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成本压力
icon
搜索文档
德方纳米主要股东“掐点”减持 业绩深亏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年翻番
新浪财经· 2025-08-01 21:52
股东减持 - 公司持股5.01%的股东秦东栋计划减持不超过279.54万股,占总股本的1%,减持时间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的3个月内 [1] - 秦东栋通过协议受让方式于2024年11月27日完成股份过户,解禁期满6个月后立即宣布减持,属于"掐点"操作 [1] 经营状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20.04亿元,同比上升5.9%,但归母净利润仍亏损1.67亿元,同比亏损收窄9.51% [2] - 磷酸盐系正极材料销量达6.15万吨,同比增长36.85%,环比增长5.65%,但单吨亏损0.37万元,较2024年第四季度的1.1万元有所收窄 [2]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45天攀升至2024年底的92天,远超行业中位数70天,资金使用效率大幅降低 [2] - 2025年第一季度末流动比率仅为0.94,低于安全水平,短期偿债能力堪忧 [2] 改善措施 - 公司提出四大举措:优化产品结构(包括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和补锂增强剂应用)、强化运营管理(降本增效)、加速全球产能布局、坚定创新路线 [3] 市场预期与挑战 - 券商预测2025年下半年公司可能实现单季扭亏,但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期均遭下调 [4] - 行业面临系统性挑战:产能过剩导致加工费下行、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成本压力、新产品市场化进程存在不确定性 [4] - 大股东减持时机选择传递谨慎信号,与公司基本面形成相互映照关系 [4]
KVB App:经济活动微升但前景偏悲,通胀或在夏末加速上涨
搜狐财经· 2025-07-17 09:11
经济活动回升但前景中性偏悲观 - 近几周美国经济活动有一定程度回升 但整体对未来前景持"中性偏悲观"态度 [3] - 与上一份报告相比情况好转 上一份报告中一半地区经济活动出现轻微下降 [3] - 不确定性持续处于高位 企业保持谨慎态度 [3] 成本压力与价格上涨 - 所有地区均报告价格上涨现象 企业感受到"与关税相关的投入成本压力" [3] - 多个行业预计未来几个月成本压力将持续高位 夏末消费者价格可能加速上涨 [3] - 部分企业在关税实施前提价 部分企业选择等待政策明朗后再调价 [4] - 原材料和零部件因关税上涨 企业面临利润压缩或转嫁成本给消费者的两难选择 [5] 企业应对策略分化 - 部分企业提前提价以保障利润 部分企业观望等待政策稳定 [5] - 企业消化关税实施前囤积的库存 推迟价格调整 [4][5] - 金属加工厂业务量稳定但预期"未来将大幅下滑" [4][6] 移民劳工流失与生产受阻 - 移民劳工流失直接影响企业生产效率 依赖移民劳工的行业面临劳动力短缺 [1][4] - 劳动力短缺导致生产计划受阻和成本上升 [4] 制造业回流与潜在影响 - 少数制造业企业受益于潜在回流趋势 [3] - 制造业回流需要时间、资金和产业链支持 在当前环境下转化难度大 [6]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 - 贸易政策快速变动使企业举步维艰 [1] - 政策不确定性导致企业难以制定长期规划 采取保守策略抑制经济活力 [6]
五矿期货早报有色金属-20250620
五矿期货· 2025-06-20 10: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外地缘局势反复,有色金属价格跟随风险偏好波动,各品种受产业供需、成本等因素影响,走势分化,部分品种短期维持高位震荡或偏弱运行,关注库存变化及下游需求启动情况对价格的影响 [1][3][4] 各品种总结 铜 - 昨日伦铜收跌0.32%至9619美元/吨,沪铜主力合约收至78280元/吨;LME库存减少4025至103325吨,注册仓单量维持低位,注销仓单比例下滑至47.5%,Cash/3M升水133美元/吨;国内电解铜社会库存较周一小幅减少,保税区库存微增,上期所铜仓单减少0.2至4.5万吨,维持偏低水平,上海、广东地区现货升水期货均为145元/吨;国内铜现货进口亏损缩至1100元/吨左右,洋山铜溢价持平;精废价差缩至1100元/吨左右,废铜替代优势降低 [1] - 海外地缘局势反复,铜跟随风险偏好波动;产业上铜精矿粗炼费延续偏弱,原料供应紧张情绪有所强化,低库存下铜价支撑仍强,但需求韧性有所减弱将限制铜价的向上高度,预计短期价格维持高位震荡;关注LME市场库存变化对情绪面的指引;今日沪铜主力运行区间参考77600 - 78800元/吨,伦铜3M运行区间参考9500 - 9700美元/吨 [1] 铝 - 昨日伦铝收跌0.82%至2525美元/吨,沪铝主力合约收至20540元/吨;沪铝加权合约持仓量64.6万手,环比增加1.7万手,期货仓单减少0.3至5.4万吨,维持偏低水平;国内铝锭社会库存录得44.9万吨,较周一减少0.9万吨,较上周四减少1.1万吨,主流消费地铝棒库存13.5万吨,较周一增加0.3万吨,较上周四增加0.7万吨,昨日铝棒加工费回升;华东现货升水期货180元/吨,环比下调10元/吨,下游接货意愿维持偏弱;外盘LME铝库存34.5万吨,环比减少0.2万吨,注销仓单比例下滑至6.7%,Cash/3M维持小幅升水 [3] - 海外地缘局势反复,原油价格上涨推升了海外铝成本,但需求担忧对情绪面构成压制;产业上国内铝库存依然处于多年低位,加之美国钢铝关税存在边际缓和迹象,铝价还有冲高的可能,而价格抬升后下游需求转弱将抑制上方高度,短期铝价或震荡整理,近强远弱格局有望维持;今日国内主力合约运行区间参考20300 - 20700元/吨,伦铝3M运行区间参考2480 - 2550美元/吨 [3] 铅 - 周四沪铅指数收涨0.70%至16932元/吨,单边交易总持仓7.99万手;截至周四下午15:00,伦铅3S较前日同期涨10至1992美元/吨,总持仓15.11万手;SMM1铅锭均价16775元/吨,再生精铅均价16725元/吨,精废价差50元/吨,废电动车电池均价10225元/吨;上期所铅锭期货库存录得4.38万吨,内盘原生基差 - 165元/吨,连续合约 - 连一合约价差 - 10元/吨;LME铅锭库存录得28.95万吨,LME铅锭注销仓单录得7.71万吨;外盘cash - 3S合约基差 - 31.32美元/吨,3 - 15价差 - 60.9美元/吨;剔汇后盘面沪伦比价录得1.185,铅锭进口盈亏为 - 515.36元/吨;据钢联数据,国内社会库存微降至5.12万吨 [4] - 下游蓄企降价促销,终端采买乏力,蓄企开工率较上周虽有回暖但提货状况欠佳,下游消费维持较弱;银价上行后,原生铅冶利润抬升,原生铅冶开工率再升至70%一线的历史高位;再生铅利润维持低位,但由于原生开工高企、下游收货放缓,再生铅成品库存维持2.9万吨的高位,下方支撑乏力,预计铅价维持偏弱运行 [4] 锌 - 周四沪锌指数收跌0.74%至21691元/吨,单边交易总持仓26.47万手;截至周四下午15:00,伦锌3S较前日同期跌39至2617美元/吨,总持仓20.79万手;SMM0锌锭均价21990元/吨,上海基差140元/吨,天津基差150元/吨,广东基差305元/吨,沪粤价差 - 165元/吨;上期所锌锭期货库存录得0.86万吨,内盘上海地区基差140元/吨,连续合约 - 连一合约价差185元/吨;LME锌锭库存录得12.83万吨,LME锌锭注销仓单录得3.32万吨;外盘cash - 3S合约基差 - 30.04美元/吨,3 - 15价差 - 49.57美元/吨;剔汇后盘面沪伦比价录得1.147,锌锭进口盈亏为 - 490.8元/吨;据上海有色数据,国内社会库存小幅录增至7.96万吨 [6] - 锌矿维持过剩态势,锌冶炼厂利润长期横移后再度抬升,锌锭亦有较大增量预期,终端消费乏力;虽然国内锌锭社会库存再度去库,但锌锭在途库存与下游原料库存亦有抬升,整体国内显性库存企稳,后续仍有较大下行风险 [6] 锡 - 2025年6月19日,沪锡主力合约收盘价263300元/吨,较前日下跌0.65%;国内上期所期货注册仓单较前日增加39吨,现为6613吨;LME库存较前日增加25吨,现为2200吨;上海现货锡锭报价263500 - 265500元/吨,均价2645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持平;上游云南40%锡精矿报收252400元/吨,较前日上涨100元/吨 [7] - 目前缅甸复产进度偏慢,短期镍矿原料紧缺现象明显;需求端,光伏行业随着抢装机的结束,华东部分光伏锡条生产商订单小幅下滑,华南地区下游反馈,电子行业逐步进入淡季,下游终端观望情绪比较重,对高价原料接受度有限,现货实际鲜有成交;整体而言,锡矿短期供应紧缺明显,上游企业惜售情绪较强,但终端对高价原料接受度有限,产业链上下游陷入僵持,预计国内锡价短期将于250000 - 270000元/吨区间震荡运行,LME锡价将于31000 - 33000美元/吨 [7][8] 镍 - 