - 2025年白酒行业处于“磨底”和业绩深蹲的调整期 [1] - 近八成酒企遭遇市场寒流,传统旺季销售疲软,渠道库存高企与价格倒挂现象并存 [1] - 行业告别量价齐升的黄金时代,头部酒企战略重点普遍从“求增速”转向“保质量” [1]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0.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75亿元 [1] - 合同负债为64.2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9.66亿元增加,反映出渠道信心回暖 [3] 公司战略与转型 - 公司整体以“去库存、提势能、稳价盘”为总体基调,市场库存实现两位数去化,渠道压力减缓 [1] - 通过“以促动销”而非“压任务”的方式去库存,具体措施包括扫码红包、宴席政策、品鉴会等C端拉动 [3] - 采用“费投从紧+价盘维护”的组合策略推动良性去化 [3] - 数字化基建持续释放效能,实现促销政策一键直达终端,并通过数据智能分析精准匹配需求 [3] 产品与品牌布局 - 公司延续“双名酒、多品牌、多品类”战略,形成覆盖全价格带的产品矩阵 [4] - 高端产品以梦之蓝手工班为引领,次高端以梦之蓝M6+、梦之蓝水晶版为主力,中端以天之蓝和海之蓝为基础,中低端以洋河大曲和双沟大曲为代表 [4][5] - 2025年推出6款新产品,包括焕新升级的海之蓝、洋河高线光瓶酒、洋河国宾、金梦九(M9)、超级足球、微分子新品 [7] 核心竞争力与长期价值 - 公司拥有7万口名优窖池和70万吨原酒储量,形成稳定的品质认知和品牌力 [5] - 品牌积淀和产品创新能力被视为穿越周期的底气和破局前夜的准备 [7] - 在行业调整期,品牌力可转化为消费粘性,支撑其在商务宴请、大众宴席等刚性需求场景的竞争力 [5]
合同负债上升,洋河三季报出炉
中金在线· 2025-10-30 19:42
行业整体态势 - 白酒行业在2025年处于“磨底”态势和业绩深蹲阶段,近八成酒企遭遇市场寒流 [1][2] - 行业告别量价齐升的黄金时代,头部酒企战略重点从“求增速”转向“保质量” [2] - 行业面临渠道库存高企与价格倒挂并存,传统旺季“旺不动了”的挑战 [2]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0.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9.75亿元 [1] - 公司合同负债为64.2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9.66亿元增加,反映出渠道信心回暖 [3] 公司战略与转型 - 公司2025年以“去库存、提势能、稳价盘”为总体基调,市场库存实现两位数去化,渠道压力减缓 [2] - 公司通过“以促动销”而非“压任务”的方式去库存,具体措施包括扫码红包、宴席政策、品鉴等C端拉动 [2] - 公司采用“费投从紧+价盘维护”的组合策略和数字化基建推动良性去化,实现促销政策一键直达终端和精准匹配需求 [3] 产品与品牌布局 - 公司延续“双名酒、多品牌、多品类”战略,形成覆盖全价格带的产品矩阵,抗风险能力更强 [4] - 公司产品线包括高端梦之蓝手工班、次高端梦之蓝M6+和水晶版、中端天之蓝和海之蓝、中低端洋河大曲和双沟大曲 [4] - 公司拥有7万口名优窖池和70万吨原酒储量,为品质提供支撑,并在2025年推出6款新产品 [4] 核心竞争力与长期价值 - 公司的品牌力和稳定的品质认知在行业调整期可转化为消费粘性,支撑其在商务宴请等刚性需求场景的竞争力 [4] - 公司70万吨原酒储量和产品创新能力被视为其穿越周期的底气与破局前夜的准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