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视频会议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苏州科达涨2.13%,成交额1.9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86.5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14:4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6日盘中股价上涨2.13%至8.62元/股 总市值46.27亿元 成交额1.92亿元 换手率4.24%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986.51万元 特大单买入925.55万元(占比4.83%)卖出1294.99万元(占比6.76%) 大单买入4186.29万元(占比21.86%)卖出4803.36万元(占比25.08%)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8.46% 近5日下跌0.81% 近20日上涨7.75% 近60日上涨21.58% [1] - 9月1日龙虎榜净买入4808.36万元 买入总额8353.43万元(占总成交额28.19%) 卖出总额3545.07万元(占总成交额11.96%) 今年以来累计1次登龙虎榜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 2004年6月10日成立 2016年12月1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视频会议系统(35.18%) 视频监控系统(22.13%) 融合通信系统及行业应用产品与解决方案(37.44%) 其他业务占比5.25%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计算机设备-其他计算机设备 概念板块包括全息概念 融资融券 虚拟现实 机器视觉 华为概念等 [2] 财务与股东数据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4.75亿元 同比增长13.24% 归母净利润-2.17亿元 亏损同比收窄16.25% [2] - 股东户数4.95万户 较上期减少9.20% 人均流通股10760股 较上期增加10.1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2亿元 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招商量化精选股票发起式A(001917)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苏州科达股价下跌4.17% 半年度营收同比增长13.24%
金融界· 2025-08-27 21:36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27日收盘价8.04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35元,跌幅4.17% [1] - 当日成交量388,000手,成交额达3.20亿元 [1] 财务数据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4.75亿元,同比增长13.24% [1] - 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7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27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320.51万元,占流通市值的1.24%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4,839.81万元,占流通市值的1.13% [1] 公司业务 - 属于计算机设备行业,专注于视频会议系统和网络视频监控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政府、教育、医疗、金融等多个领域 [1] 公司治理 - 第五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和监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1]
中兴通讯营收1213亿承压转型:方榕接棒首任女董事长,AI战略能否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4-01 16:21
文章核心观点 3月31日中兴通讯宣布重大人事调整,方榕接任董事长,此时恰逢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业绩承压,在5G建设成熟、全球AI产业革命加速背景下,方榕需带领公司突破增长瓶颈,其“连接 + 算力”战略落地面临挑战,公司未来发展取决于战略执行能否突破 [2][7] 分组1:年报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全年营收1213亿元,同比下降2.4%;归母净利润84.2亿元,同比下降9.7% [2] - 三大核心财务指标同步下滑,运营商网络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3%,消费者业务手机出货量增长12%但利润率压缩,扣非净利润同比降幅达16.5% [2] 分组2:业绩承压原因 - 行业环境变化,2024年中国5G基站新建数量较峰值减少约30%,全球电信运营商资本开支增速降至3%以下,华为等竞争使公司传统通信设备领域增长空间收窄 [3] - 成本控制压力大,2024年研发投入241亿元,占营收比例提升至19.9%,新领域投入短期内难转化为规模收入 [3] 分组3:方榕核心能力 - 技术能力强,曾带领团队攻克光通信系统传输距离限制,推动100G骨干网设备商用,研发H.265编解码技术打入欧洲高端市场 [4] - 有全球化运营经验,在印度提出“技术授权 + 本地生产”模式,在欧洲推动“定制化解决方案 + 联合实验室”策略提升基站设备市场份额 [4] - 具备董事会治理经验,参与公司重大决策,使中兴政企业务在2024年实现60%增长 [5] 分组4:AI转型战略及挑战 - “连接 + 算力”战略加速公司向智能化服务商转型,计划年内发布支持智能算力调度的基站设备提升网络能效30%,2025年搭载自研7nm DPU芯片的服务器目标出货50万台 [6] - 生态构建能力不足,中兴数字星云平台仅接入200余家合作伙伴,AI大模型在垂直行业落地案例不足50个 [6] - 全球供应链风险升级,美国出口管制迫使公司加速GPU替代方案研发,自研AI训练卡算力密度仅为国际主流产品的60%,欧盟法案使海外市场拓展成本或增加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