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演出去旅行
搜索文档
黑龙江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启动
贝壳财经· 2025-11-08 18:38
政策方案概述 -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黑龙江省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6年)》[1] - 行动时间为2025年11月8日至2026年2月28日[1] - 力争实现接待游客数量同比增长10%以上,游客总花费同比增长15%以上[1] 主要行动举措 - 打造文旅精品线路、升级冰雪场景体验、发展冰雪赛事经济[1] - 加强入境旅游产品供给、推进文旅多业态融合、培育数字文旅新业态[1] - 拓展文博旅游新体验、开展文旅消费惠民活动[1] 消费促进措施 - 抢抓元旦、春节等冰雪消费黄金节点,策划举办冰雪嘉年华等消费季主题活动[1] - 更新"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影视去旅行"体验消费产品[1] - 联动文旅企业、金融机构、电商平台,推出景区门票减免、文旅消费券等惠民措施,探索景区"一次购票、多次多日使用"新模式[1]
文旅部:“跟着演出去旅行”已经成为新风尚 跨城观演率超60%
北京商报· 2025-09-29 15:37
行业核心观点 -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新型业态层出不穷、消费场景迭代升级,使产品和服务更丰富多样 [1] - 融合趋势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1] 新兴消费趋势 - “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新风尚,年轻人“为了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市”成为常态 [1] - 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演出的跨城观演率超过60% [1] - “文物游”“非遗游”“考古游”“博物馆游”持续升温,游客在旅途中更希望体验文化、风土人情 [1] 市场表现数据 - 2024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接近15亿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1] - 广东“英歌舞”、福建“簪花围”、安徽“鱼灯”等非遗项目吸引众多游客 [1] 产业融合与创新 - 文化、旅游与科技融合催生许多互动性强、沉浸式体验感强的新产品 [1] - 基于新科技的文旅产品很受游客喜爱 [1]
文旅IP热力涌动 激发“双节”服务消费新增量
央广网· 2025-09-28 20:23
文旅IP的核心价值与特征 - 文旅IP是文化旅游产业核心价值的浓缩载体,本质是基于特定文化内核、具备独特识别性与情感共鸣力的知识产权体系[1] - 文旅IP可通过商业开发转化为文旅产品、体验或服务[1] - 当前文旅IP的核心关键词是“联动、特色、场景、体验”[1] 区域联动型文旅IP - 在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跨区域文旅联动IP成为促进消费的重要抓手[2] - 京津冀地区策划推出“乐游京津冀”等组合产品,整合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俗体验等资源,构建联动消费“引力场”[2] - 四川、重庆借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推出“跟着演出去旅行”精品IP,将艺术节资源与知名景区、特色古镇串联,形成特色旅游线路,拓展服务消费时空边界[2] 地方特色型文旅IP - 市县文旅IP更聚焦挖掘本地文化内核和独特魅力,以“小而美”的创新定位吸引游客[3] - 河北邯郸成安县举办“美丽中国踏歌行”音乐节,将非遗文化、特色美食、乡村风光融入活动,推出“音乐节+深度体验游”套餐,激活基层文旅资源和服务消费的“微循环”[3] 文旅IP的多元化场景布局 - “双节”文旅IP呈现出“多元化布局、场景化渗透”的特点,形成覆盖全年龄段、全时段的消费场景矩阵[3] - 具体创新包括将中秋赏月与非遗展演结合打造“月下非遗”主题IP,推出亲子研学IP,以及打造“夜间市集+灯光秀+特色演出”的夜间文旅IP[3] - 这种“IP串珠成线”的模式可提升游客消费体验,带动当地服务消费全方位增长,释放显著“乘数效应”[3] 文旅IP的行业驱动因素 - 文旅IP热力涌动背后是行业对消费升级趋势的精准把握和对服务消费潜力的深度挖掘[4] - 随着消费需求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优质、特色、创新的文旅IP成为撬动消费的关键变量[4] - 行业正从需求侧挖掘潜能,从供给侧创新服务供给,以精准节奏推进促消费行动,为消费“引擎”注入新动能[4]
文化和旅游部:正策划“跟着演出去旅行”“美术馆之夜”等精品线路拉动文旅消费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16:30
