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
搜索文档
跨越山海展新途
经济日报· 2025-11-17 06:20
物流枢纽战略定位 -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的始发站,物流被强调为实体经济的“筋络”[1] - 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对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1] 物流枢纽能级提升 - 当地通过加快枢纽网络体系建设、加强物流产业集群打造和完善口岸配套功能来持续提升国际物流枢纽能级[1] - 通过“区港联动”打通数据壁垒,综合作业效率提升10%以上[1] 制度创新与效率提升 -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聚焦通关便利化、口岸数字化和降本增效[1] - 内陆口岸首个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落地,商品通关时间由15天压缩至30分钟[1] - 药食同源商品仓储成本降低50%[1] 通道运营数据与网络拓展 -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货物运输品类由最初的50多个增加至1316种[2] - 通道辐射我国18省75市163个站点,通达全球127个国家及地区的577个港口[2] - 今年以来,通道班列已累计运输货物突破120万标箱,同比增幅超过63%[2]
出山入海 通达世界
广西日报· 2025-11-07 10:53
文章核心观点 - 广西通过六年深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在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基建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构建起贯通中国内陆腹地、连接东盟各国、辐射全球的立体交通网络 [7] - 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显著提升了物流效率并降低了成本,带动了区域贸易增长和产业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2][13][15] - 未来随着平陆运河通航、黄百铁路推进等关键项目落地,广西将进一步巩固其国际门户枢纽地位,强化中国与东盟的互联互通 [16][17][18]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平陆运河累计完成投资约621.5亿元,占总投资85.5%,累计完成土石方开挖约2.95亿立方米,占总量93.6%,计划2026年建成通航,届时将缩短西南地区货物出海内河航程560公里以上 [8] - 崇左至凭祥铁路进入满图试运营阶段,预计年底正式运营,将使南宁至凭祥列车最快运行时间从4个多小时压缩到1个多小时 [9] - 乐望高速累计完成投资116.3亿元,占批复概算90.8%,正冲刺年底建成,该线路桥隧比高达79.01% [10] - 广西已建成与湘、黔、滇3省衔接的省际高速公路通道达14条,公路网络辐射能力持续增强 [11] 通道运营效能与贸易增长 - 柳州汽车零部件通过铁海联运班列出口到印尼仅需十天左右,大大缩短运输时限和成本,出口市场已拓展至40多个国家和地区 [12] - 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加快构建,预计2027年底沿线将建成加氢站超40座,加氢量达1.2万吨,干线双向潜在货源年达22万标箱 [13] - 凭祥铁路口岸实现快速通关,进出口业务办理时间从3小时压缩至3分钟,今年前三季度进出口货运量56.7万吨(同比增长92.4%),货值59.4亿元(同比增长78.9%) [14] - 通道沿线省份经广西进出口贸易额从2019年3448亿元增至2024年6769亿元,增长近1倍,今年1—7月达4463亿元,同比增长18% [15] 未来发展规划与目标 - 北部湾港争取到2030年实现港口货物通过能力超6.5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超1600万标箱,“十五五”期间拟投资建设42个重大泊位工程 [16] - 西江航运干线正进行扩能改造,明年将实现3000吨级以上船舶从南宁直达粤港澳地区,并与平陆运河衔接形成江海联运大通道 [16] - 黄百铁路预计2028年通车,将缩短出海铁路里程约120公里;黔桂铁路增建二线工程已开工 [17] - 乐望高速全线贯通后,贵州望谟到广西乐业时间将从2小时缩短至约30分钟,并形成“贵州—百色—龙邦口岸”快速通道 [17]
西部陆海新通道前三季度货运量突破109万标箱
中国新闻网· 2025-10-02 06:08