周四镍价震荡运行;镍矿方面,紧缺现象仍存,但边际有所缓解,下游铁厂利润亏损下,对高价镍矿接受度有限,预计后市将有所走弱;镍铁方面,不锈钢需求疲软对镍铁价格形成拖累,镍铁最新成交价为930元/镍;中间品方面,6月印尼MHP项目恢复生产,MHP产量有所回升,同时考虑到下游成本压力较大,预计后市中间品价格存在一定下行空间;硫酸镍方面,前驱体厂需求未呈现回暖态势,对当前原料价格接受度偏低,预计短期硫酸镍价格将进一步走弱;精炼镍方面,基本面暂无明显矛盾,现货整体成交一般,俄镍资源有所紧缺但其余品牌相对充足 [9] - 精炼镍供需过剩格局不改,库存虽有阶段性去化但难以维持,成本端支撑弱化或引发负反馈行情,带动镍价进一步下跌;短期沪镍主力合约价格运行区间参考115000 - 128000元/吨,伦镍3M合约运行区间参考14500 - 16500美元/吨 [9] 碳酸锂 - 五矿钢联碳酸锂现货指数(MMLC)晚盘报59,961元,较上一工作日 - 0.24%,其中MMLC电池级碳酸锂报价59,400 - 61,000元,均价较上一工作日 - 150元( - 0.25%),工业级碳酸锂报价58,200 - 59,200元,均价较前日 - 0.17%;LC2509合约收盘价60,060元,较前日收盘价 + 0.30%;贸易市场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参照主力合约平均升贴水报价 + 200元 [11] - 本周国内碳酸锂产量环增1.8%至18,462吨;碳酸锂库存报134,901吨,环比上周 + 1,352吨( + 1.0%),其中上游 + 972吨,下游和其他环节 + 380吨;碳酸锂基本面未出现实质好转,在商品反弹氛围下表现相对弱势;国内供给显现出较强的韧性,库存高位承压,短期底部偏弱震荡概率较高;后续建议留意矿端扰动;今日广期所碳酸锂2509合约参考运行区间59,300 - 60,700元/吨 [11] 氧化铝 - 2025年6月19日,截止下午3时,氧化铝指数日内下跌0.65%至2892元/吨,单边交易总持仓44.7万手,较前一交易日增加0.2万手;现货方面,广西、贵州、河南、山东、山西和新疆价格分别下跌10元/吨、10元/吨、10元/吨、0元/吨、10元/吨和0元/吨;基差方面,山东现货价格报3210元/吨,升水07合约209元/吨;海外方面,MYSTEEL澳洲FOB价格维持367美元/吨,进口盈亏报 - 22元/吨,进口窗口关闭;期货库存方面,周四期货仓单报4.92万吨,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1万吨;矿端,几内亚CIF价格维持74美元/吨,澳大利亚CIF价格维持69美元/吨 [13][14] - 矿端扰动持续,但氧化铝产能过剩格局仍难改,氧化铝价格预计仍将以成本作为锚定,矿价为核心矛盾,年内矿价重心或将上移,预计几内亚铝土矿CIF将维持在70 - 85美元/吨的区间,对应山东地区冶炼成本为2700 - 3050元/吨,预计期价下半年将维持偏弱震荡;国内主力合约AO2509参考运行区间:2750 - 3100元/吨,需关注几内亚政策变动风险、氧化铝厂意外减产风险 [14] 不锈钢 - 周四下午15:00不锈钢主力合约收12575元/吨,当日 + 0.40%( + 50),单边持仓27.46万手,较上一交易日 - 7783手;现货方面,佛山市场德龙304冷轧卷板报12700元/吨,较前日持平,无锡市场宏旺304冷轧卷板报12700元/吨,较前日持平;佛山基差 - 75( - 50),无锡基差 - 75( - 50);佛山宏旺201报8350元/吨,较前日持平,宏旺罩退430报7750元/吨,较前日持平;原料方面,山东高镍铁出厂价报930元/镍,较前日 - 5;保定304废钢工业料回收价报8950元/吨,较前日持平;高碳铬铁北方主产区报价7800元/50基吨,较前日持平;期货库存录得114869吨,较前日 - 2110;据钢联数据,社会库存增加至115.74万吨,环比增加1.04%,其中300系库存69.21万吨,环比增加0.89% [16] - 目前市场青山系资源库存高企,持续对钢价形成压制;下游终端用户普遍持观望态度,市场实际成交清淡;当前行业整体面临成本压力,钢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代理商和贸易商普遍处于亏损经营状态;后续市场走势关键取决于下游需求端能否启动实质性补库,从而带动社会库存快速消化 [16]
【环球财经】英国服务业信心指数创两年半新低 成本压力加剧
新华财经· 2025-05-29 16:03
