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设计咨询
icon
搜索文档
中粮科工9月15日获融资买入1068.14万元,融资余额2.5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9:29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15日股价上涨0.18% 成交额8956.26万元[1] - 当日融资买入1068.14万元 融资净买入38.52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55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4.39%且处于近90%分位高位[1] 融资融券动态 - 融资余额2.55亿元 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1] - 融券余量0股 融券余额0元但分位水平处于近70%较高位[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2.49万户 较上期增加6.15%[2] - 人均流通股20568股 较上期减少5.80%[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56亿元 同比增长18.13%[2] - 同期归母净利润8433.27万元 同比增长2.23%[2] 分红政策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3亿元[3] - 近三年累计派现2.56亿元[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构成:机电工程系统交付63.61% 设计咨询19.01% 设备制造15.04% 其他2.14% 工程承包0.19%[1] - 成立日期1993年3月31日 上市日期2021年9月9日[1] - 注册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惠河路186号[1]
建发合诚(603909):建发系协同发展迎新存量蓝海市场打造机遇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12 15:16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建发合诚,给予"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亿/1.40亿/1.60亿,同比增长27.4%/14.7%/14.3%,对应PE分别为23X/20X/18X [8][9] - 采用PE估值法,选择深圳瑞捷、华阳国际、上海建科作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2027年平均PE为25.0X,保守假设建发合诚2027年25.0倍PE,对应市值约40.0亿,折现2025年末市值约37.9亿,当前市值28.3亿,上涨空间34% [8][9][67] 核心观点 - 建发合诚背靠建发集团,实控人转为厦门国资委,建发股份2024年末总资产规模达7,679亿元,2024年营收7,013亿元,归母净利润29亿元,资产规模大,综合实力强 [8][32] - 建发合诚强化与大股东业务协同,2023-2025年度关联交易额度分别为131亿/125亿/131亿,2023/2024/2025H1实际发生金额分别为120亿/49亿/47亿,2023/2024/2025H1建发合诚施工新签订单占集团发包订单比重分别为18%/12%/14%,仍有向上提升空间 [8][45][46] - 建发股份在地产行业下行背景下仍维持较高拿地强度,2024/2025H1拿地/销售金额比分别为44%/77%,权益拿地金额合计519亿/481亿,随着地产政策推动行业止跌回稳,集团拿地金额有望进一步增长 [8][39][41] - 公司积极布局城市更新和业务延伸,自2009年起着手维修加固和建筑修缮业务,以"工程医院"理念为指引,打造"1+X"增值模式,2025年上半年收购具备建筑幕墙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企业1家 [8][48][56]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66.09亿元,同比+67.5%,归母净利润0.96亿,同比+45.0%,2025H1营业收入33.93亿,同比+7.7%,归母净利润0.45亿,同比+32.3%,行业承压背景下彰显韧性 [22][24] 公司概况 - 建发合诚1995年成立,2016年上市,原证券简称"合诚股份",2021年建发集团旗下厦门益悦收购公司29.01%股权,更名"建发合诚",实控人转为厦门国资委 [8][18] - 公司专业从事工程监理、设计咨询、项目管理等其他技术服务的综合型工程管理咨询公司,2022年开始新增建筑施工业务,2024年建筑施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7.0亿元,占总收入比重86.2% [8][24][26] - 公司激励体系完备,2017年推进股权激励计划占比2.82%,2020年全资子公司大连市政院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比例13.6%,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 [27][31] 财务表现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93.71亿/107.69亿/121.94亿,同比增长41.8%/14.9%/13.2%,三年CAGR为22.6% [7][62][6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亿/1.40亿/1.60亿,同比增长27.4%/14.7%/14.3% [7][8][9] - 