核心观点 -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前三季度发送集装箱货物突破109万标箱,同比增长70.3%,增速创新高,全年运量有望突破130万标箱,总运量将突破500万标箱 [1] - 通道已形成物流带动贸易、贸易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格局,并催生出新型产业合作模式,成为新的贸易增长点 [2] 运输表现与规模 - 前三季度累计发送集装箱货物突破109万标箱,同比增长70.3% [1] - 仅用247天就突破100万标箱,而首个百万标箱耗时四年多才完成 [1] - 全年班列发货量有望突破130万标箱,总运量将突破500万标箱 [1] - 通道已从最初1条线路拓展至26条常态化运行线路 [1] - 铁海联运班列已辐射中国18省(区)75市163个站点,通达全球127个国家及地区的577个港口 [2] 网络覆盖与联动 - 线路覆盖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西部主要省区市 [1] - 与中欧班列实现无缝衔接 [1] 货物品类与贸易 - 通道运输货品已扩展至1316个品类,涵盖电子产品、机械装备、食品加工等领域 [2] - 南非矿产品、澳大利亚锂辉石、东南亚橡胶等资源进口量显著增长 [1] - 中国西部特色产品如甘肃马铃薯、宁夏枸杞、重庆柠檬等农产品加速出口 [1] - 重庆、成都等地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密集出口中东和东南亚市场,形成新的贸易增长点 [2] 产业合作模式 - 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研发—广西制造—东盟组装”、“柳州研发和零部件生产—印尼整车组装和市场销售”、“海外原材料—广西精深加工”等新型产业合作模式 [2] - 新型产业合作模式逐步成熟,形成物流带动贸易、贸易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格局 [2]
从物流大通道到国际经济走廊
广西日报· 2025-09-25 11:33
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量增长 -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年货物发送量从2017年3382标箱增长至2024年96万标箱,实现8年增长283倍 [3] - 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从2019年382万标箱增长至2024年902万标箱,年均增长18.7% [5] - 2024年1-8月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640.6万标箱,同比增长10%,千万标箱大港目标有望年内实现 [5] 基础设施与运输网络扩展 - 铁路东线完成焦柳铁路怀化至柳州段电气化改造,中线提前开通贵南高铁,西线推进黄百铁路建设,实现铁山港、钦州、防城港主要港区进港铁路全覆盖 [4] - 班列从最初1条"渝桂新"线路扩展至常态化开行北部湾港至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24条图定运行线路,其中以北部湾港、湛江港为起点的线路达14条 [6] - 运输网络形成以北部湾港为主要进出海节点、以重庆和成都为运营中心、覆盖西部主要城市的布局,并与中欧班列实现无缝衔接 [6] 运营效率提升与规则优化 - 推动北部湾港海铁联运一体化改革,海铁联运集装箱单次转运时间由3小时缩短至1.5小时,综合作业效率提高30% [7] - 实行钦州、铁山港、防城港地区三大港口路企合署办公,实现信息共享和无纸化交接,推动多式联运"一单制"和全程定价机制 [7] - 在东盟国家主要港口设立铁路集装箱还箱点并降低集装箱运价,为经营主体提供规范便利高效的服务 [7] 通道经济与产业带动效应 - 运输品类从最初陶瓷、板材等50多个增加至粮食、汽车配件、电脑配件等1316种,辐射国内18省75市163个站点,通达全球127个国家及地区577个港口 [7] - 开通"北部湾港—成都—波兰、德国"、"阿联酋—钦州—兰州"汽车班列、"重庆—钦州—迪拜"铁路JSQ车+海运滚装船专列等多条新线路 [5] - 平陆运河经济带初步形成,新能源、绿色化工、先进装备制造等年产值超百亿元产业集群兴起,沿边临港产业园区承接转移培育新兴产业 [5] 物流时效与成本优势 - 重庆至东盟国家货物运输时间从原来靠江海联运一个月左右缩短至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最快4天到达越南 [3] - 西部陆海新通道从"通道经济"加速向"物流+经贸+产业"发展模式优化升级,提升西部沿线省区市企业出口竞争力并吸引产业向内陆聚集 [5]
活力中国调研行|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量8年增长283倍
中国经营报· 2025-09-23 17:17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运营表现 - 截至2024年年底,班列累计运输货物达96万标箱,实现8年增长283倍 [1] - 截至2025年9月4日,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年度发运量首次突破100万标箱 [1] - 预计2025年全年发送量有望突破130万标箱,总运量将超500万标箱 [1] - 2017年至2024年各年发送集装箱货物量分别为3382标箱、5.34万标箱、9.4万标箱、31.3万标箱、63.2万标箱、75.6万标箱、86万标箱、96万标箱 [2] 物流效率与战略意义 - 以重庆为例,选择西部陆海新通道相比传统长江水运,物流时间可压缩约25天 [2] - 通道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1] - 通道建设对于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1] 线路网络拓展与产业影响 - 陆续开通多条新线路,如"北部湾港—成都—波兰、德国"班列、"海南—钦州—西安"粮油班列等 [3] - 新线路提升了我国西部沿线省区市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为后续产业出口提供可复制经验 [3] - 