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和信息服务等
搜索文档
服务型制造助力“中国制造”加速升级
国际金融报· 2025-10-16 17:33
政策核心与目标 - 七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旨在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方案核心目标为到2028年完成20项标准制定、打造50个领军品牌、建设100个创新发展高地,以塑造制造业发展新动能与新优势 [1] - 最终目标是通过典型模式普及、新模式涌现和产业生态优化,实现资源配置优化、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 [1] 服务型制造定义与发展现状 - 服务型制造被定义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数智技术为支撑,将服务深度嵌入制造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新型产业形态 [2] - 该模式旨在延伸产业链、重塑价值链、构建新生态,实现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 [2] - 尽管已有政策推动其取得部分成效,但在关键技术供给、标准体系完善及分行业应用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 [2] 技术创新驱动 - 方案强调通过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编制技术清单来驱动服务型制造高质量发展 [3] - 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推动感知、设计、交付、监测等共性技术攻关,并与工业智能技术联动 [3] - 面向共享制造、个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重点场景,推动攻关成果的转化应用和迭代升级 [3] 重点生产性服务业培育 - 方案提出发展检验检测、中试、技术推广等科技服务业,以及与数智技术结合的工业设计 [3] - 同时重点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生产性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物流服务等,为企业提供专业化赋能 [3] 行业应用与推广 - 政策导向为分类推进,在原材料、装备制造、电子制造、消费品等行业推进服务型制造典型模式普及 [4] - 加大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通信设备等产业巩固优势,促进钢铁、石化、医药等产业提质增效 [4] 企业主体作用 - 引导龙头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建立紧密协作关系,构建“硬件+软件+服务”的产业发展模式 [5] - 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其数字化转型,并鼓励大型企业通过开放平台与中小企业合作 [5] - 计划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并支持培育转型方案提供商和公共服务平台 [5] 数字化赋能 - 方案提出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和规模化应用,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 [7] - 强调提升工业数据要素供给,推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和要素化,建设高质量行业数据集 [7] -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型制造融合创新,引导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在重点场景应用,并提升安全能力 [7] 专项行动 - 方案明确实施共享制造培育提升、服务型制造品牌提升、融合应用场景创新示范三项专项行动 [8] - 共享制造行动包括建设共享制造平台实现多工厂协同,以及建设共享工厂满足园区共性制造需求 [8] - 品牌提升行动旨在培育龙头企业和领军品牌,并通过四条路径塑造中国特色服务型制造品牌形象 [9] - 融合应用场景行动鼓励面向生产、消费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打造创新应用场景,并建立推广平台 [9] 实施保障 - 方案提出健全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服务,如开展服务型制造万里行等活动 [10] - 要壮大人才队伍,加强复合型创新人才培育,并深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拓展“一带一路”合作 [10]
七部门:打造服务型制造升级版
中国新闻网· 2025-10-13 18:40
政策核心目标 - 到2028年打造服务型制造升级版,完成20项标准制定,打造50个领军品牌,建设100个创新发展高地 [1] - 推动服务型制造典型模式广泛普及、新模式不断涌现,实现制造与服务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融合发展 [1] 服务型制造定义与现状 - 服务型制造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数智技术为支撑,将服务深度嵌入制造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新型产业形态 [1] - 自2016年以来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但存在关键技术供给能力薄弱、标准体系不健全、模式应用不平衡等问题 [1] 主要任务与重点领域 - 实施方案提出七项主要任务,包括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培育重点生产性服务业、分类推进模式应用等 [2] - 重点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科技服务业、工业设计、软件和信息服务、生产性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等 [2]
工信部等七部门: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加速算力与行业融合应用
新浪财经· 2025-10-11 17:03
政策核心与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旨在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 [1][2] - 方案总体目标为到2028年,服务型制造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完成20项标准制定,打造50个领军品牌,建设100个创新发展高地 [3] 关键技术与模式创新 - 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发布技术清单,推动融合需求感知、集成研发设计等共性技术攻关,并与工业智能技术攻关联动 [4] - 加强模式创新,加快共享制造、个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典型模式升级,探索模型驱动研发等新模式 [4] 重点生产性服务业培育 - 方案明确培育壮大科技服务、工业设计、软件和信息服务、生产性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重点生产性服务业 [5][6] - 发展节能环保服务、质量技术和质量管理服务,并引导物流、咨询、售后、人力资源等服务更好支撑制造业发展 [6] 行业应用与模式推广 - 分类推进服务型制造模式在原材料、装备制造、电子制造、消费品等行业和安全生产领域的应用 [7] - 加大重点行业发展力度,推动巩固提升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通信设备等产业优势,促进钢铁、石化、医药、船舶等产业提质增效 [7] 共享制造与平台建设 - 实施共享制造培育提升行动,推动建设汇聚生产设备、专用工具等资源的共享制造平台,提升智能化水平 [8] - 鼓励面向高新区、工业园区等建设共享工厂,集中配置通用性强、购置成本高的生产设备 [8] - 开放检验检测资源共享,鼓励制造企业参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在线化、数字化检测能力 [8] 标准体系与品牌建设 - 推进服务型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开展基础通用、核心要素及分行业分领域标准研制,加强标准宣贯和培训 [9] - 开展品牌提升行动,培育打造100家服务型制造龙头企业和50个领军品牌,支持打造区域品牌 [11] - 建立服务型制造品牌评价体系,总结推广优秀品牌培育典型案例 [12] 创新发展高地与应用场景 - 推动建设100个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高地,鼓励地方在政策协同、创新应用等方面先行先试 [13] - 鼓励打造面向生产需求、消费需求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融合应用场景,加强应用推广 [13] 信息基础设施与数据要素 - 夯实发展底座,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和规模化应用,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 [14] - 提升工业数据要素供给,推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和要素化,建设一批高质量行业数据集 [14] -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型制造融合创新,引导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智能体在重点场景布局应用 [14] 企业主体培育与生态构建 - 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引导龙头企业构建"硬件+软件+服务"的产业发展模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服务型制造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10] - 支持培育服务型制造转型方案提供商,引导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增强咨询诊断、供需对接等服务能力 [10] 保障措施与国际合作 - 强化政策支持,将技术攻关成果应用纳入技术改造支持范围,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加强金融服务 [15] - 完善公共服务,深入开展服务型制造万里行等活动,支持举办服务型制造大会 [16] - 壮大人才队伍,加大服务型制造复合型创新人才培训力度,实施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 [17] - 推进国际合作,深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推动中国标准、技术和服务走出去,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19]
多方紧密部署 服务贸易系列政策加快“落子
上海证券报· 2025-08-28 20:16
政策支持加快落地 - 国务院进行第十五次专题学习聚焦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并积极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1] - 商务部将出台系列促进服务出口的政策措施并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1] - 服务贸易领域将迎来多个支持举措未来增长趋势向好[1] 全球及中国服务贸易增长趋势 - 2025年全球服务出口预计增长4%上半年主要经济体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增长速度[1] - 服务贸易在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中占比持续提升促进世界和中国贸易增长作用增强[1] -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较快规模位居全球前列但在不少方面距离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1] 服务出口竞争力提升重点 - 首次明确提出提升服务出口国际竞争力重点领域包括科研咨询电商等服务出口[2] - 加快培育发展数字服务贸易和人工智能+服务贸易相关财税金融支持有望加大[2] - 优化服务出口零税率申报程序提高出口退税申报效率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2] 传统服务贸易领域表现 - 上半年运输服务出口4185亿元增长23.9%是服务出口规模最大领域[2] - 旅行服务出口1748.7亿元增长68.7%是服务出口增长最快领域[2] - 进一步放大免签政策效应吸引更多外籍人士来华旅行消费带动优质服务出海[2] 数字贸易及新业态发展 - 增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撬动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领域[2] - 发展数字服务贸易以跨境电商为先导推进贸易营销设施单据结算等方面数字化智能化转型[3] - 加快提升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驱动型贸易[3] 跨境数据流动及开放 - 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加快发展国际数据服务业务[3] - 北京自贸试验区天津自贸试验区海南自贸港等已出台数据跨境流动相关政策[3] - 跨境数据有序流动支持举措有望加码[3] 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 - 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缩减是扩大服务进口重要抓手清单将不断调整优化[3] - 已建立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在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贸港对自然人职业资格专业服务金融文化等领域作出开放安排[3] - 持续跟踪清单实施情况解决堵点问题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梯度开放提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4] 综合支持力度加大 - 财政资金税收金融监管便利化等方面对服务贸易支持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助力服务出口增长[5] - 全球服务贸易预计保持增长旅行等主要领域实现较快增长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5] - 全年服务贸易预计保持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5]