活动概览 - 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将于2025年10月15日在四川成都开幕,11月5日在重庆闭幕,活动持续至2025年底 [1] - 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题为“艺动巴山蜀水共绘时代新篇” [1] - 活动将集中呈现100余台优秀舞台艺术作品、174个群众文化作品及近1000件美术、书法篆刻、摄影作品 [1] 核心活动与内容 - 将举办开闭幕式、文华奖评选、特邀剧目展演、惠民演出、美术展览及艺术评论等多项主体活动 [1] - 包括京剧《齐白石》、杂技剧《先声》、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等优秀作品,以及靳东、刘敏涛等知名演员将亮相 [1] - 文华奖涵盖文华剧目奖、文华节目奖、文华单项奖、文华评论奖四个类别,奖项总数量由上一届的30个增加到55个 [2] - 首次增设15个文华节目奖,针对时长不超过40分钟的小戏小品、歌曲舞蹈等节目 [2] - 首次增设文华评论奖,填补文艺评论领域奖项的空白 [2] - 第二十届群星奖评奖共分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群众合唱、广场舞六大门类 [2] 行业推广与创新模式 - 文旅部策划“跟着演出去旅行”“美术馆之夜”等精品文旅线路,积极拉动文化和旅游消费 [3] - 将采用“互联网+演艺”模式,拓展艺术表现空间,提升审美体验,增强年轻群体的参与感 [3] - 活动旨在打造一场“永不落幕的全民艺术盛会” [3]
王欢:加大优质供给是关键
经济日报· 2025-09-22 08:14
行业政策支持 -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文旅产业发展 2023年国务院出台《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2025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 各类政策密集出台鼓励加大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 [1] - 各地大力推动文旅产业创新 河北打造"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现象级文旅口号 山东深耕文商旅融合锻造"好客山东"金名片 河南借力"唐宫夜宴"等爆款IP破圈 [1] - 形成多元发展格局 北疆冰雪旅游 江南古镇度假 藏地生态研学等各展其长 [1] 消费趋势变化 - 游客不再满足于传统观光游 追求更具深度与个性化的体验 [1] - 民俗游深受欢迎 潮汕英歌舞 安徽鱼灯等特色活动受追捧 [1] - 定制专列为不同群体带来别样出行体验 "银发旅游列车""苏超专列"等受关注 [1] - 新消费热点涌现 跟着演出去旅行 为一场比赛奔赴一座城等模式兴起 [1] 行业发展挑战 - 供给质量不高存在点强线弱现象 [2] - 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差异化设计 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 [2] - 管理服务缺位影响消费体验 [2] - 各地不顾自身文旅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一哄而上 导致项目失去吸引力经营难以为继 [2] 高质量发展路径 - 需在补齐短板上下功夫解决"有没有"的问题 缺乏基本硬件设施和管理服务支撑的文旅项目难言优质 [2] - 应在差异化上下功夫解决"优不优"的问题 因地制宜提供符合自身文化特质的产品和服务 [2] - 形成比较优势需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精 在全国文旅产业格局中找到定位 [2] - 持续提升文旅产品供给能力 丰富消费业态和场景 深入挖掘自身文化底蕴与资源优势 [2]
宁夏推出97项“双节”文旅活动 发放500万元消费券邀客畅游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20:28
活动规模与资金支持 - 宁夏文旅厅策划推出8大主题共97项特色文旅活动 [1] - 安排215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地方文旅消费场景优化与服务提升 [1] - 其中500万元将直接以消费券形式发放给市民游客 [1] 活动内容与业态覆盖 - 系列活动覆盖沙漠探险、贺兰山文体、酒庄度假、文化遗产、城市休闲、乡村旅游、红色研学及生态康养等多类业态 [1] - 具体活动包括“青春漠漠搭”万人徒步、滚钟口“日出之约”、“工业肌理·民谣韵律”城市休闲项目等 [1] - 持续打造“跟着演出去旅行”“寻味美食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三大品牌 涵盖音乐节、群星演唱会、早茶美食文化节、汽车摩托车越野赛、沙漠马拉松等 [1] 政策目标与预期效果 - 通过丰富多元的产品供给和真金白银的惠民政策 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尽兴、更自在的旅游体验 [2] - 旨在进一步释放假日消费潜力 [2] - 惠民举措通过发放“畅游宁夏·乐享金秋”消费券直接补贴文旅消费 覆盖景区、餐饮、演出等多类场所 [1]
