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梦之蓝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烈酒专题四:白酒出海,破局之道
华创证券· 2025-09-18 07:45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1] 核心观点 - 白酒出海是破局之道 但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 看好龙头引领[4] - 白酒出口四十余载但未真正出海 2024年出口规模仅69亿元 海外营收占比不足1%[4][7] - 当前面临客观挑战但存在全新机遇 包括我国国际影响力提升 海外6000万华人群体消费潜力 以及酒企战略重视度增强[4] - 破局核心是解决"想要买"的消费决策问题 之后完善"买得起 买得到 还想买"的购买全链条[4] - 不同市场需因地制宜:日韩地缘临近口味相似 韩国拓展空间或更大 东南亚华人超3000万是重要契机 欧美澳成熟市场需找利基赛道 新兴市场想象空间大但基础较弱[4] - 路径展望:从0到1阶段可优先挖掘华人华商和一带一路国家 从1到10阶段需要长期消费氛围培育[4] - 具体标的首推品牌力强 国际化战略重视度高的茅台 五粮液 其次推荐汾酒和泸州老窖[4] 白酒出海现状与历程 - 白酒出口始于1980年代 但受文化口味差异影响海外接受度较低[4][8] - 2008年奥运会后国际合作增加 白酒多作为文化名片亮相 出口量自然增长[4][8] - 2018年起头部酒企推动对齐国际标准 国际化逐步提上日程[4][8] - 目前出口量基本稳定在1.5万吨中枢 2024年出口规模约69亿元[4][12] - 出口额增速与吨价增速存在明显一致性 驱动因素主要为吨价提升[12] - 出口白酒吨价明显高于国内吨价 一方面因出口产品结构较高 另一方面因白酒持续提价[12] 竞争格局与市场分布 - 供给端茅台占比75%断档领先 2024年海外营收51.9亿元 五粮液和泸州老窖合计占比超2成[18] - 除茅台外 其他酒企海外收入占总营收比重不足1%[18] - 需求端东亚占比超4成 其中中国港澳地区占比超3成 韩国出口量占比近3%但吨价偏低[20] - 美国占比超5%但消费群体主要为华人华侨[20] - 东南亚市场增长表现较好 新加坡出口额同比上涨87.1% 量价齐升 泰国和越南吨价超15万美元[20] 龙头企业出海策略 - 茅台作为出海领军者 2024年海外收入51.9亿元 覆盖全球64个国家和地区 拥有超过100家国际渠道商[23] - 茅台将国际化纳入顶层战略 完善制度设计 市场分层管理 并吸引国际经贸人才[28][29] - 产品策略主推海外版飞天 口感更柔和 包装更鲜艳 并形成T字形出海产品结构[30] - 营销上加强国际曝光 2024年在24个国家开展品牌推广 打造茅台之夜和茅台文化节两大IP[30] - 五粮液近3年加强发力 打造餐酒宴席模式 新开发20个海外市场 设立三大海外营销中心[32] - 泸州老窖以东南亚为主要市场 发力文体营销 2024年境外营收1.86亿元[33] - 汾酒采取差异化试点化场景化营销路线 主推玻汾和青花 拓展基酒发展路径[34] - 洋河布局一带一路国家 海外业务收入连续三年保持40%以上增速[35] 挑战与机遇分析 - 实操层面挑战包括国内外标准不同 关税和酒类政策差异增加复杂度[41] - 消费层面挑战包括口味差异大 宣传教育不足 缺乏有效需求[41] - 机遇包括我国综合实力提升支撑文化出海 海外6000万华人提供重要客群基础[42][48] - 白酒品质领先 采用固态纯粮酿造 口感层次更丰富 饮后相对不易上头[43][50] - 我国酒企资本实力雄厚 具备自主推广或收并购的实力与底气[48] 区域市场分析 - 日韩市场地缘临近口味相似 具备出口优势 日本本土酒企强势 拓展难度较大 韩国高端市场缺失 拓展空间或更大[4][59][60] - 东南亚市场突破难点在客观限制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远期天花板有限 但华人超3000万是重要契机 冷启动成本低 中短期更易突破[4][62][63] - 欧美澳烈酒市场发展成熟格局趋稳 规模性起量较难 需找准利基赛道与资源[4] - 新兴市场产业尚处成长期 想象空间较大 但白酒基础较弱 中短期可考虑占位试水[4] 路径展望与投资建议 - 从0到1阶段可优先挖掘华人华商和一带一路国家 在目前69亿元出口规模上还有提升空间[4] - 从1到10阶段需要消费氛围真正提升 考虑酒类消费的代际传递性 需要十年期甚至更长时间持续培育[4] - 投资建议首推茅台 五粮液 其次推荐汾酒和泸州老窖[4]