2024年毛利率5.9%,2025H1毛利率5.0%,毛利率下滑主要系加大建筑施工业务拓展,建筑施工业务2024年毛利率2.2%,其他业务毛利率29.1% [7][24][29] - 2024年ROE 8.9%,预计2025-2027年ROE分别为10.5%/11.1%/11.7% [7] 业务协同 - 建发合诚收购天成华瑞和里隽设计院完善施工和设计资质,天成华瑞具备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等资质,里隽设计院具备工程设计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资质 [43][45] - 建发集团可直接向天成华瑞、里隽设计院委托设计、施工项目,加速项目开发效率,2022-2024年实际发生关联交易金额分别为20亿/120亿/49亿 [43][45][63] - 基于2025年关联交易额度预案和建发集团战略定位,假设2025-2027年公司建筑施工业务订单分别为130亿/140亿/150亿,订单结转3年,结转比重分别为20%/40%/40% [10][63] 城市更新布局 - 公司综合管养业务2024年实现营收2.11亿,同比+0.5%,毛利率19.0%,试验检测业务2024年实现营收1.20亿,同比-5.4%,毛利率30.8%,有望率先受益房屋体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60][61] - 公司以厦门BRT维养项目为蓝本,推出"城市桥隧检测设计维养一体化服务"技术产品,2023年组建一体化专项业务小组3个,成功落地合同超300万的检测设计维养一体化服务项目2个 [56]
建发合诚(603909):建发系协同发展迎新,存量蓝海市场打造机遇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12 13:21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亿/1.40亿/1.60亿元 对应PE分别为23X/20X/18X [2][8][9] - 基于2027年25倍PE估值 对应市值40.0亿元 较当前市值28.3亿元存在34%上涨空间 [8][9] 核心业务发展 - 建发系协同效应显著 2023-2025年关联交易额度分别达131亿/125亿/131亿元 2023/2024/2025H1实际发生金额分别为120亿/49亿/47亿元 [8] - 建筑施工业务快速发展 2024年收入57.0亿元 占总收入86.2%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4.2%/2.5%/2.2% [8][26] - 施工订单占建发集团发包订单比重从2022年4%提升至2023年18% 2024年及2025H1分别为12%/14% [8][5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66.09亿元 同比增长67.5% 归母净利润0.96亿元 同比增长45.0% [7][24] - 2025H1营业收入33.93亿元 同比增长7.7% 归母净利润0.45亿元 同比增长32.3% [7][2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3.71亿/107.69亿/121.94亿元 三年CAGR达22.6% [7][71] 城市更新布局 - 2009年起布局维修加固业务 打造"工程医院"品牌 采用"1+X"增值服务模式 [8][65] - 2024年综合管养业务收入2.11亿元 毛利率19.0% 试验检测业务收入1.20亿元 毛利率30.8% [69] - 2023年组建3个专项业务小组 落地2个超300万元检测设计维养一体化服务项目 [65] 并购拓展 - 明确"以工程主业为基础 向新材料、新工艺、新制造领域拓展"并购方向 [8][55] - 2025年上半年收购具备建筑幕墙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企业1家 [8][55] - 通过收购天成华瑞、里隽设计院补强施工和设计资质 获得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等多项资质 [49][51] 股东与激励 - 厦门国资委通过建发集团控股29.01% 2025H1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59.66% [20][35] - 2017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向64名核心员工授予282万股 占比2.82% [31][35] - 2020年全资子公司大连市政设计院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员工持股比例13.6% [31]
中粮科工(301058) - 301058中粮科工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1
2025-09-11 16:5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0.56亿元,同比增长18.13% [6] - 利润总额1.00亿元,同比增长2.74% [6] - 研发投入6649.32万元,同比增长13.12% [4] 业务发展 - 核心业务聚焦机电工程系统交付、设计咨询、设备制造三大领域 [2] - 通过提升设备自供比例和业财一体化改革改善毛利率 [9] - 成立国际业务公司专注"一带一路"沿线"小而美"项目 [7] 科技创新 - 荣获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4] - 获得中粮集团技术发明类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类三等奖1项 [4] - 采用"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研发思路推动设备创新 [13] 数字化转型 - 打造智慧仓储、智慧工厂、智慧码头数智化解决方案 [2][3] - 构建离散型制造领域数智化工厂 [3] - 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应收账款穿透式管理 [12] 管理优化 - 设立清收办公室实施重点应收账款催收 [12] - 推动经理人双向交流轮岗及领导力培养 [5] - 规划17项重点培训项目覆盖党性教育及专业能力提升 [5] 战略布局 - 发展食品检测等非季节性业务缓解行业波动 [13] - 布局运维服务领域挖掘数智化运维潜力 [13] - 通过现金分红和资本运作提升投资价值 [10]
