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诺西那生钠
icon
搜索文档
奥锐特(605116):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原料药业务呈现快速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8-30 08:52
核心财务表现 - 25H1实现收入8.22亿元 同比增长12.50% [1] - 25H1归母净利润2.35亿元 同比增长24.55% [1] - 25H1扣非净利润2.26亿元 同比增长20.94% [1] - 25Q2单季度收入4.20亿元 同比增长6.31% [2] - 25H1毛利率60.11% 同比提升309bp [2] - 25H1净利率28.58% 同比提升277bp [2] 业务板块表现 - 原料药中间体业务25H1收入7.00亿元 同比增长24.68% [3] - 地屈孕酮片25H1销售收入9568.52万元 同比增长3.5% [2] - 心血管类、呼吸系统类、女性健康类原料药保持稳步增长 [3] - 多肽类和寡核苷酸原料药新品销售快速增长 [3] 产品发展动态 - 地屈孕酮片25H1新增进院1754家(含社区门诊) [2] - 存量品种包括地屈孕酮、阿比特龙、氟替卡松、依普利酮持续放量 [4] - 新产品管线包括布瓦西坦、贝派度酸、恩杂鲁胺、诺西那生钠、多替拉韦钠、司美格鲁肽 [2][4] - 制剂一体化战略下地屈孕酮等品种贡献增量 [4] - 小核酸多肽业务为中长期业绩增长增添动力 [4]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调整为17.77/21.54/25.91亿元 [4] - 预计2025-2027年EPS调整为1.15/1.47/1.84元 [4] - 2025年8月29日收盘价23.20元对应PE分别为20/16/13倍 [4]
2025国家医保目录与商保创新药目录“双调整”:罕见病、肿瘤、CAR-T成三大关键词|创新药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8-15 13:01
商保创新药目录发布 - 国家医保局于8月12日发布《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初审名单,首次将医保目录与商保目录共同规划 [2] - 商保创新药目录申报收到141份信息,其中121个药品通用名通过形式审查,涉及跨国药企包括辉瑞、默沙东、诺和诺德、礼来、阿斯利康、罗氏和强生等 [3] - 创新药支付端体系创新推动行业发展,商保目录提法增强市场信心,加速构建“医保+商保+自费”支付体系,满足未满足临床需求并改善患者结局 [2] 高值创新药纳入情况 - 通过初审的121个品种主要为价格昂贵的高值创新药,例如均价百万元级别的CAR-T疗法 [3] - 国内已有7款CAR-T疗法获批,其中5款产品在2025年申报医保和商保目录,驯鹿生物、合源生物和科济药业均进行基本医保和商保双线申报 [3] - 复星凯特的阿基仑赛注射液和药明巨诺的瑞基奥仑赛注射液仅申报基本医保目录,复星凯特产品曾四次进入医保初审但未成功 [5] - 中慧元通四价流感病毒疫苗出现在商保目录中,是两大目录中唯一疫苗产品 [5] 支付机制与市场机会 - 商保目录作为高值药品支付第二通道,为医保谈判失败产品提供第二次尝试机会 [4] - 对于CAR-T等高单价产品,国外药企采用按疗效付费或设立病种基金方式减轻患者负担,国内多地惠民保已将CAR-T纳入承保范围 [3] - 医保目录初步形式审查通过部分昂贵药品,但最终纳入需经严格评审程序,包括专家评审和谈判竞价 [5] 罕见病药物进展 - 商保创新药目录初审名单涉及52个罕见疾病的51个产品,显著提高罕见病药物可及性 [6] - 国内已有126种罕见病药品进入医保,覆盖68种罕见病,2024年中国罕见病药物研发管线达210条,其中38%进入临床三期,覆盖重症肌无力和早发型帕金森病等20余种疾病 [6] - 商保目录明星产品包括北海康成的戈谢病治疗药物维拉苷酶β,以及2025年获批的国内首个血友病基因疗法波哌达可基注射液,定价9.3万元/瓶,患者一次性治疗费用达279万元 [7] 政策与时间规划 - 国家医保谈判结果预计于2025年10月至11月公布,商保目录计划在9月底完成准入,各地惠民保将分批更新药品清单以确保患者尽快受益 [7] - 从2023年简易续约到2025年双目录并行,医保支付体系更灵活地为高值创新药打开大门 [7]
欲降价30%到80%,特朗普砍向美国处方药价格 业内人士:影响深度和路径均不确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2 23:15
特朗普行政命令对药品价格的影响 - 特朗普计划签署行政命令将美国处方药价格降低30%至80%并锚定全球最低价 [1] - 该政策可能导致美国节省数万亿美元医疗开支 [3] - 2020年类似行政令曾被联邦法院否决但特朗普今年4月再次签署相关命令 [3] 美国药品市场现状 - 2022年美国医疗总费用4.46万亿美元占GDP 17.3%其中处方药支出占比13% [4] - Medicare和Medicaid两项联邦保障占全美药品开支57%商业保险和个人自费占43% [4] - 美国品牌处方药价格平均为OECD国家2.56倍部分药品价格是中国的10-26倍 [5] 药品定价体系与利益链 - 药企、流通商、药店、PBM、支付方等多方利益绑定推高药价 [5] - 美国三大PBM占据75%市场份额其定价不透明性加剧药价上涨 [6] - 2022-2023年美国处方药价格上涨15%平均单价达590美元 [8] 政策实施障碍与影响 - 联邦政府缺乏对商业保险和个人自费部分的议价能力仅能干预Medicare和Medicaid [10] - 药品标签价(WAC)与净价差异显著谈判后实际净价平均仅下降20% [11] - 首批谈判药品表面降价超50%但百时美施贵宝预计销售额未明显下降 [12] 对创新药企业的影响 - 政策宣布后百济神州等中国创新药企业股价普遍下跌 [1] - 百济神州明星产品百悦泽一季度美国销售额40.41亿元占公司收入50.2% [13] - 行业认为若政策落地可能重构管线估值模型并打击美国市场开拓计划 [14] 行业反应与潜在机会 - 部分观点认为政策可能降低美国生物科技行业景气度影响BD及CRO [14] - 中国CRO和创新药企业或受益于美国研发成本压力与中国高效率 [14] - 多数企业持观望态度认为实际效果取决于政策实施路径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