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锂增强剂

搜索文档
德方纳米主要股东“掐点”减持 业绩深亏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年翻番
新浪财经· 2025-08-01 21:52
股东减持 - 公司持股5.01%的股东秦东栋计划减持不超过279.54万股,占总股本的1%,减持时间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的3个月内 [1] - 秦东栋通过协议受让方式于2024年11月27日完成股份过户,解禁期满6个月后立即宣布减持,属于"掐点"操作 [1] 经营状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20.04亿元,同比上升5.9%,但归母净利润仍亏损1.67亿元,同比亏损收窄9.51% [2] - 磷酸盐系正极材料销量达6.15万吨,同比增长36.85%,环比增长5.65%,但单吨亏损0.37万元,较2024年第四季度的1.1万元有所收窄 [2]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45天攀升至2024年底的92天,远超行业中位数70天,资金使用效率大幅降低 [2] - 2025年第一季度末流动比率仅为0.94,低于安全水平,短期偿债能力堪忧 [2] 改善措施 - 公司提出四大举措:优化产品结构(包括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和补锂增强剂应用)、强化运营管理(降本增效)、加速全球产能布局、坚定创新路线 [3] 市场预期与挑战 - 券商预测2025年下半年公司可能实现单季扭亏,但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期均遭下调 [4] - 行业面临系统性挑战:产能过剩导致加工费下行、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成本压力、新产品市场化进程存在不确定性 [4] - 大股东减持时机选择传递谨慎信号,与公司基本面形成相互映照关系 [4]
德方纳米不断推动技术创新—— 积极布局新能源新材料
经济日报· 2025-07-19 05:56
公司概况 - 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耕锂电池核心材料领域,推动技术创新,开发出自热蒸发液相合成法、纳米化、非连续石墨烯包覆等技术,提升电池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2] - 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自主研发纳米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补锂增强剂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 [2] - 2024年公司营收规模超76亿元,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达20亿元以上 [2] 技术突破 - 公司2007年将纳米技术应用于电池正极材料领域,解决传统微米量级磷酸铁锂性能不足问题,开发出循环寿命长、导电性能优异、安全稳定的纳米磷酸铁锂 [3] - 创新自热蒸发液相合成法解决纳米颗粒均匀分散问题并降低生产成本,2008年实现产业化应用 [3] - 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15亿元,推出非连续石墨烯包覆技术、离子掺杂技术、纳米建构技术等,搭建多技术路线型号体系 [4] - 新一代超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验证进展顺利,满足更高能量密度需求 [4] - 磷酸锰铁锂研发成功,具备高电压、高能量密度、低瓦时成本优势,年产11万吨 [4] - 补锂增强剂项目年产5000吨已投产,2024年出货量同比增长500%以上,获海内外客户认证 [5] 研发体系 - 德方纳米锂动力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面积2200平方米,含20个实验室,2024年通过国家认可实验室评审 [6] - 拥有省市级纳米电极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与高校建立博士后联合培养机制,研发团队含博士10人、研究生150余人 [6] - 申请专利880余项,其中90%以上为发明专利,主导及参与制定各级标准40余项(国家标准24项) [7] 绿色发展 - 广东佛山、云南曲靖、四川宜宾建有大型研发与生产基地,曲靖基地2023年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8] - 绿电使用比例达90%以上,部署智慧化能源管理平台实现能耗实时监控与分析 [8] - 提升二次锂循环利用率,以"循环经济"推动绿色工厂建设 [9] - 2023年成立EHS专家顾问委员会,强化环保与安全管理 [10] 战略规划 - 以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为核心,布局锂电体系全生态材料研发,瞄准高能量密度、强安全可靠、长循环寿命、低成本消耗目标 [10]
德方纳米补锂增强剂出货量增超500% 子公司三次“引战”投后估值升至21.97亿
长江商报· 2025-06-13 07:30