吸引了更多产业向西部内陆聚集,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3] 运输货物品类与辐射范围 - 货物运输品类由最初的50多个种类增加至目前的1316种,包括粮食、汽车配件、电脑配件等 [5] - 班列辐射我国18省75市163个站点,通达全球127个国家及地区的577个港口 [5] - 从北部湾港发送到中国西南腹地的货物主要有柬埔寨大米、泰国香水椰等;出口货物主要有新能源、新材料、机电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5]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建设 - 2019年8月,西部陆海新通道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5] - 2021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方案,要求更高质量、更优水平建设通道 [6] - 国铁南宁局扎实推进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电气化改造、开通高铁、推进新线建设,实现主要港区进港铁路全覆盖,不断扩充通道运输能力 [6]
铁海联运8年: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增长283倍
证券时报· 2025-09-19 02:01
业务规模增长 -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集装箱发送量从2017年的3382标箱增长至2024年的96万标箱,8年间增长283倍 [1] - 截至2025年8月底,货物运输品类由最初的50多种增加至目前的1316种,包括粮食、汽配件、电脑配件等 [1] 网络覆盖范围 - 通道业务辐射中国18个省(区、市)的75个城市,覆盖163个站点 [1] - 业务网络通达全球127个国家及地区的577个港口 [1]
钢铁丝路铺就内联外通新坦途
广西日报· 2025-08-11 09:48
铁路货运与贸易增长 -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上半年发送货物74.6万标箱,同比增长76.9% [2] - 广西始发中越班列上半年发送出口货物1.887万标箱,同比增长283% [2] - 东兴市站到发旅客55万人次,同比增长24.54% [2] - 中越班列运输出口货物品名达380余种,覆盖国内25个省区及多个东盟国家 [6] - 广西始发中越班列南宁至越南安员全程运输最快仅需14小时 [5] 铁路网络建设与扩展 - 南凭高铁崇凭段主体工程全部完工,预计年内通车,南宁至凭祥将实现高铁直达 [3] - 防城港至东兴铁路建成通车,成为我国首条直通中越边境城市的高铁 [4] - 文山至靖西铁路加快初步设计定测工作,有望年底开工建设 [4] - 南凭高铁预留远期延伸至越南的条件 [4] -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图定运行线加密至24条,优价降费货物品名扩大至1.1万个 [6] 国际联运与贸易便利化 - 广西开出首趟中越"白货"物流总包列车,填补区内白货跨境运输物流总包空白 [5] - 中越班列牵引吨数由1000吨增至1300吨,班列开行频次由每周5列加密至14列 [5] - 西部陆海新通道江铁海联运班列成功实现测试启运,连接重庆珞璜港与广西北部湾港 [6] - 中越国际联运旅客列车恢复开行,累计发运4000余名跨境旅客 [8] - 东兴市站新增至西安、广州间动车,首次与多省实现高铁直通 [8] 跨境旅游与人文交流 - 防东铁路每日开行动车从6列增至14列,满足旅客边境游需求 [7] - 东兴市站7月累计接待旅游团178个,其中越南旅游团150个 [7] - 今年经东兴口岸出入境人员数量突破500万人次,同比增长7.15% [8] - 中越国际联运旅客列车恢复开行,促进两国人员往来和经贸合作 [8]
陆海新通道变身“黄金线路”,重庆经通道进出口猛增1.8倍
第一财经· 2025-06-26 22:13
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现状 - 西部陆海新通道已从"一条线"拓展为北部湾港至西部地区主要省份的"一张网",辐射国内18个省(区、市)73个城市、158个站点 [1][2] - 通道通达全球127个国家及地区的570个港口,形成纵贯我国西南地区稳定的黄金物流通道 [1][2] - 2024年铁海联运班列累计运输货物达96万标准箱,连续7年增长 [2] 运输量及货值增长 - 今年前5个月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货量增长24%,货值222.6亿元增长15% [1] - 1-5月重庆枢纽通道联运量6.5万标箱,同比增长22% [1] - 1-5月经新通道进出口193亿元,同比增长1.8倍 [1][2] - 1-5月铁海联运班列累计运输集装箱货物61.42万标箱,同比增长73.5% [3] 物流效率提升 - 新加坡物流时效从20天缩短至10天左右 [1] - 开行重庆—泰国林查班等精品航线,新增铁海联运整车班列 [1][2] - 商品车运输时效提升10%~15%以上,成本降低8%以上 [2] 产业融合发展 - 重庆建设枢纽港产业园,通道与汽摩、通机、农机等产业加速互促融合 [2] - 开行"运贸一体化"定制班列满足产业个性化需求 [2] - 东盟进口水果品类增多,消费者选择范围更广 [1] 政策支持 - 重庆海关配合海关总署出台两轮共计30条支持措施 [2] - 措施有效提升新通道对重庆及西部地区外贸的带动作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