中国中铁(601390):业绩短期承压,订单增长展现韧性
华源证券· 2025-09-03 07:4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6] 核心观点 - 业绩短期承压但订单增长展现韧性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5.93%至5110.93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7.17%至118.27亿元 其中Q2利润下滑幅度收窄至-14.65% [6] - 境外业务表现亮眼 境外营收同比增长8.34%至369.71亿元 境外新签合同额同比大幅增长51.6%至1248.7亿元 相继中标坦布铁路、中吉乌铁路等重点项目 [6] - 矿产资源业务提供支撑 上半年生产铜14.88万吨 钴2830吨 钼7103吨 LME铜均价同比上涨3.5%至9400美元/吨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 分别为287/297/308亿元 对应同比增速2.76%/3.47%/3.73%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86/4.70/4.53倍 [6][7] 财务表现 - 营收承压但结构分化 2025H1基础设施建设业务营收4362.46亿元同比-7.78% 装备制造业务营收137.53亿元同比+14.39% 房地产开发业务营收156.14亿元同比+7.83% [6] - 盈利能力阶段性承压 综合毛利率8.53%同比-0.30个百分点 净利率2.57%同比-0.31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同比大增87.26% [6] - 现金流表现待改善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796.3亿元 同比多流出102.98亿元 收现比88.47% 付现比104.32% [6] 业务发展 - 新签合同额稳中有增 2025H1新签合同额11086.9亿元同比+2.8% 其中资产经营业务新签1286.9亿元同比+425.1% 特色地产业务新签183.5亿元同比+38.5% [6] - 房地产销售增长显著 签约销售金额183.5亿元同比+38.5% 新增土地储备25.6万平方米同比+59.0% [6] - 多元化业务协同发展 工程建造、装备制造、资源利用、金融物贸等业务板块共同推进 [6]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5.63元 对应总市值1392.92亿元 流通市值1389.61亿元 [3] - 每股净资产12.55元 资产负债率78.09% [3] - 预测ROE逐步下降 2025-2027年分别为7.55%/7.31%/7.12% [7]
中工国际:接受参与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调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21:18
公司业绩说明会 - 公司于2025年9月2日接受投资者调研并召开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董事长、独立董事、财务总监及董事会秘书等高管参与接待并回应投资者问题 [1] 营业收入结构 - 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占比最高达66.97% 为核心收入来源 [1] - 关键核心装备研发与制造业务占比14.98% 为第二大收入板块 [1] - 设计咨询业务占比12.15% 国内工程总承包占比3.66% 工程投资与运营等其他业务占比1.44% [1] 市值数据 - 公司当前市值为106亿元人民币 截至新闻发稿时收盘价为8.54元 [1]
中国中铁(601390):收入和利润有所承压,海外订单保持高增速
天风证券· 2025-09-02 14:1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核心观点 - 收入和利润有所承压 25H1实现营业收入5125.02亿元同比-5.88% 实现归母净利润118.27亿元同比-17.17% [1] - 重点发展"第二曲线"新兴业务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集中力量在水利水电、清洁能源、生态环保等领域发力 [1] - 看好公司增长质量稳步提升 矿产资源板块有望贡献业绩弹性 [4] 财务表现 - 25H1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实现营收4362.46亿元同比-7.78% 其中铁路收入1415.14亿元同比+6.14% 公路收入692.65亿元同比-13.29% 市政收入2254.68亿元同比-13.23% [2] - 25H1设计咨询业务实现营收89.11亿元同比-0.60% [2] - 25H1装备制造业务实现营收137.53亿元同比+14.39% [2] - 25H1房地产开发业务实现营收156.14亿元同比+7.83% [2] - 25H1其他业务实现营收379.77亿元同比+5.48% 