多项特色活动迎接“双节” 假日文旅市场亮点纷呈
央视网· 2025-09-18 14:00
假期文旅活动规划 - 文化和旅游部将推出观演赏剧、游历山河、中秋团圆、亲子游乐、夜间消费等优质文旅产品 [1] - 各地将围绕迎国庆、贺中秋、庆丰收打造各具特色的文旅场景 [7] - 京津冀等地将推出区域联动的文旅消费活动,四川、重庆将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和特色消费场景 [7] 行业消费促进措施 - 正式启动"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三年行动计划,协调金融机构及平台企业推出消费券、支付满减等优惠 [3] - 将推出入境旅游消费便利措施,各地将发放超过3.3亿元人民币的消费补贴 [3] - 在线旅游平台将推出特色旅游线路及线上线下融合的文旅消费惠民活动,推广非遗美食特色旅游线路 [7]
音乐节、国潮市集、消费券……各地国庆中秋“文旅大餐”出炉
搜狐财经· 2025-09-17 19:47
假期文旅活动供给 - 国庆与中秋节叠加形成8天假期,全国各地文旅部门推出应季应景的优质产品和特色活动[1] - 文旅消费月期间各地将开展超过25000场文旅消费活动,包括演唱会、音乐节、非遗展销、国潮市集和游园会等[3] - 湖北启动第二届长江文化艺术季,上海旅游节开启“经典活动季”推出六大板块200余项特色活动[3] 消费促进与补贴措施 - 文化和旅游部启动“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三年行动计划,协调金融机构及平台企业推出消费券、支付满减等优惠[4] - 消费月期间各地将发放超过3.3亿元的消费补贴,例如广东将发放2000万元消费券,青海也将发放文旅消费券[4] - 山东、河南、浙江等地印发专项政策,推出文旅优惠大礼包、“全省一码通”年票及文旅惠民卡等措施[4] 特色场景与区域联动 - 围绕迎国庆、贺中秋、庆丰收打造特色文旅场景,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将推出系列乡村文旅消费场景[5] - 京津冀等地推出区域联动的文旅消费活动,四川和重庆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为契机推出精品旅游线路[1][5] - 在线旅游平台将推出“跟着影视去旅行”等特色旅游线路及线上线下融合的文旅消费惠民活动[5]
支持惠民助企 释放消费潜力
辽宁日报· 2025-06-17 09:04
政策核心内容 - 辽宁省发布《辽宁省文体旅融合提振消费的若干举措》,包含11方面措施以支持文体旅融合消费惠民让利,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1] - 政策三大特点为注重惠民助企、注重辽宁特色、注重政策协同,旨在将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大"流量"转化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增量" [2] 消费刺激措施 - 针对文体旅领域发放"乐购辽宁惠享美好"消费券,省级在一定额度内按照不超过50%比例对发放消费补贴的市予以配套支持 [2] - 鼓励A级以上旅游景区推出免费或优惠门票等活动,支持在线旅游企业推出"食住行游购娱"等多场景多品类平台补贴活动 [2] - 对组织省外、境外游客到省内旅游的旅行社给予相应奖励 [2] 邮轮旅游支持 - 支持邮轮公司在辽宁部署邮轮航线、设立经营性机构 [2] - 对在辽宁安排始发港全年航次不低于10次的邮轮公司,给予不超过20万元/航次的奖励,年度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2] 特色旅游产品开发 - 鼓励旅游企业推出"游辽宁一票通"产品(月票、季票、年票) [3] - 设计推出"辽宁全景游"旅游线路及产品 [3] - 推动"跟着演唱会去旅行""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展览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等促消费活动 [3] 冰雪旅游发展 - 建设一批冰雪主题高品质旅游景区、度假区 [3] - 鼓励各地丰富冰雪场地和冰雪消费产品供给 [3] - 对新获评的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每个予以一次性500万元奖励 [3] - 对新获评的省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每个予以一次性100万元奖励 [3] 政策协同与实施 - 注重与大力提振消费若干举措、促进体育消费的措施等政策衔接 [3] - 进一步明确市场秩序维护、财会监督、统计监测等机制,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