洋河股份中报:深蹲蓄力,行业变局中的反脆弱“进化”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8-28 20:38
行业背景 - 白酒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 面临政策调整期 消费结构转型分化期和存量竞争深度调整期的"三期叠加"局面 [2] - 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重塑的大变局 多重压力下整个行业笼罩在不确定性中 [2] - 行业去泡沫化并重新寻找平衡 [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7.96亿元 归母净利润43.44亿元 [1][2] - 营收同比降幅35.32% 净利润同比降幅45.34% [2] - 中高档白酒贡献超八成收入 毛利率达80.27% 同比上涨0.87% [8] - 线上销售收入达2.2亿元 [8] - 省内营业收入71.21亿元 省外收入73.92亿元 [10] 经营策略与举措 - 降产能去库存成效显著 白酒生产量同比减少51.63% 库存量同比减少33.96% [7] - 以开瓶为政策导向 对主导产品控量稳价 [7] - 推出洋河大曲高线光瓶酒 定价59元起 预售首日秒罄 48小时销量破万 [8] - 积极拥抱新兴销售渠道 与京东 美团闪购合作推出小时达业务 [8] - 经销商数量达8609家 其中省内3010家 省外5599家 [8] - 江苏省内新增11家经销商 [10] 研发与产品优势 - 研发费用达7320万元 同比增长58.6% [10] - 坚持老酒战略 作为"真年份"白酒代表 [9] - "绵柔"口感引领浓香型白酒新潮流 [9] - 在第九届全国品酒师大赛中包揽冠亚季军 [10] 市场反应与预期 - 财报披露次日股价大涨5.36% [1][4] - 2025年下半年或迎来业绩降幅收窄甚至企稳 [3] - 2024-2026年每年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70%且不低于70亿元 [11] - 按8月19日价格计算股息率约6.3% [11] - 获得多家券商看好 被维持推荐评级 [11][12]
真慌了!一线价格崩盘,二线卖不动,白酒三巨头还剩几个能挺住?
搜狐财经· 2025-08-23 06:45
公司业绩与市场地位 - 2024年母公司利润同比下降33%,年度营收减少13% [3] - 中国白酒品牌排名跌至第五位,被山西汾酒和泸州老窖超越 [3] - 从行业第三滑落至第五,失去长期维持的行业地位 [3] 高层管理与人事变动 - 前董事长张联东突然离职,距新品站台仅一周时间 [3] - 新任董事长迅速接任,管理层更迭速度异常 [3] - 千亿市值企业一把手任期仅四年,低于常规五年任期 [3] 市场竞争与外部压力 - 泸州老窖2022年净利润实现反超,山西汾酒2023年营收近320亿元并取代行业前三位置 [7] - 竞品针对性推出对标天之蓝的产品,在省外婚宴场景展开围攻 [7] - 今世缘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和50-500元价格带产品侵蚀江苏本土市场份额 [5] 产品与品牌策略演变 - 2003年推出"蓝色经典"系列,以绵柔口感和蓝色包装实现差异化竞争 [11] - 2003-2011年投入巨额广告赞助奥运会和国家庆典,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 [11] - 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系列覆盖中高端市场,价格突破百元大关 [11] - 2018年梦之蓝单系列销售额突破百亿元 [11] 当前经营困境 - 疫情后出现库存高企和价格倒挂问题,梦之蓝M3、M6实际售价低于600-800元官方定价 [12] - 千元以上价位产品难以与茅台、五粮液竞争 [12] - 缺乏品牌溢价导致销售困境,未能适应白酒社交货币化趋势 [9] 历史背景与产能基础 - 酿酒历史可追溯至汉朝,依托宿迁地区弱酸性水质和美人泉独特矿物质 [9] - 新中国成立初期年产量26吨,当时全国白酒总产量约11万吨 [9] - 厂房面积超70万平方米,员工规模增长数百倍成为国营大厂 [9] - 乾隆时期洋河大曲获"酒味香醇"官方赞誉 [9] 行业发展趋势 - 白酒行业整体承压,深度内卷加剧市场竞争 [12] - 茅台、五粮液等品牌成功发力高端市场,单瓶价格达数百至上千元 [9] - 婚宴等消费场景成为重要市场竞争领域 [5][7]
“苏酒老大”洋河股份,迎来上市后的至暗时刻?