德方创域增资扩股 - 德方纳米旗下控股子公司德方创域完成年内第三次增资扩股,投后估值攀升至21.97亿元 [1] - 三次增资投后估值分别为19.47亿元、20.97亿元、21.97亿元 [1] - 最新增资方包括国信资本、成都产投、芯云基金等具备国资背景的战略投资者 [2] 德方创域财务与业绩 - 截至2025年3月底,德方创域总资产11.39亿元,净资产4.02亿元 [3] - 2024年营收5019.43万元,净利润亏损1.31亿元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334.60万元,净利润亏损4451.64万元 [3] - 增资协议要求2025-2028年累计扣非净利润达标,否则触发回购条款 [3] 补锂增强剂业务表现 - 2024年德方创域建成5000吨/年补锂增强剂产能,较2023年增长300% [1] - 2024年补锂增强剂出货量同比增长超500%,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 [1] - 德方纳米2024年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产量23.66万吨(同比+15.31%),销量22.57万吨(同比+5.52%) [4] 德方纳米整体经营 - 2024年公司营收76.13亿元(同比-55.15%),净利润亏损13.38亿元(同比减亏)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0.04亿元(同比+5.90%),毛利率环比转正至0.30% [4] - 2024年研发投入2.48亿元,聚焦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及锂电生态材料创新 [5] 技术研发优势 - 公司自主研发的"自热蒸发液相法合成纳米磷酸铁锂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5] - 补锂增强剂技术处于行业前沿,持续推进新一代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等产品研发 [5]
德方纳米控股子公司德方创域再度引入战投 投后估值为21.97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10 11:53
公司融资动态 - 德方纳米控股子公司德方创域引入国信资本、成都产投、芯云基金等战略投资者,合计增资1亿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435.57万元,取得4.55%股权,投后估值21.97亿元 [1] - 增资完成后德方创域注册资本由9131.89万元增至9567.46万元,德方纳米持股比例降至42.84%但仍保持控制权 [1] - 2025年内德方创域已发布三则增资公告:1月投后估值19.47亿元,3月增资1.5亿元投后估值20.97亿元,6月最新估值21.97亿元 [2] 战略投资者背景 - 国信资本为深圳市国资委下属公司,成都产投为成都市国资委下属企业,芯云基金具有四川国资背景 [1] 业务发展情况 - 德方创域主营补锂增强剂业务,产品可提升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能量密度等关键指标且不增加瓦时成本 [2] - 截至2024年末已建成5000吨/年补锂增强剂产能 [2] - 补锂增强剂是固态/半固态电池重要材料,在部分客户中已实际应用,固态电池体系添加比例高于液态电池 [3]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收1537.86万元,2024年营收5019.43万元(同比增长226%),2025年1-4月营收1334.6万元 [3] - 2023年净亏损1.7亿元,2024年净亏损1.31亿元(收窄23%),2025年1-4月净亏损4451.64万元 [3] 市场表现 - 2024年补锂增强剂出货量同比增长超500%,市场占有率居行业第一 [3] - 2024年多个定点项目产品陆续发布 [3]
德方纳米(300769) - 2025年4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30 21:51
生产基地与市场拓展 - 西班牙生产基地已完成 ODI 备案及经营者集中审核,正按计划推进后续工作,公司将建立海外销售体系,推进海外基地建设,拓展海外市场 [2] - 公司密切关注国际贸易环境,发挥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加快海外基地建设,加强风险管理,推动可持续发展 [5] 营收与利润改善措施 - 优化产品结构,推进新型号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和补锂增强剂等新产品应用 [2] - 强化运营管理,围绕“降成本、压费用、提周转、细管理、控风险”开展工作,降本增效已取得显著效果 [2] - 加速全球产能布局,推进西班牙生产基地建设,拓展国内外市场 [2] - 坚持创新路线,聚焦研发资源,围绕“一核、多元”布局研发新产品,推动产品和技术创新升级 [2] 产能情况 - 已建成磷酸铁锂产能 26.5 万吨/年,磷酸锰铁锂产能 11 万吨/年,补锂增强剂产能 5000 吨/年,还有调试中的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产能 8 万吨/年 [3] 原材料与价格战应对 - 碳酸锂价格波动幅度收窄,公司通过拓展锂源供应渠道、加强采购和库存管理、加快存货周转及开展套期保值等措施应对 [3] - 行业价格战短期使企业盈利承压,长期推动技术迭代和行业高质量发展,公司将提升技术和管理能力应对 [3] 风险评估与应对 - 公司可能面临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技术迭代、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风险 [4] - 