其中资源利用业务营收40.13亿元同比-0.84% [2] - 25H1毛利率为8.53%同比-0.31pct [3] - 25H1期间费用率为4.89%同比+0.08pct [3] - 25H1净利率为2.57%同比-0.31pct [3] - 25H1公司CFO净额为-796.30亿元同比多流出102.98亿元 [3] - 25H1收现比同比+0.36pct至88.47% 付现比同比+6.30pct至104.32% [3] 订单情况 - 25H1公司新签合同额11086.9亿元同比+2.8% [2] - 境内新签合同额9838.2亿元同比-1.2% [2] - 境外新签合同额1248.7亿元同比+51.6% [2] 矿产资源业务 - 25H1生产阴极铜148,789吨 钴金属2,830吨 钼金属7,103吨 铅金属5,069吨 锌金属12,774吨 银金属19吨 [2] - 25H1子公司中铁资源集团归母净利润25.81亿元同比+27.52% [2] 盈利预测 - 预计25年归母净利润259亿元 26年272亿元 27年287亿元 [4] - 预计25年EPS 1.05元 26年1.10元 27年1.16元 [5] - 预计25年市盈率5.38倍 26年5.12倍 27年4.85倍 [5] - 预计25年市净率0.37倍 26年0.35倍 27年0.33倍 [5]
上海建工(600170):Q2经营如期改善
新浪财经· 2025-08-31 18:26
核心财务表现 - 25H1营收1050.42亿元,同比下降28.04%,归母净利润7.10亿元,同比下降14.07%,扣非净利润2.17亿元,同比下降69.13% [1] - Q2单季营收647.26亿元,同比下降9.14%但环比增长60.55%,归母净利润8.8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5.94%且环比激增595.82% [1] - 25H1综合毛利率8.28%,同比提升0.66个百分点,其中Q2毛利率达8.74%,环比提升1.20个百分点 [2] 业务分部表现 - 建筑施工业务营收921亿元(占比88.3%),同比下降30.1%,毛利率6.6%同比微增0.2个百分点 [2] - 建材工业营收61亿元(占比5.9%),同比下降12.5%,毛利率10.7%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2] - 房产开发营收5.5亿元(占比5.5%),同比大幅下降59.1%,毛利率5.4%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 [2] - 设计咨询营收15亿元(占比15.4%),同比下降3.8%,毛利率15.2%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 [2] 费用与现金流 - 期间费用率7.69%同比上升1.36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率3.57%同比上升0.88个百分点 [3] - 减值净冲回3.15亿元(去年同期为减值2.35亿元),显著增厚利润 [3]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84.8亿元,同比少流出41.4亿元,收现比126%同比提升7.6个百分点 [3] - 资产负债率85.6%,有息负债率28.1%,同比分别下降0.18和0.83个百分点 [3] 新签合同情况 - 25H1新签合同额1302亿元,同比下降37%,其中Q2新签657亿元,同比下降28%但降幅收窄 [4] - 建筑施工新签980亿元同比下降44%,设计咨询新签73亿元同比下降34%,建材工业新签134亿元同比下降10%,房地产新签70亿元同比逆势增长69% [4] - 六大新兴业务新签302亿元,占比达23%,其中城市更新/生态环境/水利水务业务分别同比增长14%/62%/13% [4] - 长三角区域新签占比84%,其中上海地区新签905亿元同比下降42%,长三角(不含上海)新签191亿元同比增长11%,海外新签33亿元同比增长20%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3.02/24.26/25.43亿元 [5] - 基于可比公司25年14倍PE均值,给予公司25年14倍PE估值,目标价调整至3.63元 [5]
中铝国际:聘任韩紫阳及白杰为公司副总经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23:41
公司高管变动 - 副总经理刘瑞平因工作调整辞职 辞呈自2025年8月28日送达董事会起生效 离任后将继续在公司担任其他职务 [1] - 董事会聘任韩紫阳及白杰为新任副总经理 任期自2025年8月28日董事会会议起至第五届董事会届满止 [1] 公司经营概况 - 2024年营业收入构成中 EPC工程总承包及施工占比80.55% 装备制造占比12.32% 设计咨询占比7.14% [1] - 当前公司市值为153亿元 [2]
中铝国际公布中期业绩 归母净利约1.03亿元 同比减少34.23%
智通财经· 2025-08-28 22:42
财务业绩 - 营业收入约96.98亿元 同比减少9.4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03亿元 同比减少34.23% [1] - 基本每股收益0.01元 [1] 业务合同 - 新签工业合同156.33亿元 占新签合同总额95% 同比增加38% [1] - 新签EPC工程总承包及施工合同139.81亿元 同比增加26% [1] - 新签海外合同31.89亿元 同比增加284% [1] 战略转型 -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业务转型 深入推进业务转型升级 [1] - 聚焦三大核心市场领域 深化"技术+装备、产品、服务"创新业务模式 [1] - 推动设计咨询和装备制造业务实现收入增长 [1] - 市政、民建等非工业领域业务继续退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