观察者网· 2025-08-22 17:48
核心观点 - 洋河股份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大幅下滑 营收同比下降35.32%至147.96亿元 净利润同比下降45.34%至43.44亿元 均为2009年上市以来最大降幅 [1][2] - 公司行业地位从第三跌至第五 被山西汾酒和泸州老窖超越 成为前五大白酒企业中唯一负增长企业 [6] - 面临高端化受阻 渠道体系松动 省内外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 [10][13][15]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47.96亿元 同比下降35.32% [1] - 归母净利润43.44亿元 同比下降45.34%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16亿元 同比下降69.85%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54% 同比下降5.67个百分点 [2] - 总资产612.63亿元 较年初下降9.03% [2] - 合同负债58.78亿元 较年初减少43% 但同比增长50% [16] 产品结构 - 中高档酒营收126.72亿元 同比下降36.52% 毛利率80.27% [11][12] - 普通酒营收18.41亿元 同比下降27.24% 毛利率46.17% [11][12] - 库存量1.6万吨 同比下降33.96% 较年初下降64% [16] - 成品酒生产量减少51.63% [16] 渠道与区域表现 - 批发经销营收142.92亿元 同比下降35.78% 毛利率75.90% [12] - 线上直销营收2.21亿元 同比下降6.91% 毛利率78.60% [12] - 省内营收71.21亿元 同比下降25.79% [12] - 省外营收73.92亿元 同比下降42.68% [12] - 经销商总数8609家 净减少257家 其中省外减少268家 [13][14] - 省外经销商贡献营收约132万元/家 [13] 竞争格局 - 山西汾酒和泸州老窖在营收规模上超越洋河 [6] - 古井贡酒2024年营收235.78亿元 同比增长16.41% 营业利润77.51亿元 同比增长23.36% [15] - 今世缘省内营收105.53亿元 同比增长16% 与洋河省内营收差距从2020年48亿元收窄至22亿元 [16] 战略调整 - 推出高线光瓶酒产品 定价59元/瓶 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 [20] - 光瓶酒市场规模从2013年352亿元增长至2024年1500亿元 预计2025年突破2000亿元 [20] - 实施控货稳价政策 暂停海之蓝 天之蓝线上供货 对梦之蓝M6+实行配额管控 [17] - 管理层频繁更迭 2022年以来经历七次核心管理层变动 [19] 历史背景 - 2003年推出蓝色经典系列 营收从2003年2亿元增长至2008年26.82亿元 [7][8][10] - 2010年以76.19亿元营收成为行业第三 形成"茅五洋"格局 [10] - 采用深度分销模式实现早期增长 但导致渠道库存和价格倒挂问题 [14]
聚焦主导产品与重点市场 洋河股份推动公司长期价值回归
中证网· 2025-08-22 17:01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47.96亿元 同比下滑 [1] - 归母净利润43.44亿元 同比下滑 [1] 行业竞争态势 - 白酒行业景气度持续承压 存量竞争格局加速演进 [1] - 行业集中化、分化趋势进一步凸显 [1] - 头部名酒企业同质化竞争加剧 [2] - 大众消费和商务消费成为白酒主要来源 消费分层与理性化趋势显著 [4] 公司战略方向 - 立足长远发展和理性发展 把握经营节奏 [1][3] - 聚焦主导产品和重点市场 强化品质表达和口碑引领 [1][3] - 持续聚焦品牌建设和渠道建设 实现长期价值回归 [4] 产品与品质管理 - 对海之蓝等主导产品进行品质升级 [2][3] - 优化提升酿造工艺 推动科研技术成果应用 [3] - 第九届全国品酒师大赛包揽冠亚季军 [3] 市场与渠道建设 - 聚焦江苏市场和高地市场 合理优化资源配置 [2][5] - 对梦六+、海之蓝等主导产品控量稳价 帮助市场去库存促动销 [2] - 焕新推出第七代海之蓝 强化终端提质和乡镇下沉 [2] - 省外市场分类规划 将长三角作为战略核心 [5] 品牌与消费者互动 - 开展天之蓝乐跑、羽梦同行等品牌IP活动 [3] - 举办2025洋河超级粉丝节 增加与年轻消费群体互动 [3] - 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梦想连接世界"等话题 [3] - 优化广告投放策略 强化高端品牌手工班的场景化传播 [4] 机构观点 - 合同负债高增 基础盘仍在 基地市场具备较好打款需求 [3] - 省内市场品牌力和消费者认知度强 收入韧性较强 [5] - 下半年渠道包袱减轻 营收底部有望逐步确立 [5]
洋河股份:从辉煌到困境,新董事长如何力挽狂澜?