服务业信心与成本压力 - 英国服务业信心在截至5月的三个月里创下两年半新低,商业和专业服务公司信心指数从2月的-28降至5月的-43,为2022年11月以来最低 [1] - 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企业信心也有所下降,商业和专业服务公司的价格上涨预期以两年来最快速度提升,而面向消费者的服务公司价格上涨预期略有下降 [1] - 企业对雇主社保缴款增加250亿英镑(约合337.8亿美元)以及最低工资上调近7%感到担忧,这两项政策均于4月生效 [1] 获利预期与投资意向 - 商业和专业服务公司对下一季度的获利预期指数降至-47,为自2020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也不及前一季度的-36,除新冠疫情时期外,这是自2008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 [2] - 投资意向、业务量和招聘情况均有所下降 [2] 服务业PMI与经济前景 - 英国5月服务业PMI初值录得50.2,略高于预期的50和前值49,显示服务业缓慢回到增长区间 [2] - 尽管关税和贸易方面的好消息帮助企业恢复了一些信心,但对未来一年前景的信心仍然低迷 [2] 通胀压力与货币政策 - 成本和价格压力双双上升,英国央行对国内通胀压力持续存在担忧,目前正在密切关注服务价格以判断基础通胀压力的强度以及进一步降息的适当步伐 [1]
五年涨十倍,吉野家要把拉面卖成全球第一?
36氪· 2025-05-22 11:41
核心战略转型 - 公司提出到2035年成为全球最大拉面店的目标,将拉面业务定位为继国内和海外事业后的第三大业务板块,承担"进攻者"角色 [1] - 计划到2029财年拉面销售额从80亿日元(占比4%)增至400亿日元(占比13%),年均增长38%,总店数达500家 [1][2] - 拉面业务盈利能力目标五年内增长十倍,从4亿日元提升至40亿日元 [2] 业务布局与收购 - 截至2024年已收购4家公司旗下17个拉面品牌,包括Setagaya、Withlink等 [3] - 2024年收购拉面供应链企业宝产业(Takara Sangyo),计划以其作为全球扩张核心枢纽 [5] - 2025年1月收购知名连锁品牌Kirameki,完善产业链布局 [3] 财务数据与增长目标 - 2024财年净销售额2049亿日元(约10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93%,但净利润38亿日元(约19亿人民币)同比下降321% [7] - 各业务CAGR目标:吉野家64%(2024年1378亿→2029年1880亿)、はなまる92%、海外22%、拉面380% [2] - 2025财年拉面业务目标净销售额同比增长28亿日元(约1400万人民币) [5] 中国市场策略 - 中国大陆现有570家门店占海外总门店58%,是最大海外市场 [8] - 旗下花丸乌冬面品牌曾在中国经营11年后于2022年全面退出,丸龟制面同期退出 [8][9] - 面临日式拉面在中国市场性价比不足、创新乏力等挑战 [9] 转型动因 - 需减轻对牛肉饭单一产品的依赖,当前1200家牛肉饭店铺净增长率仅2% [5] - 牛肉及大米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同比增长06%,净利润承压 [7] - 菜单30年未更新,产品迭代速度落后本土快餐品牌 [5]
洽洽食品(002557):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成本压力致盈利承压,中期关注成本及需求变化
长江证券· 2025-05-02 17: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收入端稳健增长,2025年Q1因春节错配高基数等因素收入下滑;新采购季葵花籽原料成本上涨使公司业绩短期承压;展望全年,公司多元化渠道布局,坚果终端开拓,预计推出新品,明年葵花籽价格或下降,今年下半年盈利有望逐季修复,建议关注成本及需求变化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营业总收入71.31亿元,同比增长4.79%,归母净利润8.49亿元,同比增长5.82%,扣非净利润7.73亿元,同比增长8.86%;2024Q4营业收入23.74亿元,同比增长1.99%,归母净利润2.23亿元,同比下滑24.79%,扣非净利润2.15亿元,同比下滑24.69% [2][4] - 2025Q1营业总收入15.71亿元,同比下滑13.76%,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下滑67.88%,扣非净利润5808.45万元,同比下滑73.76% [2][4] 分品类收入情况 - 2024年葵花籽业务收入增长2.6%,打手瓜子、葵珍等新品增长略快,通过蓝袋新口味等保证主盘稳健增长;坚果业务收入增长9.74%,得益于聚焦小黄袋、推新品及礼盒销售增长 [10] - 2025Q1葵花籽及坚果业务均下滑 [10] 盈利能力情况 - 2024年归母净利率同比提升0.12pct至11.91%,毛利率同比提升2.02pct至28.78%,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1.16pct至14.4% [10] - 2024Q4归母净利率同比下滑3.35pct至9.41%,毛利率同比下滑3.46pct至25.83%,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0.99pct至13.51% [10] - 2025Q1归母净利率同比下滑8.28pct至4.92%,毛利率同比下滑10.97pct至19.47%,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0.29pct至15.39% [10] 未来展望 - 公司加大多元化渠道布局,坚果终端开拓,预计推出新品;明年葵花籽价格大概率下降,今年下半年盈利有望逐季修复 [10]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 - 2026年EPS分别为1.43/1.84元,对应PE分别为17/13倍 [10] 财务报表预测指标 - 给出2024A - 2027E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基本指标预测数据 [15]
利润正增能否延续?——工业企业效益数据点评(25.03)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4-27 23:49
核心观点 - 2025年3月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回升至0.8%,较前值-0.3%改善,营收累计同比提升至3.4%[3][8] - 利润回升主要驱动因素为营收改善(贡献利润同比上行6.2%),费用和其他损益等短期指标贡献3.8%和0.3%,但成本压力拖累利润5.9%[4][8] - 煤炭冶金链实际营收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至6.3%,下游消费行业营收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至9.2%,石化产业链实际营收增速微升0.5个百分点至5.2%[4][15] 行业成本结构 - 整体工业企业成本率达85.8%,为2020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下游消费制造业成本率环比激增247.4bp至83.7%,远超季节性增幅(+181.9bp)[20][22] - 家具、食品、服装行业成本率分别环比上升258.8bp、155.5bp、142.7bp,反映中下游产能利用率不足导致的刚性成本压力[20] - 冶金链和石化链成本率虽环比下降34bp和12.9bp,但改善幅度不及2019年以来3月平均降幅(72.7bp和83.2bp),金属制品、橡胶塑料等行业成本率未改善[25][27] 分行业表现 - 装备制造业利润显著改善:有色压延、电气机械、金属制品利润同比分别上升34.3、25.2、22.5个百分点至54.8%、22.8%、23.5%[43] - 下游行业利润承压:汽车、服装服饰利润同比降幅扩大39.8和25.8个百分点至-28.5%和-31.5%[43] - 文教工体娱、非金属制品、印刷行业营收增速分别提升8.7、6.5、6.4个百分点至6.6%、-2.3%、5.9%[46] 企业所有制差异 - 私营企业利润同比大幅回升26.4个百分点至17.4%,营收增速提升2.5个百分点至4.8%[51][53] - 股份制企业利润和营收同比分别上升5.7和1.4个百分点至3.7%和4.6%,而国企利润同比下滑9.2个百分点至-7.1%[51][53] 库存与需求 - 3月末产成品存货名义同比持平于4.2%,实际库存同比7.2%,上游实际库存增速跳升12.2个百分点至16.8%,超过中游(4.9%)和下游(8.1%)[55][62] - PPI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至-2.5%,工业增加值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至7.7%,显示"量"对利润的支撑作用强于价格[34][37] 未来展望 - 国际大宗价格回落或缓解石化链成本压力,但中下游产能利用率偏低问题持续,叠加关税加码可能抑制利润率修复[31][71] - 历史数据显示关税加征行业利润率会出现"超额"下行,利润增速降幅可能超过营收增速[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