通过推进技术升级、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供应链管理体系等措施应对风险 [4] 产品工艺优势 - 公司液相法可实现离子级均匀混合,精准控制元素比例,粒径均一可控,产品一致性、稳定性好,加工和倍率性能优异,循环寿命长 [4] - 液相法可生产高压实磷酸铁锂产品,第四代高压密产品已批量出货,超高压密新产品验证进展顺利 [4] 一季度产销情况 - 2025 年第一季度,磷酸盐系正极材料销量 6.15 万吨,同比增长 36.85%,环比增长 5.65% [5] - 第四代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已批量出货,应用于动力端,出货量占比将提升 [5] 补锂剂情况 - 补锂增强剂已获海内外多家客户项目认证,在多领域和电池体系有项目定点,进度业内领先 [5] - 目前产能 5000 吨/年,2024 年出货量同比增长 500%,预计 2025 年出货量进一步提升 [5] - 补锂增强剂可提高电池多方面性能,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将加大开拓力度,推动市场化应用和产品迭代升级 [5] 关联交易与电池回收 - 与子公司曲靖华祥科技业务往来主要产品为其回收的锂铁磷原材料 [6] - 曲靖华祥科技从事新能源电池回收再利用业务,采用湿法回收工艺,实现废旧资源有效回收与再利用 [6] ESG 投入 - ESG 投入是构建企业长期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初期投入可转化为财务回报与社会价值 [7] - 公司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针和理念,开展温室气体核查、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等工作,推动绿色低碳与降成本融合 [7][8] 管理层薪酬制度 - 公司董事会下设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制定相关薪酬和绩效管理制度,管理层薪酬依据岗位和考核情况确定,与企业长期价值和员工福祉绑定 [8] 衍生品投资 - 公司开展商品套期保值业务以规避锂盐价格波动影响,2024 年盈利,具体对冲情况需综合判断 [8] 行业破局 - 磷酸铁锂行业破局需“政策刚性约束 + 市场柔性调节”,短期淘汰落后产能,中长期推动技术和产品升级 [9] - 公司将提升技术和创新能力,改善经营状况,为股东创造价值 [9]
德方纳米(300769) - 2025年4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9 22:08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产量23.66万吨,销量22.57万吨,产销量居行业前列;实现营业收入76.13亿元,同比下降55.15%;归母净利润 -13.38亿元,同比减亏18.25% [2] - 2025年第一季度,磷酸盐系正极材料销量6.15万吨,同比增长36.85%;实现营业收入20.04亿元,同比增长5.9%;归母净利润 -1.67亿元,同比减亏9.51%,业绩仍承压但亏损幅度收窄 [2] 产品竞争力 - 磷酸铁锂方面推出多款新产品,具备高压实密度、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第四代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实现批量出货 [3] - 磷酸锰铁锂产品性能与产能规模行业领先,是已建成规模最大的磷酸锰铁锂产能;第一代产品已批量装车,第二代验证进展顺利;2024年全年销量同比增长超200%,乘用车领域出货量居行业第一 [3] - 补锂增强剂在液态、半固态、固态电池体系均有应用,多个定点项目产品陆续发布,产业化进程加速;2024年全年出货量同比增长超500%,市场占有率居行业第一 [3] 投资者问答 出货量 - 2024年第四季度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出货量5.82万吨,2025年第一季度出货量6.15万吨 [3] 在建工程 - 2025年第一季度在建工程增加主要源于技改项目和原材料自制项目 [3] 高压实产品 - 高压实产品已批量出货,主要应用在动力端,随着落地项目增加,出货量占比会持续提升 [3] 海外扩产 - 与海外客户积极沟通,与海外头部电池企业有接触,动力和储能领域验证进展顺利;已公告与ICL在西班牙合资建设磷酸铁锂生产基地,项目按计划推进 [3][4] 海外项目合资原因 - ICL是全球化企业,有丰富海外运营经验,在供应链和市场端有布局,在西班牙有建厂经验;合资模式可发挥双方优势,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拓展海外市场,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5] 磷酸锰铁锂预期 - 公司最早布局磷酸锰铁锂产能,产品性能与产能规模领先,第一代产品已批量装车,乘用车领域出货量居首,预计未来出货量随车型增加而提升 [6] 补锂增强剂应用 - 产品获海内外多家客户项目认证,在多应用领域及电池体系有项目定点,进度业内领先;已建成产能5000吨/年,2024年出货量同比增长500%,预计2025年出货量进一步提升,市场空间广阔 [7] 产能规划 - 已建成磷酸铁锂产能26.5万吨/年,磷酸锰铁锂产能11万吨/年,补锂增强剂产能5000吨/年,还有调试中的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产能8万吨/年;2025年推动已建成产能释放,未来新增产能根据下游市场需求推进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