搜狐财经· 2025-08-22 16:2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288.76亿元同比下降12.83% 净利润66.73亿元同比下降33.37% 净利润水平回落至7年前[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31.92% 净利润下滑近40%[8] - 成为头部酒企中唯一营收净利双降的企业 行业排名从第三降至第五[8] 产品结构表现 - 中高端产品收入2024年同比下滑14.79% 成为收入下滑核心原因[14] - 梦之蓝系列在高端市场受青睐 天之蓝和海之蓝在中高端市场具广泛认知度[7] - 推出第七代海之蓝基酒存储年限升级为"100%三年陈酿" 推出50-80元价格带高线光瓶酒[20] 渠道与库存问题 - 存货周转天数2024年达900天较2023-2024年400余天翻倍 2025年一季度仍处638天高位[11] - 合同负债余额2025年3月末为70.24亿元较2024年末大幅下滑32.09%[16] - 库存同比下降近10%但实际库存仍处高位[11] 市场竞争格局 - 江苏市场2024年营收127.48亿元同比下降11.43% 被今世缘蚕食市场份额[18] - 今世缘2024年江苏市场营收105.51亿元同比增长13.32% 与洋河差距从50亿元缩窄至22亿元[18][19] - 光瓶酒市场面临黄盖玻汾/沱牌T68/泸州老窖黑盖等全国化品牌竞争[22] 管理层与战略调整 - 原董事长张联东请辞 新董事长顾宇接任[3] - 前管理层将问题归咎于品牌焕新乏力/产品利润透明度不足/渠道库存高压/营销体系转型迟滞[9] - 公司面临内部运营效率下滑与外部竞争环境共同作用的多维承压[10] 行业整体状况 - 白酒行业存量竞争加剧 整体增速明显放缓[4] - 行业正处于周期底部 消费端承压使板块面临挑战[4] - 洋河曾凭借营销策略和"绵柔"口感引领行业潮流[5]
洋河股份:以消费者为中心推动可持续稳健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8-21 05: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7.96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44亿元 [1] 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7320.27万元 同比增长58.60% 主要因研发项目增加 [1] - 在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 公司加大研发经费投入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1] 行业背景 - 白酒行业竞争加剧 消费群体和需求变化对行业发展产生影响 [1] - 行业景气度承压 存量竞争格局加速演进 集中化和分化趋势凸显 [1] - 理性消费时代到来 消费者更青睐质价比高的白酒产品 [1] 产品策略 - 以产品创新、体验创新和模式创新为抓手 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1] - 对"海之蓝"等产品进行品质升级 挖掘绵柔品质内涵和规模优势 [2] - 推动科研技术成果应用 推进产品优化提质 [2] 市场策略 - 聚焦江苏市场和高地市场 优化资源配置 稳固重点市场 [2] - 对"梦六+"、"海之蓝"等主导产品控量稳价 帮助市场去库存和促动销 [2]
向下扎根 向上突破,老字号白酒要讲新故事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度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7.96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3.44亿元 [1] 经营策略 - 面对复杂外部环境和市场竞争形势,公司立足长远发展和理性发展 [1] - 聚焦主责主业,持续开展产品提质、品牌提升、渠道拓展、基础管理等提升工作 [1] - 进一步积蓄可持续发展动能 [1]
卖不动的白酒,占领山姆们的货架
虎嗅· 2025-08-12 16:13
白酒行业渠道变革 - 传统商超式微 山姆、盒马、胖东来等网红商超成为白酒品牌新战场 [1] - 商超卖酒进入第三阶段:从销售贴牌产品转向商超自营性价比产品 [24] - 白酒品牌与网红超市联名推出差异化产品以打破价格同质化困境 [30][31] 名酒品牌渠道策略调整 - 五粮液52度五粮春1L装以399.9元价格在山姆试饮台推广 [10][13] - 酒鬼酒与胖东来合作推出200元/瓶酒鬼·自由爱 上市即遭抢购并实施限购 [5][27] - 山姆投放原价飞天茅台达12万瓶(1月6.6万瓶/3月3万瓶/4月2.4万瓶)作为引流商品 [21] 网红商超白酒销售表现 - 山姆白酒SKU超80个 涵盖茅台/五粮液/汾酒等头部品牌 其中茅台29款/五粮液15款 [16] - 山姆APP热销榜:114.9元将军汾月销超1万件 142.9元圆习酒/999.9元五粮液/99.9元绿脖西凤月销均超5000件 [17] - 盒马与郎酒合作后销售额从1000万级增长至5000万级 与汾阳王合作清香壹号半年销售额破2000万元 [28] 产品定价与成本结构 - 酒鬼·自由爱定价200元/瓶 综合成本168.26元 毛利率15.87% 远低于传统高端白酒80%以上毛利率 [26] - 川酒集团与盒马合作推出三款光瓶酒:99元酱香壹号/29.9元52度浓香壹号/27.9元42度浓香壹号 [4][29] 行业价格体系变化 - 飞天茅台行情价从2024年1月近2700元持续走低至8月不足2000元 [33] - 价格倒挂现象覆盖60%企业 800-1500元价格带倒挂最严重 100-300元价格带动销最佳 [35][36] - T9品牌主力产品近5年降价幅度:茅台-36.15%/习酒-39.82%/洋河-23.16%/郎酒-21.79% [38] 酒企战略重点转移 - 泸州老窖将推动开瓶饮用列为2025年经营重点 通过数字化营销体系推动开瓶行动 [40] - 洋河股份强化开瓶政策 重点培育消费者习惯并推动海之蓝动销 [41] - 行业从压货思维转向注重动销与开瓶 每月收集开瓶量/入库量等数据作为考核依据 [43] 消费者结构变化 - 1985-1994年出生的普通白领和职场新人成为企业寻找细分市场的重要突破口 [43] - 消费者价格敏感度上升 百元价位段产品销售速度最快 宴饮和公务消费场景发生巨大变化 [35][37]
白酒三巨头,江苏一哥消失了
36氪· 2025-08-03 21:41
公司高层变动 - 洋河股份原董事长张联东突然请辞,47岁宿迁官员顾宇火速接任,成为A股百亿白酒军团中最年轻董事长[4][6] - 新董事长顾宇履历硬核,但缺乏白酒行业经验,面临库存高压、品牌定位模糊、渠道信任崩坏三大难关[7][8][9] 业绩下滑与行业地位变化 - 2024年营收暴跌12.83%至288.76亿元,净利润缩水33.37%至66.73亿元,行业排名从第三跌至第五[6][12] - 2025年一季度业绩继续跳水,净利润再降40%[6] - 2016-2020年营收增幅31.22%,远低于五粮液108.49%和山西汾酒143.13%的增速[15] 品牌与产品问题 - 高端产品梦之蓝M9官方指导价1999元,实际售价腰斩至741元,品牌溢价荡然无存[23] - 2024年中高端酒收入骤降14.79%,海之蓝、天之蓝受消费降级冲击[23] - 品牌定位模糊,母品牌价值被稀释,难以打破中端白酒的固化认知[21][23] 渠道与经销商困境 - 经销商更换率高达15%,远超行业5%的平均水平[38] - 8833家经销商平均每家贡献收入仅259万元,远低于茅台等竞争对手[40] - 江苏省内营收127.48亿元同比下降11.43%,省外营收158.44亿元同比下降14%[43][45] 战略调整与自救措施 - 推出59元高线光瓶酒,48小时销量破万瓶,登顶京东白酒热卖榜[27][29] - 光瓶酒战略可消化库存(存货周转天数898天)并切入50-100元大众市场[9][29] - 前董事长提出"二次创业"口号,曾推动营收从2020年200亿元提升至2023年331.26亿元[15] 市场竞争格局 - 今世缘省内营收从2020年47亿元增至2024年106亿元,严重挤压洋河江苏市场[43][44] - 行业呈现"铁打的茅五,流水的老三"格局,洋河被山西汾酒和泸州老窖反超[13] - 白酒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期,消费者趋向"三理性"(饮酒量、价格、风格偏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